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26例疗效观察

2010-08-15 00:43:24李虎星赵红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热凝消融术臭氧

李虎星 赵红涛

河南温县第二人民医院椎间盘科 温县 45485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是腰腿痛常见及重要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近年来,国内外对射频热凝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医用氧椎间盘内、外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获得较好疗效。我院 2008-01~2009-05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26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 126例,男 85例,女 41例,年龄 29~67岁,平均 40岁。病程 3个月 ~3年。术前均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跟踪随访,随访时间 3~6个月。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神经根刺激症状,伴有或不伴有腰痛,术前均经CT或 MRI检查确诊,病变间隙分布在 L3-4者20例,L4-5者 87例,L5-S1者 72例,其中病变累及 3个椎间盘 11例,2个椎间盘 29例,1个椎间盘 87例,并排除骨性椎管狭窄,腰椎峡部裂、滑脱和不稳。

1.2 器戒 射频热凝仪,医用臭氧发生仪。

1.3 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1)腰痛伴下肢放射痛,经保守治疗无明显疗效;(2)有相应部位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及体征;(3)直腿抬高试验阳性;(4)CT或 MRI影像改变与临床表现相符合;(5)无臭氧过敏史;(6)无突出物钙化。禁忌证:(1)椎间盘突出、髓核组织完全游离于椎管内;(2)CT或MRI影像改变与临床表现不相符;(3)其他原因导致的腰腿痛。

1.4 方法 常规术前CT机房紫外线空气消毒 120min以上。取俯卧位 CT检查床上,按脊柱外科手术程序常规腹部垫软枕,使腰背部平直,椎间隙加大。行病变椎间盘常规 CT扫描,确定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形态,利用CT扫描图象定最佳的后外侧入路椎间盘内穿刺径路、穿刺进针角度和深度以及最佳的硬膜外前侧间隙盘外穿刺径路和角度,并标定预穿刺点。突出物为旁中央型者经神经根与硬囊之间穿刺突出物达盘内。突出物为外侧型者经神经根外侧、小关节突内缘穿刺突出物达盘内。常规穿刺点消毒、铺巾,0.1%利多卡因局麻,根据CT定位及引导将射频穿刺套针穿入椎间盘的中后 1/3处及突出物前方。拔出针芯,插入射频电极针。先用20s试验性加热 60℃,确认无神经根刺激症状后,给予 80~90℃射频治疗 2~3min。在原位基础上分 2次进针或退针,每次移动约 0.5c m,且每移动 1次均重复上述射频加热步骤。使盘内射频针工作端的实际长度达到 1.5c m。射频热凝术后。采用 5mL注射器抽取浓度为 60μg/mL的臭氧注射,首先在椎间盘髓核腔内分次反复注射,经扫描观察盘内分布满意。同法将针尖退出达神经根旁注入 40μg/mL的臭氧 5mL,再次 CT扫描对盘内、盘外臭氧的分布,满意后拔针,局部穿刺点粘贴,送患者返病房。术后俯卧 4h、打腰围,1月、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1.5 疗效评价 以术后 3~6个月症状、体征变化为标准,按照改良 Macnabl疗效评定标准分 4级,优:疼痛消失,无运动障碍,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良:偶有疼痛,能做轻工作;可:有些改善,仍有疼痛;差:无明显改善,有神经受压症状,需进一步手术治疗。

2 结果

所有治疗均穿刺到位。术后随访复查,126例患者优 81例,良 33例,可 7例,差 5例,优良率 90.4%,总有效率 96.3%。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

3 讨论

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纤维环、髓核退行性变,导致纤维环及其内的髓核向外突出压迫神经所产生腰腿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包括包容性椎间盘突出和非包容性椎间盘突出。主要由椎间盘内压过高,突出物直接压迫神经根,神经根水肿、粘连及局部无菌性炎症刺激所致。主要治疗措施是降低椎间盘内压,设法解除椎间盘突出物对相邻组织的压迫,消除神经根水肿及局部无菌性炎症。虽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繁多,都旨在通过减少纤维环内的髓核内容物或突出部位水肿,进而减轻椎间盘纤维环突出的程度,减少对纤维环外神经末梢的压迫和刺激,缓解临床症状。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目前经皮穿刺椎间盘介入治疗具有损伤轻微、手术时间较短和并发症率较低等诸多优点。我院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利用射频电极在椎间盘内形成射频电场,在工作端周围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一方面使胶原蛋白固缩、体积缩小、盘内压力减小,另一方面可使深入纤维环内层的伤害感受器消融,并阻止神经长入,毁损窦神经末梢,减少椎间盘退变组织对神经的刺激[1]。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浓度 60μ g/m L的臭氧可特异性氧化髓核结构,分解髓核内蛋白质、多糖大分子聚合物,使髓核结构遭到破坏,髓核的体积缩小、固缩、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2],同时臭氧还具有消除化学刺激和自身免疫作用,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

综上所述,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在CT导向下操作,定位准确,可根据CT确定穿刺进针位置、角度和深度,避免反复多次穿刺增加周围组织损伤机会。在CT直观下操作,可以观察射频电极工作端和臭氧的注入位置及臭氧的弥散情况,确保穿刺达到理想位置。射频部位准确、注入臭氧达到理想的弥散状态。操作较简单,安全、有效,相对费用较低,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兴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1]刘群会,陈开广,龙飞.射频热凝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观察[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3(1):30-32.

[2]俞志坚,何晓峰,陈勇,等.臭氧对髓核超微结构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1,10(3):161-163.

猜你喜欢
热凝消融术臭氧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微波热凝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54例的临床观察
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不同腰椎间盘变性程度患者的术后观察比较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利用臭氧水防治韭菜迟眼蕈蚊
中国蔬菜(2016年8期)2017-01-15 14:23:43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39:54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臭氧分子如是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