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瑛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外语系,湖北 武汉 430074)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分析
熊 瑛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外语系,湖北 武汉 430074)
中式英语是指受中文思维影响而出现的不规范英语或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英语。本文通过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分析,主要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探讨他们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中式英语的产生及就如何避免中式英语提出几点对策。
中式英语;中文思维;对策
随着中国与外国之间在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交流和接触的日益增加,外语使用能力,特别是英语的使用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多数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却并不如人意,中国式英语屡屡出现。一般来说,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产生的中式英语主要表现在用词、句法及语篇组织上。
在分析写作中的中式英语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区别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谢之君认为“中国英语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能够进入英语交际,其使用频度和交际效果与使用者的水平有关”,如“四书”翻译为“Four Books”,“五经”译为“Five Classic”,中国英语通常传递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这些不属于英语民族所习惯的词语称作“China English”。 总的来说,中国英语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能够进入英语交际,不受母语干扰;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国文化,将丰富和发展英语和世界文化。
中式英语则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这种英语往往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不可理解或不可接受。如把“你的身体很健康”译成“Your body is very healthy”,而实际上应该是“You are very healthy”,这种句式统称之为Chinglish。总体来说,中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采用的一种特殊的英语,语法上正确,但在语境中却不恰当。
(一)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
学习者往往利用所学的目的语词汇和语言知识在其学习过程中按其母语语言规则套用,然后译成目的语。他们忽略了两种语言中固定搭配和习惯表述,从而导致中式英语的产生。例如:“取得成就”译为 “make achievements”,应为“attain achievements”,但“取得进步”可用“make progress”;又如,对汉语中的某些惯用语,像“老少”、“饮食”、“新旧”、学习者往往按汉语的结构,对等地译成“the old and the young”、“drink and food”、“new and old”等。 此类“中式英语”势必会让英美人觉得诧异。因为按照他们的习惯,应是“the young and the old”、“food and drink”、“old and new”等。
(二)思维的不同
英语使用者和汉语使用者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非英语使用者往往按照母语的思维习惯去寻找英语中的对应表达,从而就导致“中式英语”的产生。例如:中国人说话常用否定语气脱口而出一些话, 如:Don’t be noisy (别吵),Don’t mind other’s business,Don’t pay attention to him.(别管他)但是在英美人的生活会话中,他们绝对容忍不了如此的粗鲁无礼。英美人习惯使用肯定语气,说成 “Be quiet”、“Mind your own business”、“Leave him alone”。
(三)背景文化差异
由于不了解英美文化和习俗,且受到本族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学习者常常无法掌握语言内在的精髓,只能从本族语言出发,说出或写出不地道的英语。如:幸运儿“lucky boy”,应为“lucky dog”;胆小如鼠“as timid as mouse”,应为“as timid as rabbit”。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通过随机抽取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及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的114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参与此次调查,包括大一、大二和大三3个年级。他们都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并承诺认真负责地完成本次写作任务。其中有8名学生未能完成写作任务,因此只有106人的作文被用以研究。研究对象的情况详见下表:
表1:实验对象情况
(二)调查工具
最主要的调查工具就是英语作文的写作任务。所有的研究对象可在以下三个话题中任意选取一个进行写作。在课堂上,他们必须在30分钟之内写出约150字的英文作文。在课堂上进行写作可以保证整个过程在作者的监督下,具有公正性。
1.Getting to know the world outside the campus.
2.A letter to your family about the campus life.
3.How to be successful in the future job hunting.
以上三个话题的选取是有一定涵义的。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题目是记叙文,第二个是英文书信写作,第三个是议论文。因此,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题材,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写作过程
2010年3月,在一堂普通的英语课堂上,研究对象被要求在30分钟之内完成一篇150字左右的英语作文。为了使整个过程公平公正,学生并不知道此次写作的目的。因为如果研究对象知道这次写作的目的之后,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或者为了刻意表现而没有真实反映他们的写作能力。整个写作过程中,不允许任何讨论、询问及查阅字典。笔者在批阅作文时,对所有作文都仔细查看并找出其中出现的一些中式英语,并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分类。
(四)数据分析
作者将作文中出现的所有的中式英语归类整理,数据详见下表:
表2:数据信息
1.词汇层面
在研究对象的作文中的中式英语中,词汇层面的问题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达到59.3%,其中包括了用词不当、语义重复等。
由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思维的不同,造成学生写作时用词不准确。比如说有些同学将“他的身体很好”翻译成“His body is very good.”,而正确的翻译应该是“He is very healthy.”。
由于对英文单词缺少透彻根本的了解,中国学生有时会使用具有重复意义的单词,从而造成了中式英语的产生,这样的句子也是屡见不鲜。比如,“The price of going to different places is very expensive.”,句子中的 “price”和 “expensive”意义上重复了,“price”只能用“high”来修饰,或者直接用 “sth is expensive”。
2.句法层面
汉语中有时为了表达的简洁,会省略句子的主语,但英文则不然,如果受到汉语的影响,写出的句子就会违反英语的语法规则。这类句法错误也在学生的写作中大量存在,例如:
误:Read more,know more.
正:The more you read,the more you will know.
误:When I have something not understand,I always look it up in a dictionary.
正:When I have something that I don’t understand,I always look it up in a dictionary.
值得注意的是,中文句子中的主语可以很长,但英文句子中的主语一般尽量保持简短,使句子结构保持平衡,避免头重脚轻。如:Whether and how we can find a good job is the question we have to face.此句中的主语过长,导致句子结构失衡,应该改为The question we have to face is that whether and how we can find a good job。
3.语篇层面
语篇的衔接不当也是学生作文中常见的不足之处,中式英语在语篇层面上表现为逻辑词语缺失或使用的不准确。例如:One of my hobbies is walking.I like walking after dinner very much.It can keep me healthy and happy.此段内容非常松散,若加上逻辑词就能够使主题突出,结构紧凑:One of my hobbies is walking and I like walking after dinner very much because it can keep me healthy and happy.
下面一段文字中,逻辑词的使用就不够准确了: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you to study more.Because you learn more,you can find a good job in the future.Otherwise you can do nothing.此段中的“because”用得不准确,作者的原意应该是要表达“因为你学的多,你就能在将来找到工作,否则什么都做不了”,但是because的语气非常强烈,指产生某种结果的直接原因,这里应将because改为if才与下文的otherwise相对应。
(一)词汇层面:教师提高词汇教学质量
词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习得效果。在讲解词汇时,要增加词汇语体色彩、结构属性方面的介绍;设法将特定词汇的讲解与相应的语境发生联系;尽量减少英语词汇与母语词汇之间直接建立联系;用已学的英语解释新词,并且把重点落在易发生负迁移的词汇上。
(二)句法层面:加强背诵输入
鉴于中国学生目前是在脱离目标语语境的非自然环境中学习英语,背诵是语言输入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背诵,学生对目的语语言现象的敏感度会不断增加,潜在的语言知识不断扩展,语感也不断增强。
(三)语篇层面:注重语篇整体结构性教学,加大仿写训练力度
语篇中的各个成分是彼此连贯的,句与句之间在概念上有联系。语言学习者的语篇意识和理解能力越强,其写作水平就越高。为此,有必要加强语篇水平上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性阅读。
[1]宋金桃.避免英语学习中的中式英语[J].上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6).
[2]王湘萍.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与中式英语[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
[2]陈浩.浅析中式英语[J].文教资料,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