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缺失的原因

2010-08-15 00:50:23丁锡民
关键词:评价者英语课程校本

丁锡民

(三明学院外语系,福建三明 365004)

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缺失的原因

丁锡民

(三明学院外语系,福建三明 365004)

由于主客原因的存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合作者和评价者的教师,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着角色缺失的现象,对大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缺失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英语教师的课程惰性;英语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欠缺。

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教师角色缺失;归因

0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许多学者也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价值、类型、开发程序、课程资源、支持系统和教师权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但是,在看到校本课程开发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其负效应和根源,从而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制订相关对应政策,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良性与和谐发展。

1 大学英语校本课程中教师角色缺失的内涵

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或地方制订的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及可利用的资源等条件,由学校成员志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研究者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大学英语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1]。

随着高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时代热潮。在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同时,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普遍存在着英语教师角色缺失现象。所谓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缺失,指在现实状况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了英语教师不能充分、完全承担起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所赋予的角色,以至于影响到了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进行和效果[2]。

2 英语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角色

大学英语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的课程活动,必须由学校自主开发,作为学校课程活动的主要力量,教师所要充当的不仅是被动的执行者的角色,而是包括了主动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在内的多元的角色[3]。

2.1 教师是研究性学习者

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反复进行“设计—实施—评价”的过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英语教师承担着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这三种角色,这就要求教师成为一个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能够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分析,对自己的实践有一个理论上的理解或解释,并指导和改善以后的英语课程活动。教师能否成为研究者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保持敏锐的感觉,及时发现值得开发的新课题,及时发现原有英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加以研究和解决。只有真正树立起研究者的心态,教师的学习才会转变为自觉主动的学习,只有教师把自己定位于研究性学习者,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才会走上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2.2教师是课程设计者

在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英语教师是校内因素即教师、学生、课程资源和校外因素即校外课程专家、学者、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相联系的结合点,因此,教师最有条件、最有资格担当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者。

2.3 教师是课程实施者

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设计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课程开发中的一个实质性的环节。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英语课程的实施。美国 20世纪 60年代课改运动失败的教训之一就是教师没有很好地在教学中实施由专家学者精心研制开发的新课程。因此,即使课程设计得再好,如果实施一环脱节,整个课程开发就会走向失败。

大学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也就是英语教师将“理想课程”转化为“经验课程”的过程。在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英语教师组织实施的每一节课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真实实验情境。由于参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研究,对大学英语课程的理念、目标理解得更为透彻,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就会更加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对课程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严格按照课程设计实施课程。2.4教师是课程评价者

作为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英语教师承担了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评价工作,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评价者。因此,教师除了必须对课程的整个情况非常熟悉之外,还需要掌握课程评价的方法,包括确定评价标准、设计评价程序、制定评价工具、收集数据资料、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

3 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缺失的归因

3.1 传统的教育体制

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角色的确立和发展是由教育制度与教育传统所决定的,以往教育制度对教师的规定和教育传统导致了教师在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所表现出来的研究者、合作者、实施者以及评价者等角色的缺失[4]。传统的教育体制中课程开发的权力集中在国家,学校无权来开发课程,自然英语教师也不可能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而受到教师“专业个人主义”传统的影响,教师们在行为上不习惯开放自己的课堂,而且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固步自封、封闭狭隘的态度。因此,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无法真正地承担起多元角色。

3.2 课程惰性

英语教师的课程惰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英语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角色的缺失。长期以来,教师在实行国家课程的过程当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稳定的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很多英语教师认为,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他们要放弃或改变他们一直以来恪守的价值观念、工作方式、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而重新去探索新的大学英语课程,再形成一套新的理念与价值,而这种探索又往往会占据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时间,于是教师就会对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产生一种抵触情绪[5]。

3.3 课程开发的能力欠缺

在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英语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程度和质量将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成败,从近几年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来看,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不太理想,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校本课程开发知识和能力欠缺、缺乏科研意识等。

高校英语教师课程意识缺乏,课程观念淡薄,也使得大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开发和评价方式局限于英语学科课程这一单一形式。同时,传统的英语教师培训制度造成高校英语教师课程开发的知识技能欠缺,英语教育科研能力的薄弱和知识结构单一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增加了难度,没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做支撑,校本课程开发就难以进行。

[1]Skilbeck,Malcol m.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M].Paris:OECD Publications,2001:98-99.

[2]邱海锋.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M].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6):116-118.

[3]Marsh,Colin.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M].London:The Falmer Press,1990:56-58.

[4]余雪春.当前校本课程开发负效应及其根源[J].江西教育科研,2007(1):101-103.

[5]朱翠华.大学公共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设想 [M].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5):152-154.

G423.07

A

1671-6876(2010)03-0270-02

2010-04-30

丁锡民 (1969-),男,安徽安庆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及翻译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仇海燕 ]

猜你喜欢
评价者英语课程校本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考虑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研究
运筹与管理(2019年6期)2019-07-10 03:36:32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1:26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30
基于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
统计与决策(2019年2期)2019-03-05 06:00:58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天一阁文丛(2018年0期)2018-11-29 07:48:18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者为评价者的国际汉语教材评价标准预试研究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