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功仪,伍志明,刘丽平
( 常德市鼎城区农业局,湖南 常德 415000)
常德市鼎城区位于湖南省北部,洞庭湖西滨,是一个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生产大区。全市辖32个乡镇,总人口8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9万人,农户19.7万户(2009年)。根据常德市鼎城区统计局统计年鉴,2003~2009年,鼎城区年均种植水稻10.89万hm2(含复种),占全区年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35万hm2)的95.9%;全区水稻年均产量5 573.1 kg/ hm2,年均稻谷总产量60.89万t,占全区年均粮食总产量(62.14万t)的98.0%;年均水稻产值9.79亿元,占全区年均粮食总产值(10.2亿元)的96.5%。
鼎城区水稻生产以农户家庭生产为主。每户农民年均种植0.6 hm2(含复种)左右,稻谷年产量约为3 400 kg。2008年,每户平均水稻产值6 538元,扣除生产成本3 300元,
纯收益为3 238元,折合纯收入为5 396.7元/ hm2;2009年,每户平均水稻产值6 557.8元,扣除生产成本3 285元,纯收益为3 272.8元,折合纯收入为5 454.7元/ hm2。据调查,该区水稻生产单位面积效益呈现出水稻高产高效丘>水稻示范区、科技示范户>种稻大户规模经营(含耕地流转承包租金)>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的局面。种粮大户由于具有规模优势,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加上拥有较完备的农业机械,其效益较可观。
鼎城区是湖南省的水稻生产大县(区)之一,水稻生产面积与总产均居全省前例,但单产仅为全省中等水平,每户年纯收入只有3 200多元,明显低于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收入,极大地影响了水稻生产的稳步发展和农民增收奔小康的进程。
该区水稻生产主要以农户单独经营为主,不能发挥规模效益。据鼎城区农业局初步统计,2009年全区户平水稻生产面积仅0.6 hm2(含复种),全区种植水稻面积2 hm2(含复种)以上的生产大户仅3 416个户(其中种植6.67 hm以上的大户仅15个),占全区19.7万农户的1.73%;规模经营面积0.93万hm2(含复种面积),仅占全区年均水稻种植面积(10.89万 hm2)的8.54%。
该区的农业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自然灾害中以旱灾和洪涝灾害为主,其次是龙卷风、冰雹、雷灾、冻害等;生物灾害主要是暴发性病虫草害和有害生物入侵。1998~2009年,该区先后遭受了14次旱灾、9次洪涝灾害、4次龙卷风和冰雹袭击,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06年该区一季稻和晚稻稻飞虱大爆发,增加防治药剂成本约900元/ hm2。2007年,该区雷公庙镇、韩公渡镇、白鹤山乡等乡镇的200 hm2左右中稻,由于抽穗期遇到高温天气,使空壳率达到40%,减产100 kg/667m2以上。2009年,该区晚稻稻黑条矮缩病发生面积约为6 000 hm2,减产1.6万t,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 880万元。
近年来,由于有机肥料施用量减少,化学肥料用量增加,导致耕地肥力水平呈下降趋势。2006年,该区共使用化学肥料18.25万t,比1988年增加7.06万t,增长63.1%,按当年农作物种植面积计算,化肥施用量达到960 kg/ hm2,比1988年增加436.5 kg/hm2,增幅达83.4%。2009年全区绿肥种植面积为0.8万hm2,不足1988年的1/5。
鼎城区每年在农业上的投入虽然较大,但用到水稻生产和技术服务上的资金却严重不足。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待遇低(每月仅700元),人员少(平均每个乡镇1.6人),应付中心事务多,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技术服务队伍存在着知识退化、人员老化、技术创新能力下降、技术后劲不足等问题,不能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更难以适应水稻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由于种粮不赚钱,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近几年,农资、劳动力等价格不断高涨,粮食的生产成本随着水涨船高,水稻与其他经济作物的效益差距越来越大。据初步调查,2008年的化肥价格比2007年同期平均上涨了15%~40%,个别肥料,如氯化钾涨幅在50%以上;劳动力成本上涨了20%~30%。2010年,化肥价格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偏高。
进一步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完善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使之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格局;形成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长效机制。针对农资和其它农业成本上涨的情况,粮食价格应有一个合理的提高,进一步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保险的受益面,增强农民抵御风险能力。整合多方力量,保持农资价格基本稳定,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效益。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水平,保证粮食产量的增加。一是加强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发挥农技推广体系在水稻生产中的中坚作用;二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以“良种引进”、“节本增效”、“高产高效”、“生态结合”等技术为主攻方向,引进、示范和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稻草还田等水稻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有效提高水稻生产水平和效益;三是加强农民科普教育,提高技术普及率,加快水稻生产先进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四是加大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力度,扩大辐射带动面,提高全区水稻整体生产水平;五是加快粮食生产机械化进程,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积极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鼓励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进行多形式流转,使有限的土地向种植积极性高、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种田大户、专业合作社转移,推动粮食生产规模化、管理企业化、布局区域化。这样有利于种粮大户运用技术与资金优势,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益,降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与种田效益,确保粮食持续稳产高产。
3.4.1 增产增效模式 一是普及应用适宜鼎城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发挥品种增产增效潜力;二是推广普及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如向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区、订单产销基地、种稻大户等大力推广精量播种,直播,机耕,机收,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等技术,促进节本、增产、增效。
3.4.2 订单产销增收模式 根据市场需求,水稻产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单位,应积极与加工企业签订产销合同,增加种植效益。
3.4.3 避灾增收模式 一是改“盲目抢早播种”为“适期播种”。如,早稻撒播的播种期应改为4月上旬播种,一季稻播期改为5月中下旬播种等。二是选择抗性强的品种,如稻瘟病老病区应选择抗(耐)稻瘟病的品种;撒播品种应选择抗倒伏品种。三是退田还湖(养鱼、种莲藕等),避免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1]严向东,王万庆,丁金海. 关于提高安庆市水稻生产效益的探讨[J]. 中国稻米,2008,(1):71-73.
[2]孙 斌,汪 泉,丁金海. 提高水稻生产效益的主要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05,(10):31-32
[3]刘 东,李纯海,高福平. 凤台县改变生产方式提高水稻生产效益的措施[J]. 安徽农学通报,2004,10(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