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 红,宋 玮 ,张云霞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71)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
訾 红,宋 玮 ,张云霞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71)
网络舆情是网络环境下“舆论情况”的简称,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指基于网络条件下的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1]11。网络环境下舆情信息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新闻评论、新闻跟帖、BBS、博客、播客、聚合新闻(RSS)等。和传统媒体相比较,网络具有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身份的虚拟性,使得网络舆论来源具有广泛性和匿名性,网络舆情往往体现出即时交互性、从众性、突发性和极端性的特点。
1969年互联网诞生于美国大学的实验室,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特别是手机网络的兴起,互联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我国网民达3.38亿,比去年年底增长4 000万,网民人数约占中国人口的25.5%,我国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CN域名注册量三项指标继续稳居世界第一;手机上网用户达1.55亿,3G牌照的发放强化了移动互联网概念,有将近一半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手机网民规模半年增长32.1%,并且手机网民规模延续了迅猛的增长势头,群众基础正在夯实。
网络在各类重大事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网络信息成为许多人了解社会的重要来源,国家领导人、政府部门也十分关注网络舆情,并通过网络与网民进行零距离沟通。在目前中国的网民中,15—35岁的少年、青年占据了主流[2],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个群体受教育程度高,政治参与度高,远离家庭,网络依赖程度高,对网络舆论参与广泛,是舆情研究的主要对象。
就业问题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生处于择业的关键时期,是这一话题的核心成员和重要参与者。调查显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网络舆论对于这一群体在职业价值观形成、择业信心建立、职业信息获取、职业决策确定等诸多方面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引导和影响作用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价值观是我们判断是非黑白的信念体系,是实现追求的向导,个人成长发展的一种内心尺度,是一套自我激励机制,是人们在目标确立、手段选择、规则遵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观念,这种观念对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职业决策起着指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对职业人在具体工作中的态度产生着持续性的影响。
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受接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个人成长历程、社会历史背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是伴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培养形成的。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既相对稳定,又随着人生发展不同阶段而具有阶段性。从职业人生来看,大多数人的职业价值观也是具有阶段性的,特别是随着某一阶段的自身需求满足后,新的职业价值观也就会随之产生并确定下来。
互联网环境下,网络舆情对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职业的经济性、技术性、社会性、伦理性、连续性等诸多特性认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不断平衡各层次需求的配比,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当代大学生生活在被媒体包围的环境中,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休闲娱乐、获取信息、开拓视野的主要渠道。网络舆情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网络在拓宽大学生视野,给予他们更多信息渠道和与外界对话的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袭,使部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出现畸变。因此,网络文化带给大学生群体更多的是考验与挑战。
营造良好舆情氛围,对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政府应通过网络向求职者宣传国家政策、发布主旋律信息、正确分析和评论就业形势,形成主流舆情,引领价值取向;其次,高校要努力加强职业指导课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宏观指导,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中的主导作用。再次,教育工作者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积极探索新时期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因素,培养网络发言人,不断搭建网络工作平台,创新工作载体,通过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交流机会,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
互联网的正面与负面信息对择业信心建立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根据某高校问卷调查显示:网络信息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报道对于大学生产生的影响,1/3的学生认为“获取了较多的信息,增强了自信心”;1/3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影响不大”;另有1/3的学生认为“负面信息较多,营造了求职的紧张气氛,加剧了心理压力”。
其正面效应表现为,互联网自身的繁荣、知识获取的全面丰富以及手段之快捷带给求职者以信心,就业资讯搜索平台、SNS人脉就业、网络视频面试等为求职者提供着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与帮助。网上交易平台的便捷与普及,为创业者提供了诸多的商机与更多的商品流通渠道。在资金和经验有限的情况下,基于C2C的电子商务模式受到大多数创业者的青睐。淘宝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淘宝网的交易额达到999.6亿元,为社会分担了就业压力,有助于择业与创业信心的建立。
网络的特定功能也常常表现出传播速度快、小道消息多、易情绪化等负面效应。
比如:某高校一名学生在毕业前夕选择了自杀,近10万字的日记,渗透着面对就业感受到的压力。这则报道曾被无数网站转载,有些报道对事件的解读没有进行正向引导,有的报道甚至断章取义,歪曲真相,对大学生产生了误导,对社会造成了消极影响。
根据世界经理人数据:“雷曼”倒闭以来,复旦大学BBS上,立即有学生发帖“断言”:“今年的就业形势好不了。”有学生发帖问:“经过了这次金融风暴,摩根和高盛的招聘信息还有效么?”当复旦BBS上发布了一条摩根士丹利(中国)复旦宣讲会将举行的消息,学生的第一个跟帖是“乌鸦一下,不一定来得了。”在同济大学BBS上,也有同学跟帖问:“大摩还招,真的假的?”一些学生甚至放弃找工作而改去考研。
事实是除了雷曼(中国)取消了原定的宣讲会外,其他企业均如约而至,企业的质量和数量和往年相比没有什么差别。在摩根士丹利(中国)的宣讲会上,企业宣讲人开门见山说:“我们一会儿会用具体的职位和数字来证明,我们是来招人的。”企业裁员不等于不招新人,不管就业形势如何,不知所措和焦虑不安都无益于成功求职。
以上事件提醒我们,澄清事实,建立公开、快速、畅通的信息渠道,正面引导网络舆论是十分必要的。实践证明,社会上的突发事件一经发生,一般2至3小时后就可在网上出现,6小时后就可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能达到高潮[3]。大学生群体是高度敏感的群体,而就业问题又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社会经济状况、甚至气候或自然灾害等高度关联,因此,高校网络媒体,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政策出台后的反响,各种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大学生的思想情绪的变化,及时获取并发布权威信息,发挥主渠道作用,使正面信息快速介入,以疏导情绪,化解矛盾,保持校园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
网络是获取职业信息的重要渠道,是了解职业及环境的重要媒介。多数高校学生都曾尝试利用网络搜索招聘信息,网络信息对职业信息的影响表现为:一是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二是更新速度快;三是信息准确度偏低。
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信息时代,信息来源首选是互联网,网络招聘信息对职业信息获取有帮助,可以作为了解用人单位基本信息的渠道;虽然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真实性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但甄别仍然比较困难。
中国教育在线网上调查显示,大学生找工作的途径位居前三的分别是参加社会招聘会,占28.00%;网上申请投递简历,占26.47%;参加校园招聘会,占25.29%;其他形式合计20.24%。
根据《2006年中国网络求职者需求研究报告》,约四成的网上求职者在最近一次找工作网上投递10份以下简历,而大多数网上求职者投递简历数量惊人,网上投递简历超过100份的人约占到2.3%。国内人力资源服务商“智联招聘”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公布了《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1.5万余名毕业生参与了调查,调查显示,2009届毕业生在为期一年找工作的时间内,使用过网络招聘的比例高达89.6%,参加社会招聘会的比例为51.4%。
尽管来自各方面的数据有所差距,但都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已逐渐成为快速获取职业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招聘日益成为毕业生求职的首选,但是使用网络信息尚需反复核实。高等学校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重点,应结合学生网络应用实际,教育学生理性看待和使用网络信息。首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途径把网络信息获取方法、网络信息甄别方法、网络简历投放方式、参与网络招聘会途径等作为基本技能,运用讲授、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形式向毕业生传授;其次,引导学生通过官方职业信息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就业信息,组织学生参加人事、教育部门举办的大型网络招聘会;再次,建立校园招聘网,实行校际网络联盟,实现网络信息共享。指导学生在第一时间获取职业信息,占取先机,通过相关主管部门、文字档案查询、亲友核实、电话咨询等方式分析信息可靠性,在信息核实无误后,再千方百计争取面试机会,以提高求职成功率。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解决职业生涯问题可以用金字塔模型来描述,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是金字塔的信息基础,属于知识领域;中层是决策技能领域,通过CASVE循环进行信息加工;金字塔最高层是执行过程,是实施选择的阶段。如前所述,网络信息和舆论对解决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问题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决策是生涯规划的关键环节,在决策领域,网络舆情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往往能导致决策的根本性变化。
决策平衡法是在若干职业选择中确定最终选项的一种常用的方法,通常考虑自我物质方面的得失、他人物质方面的得失、自我精神的得失、他人精神的得失四个方面 ,咨询者在权衡各个方面的利弊得失之间,会因身处不同情境而有不同考量,特别是在进行加权计分时,由于加权值可以在一至五倍数值之间设定,社会舆论对加权值的放大效应不容小觑。
网络舆情对职业决策的影响是显著的,特别是类似于金融危机这样对就业产生较大影响的全球性重大事件的发生,负面消息较多时更为明显。舆论的导向作用,对准备进入职场的准职业人,在地域选择、行业选择、薪酬选择等诸多方面,起决定性引导作用,可能会使其暂时放弃兴趣、地位、升迁、道德、伦理等较高层次需求;而当国家经济发展较快,政策利好时,舆情热点会提升求职者职业决策期待值,使决策倾向于实现精神层面的满足,同时,会导致行业选择趋同的现象发生。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客观存在,并且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网络舆情对职业理想的养成是潜移默化的,对思维方式的影响是立体化、跳跃式、全方位的,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收集、分析、整理网络信息,重视网络舆情对职业选择影响的研究,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掌握舆情发展规律,及时捕捉网络舆情热点,关注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脉络和情绪变化,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对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因素,达到提前预测、辨证分析、正确引导、有效把握,将网络舆情的信息化优势,服务于准职业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中,促进其深入了解自我、丰富知识领域、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2]周志强.网络舆情与“口香糖思想”[J].人民论坛,2009(4):50.
[3]姜胜洪.当前基于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4):34—36.
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舆情研判与对策》(200903115)
訾红(1956—),女,回族,北京市人,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卢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