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武胜县教育局教研室 符礼科
笔者在校、县、市听了多节教学《老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第2单元)的公开课,教师无一例外地引导了学生对“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解读,解读的结果也惊人的相似,首先从字面意思理解:“幸运的人”指作者,“不幸者”指老王,“愧怍”指惭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作者对老王感到惭愧”,接着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感到愧怍?”学生的回答要么是“因为作者作为幸运的人对不幸的老王关心和帮助不够”,要么是“因为作者没能改善老王的生活处境,让他过上好日子”,等等。教师的小结是“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或者是“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他们改善环境,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因为这句话是在全文的结尾,加上作者加了“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这样的前缀,所以大家都把它作为本文的“文眼”,换句话说,这句话就是本文的中心句或者叫做主旨句,“愧怍”这个词语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本文的关键词,这样理解本来无可厚非。然而通过追问为什么而愧怍得出本文的主题即“幸运者应该关爱不幸者……”笔者认为这种解读还只是停留在这句话的表层意思上,主要是因为没能理解到作者“愧怍”的深层含义。
临死的老王为什么要给作者一家送香油和鸡蛋?从特定的环境来看,那个时候的香油和鸡蛋远远比钱更珍贵。他为什么自己不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老王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作者能够让濒临死亡的老王来感谢,这还不足以说明作者对生前的老王已经给予了足够的关爱吗?作者是怎样关爱老王的呢?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关心老王的生活,作者的女儿送给老王鱼肝油;老王送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因而作者没有必要为此“愧怍”,这一点作者在课文最后一段话中本来就有所交代,作者说“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那作者究竟是为什么心上不安或愧怍呢?
杨绛先生的“愧怍”,从“小我”去领悟,便会得出“关爱弱者”之类的主题;而从“大我”去探源,便会体悟到更深层次的主题——
作者面对的老王,虽然是当时社会的一个低层小人物,但他和作者一样都拥有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善良,正是基于这一点,他们之间不但能够交往,而且能够成为朋友,也就有了所谓的“善良体察善良”,相互关爱也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而在一般人的眼中,作者即使再怎么不幸,也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也比一个拉车的低层小人物尊贵得多。推而广之,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当官的”总比“老百姓”高一截,“上级”对“下级”、教师对学生等也概莫能外。于是产生了骨子里的“等级观念”,产生了“师道尊严”等结果。可以说,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平等观念对国人而言还远远未能深入人心。睿智而深刻的杨绛先生岂不知自己在人格上与老王平等?她不安的是什么?她愧怍的是什么?自己深知的道理想必其他高级知识分子知道,还有其他有点地位、有点权力的人也知道,但他们未必会去践行这个道理,未必会为此去影响更多的人。
杨绛先生“不安”“愧怍”还应该不仅于此。《老王》和《干校六记》一样是反映了“文革中的苦难”,虽然记叙的都是日常小事,但却从另一种角度凸显了“文革”的荒唐和极大的悲哀。说起老王拉车,我们不妨看看老舍笔下的那个祥子,无论祥子身体如何强壮,如何勤劳,如何善良,要想过上好日子是根本不可能的,就是因为那个社会现实是黑暗的。老王及老王式的人们在“文革”中要想过上好日子也根本不可能。作者作为知识分子,当时被看作是“臭老九”,也是非常不幸的,甚至在精神上承受着比老王大得多的痛苦:作者和丈夫钱钟书被下放到湖北“文化部五七干校”去劳动改造;作者的女婿在文革中也自杀了;作者的女儿钱媛在巨大的痛苦下,挣扎到文革结束后死于癌症。一个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时代会令多少人遭遇不幸啊!据公开出版的《四川师范大学校史》记载,从1968年9月到1969年6月……全校有114名教职工被批斗,有107人被关进“牛棚”,抄家、游斗的事件几乎每天都有发生……“文革”中那么多冤假错案,也令老王那样的千百万普通民众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所以杨绛先生一想起老王,就难免不想起“文革”,也就免不了对我们的祖国经历过那动荡的10年而“不安”而“愧怍”。
杨绛先生的散文不但怀忆往昔、追想故人,而且还洞察自我、感慨人生,呈现出一种恬淡、平和、睿智的风格。她不是在文本中空洞直白地说教,总是在冷静的叙述中,给读者以思考的余地。因而作为读者,应细细咀嚼她的文字,用心思考,从而在平实的字里行间挖掘出深层的意味。
难怪一位老教师最初读《老王》时,他的心灵就被深深地震撼了;再细读,他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他感伤而不失幽默地说:“自己忍不住老泪纵横。”他是为老王的苦难而难过,还是为作者的不幸而悲伤?他是被作者和老王的善良和真诚而感动,还是为作者的崇高精神——把当时不幸的自己当作幸运者没有彻底关爱到不幸者而愧怍——所感染?他说是,但还不全是,这篇课文又仿佛把他带回了“文化大革命”那个年代,他想起了正直的父亲被批斗的场面,想起了母亲凄苦无助的眼神,想起了自己熟悉的那些在“文革”中遭遇不幸的善良的人们……这是一位评委老师在点评《老王》教学时谈到的阅读感受,他说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读这篇文章都会“百感交集”。
综上所述,杨绛先生通过回想与故人老王的交往,展现了作为普通劳动者的老王不幸的生活和美好的人性,借助于对老王的“愧怍”,表达了自己的一个坚定信念: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应有最根本的人格上的平等。这正是现在社会人们所缺少的品行,应该提倡。与此同时,作者还向人们传达了一种重要的信息:我们的祖国再也不能发生类似“文革”的事件,更不允许“文革”复辟。这正是现在社会人们应该保持高度警惕的。
笔者以为,只有让越来越多的读者体悟到作者“愧怍”的良苦用心,才能更积极更有效地发挥《老王》作为文学作品的社会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