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东 陈延宾 李海军
河南新密市新华医院 新密 452371
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临床上较少见,常以急性阑尾炎表现就诊[1]。我院 2003-09~2009-08共收治 1500例阑尾炎患者,其中 3例在术中发现系回盲部肿瘤并发急性阑尾炎,现报告如下。
患者 1,闫某某,男,31岁。以转移性右下腹疼伴发热、恶心、呕吐 4d,加重 1d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无慢性病、传染性病史,无输血、外伤史及明显药物过敏史。体检:一般情况好,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腹麦氏点压疼明显,有轻度反跳痛。血常规化验: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略高于正常。彩色 B超提示:腹部无包块、腹水,阑尾增粗、增大、内有粪石。按急性阑尾炎住院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周围有少量脓性分泌物与周围组织有轻度粘连,逆行切除阑尾。术后 5d痊愈出院。
出院后 20d开始腹胀,间断性腹痛伴恶心、大便次数减少,再次住院。体检:神志清、精神差、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发现。腹部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触及。满腹压疼,无反跳疼。叩诊上腹鼓音,下腹有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减弱。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均无异常发现。腹部 X线透视见气液平。B超提示肝、脾、胆、胰正常,中量腹水。入院诊断: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经持续胃肠减压、禁食水、静脉补液、应用抗生素等 3d,效果不佳行剖腹探查术。打开腹腔,吸引出淡黄色腹水≥1000mL,腹膜上有大量颗粒结节,回育呈暗红色,蠕动弱。回盲部与腹壁粘连,松解粘连,检查肠道通畅,温盐水冲洗后放置引流管后关腹。术后 3d腹疼、腹胀减轻,一般情况好转,但肠鸣音弱,化验血钾正常。给予大量抗生素,抗酸药物应用,排便排气不佳,给予“四磨汤”口服后有所好转。术后 10d,发现腹部变硬如板状、压疼不明显,肠鸣音弱,再次出现腹水。请上级医院会诊,考虑:(1)结核性腹膜炎;(2)克罗恩病。因结核菌素实验为弱阳性,排除结核病。按克罗恩病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症状一度好转,几天后效果变差。患者因营养不良,进食困难,给予静脉高营养支持疗法。20d后切口瘢痕处皮下出现无疼性包块。再次请专家会诊,排除一般感染、结核、克罗恩病,考虑为恶性肿瘤或结缔组织病,即对右下腹包块进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报告低分化转移腺癌。最后确诊为盲肠腺癌。转院治疗,3个月后死亡。
患者 2,吴某,男,39岁;患者 3,赵某,男,42岁,均为我市农民。术前症状均符合典型单纯性阑尾炎表现,切除阑尾后,标本均送病理检查,诊断阑尾急性炎症。1例在术后 20d出现肠梗阻症状,1例切口感染,后均经右下腹包块穿刺、病理学检查确诊盲肠腺癌(1例低分化癌,另 1例为中分化癌),均转院进行化疗。随访 1年后 1例死亡,另 1例随访已2年,仍存活。
回盲部肿瘤并发阑尾炎较少见,本组 3例全部为青壮年男性,无 1例有早期恶性肿瘤典型症状和体征,临床上容易误诊。同时基层医院医生临床经验不足,对此病例了解较少,也是误诊的因素。我们体会阑尾炎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家族史,认真体检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此种病变的可能,术中注意探查回盲部有否包块。阑尾切除术后要密切观察切口及腹部体征,若出现肠梗阻、腹水等应警惕回盲部肿瘤的可能。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