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2010-08-15 00:52:14
关键词:图式理论认知结构图式

伍 雁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湖南 长沙 410004)

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伍 雁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湖南 长沙 410004)

在全球化时代来临的今天,听力技能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受传统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当前的听力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听力内容。本文阐述了目前大学英语听力的现状和图式理论的内容,论述了图式理论框架下的听力理解,提出了图式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方法。

图式理论;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一、引言

听力是分辨和理解语言的能力,是最基本的交际能力。英语听力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听力理解又恰恰是大学生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机械古板的灌输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听力内容。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学英语教师对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不断的反思并积极探索新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图式理论作为一种心理学上的理论,现在已经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笔者将图式理论应用于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通过实践证明,图式理论运用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能有效地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

二、图式理论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最先提出了图式理论,康德把图式看作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和技巧。因此,在康德认为图式是一种先验的范畴。当代知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应用实验研究的结果赋予图式概念新的含义,图式概念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他认为图式是包括动作结构和运算结构从经验到概念的一种桥梁,在他的认知理念中,图式是主体内部的一种动态的、变化的认知结构。他反对行为主义S→R的公式,提出S→(AT)→R公式,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刺激(S)被个体同化(A)于认知结构(T)之中,才能作出反应(R)。个体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各种各样的反应是因为个体具有能够同化这些刺激的某种图式。这种图式在认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过滤、筛选、整理外界刺激等重要作用,使之成为有条理的整体性认识,进而建立新的图式。在他看来,虽然图式最开始来自先天遗传,但是一旦和外界接触,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图式就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起来,永远不会停留在同一个水平上。他用图式、同化、顺化、平衡4个基本概念阐述个体认知结构的活动过程,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建构理论。根据他的理论,儿童的心理结构或认知结构,正是在与环境的不断的适应过程中,在这种动态的平衡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他提出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是认知结构产生的源泉,让儿童获得充分活动的机会,对他们的认知发展是极为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一个人的全部图式会组成一个人的认知结构。

三、图式理论框架下的听力理解

(一)听力教学中的三种图示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图式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示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学生的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如果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不够,就无法轻松激活图式。内容图式是指材料的内容范畴,又称为主题图式,是学生对文章主题的了解程度,内容图式直接决定了对文章的理解,当学生在听到相关信息时,能够利用已有图式进行预测和判断。形式图式是指对各种文章体裁、结构的知识,当学生对材料所使用的文体比较熟悉时,就能轻松地从文章格式的结构和发展来推测出文章内容。

(二)图式理论对听力理解认识的指导作用

根据图式理论,听力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新的信息输入和处理的过程,同时也是背景知识与新信息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它包括听者与说者之间的交流过程,听者的新图式与新信息相互联系的过程。在听力理解的有限时间内,听者不一定能够听出听力材料中的每一个语音或者知道每个单词的意思,也不太可能详细了解每个句子的语法结构。因此,听者只有运用图式把所听到的内容与自己已经具备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找出适当的“结合点”,并把它们融入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中,经过整合,就可能形成易于理解的新图式。

图式能够促进记忆。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人们回忆事物的时候,总是要按照一定的线索从记忆中提取。而图式就是利用这种结构把听力材料按照一定的线索进行组合,从而易于记忆和提取,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人的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自下而上是指先由单词、词组等细节上升到语句水平,再过渡到整体理解,使听者能够注意新信息是否与所预期的内容相符;而自上而下的方式则是首先从总体上理解,先理解文章大意,然后再注意细节,能够加速信息的理解和吸收,在输入信息有不同解释时做出选择。

大量的研究证明,要想真正提高听力理解水平,单一地运用“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都是行不通的,需要把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这两种模式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适当地交互使用,即互动模式(interacti ve)。听的人不旦要运用语音、词汇和句法知识对听力材料进行理解,而且需要能动地借助大脑中已有的相关背景图式,获得对听力材料的理解。

四、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一种较好的听力教学模式可分为听前导入阶段、听力理解阶段和听后巩固阶段。笔者从这三个阶段入手,应用图式理论来设计听力教学课堂,以求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一)听前导入阶段的教学设计

听前导入阶段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激活学生原有图式。所谓图式的激活,就是学生通过所接受的信息去判断该信息可能涉及的内容,并根据判断从图式框架中提取可能相关的图式。图式激活在听力开始前起着辅助导向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预测,提高对材料理解的准确度,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假如教师没有进行所需图式的激活,让学生毫无准备地直接进入听力理解状态,那样会使得学生对材料的理解难度增大。因而在教师在组织听力教学时应该要尽可能地加大背景知识的输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图式,从而准确激活学生的听力。教师可以根据所要听的材料,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

例如,在听有关“World Cup(世界杯)”的材料之前,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世界杯和足球的知识,比如 “预选赛(qualifying game)”、 “ 小 组 赛 (group match)”、 “ 淘 汰 赛(knockout round)”、“决赛 (final)”、“裁判 (referee)”、“教练(coach)”、“守 门 员 (goalkeeper)”、“后 卫 (back)”、“中 场(midfield)”、“前锋 (forward)”、“点球 (penalty kick)”、“黄牌(yellow card)”和“红牌(red card)”等,然后再以一场经典世界杯足球赛为例,播放一部分比赛集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世界杯足球赛的图式。通过这样的不断积累,学生头脑中的图式就会越来越丰富,听材料的时候就会自觉调动相关图式顺利理解所听材料。

(二)听力理解阶段的教学设计

课堂上的时间有限,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是很困难的。要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听力技巧和听力策略,因此,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听力策略和听力技巧的训练,训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学会记笔记、抓住关键词和语篇大意

一篇听力材料一般都包含了很多种信息,因此,在听力教学时,教师要有意培养学生捕捉关键词和语篇大意的能力。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要通过实例来指导学生在听材料的时候记录下关键词和重要信息,并且还要指导学生利用缩写、符号、图式等简单形式记录下如数字、年代、时间、人名和地名等关键词,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2.让学生掌握预测和推理

预测是听力理解中一个很重要的技能,它能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听力材料。预测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在听力开始之前,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和选项,激活背景知识或者图式,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听力材料内容进行预测;在听力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听前的预测以及已经听到的内容,对听力材料进行预测。

推理是英语听力理解中另一个重要技能。推理能够让学生听出英语材料中说话人的弦外之音。因此,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利用大脑中已经获得的知识和图式对听力材料中的语言形式、说话者意图和身份、交际场所和背景声音进行合理分析,从而能够正确的进行推理。

3.培养学生运用交互模式的能力

听力理解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意义传递的过程,它是一个交互的过程,它是听力练习者交替运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听力策略的过程。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激活的各种图式和已经建立的图式概念,灵活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听力策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听力理解阶段是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听力理解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学会记笔记、抓关键词和语篇大意,掌握预测和推理的方法,灵活运用交互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

(三)听后巩固阶段的教学设计

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听力练习完成后,听力训练活动便结束了。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观点。这种错误的观点会导致教师和学生错过了促进学生加深印象、巩固所学内容图式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在听力练习结束以后,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巩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成果:

1.组织学生对听力内容及其文化背景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印象、巩固新建的图式;

2.让学生对自己做错的题进行反思,找出自己做错题的原因;

3.向学生讲解听力理解的策略,调动学生积极性。

通过这些练习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水平。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听前导入阶段是图式的建立和培养,听力理解阶段是对图式的应用,而听后巩固阶段则是对图式的巩固和加强。

五、结语

在英语听力技能越来越重要的今天,由于传统英语存在很多的弊端,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反思当前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而基于图式理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选择。从上面可以看出,基于图式理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活学生已有图式、创建新的图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克服以往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水平。

[1]曾红霞.怎样应用图式理论进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27(4):129-130.

[2]佘敏.从认知图式理论角度谈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0,27(18):133-134.

[3]康莉.认知图式理论在高职BEC听力自主学习中的意义与启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27(3):49.

[4]马丽亚.听力理解中的心理认知模式[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6):141-142.

[5]王翔宇,朱雅琴.基于图式理论的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104-106.

[6]彭宣红.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3):127-129.

猜你喜欢
图式理论认知结构图式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6:18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教育(2017年41期)2017-11-19 15:59:52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教育(2017年30期)2017-08-31 06:19:33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8:00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哲学评论(2016年2期)2016-03-01 03:43:13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探析及应用探讨
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