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梅,陈 瑜
输液所致静脉炎是由于从静脉中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大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时间过长、刺激性大的塑料导管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亦可因为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引起局部静脉感染[1-3]。如静脉输入抗肿瘤药物盐酸氮芥易致静脉炎,既给病人造成痛苦,也给病人继续输液带来困难,且给病人和国家带来经济损失。临床对于盐酸氮芥静脉给药致静脉炎常束手无策,为了探讨一种方便、经济、效果好的预防静脉炎方法,自1996年1月起对本院肾科住院病人应用2%~4%碳酸氢钠溶液局部外敷预防静脉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84例,男44例,女40例,年龄 1.5岁~75.0岁;所患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 肾病等,治疗药物中均使用盐酸氮芥静脉输注。
1.2 方法 将8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在静脉输注盐酸氮芥的同时,将含2%~4%碳酸氢钠溶液(小儿头皮静脉用2%碳酸氢钠)敷料外敷于静脉穿刺处(近心端)1 cm~2 cm处,范围沿静脉方向约10 cm以上,直至输液结束。对照组40例用含50%硫酸镁溶液敷料湿敷,方法同上。静脉炎判断标准:静脉穿刺部位疼痛、红肿,严重者静脉出现索条状改变[4]。
实验组44例病人无一例发生静脉炎,对照组40例沿静脉走向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
3.1 静脉炎发生原因 静脉炎是由于从静脉中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大的药物,或因在静脉内放置时间过长、刺激性大的塑料导管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亦可因为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使局部静脉感染导致静脉炎。肾病病人常在静脉输注盐酸氮芥后发生静脉炎,其原因:①盐酸氮芥的毒性刺激;②盐酸氮芥使血管内皮损伤、痉挛所致;③肾病病人免疫力低下,对穿刺所造成的静脉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机械性刺激、化学性刺激耐受性降低,尤其是肾病综合征病人多有低蛋白血症,输入血管内的药物稀释了血液,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损伤血管内皮。
3.2 碳酸氢钠溶液外敷预防静脉炎的作用 碳酸氢钠溶液可直接经皮肤吸收到皮下,具有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抗氧化、碱化等作用,解除了局部炎症。如静脉穿刺时或静脉使用盐酸氮芥过程中不慎将盐酸氮芥溶液漏于皮下或穿破血管,即刻用4%碳酸氢钠溶液敷料外敷于渗漏局部,可有效地防止局部炎症、局部溃疡的发生,使炎症消散,很好地预防局部组织溃烂。
3.3 护理注意事项
3.3.1 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注意事项 我院肾科每天有部分病人用4%碳酸氢钠100 mL~200 mL静脉输注,而碳酸氢钠每瓶250 mL,将余液用于静脉输注盐酸氮芥病人外敷,充分利用了药物资源。小儿头部使用2%碳酸氢钠溶液,因小儿头皮娇嫩,防止高浓度碳酸氢钠溶液发生刺激反应;在静脉穿刺近心端上方外敷长度10 cm以上,冷敷并保持湿润。
3.3.2 保护静脉 在静脉输液时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宜选择较粗大静脉穿刺;对于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病人,要加强营养,尽快纠正低蛋白血症,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建立静脉通道,静脉输入10%葡萄糖液加地塞米松通畅后(治疗肾病常规用药),再进行快速盐酸氮芥静脉输注操作,并协助病人侧卧于穿刺肢体对侧,防止躯体压迫穿刺侧血管,充分保持静脉输注盐酸氮芥时血管通畅,缩短盐酸氮芥在局部血管停留时间。静脉输注盐酸氮芥完毕,再用10%葡萄糖液加地塞米松继续静脉输注,冲洗血管。
[1]余爱珍.基础护理学[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13.
[2]李小平,赵丽丽.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6A):1454.
[3]徐华珍.两种方法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家庭护士,2006,4(6B):20.
[4]张仙爱,刘敏,兰娟,等.预防诺维本所致静脉炎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05,13(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