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芳,龚翠明,肖秋随
(湖南省安化县动物防疫监督管理站,湖南安化413500)
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牛出败”。其特点为骤然高热,咽喉和颌部、颈部皮下广泛性炎性水肿,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病程短促,自然死亡率高达100%。在笔者10余年经手诊治的牛巴氏杆菌病219例中,水肿型的达175例,占79.9%。以往多习惯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中草药治疗本病,但治愈率不高。近十年来,笔者通过反复摸索,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该型病牛156例,除3例因术后护理不当等原因导致死亡以外,其余153例均被治愈,其治愈率高达98%。现将发病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牛巴氏杆菌病呈散发性,且多发于6~9月翻耕晚稻田的高温季节,一般水牛发生较多,黄牛次之,尤以6月龄至2岁以内的犊牛和青壮年牛发病率最高。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42℃,食欲废绝,反刍停止,患牛表现烦燥不安,皮毛、鼻镜干燥,肌肉震颤,颌下和颈部皮下出现迅速扩展的炎性水肿,手触有热、硬、痛感,由于咽喉部水肿,病牛呼吸极度困难而急促,伸颈、张口,伸舌,大量流涎,不断发出喘鸣声,如未及时治疗,病牛多在10~24小时内窒息死亡。
根据水肿型巴氏杆菌病的突然发病、高热、局部肿胀和呼吸困难等典型症状,结合流行特点,即可作出初步诊断。为进一步确诊,生前可采取耳静脉血或颈部水肿液等作涂片染色镜检,如发现有两极浓染的小杆菌,在注意与炭疽、气肿疽和牛肺疫相区别的同时可确定为牛巴氏杆菌病。
炭疽的肿胀虽可发生在颈部和胸前部,但还常发生于其它部位,濒死期常见天然孔出血。血液凝固不良,呈黑褐色。牛死后尸僵不全。血液涂片镜检,可见荚膜炭疽杆菌。
气肿疽的肿胀主要发生在肌肉丰厚的部位,触诊柔软,有明显的捻发音;牛肺疫,虽有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和“吭声”等相似症状,但病程较缓慢,且仅在胸前、腹下和肉垂发生水肿。牛死后剖检,主要呈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等病理组织变化。
根据牛水肿型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和菌苗免疫情况,从2005年以来,我县改过去的每年初春耕牛普注牛出败菌苗为春末重点防疫6月龄至2岁以内犊牛和青年牛,一般老牛少注或不注苗。这样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大大提高了免疫效果。据2009年末疫情统计,全县耕牛巴氏杆菌病发病率由改革前 (2004年)的1.7%下降到了0.5%。
治疗牛巴氏杆菌病,如只用单一疗法则很难见效。兽医临床上为了提高牛巴氏杆菌病治愈率,笔者常常采用综合疗法,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在病初(即12小时以内),用0.5%普鲁卡因溶液50mL、苄青霉素320万IU于咽喉部肿胀周围分成数点注射,达到炎性水肿不再扩散的目的。
为防止患牛窒息死亡,对于咽喉部高度水肿、呼吸极度困难、有窒息危险的病牛,辄立即进行气管局部纵向切开,安装气管导管,其手术部位在颈腹侧中1/3处,麻醉、消毒等按手术常规进行。但在紧急情况下,如麻醉、消毒和器械不全时,则必须迅速切开气管,然后再作局部外科处理。没有气管导管时,则用一消毒的竹筒(直径2cm,长8~10cm)代替。
在发病初期,用氢化可的松300~500mg放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中溶解、稀释,再加入50%碳酸氢钠注射液250mL和10%樟脑磺酸纳注射液10mL,混匀1次静脉滴注;另用盐酸四环素,按每千克体重20mL溶解于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3 000mL,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5~7天。
据资料介绍,牛群中常有巴氏杆菌带菌者,其扁桃体的带菌率可达43%,由此可见它们在本病流行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该病流行高峰期在6~9月,可能与这个时期气候暑热、干燥和频繁降雨有关。因此,在坚持搞好免疫接种的情况下,着力加强对牛的饲养管理,补充精料,饲喂清洁饮水,合理安排劳作时间,不在烈日下使役和放牧,则可以减少耕牛的发病。一旦牛只发病,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往往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将农户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