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森,吴新宇
(河北理工大学体育部,河北唐山 063009)
从韩国跆拳道运动探索中国武术国际化
李世森,吴新宇
(河北理工大学体育部,河北唐山 063009)
跆拳道;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模式构建
从韩国跆拳道运动国际化成功发展和普及的过程,进行剖析和论述,阐述了跆拳道的发展对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启示。提出了中国传统武术与散打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统一的、新型的中国武术技法,并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科学有效的国际化发展运作体系和管理经营模式。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它的发展影响着中国武术的未来;但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体育的全球化,以及中国武术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等因素,一直困扰着中国武术的发展。相反,韩国跆拳道却在短短近 10多年来,在我国开展得却如火如荼,从白领丽人到大、中学生以至幼儿园小朋友,无论男女老幼均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反观中国武术,传播、推广、普及远不及韩国跆拳道的迅猛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国粹”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少人问津,而韩国的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各地却门庭若市,原因何在?中国武术与韩国跆拳道同为技击类项目,不论是从文化内涵角度还是技击实用角度考虑,中国武术绝不逊色于跆拳道。相反,在某些方面,武术还有自身独持的优势。而从体育产业的角度来看,自从韩国跆拳道踏入中国市场之后,跆拳道运动的服装、练习器材等的经营也应运而生,由跆拳道所衍生的体育产业开办得红红火火,并且大有盖过我们发展了多年的武术运动及其产业之势。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跆拳道在我国及全世界快速发展并壮大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其发展的特色,学习和借鉴其发展的经验,从而更好地发展中国武术,借 2008年奥运之机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推向世界。本文将试着从跆拳道的发展与普及过程着手,分析其快速发展和普及的原因,并与中国武术发展的现状进行对比,探索一条促进中国武术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普及并壮大的新途径。
1 中国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史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古国,武术是我中华民族的国粹。究其起源可追溯至 170万年前的原始时期,那时的人类就已经学会了制造一些与野兽搏斗的战斗武器,这也是中华武术的萌芽期。其在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的较为重要的时期,大致可分为先秦时期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的初兴、秦汉三国时期的发展、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丰富、隋唐时期的繁荣、两宋明清时期的成熟。中国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则是用身体运动来表现民族文化特征的。由于地域、自然环境的不同和习俗的差异,再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产生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底蕴繁复厚重的地方拳种和流派,这些拳种和流派带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点。它们又相互交融,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这种共同的特性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进而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武术。在经过这几个重要时期的洗礼后,中华武术已渐趋成熟,形成了至今博大精深,派系繁多的现代中华武术。
2 韩国跆拳道的起源和发展史
跆拳道古称 “花郎道”,起源于朝鲜半岛,是朝鲜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运用手、脚技术和身体能力进行自身修炼和搏击格斗的传统体育项目。它提倡“以礼始、以礼终”的武士精神,这无疑是一种谦让和宽容的运动精神,因此,韩国将跆拳道视为国技。韩国人认为:修炼跆拳道,可使人具备一定的反应力、判断力、统率力;并使人自信、自卫、自主、自立,培养民族卓越之精神。跆拳道的起源也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那时的人们为了获得食物、抗击外来势力的袭击,逐渐发现了一些锻炼身体和参与战斗的方法,形成了古代跆拳道的雏形。其历史进程中较为重要的时期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古代的跆拳道雏形、朝鲜半岛三国时代的跆拳道形式、高丽时代的跆拳道、朝鲜时代的跆拳道、近代的跆拳道。随着朝鲜历史的变迁,其发展历程时有波折,而名称也几经改变,曾有“跆跟、跆拳、花郎道、唐手、空手、手搏道、跆手道”等叫法,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充实之后,至 1955年,韩国武术界代表和军政界领袖组成的特别委员会着手定名工作,最后才确定名称为跆拳道。
1 中国武术的发展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武术 “散打”便纳入了体育发展的轨道。1978年,国家体委运动司武术处成立了武术散打调研组。同年写出了 (关于开展武术散打运动的报告)。为武术散打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1980年 10月,在昆明举行的全国武术表演赛期间,国家体委调集试点单位的有关人员拟定了 (全国武术散手规则)。1982年 1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散打竞赛规则研究会,制定了《散打竞赛规则》(初稿)。并按这一规则,在北京举行了首届“全国武术对抗项目邀请赛”。1987年在全国武术对抗项目表演赛中采用传统的设擂台比赛的办法,体现了中国武术的特点和民族风格,从而确定了以擂台为民族特色的武术对抗项目竞赛形式。自此以后每年都举行一次全国性的武术散打表演赛。在 1988年,中国武术协会举办了国际武术节,并首次在中国深圳举行了国际武术散打擂台邀请赛。1989年在宜春举办的 “首届全国散打擂台赛”的成功,使散打运动终于发展成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并设 “团体锦标赛”和“个人锦标赛”赛制。1990年《武术散手竞赛规则》的正式出台,是我国散打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1991年散打运动被列为第七届全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1992年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武术散打被列为表演项目。随即国际武术联合会决定,以后每 2年举行 1次国际武术锦标赛,并把散打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在历届的亚洲武术锦标赛上,也把散打运动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93年在第二届世界锦标赛上被正式提名。1994年 10月国际武联被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接纳为会员。1998年中国武术成功地进入了在曼谷举行的第 13届亚运会赛场,同年 11月 2日国际武联又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加人的报告。1999年 6月国际武术联合会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标志着中华武术在奥运发展史中实现了零的突破,使散打运动成为国内外引人注目的技击项目之一,为中国散打运动进军奥运奠定了基础。目前已有 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散打项目,并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所有这些都为散打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国际武术联合会十分注重武术散打的普及推广和科学研究工作,要求配合竞赛和教学训练多出教材和出好教材。在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期间,召开了包括散打内容在内的国际武术论文报告会,为武术散打的全面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96年以来,受国际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的委托,着手编写国际武术散打教材。这些都标志着散打正初步建立起它的体系框架,并朝着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近几年来 ,国内在举办各种类型、各种层次比赛的同时,还举行了 “中国功夫与美国职业拳击争霸赛”、“中国散打与职业泰拳争霸赛”,尤其是“中国散打王争霸赛”的成功举办,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另外全国武术科研论文报告会每 2年举行 1次,这为武术的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对提高武术散打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有极大的裨益。
2 韩国跆拳道的发展现状
20世纪 50年代末 60年代初,跆拳道开始在国际上大力推广。这一时期,以崔弘熙为首的国际跆拳道联盟,为跆拳道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有两大措施:1958年韩国组织国际跆拳道在东南亚各国巡回表演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向东南亚地区派遣教练员普及跆拳道。60年代,又向越南派出表演团和教官团,使参加越战的各国军人对跆拳道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为以后跆拳道进一步的推广做好了准备。70年代,跆拳道推广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阶段,韩国国内统一了跆拳道派系,并成立了跆拳道的专门研究机构——国技院。统一完善跆拳道的技术理论体系,改进了竞赛规则、裁判方法和经营管理,并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即以竞技为中心,进而形成了跆拳道新的竞技体系。随着跆拳道在世界各国的迅速普及,这一竞技体系逐步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从 1973年金云龙创立的世界跆拳道联合会 (W TF)成立至今已整整 30年。可以从下面的事实看出跆拳道普及推广的过程。1973年 5月,第一届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在韩国汉城举行;1974年 10月,第一届亚洲跆拳道锦标赛在韩国汉城举行;1976年举行第一届中东地区跆拳道锦标赛;1979年举行了第一届非洲跆拳道锦标赛;1975年世界跆拳道联盟加入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1980年,W TF获得国际奥委会的承认;从 1986年起,跆拳道列入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87年列入泛美运动会、泛非洲运动会以及东亚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1988年、1992年两次列入奥运会表演项目;1994年 9月 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 IOC103届大会上,被接纳为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设男子 4枚、女子 4枚共 8枚金牌。此外,跆拳道还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南太平洋运动会、世界军人运动会等一系列国际体育赛事的正式比赛项目。据资料统计,1987年W TF已拥有 142个会员国,每次跆拳道世界锦标赛的参加国及地区都在 100个以上,至今已有160个国家和地区达 7000万人练习跆拳道。
1 韩国各界高层领导对跆拳道运动的重视
一个体育项目要在全国普及,与各界高层领导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在 20世纪 60年代初,韩国正处于经济建设时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予以支持,正出于此,韩国领导人将跆拳道运动的推广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以促使韩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至此韩国从上到下各阶层领导一直将跆拳道的推广与国家的经济建设摆在相同的地位。据了解,韩国的企业界、政界要人都练习过跆拳道。另据资料介绍,韩国军界的高级军官大多数人都是有相当段位的跆拳道高手。在韩国跆拳道运动是军队训练的重要的必修内容,并且每年韩国的国家领导人都要过问跆拳道的推广和发展情况,这也正是韩国跆拳道运动得以发展和普及的首要保证。
2 韩国对跆拳道进行了科学而系统的推广
韩国对跆拳道推广,从一开始就进行了科学而系统的规划。从上一个世纪 50年代末到如今 40年来,韩国国内各新闻媒体相继报道有关跆拳道的推广的事件,同时韩国还积极与国外新闻组织建立良好的联系,利用多渠道的宣传报道方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跆拳道的推广进行相关的报道。在信息时代到来时,韩国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跆拳道的推广进行相关的报道,使跆拳道在其国内是无处不在,在国外是随处可见,这也正是贻拳道得到普及的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正是每一次有组织的精心策划而又不失时机地向世人展示与自我推销,韩国跆拳道逐步赢取了世界众多健身爱好者的青睐。总结跆拳道向国外推广普及的措施,主要有两点:一是派遣表演团到各国巡回表演,使所到之处的人们对跆拳道有了较为直观的印象;再就是有计划地向国外大量派遣教练团、教官团,负责所在地区的跆拳道普及推广。具不完全统计,仅韩国派到国外的跆拳道教练就有 20000多名,这些被派遣出去的教练员,对跆拳道在全世界的推广普及,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3 注重礼仪及精神价值的取向
跆拳道视 “礼仪”为练习者基本精神的体现,强调“以礼始、以礼终”,练习者每次练习及比赛前后,都必须彼此向对方施礼。在千百次这种貌似繁文缛节的礼仪中,练习者不知不觉中会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再者,跆拳道还特别强调对练习者意志品质的磨练,构架起“准确、迅速、有力”的精神导向。对跆拳道练习者来说,习练跆拳道不仅仅是技艺的提高,最重要的是通过无数次挥汗如雨、肌肉酸痛的技艺修炼过程,达到意志磨练、精神培养及人格导引的目的。因而通过学习跆拳道,练习者举手投足间,不经意地就会给观者以健康懂礼、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精神感召力。跆拳道正是在其推广发展中,把内在的精神功能属性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才有力地展现出它的内在价值,突出了这一项目存在与发展的社会意义。这可能也是韩国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界人士、政界要人都修炼跆拳道的内在原因。
4 韩国对跆拳道的教学和训练进行了正规、科学的研究并形成了系统的管理体系
跆拳道运动的教学系统比较正规,这与韩国人在一开始推广这项运动时就重视了教学体制有关。据了解,世界各国进行跆拳道训练的教学形式,除了为参加世界大赛而成立的国家队以外,大多数是以学院、学校、俱乐部、中心、道场 (馆)等方式进行教学和训练。跆拳道实行段位制,升段考试非常严格,除了技术、功力以外,还有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方面的内容要求,有些国家还专门设立了黑带学院。这种等级分明的体制,保证了各阶段的教学质量,使得跆拳道运动不仅有技击性、艺术性和技巧性,同时有了学术性。
5 比赛规则符合国际化统一标准,评判标准相对简单直观
韩国跆拳道运动得以快速发展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它的比赛规则进行了统一,符合国际化要求的标准,使跆拳道的竞赛规则十分简单明了,除了不许用肘、膝关节和摔法外,比赛时可用拳攻击对方的躯干部 (锁骨以下,髓关节以上的部位),也可用脚攻击对方的头部、胸部、腹部和胁部。比起中国武术主要依靠裁判的主观意志来判断,跆拳道比赛规则要简单的多,让人很容易就能看明白,也不至于在比赛中存在诸多的分歧。比赛中,跆拳道也不像中国武术那样一味讲求难度、突破人体极限,其动作明了,让观众和裁判都能一目了然。
6 跆拳道的技术体系相对简单易学,道服规整而统一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及生存的压力较大。相对来说,普通的人群已没有以前那么多的余暇和精力去从事复杂的体育运动。高难度、高技巧性的运动人们具有欣赏的兴趣,却不一定有亲身参与的需要。相反地,倒是那些相对简单、学习时间短、见效快却又比较实用的运动,更易被普通人群所接受,而跆拳道无疑很好地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如果能去看看跆拳道的训练、表演或比赛,身临其境,练习者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快速变换的防不胜防的各种腿法的运用,会让观者直接体验到一种力与美的存在,而伴随着每一次速度与力量俱在的击打,练习者口中发出的“呀、嘿”叫声,更使人振奋,不由产生跃跃欲试之情。跆拳道道服为白色,设计规整而统一。跆拳道练习者进入场馆习练时都必须身着道服。进入场馆,那满目的整齐大方,就如同身着军服所产生的效果一样,给人一种良好素质的直观印象,在这里整齐划一代表着一种干练,一种坚忍的作风,虽简单却又让人实在地感觉它蕴涵着极深的内涵。这一切无疑都对健身爱好者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7 体育产业的国际化促进了韩国跆拳道运动的发展
跆拳道运动国际化快速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韩国视跆拳道运动为国技,并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并使它成为了一项快速发展的体育产业。其中规范统一的服装、器材、晋级段位制度,使跆拳道运动在发展和推广的同时产生了强大的经济效益,促使大量社会资金的流入和商界人士的参与。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跆拳道运动的快速发展。
1 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推动中国武术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普及都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武术也不例外。虽然,武术作为中国的国术,各级领导都纷纷认可,在其普及问题上,各级领导也纷纷表示赞同;但时至今日,武术的普及仍然没有落到实处。在武术的推广过程中,我们不应将其仅仅局限于口头,更应该将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具体的事情中。
2 统一我国武术的派系,使传统武术与散打的有机结合是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基础
中国武术步入国际化发展的第一步,就是一定要统一派系,并成立中国武术的专门研究机构——中国武术研究院。统一完善中国武术的技术理论体系,改进了竞赛规则、裁判方法和经营管理,并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形成以散打为竞技中心的全新的竞技体系。目前,中国武术在世界各地及我国人眼中看来,其所谓的“博大精深”是其通过电影、电视等媒体中看到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武术套路表演和让人望而却步的高难度的特技动作,虽然,我国武术中的散打经过多年的努力确实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散打与国外的自由搏击术在其本质上,却又明显差别,而造成国人至今都无法把中国武术与散打融合为一,这也正是中国武术至今徘徊在国际大门之外的原因之一。而真正的中国武术门派繁多,博大精深,技击方法更是丰富多彩,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虽然现在的门户之见已经逐渐被打破,但仍然还是有部分拳种在不断地失传,可见我们的技法并没有完全开放。在传统武术中,各派打法也均有不同,如戳脚讲究 “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八卦掌讲究“以动制静,避正打邪”。但在目前的擂台赛中大多数依靠单一的招式进行对垒,打法单一,并没有体现出中国武术的“灵、巧、变”的技术风格,更没能继承中国武术 “远踢、近打、贴身摔”的传统技击特色,极大地降低了观赏性,从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中国武术的推广。因此,只有统一派系,在提高安全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武术的技击特征,开放技法,鼓励运用传统武艺技法,融百家之长,给我国的散打注入新的灵魂和血液,并形成全新的竞技体系,才能让世界认识和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武术。
3 以奥林匹克精神为宗旨,制定统一的竞赛规则,并加大宣传力度
以人为本,以安全、健身为主,提高观赏性,简化竞赛规则,让人一看就懂,一目了然。限定技术范围,简化技术种类,剥离那些影响向高难度发展、观赏性差、易于致伤致残、裁判难于打分、纠缠时间过长、不适合向现代竞技化发展的拳法等技术。鼓励运动员创新出千变万化的拳、腿、快摔技术等。限制抱摔时间为 1秒,进一步体现具有中国特色摔法的瞬时性——快、巧、灵活等。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进行快速、广泛的传播和推广,定期派出各门各派武术名家到世界各地进行武艺巡回表演,并进行授课传艺,以促进交流、加大宣传,使各国各地认识、了解和喜爱中国武术,并进一步为我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加强教练员队伍和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实现面向社会大众健身方向发展
整个社会的进步,每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均离不开各专业人才的付出,中国武术的推广过程同样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教练员队伍和后备人才。原先武术虽然已被各大、中、小学列为体育教学的内容,和体育、师范院校的专业课程,但这些教学、多着眼于竞技表演武术套路的训练,使武术的含义背离了中国武术的真正内涵,也限制了中国武术的发展和推广。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尽快建立一支普及中国武术的师资队伍,将现有的武术体系向国际化发展中国武术逐步转变。有计划地加大中国武术在大、中、小学的推广普及,并进一步实现面向社会大众健身方向发展的工作。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人民大众对中国武术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这将对我国武术事业的国际化推广、普及、发展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5 加强对练习者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制定统一的礼仪和口号
“民强则国盛”在对练习者进行身体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就要吸取、改进和创新韩国跆拳道运动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制定统一的礼仪规范和口号。要使练习者自始至终,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与此同时,通过练习者在习练中国武术时,无数次挥汗如雨、肌肉酸痛的技艺修炼过程,达到对其磨练意志、培养精神品质和人格导引的目的,充分体现出练习者健康懂礼、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精神感召力。促使更多的健身爱好者投入到这项运动中来,让其在增强国民身体素质的同时与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和突出这一项目存在、发展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6 设计统一的、合适的、合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服装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设计统一的、合适的、合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服装是中国武术得以快速发展和普及的重要环节。目前的武术表演服装,虽然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但过于传统,不太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散打服装又过于简单,缺少现代气息。因此,本文建议:由中国武术研究院统一设计一套既适合武术套路表演又适合散打技术,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统一的中国武术服装,让中国武术从直观和真正意义上统一起来,最终得到国人和世界认可,步入国际化发展的大门并快速的普及和发展。
7 中国武术的发展模式构建
制定科学独立的教学、理论和管理运作体系,结合韩国跆拳道的发展和运作模式,取长补短,进行科学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韩国跆拳道包括以下几部分:品式、特技、功力、自卫术和腿法。运作模式主要是把品势、腿法和理论相结合,科学统一规划,按由易到难 “阶梯式”的分为十级九段,并由其研究和管理机构 “国技院”统一进行管理和运作。中国武术也可以按此模式进行运作和发展,本文建议:由中国武术院作为职能管理部门,专职负责中国武术各门派的推广和发展,调动各门派的积极性,以公平竞争为原则,受理各门派各拳种的申请,对其进行研究和整理,并为其推广。当然,要体现中国武术的特色,就要结合现有的初级表演健身套路,如:拳、刀、枪、剑、棍等,但难度要适宜,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统一规划和编制,形成与韩国跆拳道品势大同小异的发展模式。散打中的技战术恰好可以代替跆拳道的腿法技术;中国武术的竞赛表演套路和一些高难度表演性质的腿法代替跆拳道中的特技;中国武术中传统武术的硬气功、轻功、点穴技法等,代替韩国跆拳道的功力;并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统一的教学体系和考核晋级制度。这样,既解决了“会表演不会实战,会实战不会表演”的两极分化局面,又形成了一套合理有效的经济型管理运作体系和发展模式。
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应内外兼备。所谓 “内”,是指要进行中国武术自身体系的改革,使传统武术与散打有机结合,形成统一的、新型的中国武术技法;所谓:“外”,是指各相关职能部门应把中国武术国际化推广和发展工作,落实到位,落实到人,制订相应的政策和规章制度。要设立专职部门—中国武术研究院,负责受理各门派各拳种的申请、推广和扶持工作,并建立长期、科学的训练体系,开放技法,利用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和报道,结合韩国跆拳道运动国际化发展的成功经验,统一训练和比赛服装、礼仪和口号,取其精华,打造出一套适合中国武术国际化推广的有效途径和发展模式。
[1] 高谊,等.跆拳道 [M]1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
[2] 孟庆波,等.从跆拳道的发展看中国武术的国际化推广[J]1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2):33~351
[3] 潘晓波,等.从跆拳道的普及看中国武术的发展 [J]1成都大学学报,2007,(2):82~841
[4] 刘建国.传统武术的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J]1湖北体育科技,2006,(3):340~3421
[5] 周直模,等.中国武术散打走向世界的理论思考 [J]1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419~4211
[6] 张海滨.韩国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对我国跆拳道运动的启示[J]1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2):71~731
[7] 马波.跆拳道的发展对中国武术的启示 [J]1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1):23~241
[8] 吴志勇,等.对中国散打运动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探讨[J]1湖北体育科技,2006,(2):224~2291
[9] 陈怀明,等.借鉴跆拳道的发展道路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 [J]1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1):151~1521
Expound ing the App roach of In terna tiona lDevelopm en tand Form ing M ode of Ch ineseW ushu by D iscussing Korean Tae Kwon Do
L IShi2sen,WU X in2yu
(Departm entof PhysicalCulture,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063009,China)
Tae Kwon Do;Chinesew ushu;international developm ent;design ofmode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tion on the p rocess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 ent and popularization succeed ly expound the revelation that the developm entof Tae Kwon Do p roduceson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 entof Chinese wushu.Thisartic le suggests tha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w ushu and sanda shou ld be organizely com bined and com e into being unified and late2style technical stategies.M oreover,we should put up p rogramm ing of unification. In addition to this,to develop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system which can operate the developm ent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hemode ofm anagem ent.
G 85211
A
167322804(2010)0120114205
200820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