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手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比较

2010-08-15 00:43:24华守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硬膜外下肢导管

华守娟

河南长垣县中医院骨科 长垣 453400

术后疼痛是骨科常见的一种不适症状,使患者具有一种身心的痛苦与煎熬,如果疼痛能及时有效的处理,为患者术后恢复提供有利条件。因此,术后镇痛成为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01~2009-12我科收治 5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分别采用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现将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 50例患者随机分为 A组和B组各 25例。A组男 16例,女 9例,年龄 21~70岁,平均 41岁;B组男 17例,女 8例,年龄 20~69岁,平均 40岁。其中股骨干骨折 28例,胫腓骨骨折 13例,内外踝骨折 9例,2组年龄、性别、病种和手术方式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术后经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B组术后经静脉留置针接镇痛泵,2组术后镇痛均维持 48h。

2 结果

A组有 18例镇痛效果良好,5例效果中等,2例效果差。其中 8例出现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低血压)。B组 17例镇痛效果良好,6例中等,2例效果差。其中 1例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骨科术后疼痛相对妇产科、普外科术后疼痛更强烈,这可能与术后肿胀和骨膜刺激有关,也与内脏疼痛与躯体疼痛刺激因素及传导径路不同有关[1]。良好的术后镇痛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阻断不良应激,加快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促进伤口愈合和机体恢复。本组 2种镇痛方法均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结果显示,2组镇痛方法术后镇痛效果均基本满意,无显著性差异。2组共 4例镇痛效果不满意,其原因可能是患者对疼痛过于敏感所致。硬膜外止痛效果确切,作用持续长久。但易出现不同形式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低血压等,经对症处理后好转。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协助有效处理,以减少不良反映的发生。静脉镇痛具有用药简单、操作与护理方便、镇痛效果可靠等优点,只有 1例发生恶心、呕吐。另外要加强镇痛泵的管理,在镇痛治疗期间要常规检查镇痛泵连接情况和泵体、管道有无漏液情况。静脉镇痛应确保静脉管道通畅,使药液匀速衡量进入体内。硬膜外镇痛应使用抗过敏胶布固定硬膜外导管,告知患者翻身时应避免拖拉,防止硬膜外导管受压、折叠或脱出。2组各有 2例在术后 48h内脱管。提示在镇痛泵的护理中,防止硬膜外导管和静脉导管脱落、移位、阻塞是护理的重点。

综上所述,下肢骨折手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相当,安全有效,但硬膜外镇痛不良反应多。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镇痛方法,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1]庄心良.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 509.

猜你喜欢
硬膜外下肢导管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云南化工(2021年10期)2021-12-21 07:33:40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