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光 王奇才 冯世义
河南安钢职工总医院骨二科 安阳 455004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髋部骨折常见的骨折之一,近年来内固定治疗的方法日益广泛,内固定的种类也很多,如DHS(滑动加压鹅颈钉)、股骨近端解剖板、空心钉、Gamma钉、多枚斯氏针及股骨近端髓内钉等均在临床上应用。2003-03~2006-02,我们采用DHS作为内固定材料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经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8例,男31例,女7例。左侧21例,右侧17例。年龄38~79岁,平均61岁。受伤原因:车祸21例,跌摔伤15例,压砸伤2例。其中合并有颅脑损伤2例,胸外伤1例,腹外伤1例,多发骨折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按照 Evans法分类[1],I型 3 例,II型 8 例,III型 15 例,IV型 12例。术前病程 3~14d,平均 7.8d输血 200~800ml,平均400m l。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首先处理创伤性休克、重型颅脑损伤、危及生命的胸腹部伤及开放性骨折。除3例EvansI型外,其余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均采用骨牵引,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处理骨折。
1.2.2 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或全麻。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股骨上端外侧切口,在C臂机引导下复位骨折。在距离大粗隆下3cm处打入一枚引导针,确定导针的深度。位置满意后,切开皮肤、皮下、阔筋膜、股外侧肌直入股骨上段,组装DHS三联扩孔器钻到软骨下10mm,扩孔,丝锥攻丝。将螺钉拧入骨质,将DHS钢板连接后打入外侧皮质,以螺钉固定。小粗隆骨折,由前外向后内方向的拉力螺钉固定。大粗隆游离骨块,可于大粗隆处加用一枚螺钉固定。生理盐水冲洗,放置负压橡皮管引流,逐层缝合切口。本组EvansIV型3例,小粗隆用一枚松质骨螺钉固定。
1.2.3 术后治疗: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5~7d。术后2d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3d可坐起,1周后卧床活动患肢,4周后扶拐不负重行走。定期复查X线,待骨折愈合后可完全负重活动。
38例患者中,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2.5年,平均1.6年。临床结果采用莫氏优、良、中、差评定[2],优:髋关节活动正常无疼痛,完全恢复生活能力。良:髋关节活动度达正常80%以上,轻微疼痛,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中:髋关节活动受限,中度疼痛,影响工作生活。差:髋关节活动严重受限,重度疼痛,内固定失败。本组优:30例,良:7例,中:1例,优良率97.37%。
3.1 发病率及病死率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很高。美国为0.034%,瑞典为0.035%,在中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的今天,发病率不会低于以上数字[3]。该病的病死率较高,10%~20%的患者在骨折1年内死亡[4],主要死因为卧床后的并发症。术前有心血管疾病和高龄患者的病死率比其他人高一倍[5]。目前国内外的观点已经摒弃牵引治疗的方法,尽量行内固定手术治疗,以期降低病死率。
3.2 DHS的适应证 DHS适合于大多数的粗隆间骨折,即EvansI~IV型,是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钉板系统。DHS经过股骨颈的拉力螺钉固定与骨折近端,另一端为板状固定骨折远端,具有静力加压与动力加压双重功能,能保持良好的颈干角,允许早期部分或完全负重。DHS治疗稳定股骨性粗隆间骨折具有很好的效果,但不是适合所有股骨粗隆间骨折。对骨折累及大粗隆、严重粉碎性粗隆下骨折,骨折线位于DHS进针处时则不适用。此外,对于逆粗隆间骨折,由于骨折近端有向外移位的倾向,而DHS系统是通过近端骨折向外下移位加压获得稳定的,如采用DHS固定则极易导致骨折失败,故不适用。
3.3 手术技巧
3.3.1 复位:术前、术中要保持骨折处于良好的复位,以利于手术操作。
3.3.2 打入导针:在C臂机的监视下将导针转入股骨颈,注意前倾角并把握进针方向。在X线正位片上位于股骨颈中心偏下,侧位片上位于股骨颈中心。打入导针后扩孔。
3.3.3 安装髋螺钉:如果骨质疏松明显,则不宜攻丝,直接拧入螺钉。DHS髋螺钉的理想深度是达到关节面下10mm。过浅则固定不可靠,过深则容易穿透股骨头进入髋关节;偏于上下将导致固定强度减弱,容易导致髋内翻,偏于前后将使骨折的压缩移位与髋螺钉滑动轴不一致,可破坏关节软骨,导致关节疼痛,影响功能。
3.3.4 DHS配合中空螺钉应用:DHS固定后,对骨折全段产生挤压作用。负重后,肢体的载荷主要通过股骨距的传导,在骨折线外上段再次产生张应力,股骨颈干角出现变小倾向。DHS加1枚螺钉固定尚不能完全控制股骨颈的旋转,加2枚螺钉固定可明显增加骨折的稳定性,负重后骨折不容易移位,利于骨折的愈合和早期活动,减少了关节功能障碍的并发症。
3.4 小粗隆的复位固定 据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小粗隆缺损后,其对侧的张应力增加60%,小粗隆广泛缺损后,其对侧的张应力将增加370%[6]。临床上,粗隆部骨折多伴有小粗隆骨折。我们采用屈髋屈膝外旋将小粗隆复位后用1或2枚螺钉固定。
3.5 DHS术后切割分析 孙正友[7]报告DHS在股骨头内偏向前方容易发生切割,而Davis报告钉偏向后方容易切割。
3.6 术后功能锻炼 术前的骨质疏松和术后继发的骨质疏松都会影响固定的牢固。对于有骨质疏松,手术复位欠佳者应绝对卧床休息8周,进行床上功能锻炼。根据骨折愈合的情况决定下地行走的时间、程度和功能锻炼。
3.7 DHS的拆除 由于DHS拆除后有再次骨折的危险,而且拆除本身也是一种创伤,故一般不主张拆除,尤其是老年人。如需拆除,可采取骨孔内植骨、术后保护患肢3~6月等预防措施。我们由于采取了正确的措施,无出现再骨折的发生。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如果能掌握好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术后适当的患肢制动和功能锻炼,注意并发症的发生,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很好的内固定方法。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3 版.北京:人民军医出,2008:709-710.
[2]莫子丹,陈鸿辉,梁伟国,等.滑动加压鹅颈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5(6):331-332.
[3]雍宜民.实用骨科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88-189.
[4] Canale ST.Campbbell’s Orthopaedics[M].9th ed.Harcourt:Mosby,1998:2 182-2 199.
[5]张庆明,沈惠良,雍宜民,等.经皮钛合金空心钉治疗高龄老年人粗隆间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5):332-334.
[6]蔡迎锋,陈胜,张维.股骨小粗隆缺损的生物力学评价及临床意义[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16(3):178-179.
[7]孙正友,陈智能,闻永根,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切割发生原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52-53.
(收稿 201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