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琼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丁 琼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教学方法及策略
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的能力。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的定义、意义,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并说明了在外语教学中开展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其目的在于促进外语教学,从而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现代高科技发展,尤其是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交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的诞生以及世界性的联网,经济的高度全球化,带来了全球性的时间和空间的紧缩,为人类带来了全球意识;不同社会、文化、以及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往的强烈愿望;现代社会中,处在当今文化交织而多变的世界风云中的人们,强烈地希望成为善于跨文化交际的现代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个人的生活、公司的发展、国家的前途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所起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跨文化交际,英文叫做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信息的发出者和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交际,主要是国与国之间在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等的交流。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这是因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 能力,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将外语教学看作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更加恰当一些。缺少外语学习和外语交际体验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正如 Fantini(Fantini,1997:5)所言:
没有经历过第二语言学习的人,就不可能通过与异族文化的人进行交际来获取深刻的认识和益处。只说一种语言的人,纵然对异族文化有很多的了解,如果不经过直接亲身的体验,那么他们关于这些语言文化的知识就只限于认知层面。如果不具备多种形式交际的能力,他们就只能从单一的角度来感知、理解、形成和表达思想。尽管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讨论跨文化的概念,他们的理解仍然是间接的,这种单一视角会导致狭隘的自满和自满的狭隘。
2004年 1月教育部颁发了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以下简称《要求》),作为各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要求》确定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以中小学为基础,在进一步巩固学习者英语知识,增强日常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以专业英语学习为中心任务,采取双语教学的形式,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同时,通过基于内容的外语教学法,将普遍文化知识和世界各种文化的特点作为教学内容,以英语为媒介语言,向学习者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通过教学环境、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为学习者提供跨文化交际的机会;通过将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习者亲身体验真实的跨文化交际。
1 通过文学作品分析来进行文化教学
文学作品分析是语言教学的一个常用的手段,中国很多英语教学活动都是通过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来进行的。文学作品蕴涵丰富的文化内容,语言形式和文化内容在此得到完美的结合,因此在文学作品分析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因为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镜子,能生动具体地反映该民族的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背景知识的增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还能加深对课文的了解。如通过分析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我们就知道了在奥斯汀所处的当时社会里,一般妇女除了当老处女和当家庭教师之外,别的唯一出路就是嫁人。嫁一户有钱有地位的体面人家,就成了一个年轻小姐得到并保持可靠社会与经济地位的理想途径。因此,要赢得一位理想的丈夫似乎就是奥斯汀小说中那些年轻小姐们的人生唯一目标,而她们为达到这一目标不断地进行着有形无形的激烈竞争。
2 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
词汇教学是语言知识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有些来自成语典故,有些来自于神话传说,有些来自文化著作,再好的词典也难以囊括所有的内涵。学生主要通过阅读积累知识,不断增进对词的文化内涵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那些理性意义相同或相近但情感意义、比喻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不同或差异较大的英汉词语。汉语中“狗”常用在含贬义的词语中,如“狐朋狗友”、“狗嘴吐不出象牙”;而英语中的“dog”常常被视为人类的伴侣和爱物,常用来比喻人或人的生活,比如“top dog” (有优势的人、团体),“see dog”(老练的水手),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等。又如,猫头鹰 (owl)在英美文化中是智慧的象征,有 aswise as an owl之说。在我国古代猫头鹰被看作是恶鸟、不孝鸟。由于猫头鹰夜间才出来活动,且叫声凄厉,人们将它与厄运,灾难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夜猫子进宅”则是不详之兆,意味着大难临头。再如,不同颜色的词有各自不同的意义,如 black tea是红茶,blue fi lms是黄色电影,green-eyed是眼红的,妒忌的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的语言意义出发做出主观的评价。
3 阅读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
阅读教学被认为是最容易与文化教学联系起来的教学活动之一,因为只要我们选择那些包含文化内容的阅读材料即可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可以借助英美文学作品和期刊、杂志、英文报纸习得英美文化。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再加以指导分析,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文化背景知识、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文化方面的材料。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美国传统节日庆祝方面的英语文章前,教师可提出有关本国传统节日庆祝方面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读前热身,然后建议他们在阅读文章时注意中美传统节日以及庆祝方式的异同,读完文章后,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进行文化的对比。
4 文化讲座
讲座作为传授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对文化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需要学习者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都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传授给学习者,不同的文化主题构成的一系列的文化知识讲座,有利于学习者进行系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如这一次讲座的主题为宗教,下一次的主题为习俗,再下一次的主题为中英颜色用法差异或动物寓意的差异等等。
5 观看英文原声电影
充分利用英文原声电影。在一学期给学生放一两次英文原声电影,看电影的时候,学生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人们的生活方式等,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如观赏《乱世佳人》(GONEW ITH THEW IND),学生不仅能了解电影情节,欣赏到男女主人公的精彩表演,还能了解美国历史和那时的文化,当然也有可能有些人因为爱看英语电影而喜欢上了英文。如果课堂上抽不出时间,教师可以将自己下载的电影拷贝给学生,让他们课后看,当然,要给他们布置任务,比如,写影评或者从电影中找出NS对话中的用词用语及其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1996年出版的 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里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重新设计、重新组织;国际教育界也一直在倡导“To know(学知识),to do(学做事)and to be(学做人)”。我们外语教学应紧扣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这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有利于知己知彼,不会使年轻一代对外国文化盲目崇拜,变成“哈韩族”、“哈日族”、“哈美族”;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机械的死记硬背,符合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要求,使学生能够学到真正活的英语。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正是多元文化的存在才使得世界丰富多彩,从而激发他们探究世界的热情,达到自觉地适应他国的境界:“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最终形成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 陈俊森,樊葳葳,钟华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5] 张红玲 .跨文化外语教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 W illiam J.Seiler,I NTRODUCT ION TO SPEECH COMMUNC IAT ION[M].Second Edition,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Inc., 1992.
Key words: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English teaching;the teachingways and strategies
Abstract:The main purpose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communication ability with people who hav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The paper presents the definit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ts importance.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reasonswhy the teaching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ust be carried out dur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Next,the paper focuses on some ways and strategies on how to develop the students’Englis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dur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The purpose is to promote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aise the students’sensitivity to the culture and the ability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uperficialD iscuss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Cross-cultural Commun ication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
D INGQi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Hunan 410114,China)
H 319.3
A
1673-2804(2010)04-0179-03
200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