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陶艺在公共艺术中的发展

2010-08-15 00:54王万泉咸宁学院艺术学院湖北咸宁437005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8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陶艺艺术品

王万泉(咸宁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论现代陶艺在公共艺术中的发展

王万泉
(咸宁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公共艺术中的现代陶艺是公共艺术的某种现象,它给正在发展的公共艺术带来很多新的语言,现代陶艺与公共艺术发生交叉部分,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着力探讨的部分,本文从公共艺术创作的“材料选择”,“公共艺术教育”和“公共艺术创作团队”三个方面来阐述现代陶艺在公共艺术中的发展情况。

现代陶艺;公共艺术创作

中国的现代陶艺从传统陶瓷艺术中脱颖而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它正以发展的趋势延伸到众多领域。从吃饭的锅碗瓢盆到喝茶用的茶壶杯子,从一般居家环境的室内陈设到公共场所的户外雕塑。陶瓷特定的涵义被延伸了,传统的观念得到解放,人们认知这种材料的意识也已经远远超越出只局限在实用功能的层面上,陶瓷这个既古老又新颖的材料得以重新开发利用,并赋予这种材料全新的诠释,逐渐进入公共艺术的区域里。公共艺术综合了各门类学科知识的综合学科,它以各种媒材如金属、陶瓷等为中介展现其精神内核,媒材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表达方式。陶土材质本身的自然属性使它像一个朋友一样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以其丰富的材料特性和艺术语言,凝聚了人文关怀与泥土的原始性,以及特殊的表现内涵与形式开始出现在各种不同的公共艺术作品里,丰富和影响了公众的视觉质素,是公共艺术强有力的补充。

在国外及我国的公共艺术设计(公共环境的雕塑或壁画)中,所选择的材质多为石材、金属等。随着时代的发展,陶瓷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已成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并被许多艺术家所“青睐”。陶材所体现的自然、古朴、亲切的视觉审美价值,提供现代人视觉和心灵上的美感和愉悦。在公共艺术品的表现上,它可以贴切地融合创作者的思想观念而传达出文化信息。

公共艺术中的现代陶艺是公共艺术的某种现象,它给正在发展的公共艺术带来很多新的语言,现代陶艺与公共艺术发生交叉部分,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着力探讨的部分,从陶瓷媒介着手以便于我们能更好的深入公共艺术的创作,也是现代陶艺创作探索的有效切入点。

第一,拓宽了公共艺术创作中的材料的选择

公共艺术是建立在现代艺术与环境学科研究之上,综合了各门类学科知识的综合学科,它以各种媒材如金属、陶瓷等为中介展现其精神内核,材料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知道,材料作为一种表现媒介,不仅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从艺术表现来说,更是一种“艺术语言”,是艺术的载体。因为当艺术家运用材料构成某种艺术语境时,它便具有了艺术语言的因素,更成了艺术家思想及意志的代言者。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泥土、木材和石头等材料是随处可见的,而且自古以来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材料媒介,并为我们所运用,它们作为基本材料所制作的艺术品同大自然有着天然的亲和性,非常容易融入我们的生活环境之中,我们不能否认这些艺术品同当今社会崇尚回归自然的情趣是相符合的。但是以泥土为基本材料的现代陶艺作品同木制的艺术品和石制的艺术品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现代陶艺作品具有万年不坏的品质,比木制的艺术品保存得长久;现代陶艺作品的质地较石材轻得多,它比石制的艺术品易于搬运;另外更为重要的是现代陶艺在造型自由度方面远远超过了木制的艺术品和石制的艺术品。于是现代陶艺成为了当今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艺术形式,同时现代陶艺又通过自身天然的物质属性自然而然地介入到人们生活环境之中,并借此进一步介入到公共艺术之中,这些其实都是符合人们的情趣和愿望的。

陶瓷具有原料资源广,成本低廉,并在形式装饰与功能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保护性的特点,最先是作为建筑材料进入到公共艺术领域里,从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陶材属于环保型建筑材料,即能充分利用自身的物理条件,来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作用,是现代及未来的城市环保建设不可缺少的材料。目前,在国内外很多著名的公园、地铁、展览馆、博物馆、酒店、游乐场等公共环境中,广泛地采用陶材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运用在墙体、柱面、隔断或装置物表层等建筑结构和样式中,丰富着现代建筑设计的艺术形式,同时也营造了体现城市新文化的时尚景观。

如何将材料媒介的这种“物质性”转变为具有精神内涵的“文化属性”,真正体现材料媒介的自然美、生态美及带给公众视觉上与心理上的愉悦感,是我们研究陶瓷材料作为公共艺术的表现媒介的出发点;如何借助材料来表达公共艺术作品的视觉语言与大环境的融合、艺术家或设计师与公众在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这是理性与神秘的交织,是我们需置身其中探求的领域。当然,在选择新型陶瓷材料时,应注意是否每一种新型陶瓷材料都能有利于现代陶艺介入公共艺术领域。

第二,发展了公共艺术教育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环境陶艺

当我们从陶瓷媒介着手深入公共艺术的研究的时候,发现现代陶艺与公共艺术有其交叉部分,从而衍生了一门新的研究方向——环境陶艺(或者称景观陶艺)。环境陶艺是一门新兴起的公共艺术。“在欧美虽有三十多年的创作实践,但一直没有提出‘环境陶艺’这样的概念。在中国陶艺家近几年才开始引入环境陶艺这一提法。所谓环境陶艺(Environm entalCeram ic A rt),它主要指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建筑物、建筑构件、广场、公园、道路、绿地、居住区、郊外空地及其它场地设立的陶艺或以陶艺为主的综合媒介作品”。[1]环境陶艺的产生,不管是对现代陶艺的发展,还是对公共艺术的发展,都应该是具有开创意义的。这是因为,首先,我们可以在一个更为宏观的公共艺术的视野中来发展现代陶艺,并且真正做到对现代陶艺的有效推广,让更多的大众去了解它、认识它并接受它。其次,“环境陶艺”介入公共艺术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带给我们一个更具有个性、意境、充满人性和文化魅力的空间。陶瓷材料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很容易与建筑实体取得内在的和谐。所有的这一切因素,促使人们很自然地将陶瓷材料运用于建筑之中。它独特的魅力是其它材料艺术所无法比拟的。

随着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公共艺术因其突出的艺术性和功能性而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艺术院校都相继开设了公共艺术专业或在环境艺术专业内设置了相应的公共艺术课程。环境陶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形式介入公共艺术,不仅给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一种物质形态,还提供一种生活观念。

“环境陶艺”,望文生义即“环境中的陶艺”,它是协调“人、环境、陶艺作品”三者关系。它完全符合现代陶艺的设计和审美理念,并为现代陶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更易于被普通大众所接受的新形式。环境陶艺存在于特定的环境空间中,与环境相融合并提升环境的审美价值,给环境的受众群以美的享受,也正是公共艺术存在的意义。

尽管现代陶艺介入公共艺术越来越普遍。但纵观全球,环境陶艺作为完整系统的艺术门类尚不成熟。这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努力。

第三,发展了公共艺术创作团队的力量

今天,中国有一大批陶艺家在从事现代陶艺的创作,并形成了一支较为专业的队伍和一个互融互生的集体。当代陶艺界的艺术家大致可以分为学院派和产区队伍两类。前者由高校师生,或从高校毕业的独立艺术家组成。后者由各个产区的工艺美术大师和本土陶艺家组成。产区队伍有这么三类陶艺家,一种是老一辈的工艺美术大师率领的制瓷世家,及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青年陶瓷艺术家,他们或师从家学,或受过高等教育并独立进行艺术创作。另一种是毕业于当地的高校,受当地的艺术氛围熏陶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还有一种是走出产区,在外继续陶瓷艺术探索的艺术家。分布在各个不同的环境里进行创作。另外,除了这两大分类外,还有一些国外、港台艺术家的活跃参与。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现代陶艺逐渐形成了一批健康发展的创作团队。

公共艺术不是艺术家个体化创作的展览,它的艺术趣味是指向公共背景下最广泛的审美取向,体现公共的意志。所以,公共艺术不会成为少数圈子人的艺术,它必须面对公众。在国外,一个公共艺术项目的建立至少有这几个环节:设计、大众调查、政府资金投入、材质的精选、作品的放置空间和环境的互溶汇通等,是民众、艺术家和政府的共同参与结果,确切地说,是一个团队的意志产物。

我相信,现代陶艺作为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的一种形式,参与到公共艺术的机会一定会很多,现代陶艺的创作团队作为专家或者公众意志都是对公共艺术创作的有益补充,在某种意义上是壮大了公共艺术创作队伍力量。

总之,现代陶艺延续了古老陶艺的一些制作方式和审美情趣,将制作的意识延伸到公共艺术中,成为公共艺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别开生面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艺术潮流。将陶瓷与其他材料一起运用于广阔的公共艺术中,让现代陶艺走下了神圣的基座,走向室外更大的公共空间中,拓展了现代陶艺的表达范围,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艺术的空间中。同时,更为公共艺术教育增添一笔浓重的色彩。

[1]张玉山.世界当代公共环境艺术·陶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8.

J303

A

1006-5342(2010)08-0085-02

2010205222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陶艺艺术品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疯狂”的陶艺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学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