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文体为依据的写作训练方式在教学中的淡化

2010-08-15 00:53杨泉良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淡化表达能力语文课程

杨泉良

(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广东湛江 524048)

论以文体为依据的写作训练方式在教学中的淡化

杨泉良

(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广东湛江 524048)

专注于表达的写作训练就是把写作训练的目标集中在表达能力的提高上,要表达自己实际的经历和真实的情感。既不能为文造情也不能为情造文,更不能因顾及文体要求而牺牲表达的内容和效果。专注于文体的训练作为训练的主体是错误的,但专门进行文体训练又是必要的,只要我们不把这种训练绝对化,而是通过这种训练培养学生的文体感和文体意识,就能够发挥文体训练对提高自主表达能力的作用。

淡化文体;写作训练;自主表达;专注

文体知识的传授对阅读和写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几乎所有的写作训练都与文体密切关联,这种写作对于学生的文体知识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考察,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从总体上效率比较低、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不高。文体知识虽然被强化了,但并没有使学生形成文体意识,学生的写作却由此走向了公式化和概念化,这不能不让我们对专注于文体的写作训练进行重新思考和认识。当然,淡化文体写作训练的提出绝不是在写作训练中取消文体,文体是具体内容的负载形式,内容的表达是否准确、深入,往往是与文体形式密切相关的,因此,淡化文体的写作训练是将写作训练从文体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专事于表达能力的培养,而文体属性自然地通过结构安排、内容的选择、语言的运用、手法的确定得以体现。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的要求

《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对写作总目标要求的阐述中,并没有提及对文体的要求,只是强调“能够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阶段目标中也始终围绕表达为中心提出要求。也就是说,语文课程标准在整体上是淡化了对写作训练的文体要求,而十分强调“自主表达”。实际教学中,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所体现的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写作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表达虽然也是“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的一个条件,但这个条件绝不可代替主体,也不能妨碍主体。传统以文体训练为主体的写作训练之所以效果不佳,文体的约束和限制对自主表达的影响,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从文体出发进行写作训练发展到极至就是所谓的“快速作文”,它把各种文体同具体内容表达对应起来形成一个个模式,学生的训练就是把这些模式和套路背下来,然后不断重复地进行填充。试想,作文一旦形成了模式,自主表达还能存在吗?这正是传统写作中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没有个性、胡编乱造的重要原因。所以,要落实语文新课标“自主”表达的要求,就应淡化文体,让学生为了表达而写作,而不是为了适应规范而表达,使他们通过选择最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否定专注于文体表达训练这个传统。“自主”表达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地以文体来对学生表达施加限制,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表达需要做出个性化的选择。“表达自己的意思”是指写作要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和要表达的内容,而不是适应文体特点和需要的内容。

二、写作训练现状

语文课程标准并没有直接对文体训练加以否定,因此,它在写作训练的要求中对文体的淡化又往往不被注意,所以,在语文新课标颁布和实施之后,人们认识到了写作训练与生活的重要性,而对于专注文体的写作训练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这种公式化、概念化的写作训练易于操作,从传统语文教学走过来的教师对此轻车熟路有一种依恋情结,使这种训练形式依旧是中小学写作训练的主要形式,由此也带来了写作生活化的困境。写作训练的生活化是一种全方位的生活化,除了内容上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之外,还必须要有与这种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相适应的形式,因此,写作训练的生活化同样要求形式的丰富多彩和富有变化。而专注于文体的写作训练拒绝了这种形式的改变,导致生活化的写作训练不可能有大的进展。这里还暗含着一种更深层的困境,专注文体的写作训练之所以在大力倡导写作训练生活化背景下能够延续,它绝不仅仅是好恶的选择,它反映的是一种情结,是一种观念,在这种观念指导下进行的任何方式的写作训练,都不可能脱离传统写作训练的拘囿。所以要真正改变现行中小学写作训练的现状,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教师除了要进行根本的观念的改变之外,还要更新知识提高素养,将专注于文体的写作训练转变为生活化的写作训练,写作的取材范围得到扩展,写作中的灵活因素获得增加,这种变化不仅需要教师有更多、更广的知识来应对,同时也需要有更高的素养来应对。

三、专注于表达的训练与表达内容的文体选择相结合

专注于表达的训练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旨之一。专注表达和表达的生活化是统一的,专注表达是新课标对写作的宏观要求,表达的生活化则是对专注表达内容的规范。专注于表达的写作训练就是把写作训练的目标集中在表达能力的提高上,要表达自己实际的经历和真实的情感,而不是为了某些要求、规范和约束去胡编乱造,既不能为文造情也不能为情造文,更不能因顾及文体的要求而牺牲表达的效果。当然,这里并非说在整个写作中文体是无足轻重的,充分的写作能力必须要具备文体感和文体意识,但是文体感和文体意识的形成不应通过对表达的伤害而获得。专注于文体的训练作为训练的主体是错误的,但专门进行文体训练形式又是必要的,只要我们不把这种训练绝对化,只作为一般性的训练,文体训练并不与自主表达训练相抵触,它作为提高表达和理解能力的一种方式,文体所规范的特定的结构形成内容选择、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特点等,能够强化具体内容的表达效果。有了文体感和文体意识,在进行自主表达的训练时就可脱开文体刻板的限制和约束,而成为促进内容表达有更好效果的因素。这里提到的文体不再是传统写作训练中以文体知识为先导的条条框框,而是特别强调文体感和文体意识,两者的反差是巨大的。文体知识是一种固定的、缺少变化的具体内容,而文体感和文体意识虽然也需要文体知识的基础,但它是灵动的、富有生命的,它既化为了个人素养的构成因素,也体现了实际写作中文体与文体之间界限的模糊。所以,文体在写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并非让学生记住了文体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形成文体感和文体意识。

以文体为内容的写作训练是必要的,但把文体写作训练作为整个作文训练的核心就片面化了写作内涵,因此,淡化文体写作训练,是要改变以文体写作训练作为主体的写作训练形式。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将写作训练回归到提高表达能力的核心上来。

[1]秦训刚,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秦训刚,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3.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潘涌.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5](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宏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On theWeakening of Style-Based Writing Training Methods in Teaching

YANG Quan-liang

(Zhanjiang NormalCollege,Zhanjiang,Guangdong 524048)

Writing training focusing on expression is to concentrate on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conveying one’s feeling and deliver the true experience.In thiscase there should notbe fake affection for passage or flowery words for expressing emotion,and the neglectof the contentand effect for the sake of thew riting style isevenmore unacceptable.Any overconcentration on the style is unw ise.However,practice ofw riting with focuson the style isnecessary,assum ing thatwe do not absolutize it,but enhance the students’sense and perception of the style through the training.In thisway,self-expression ability can be cultivated.

weakening the style;w riting training;self-expression;concentration

H193.6

A

1674-831X(2010)01-0050-02

2009-11-06

杨泉良(1961-),男,内蒙古通辽人,湛江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责任编辑:葛春蕃]

猜你喜欢
淡化表达能力语文课程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提升下垂的嘴角 淡化法令纹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海水淡化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