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兆梅,周航青
(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浙江临安 311300)
马克思劳动异化视野下的生态环境保护
滕兆梅,周航青
(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浙江临安 311300)
劳动异化;生态环境;保护
劳动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端,是研究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异化的一个重要概念,正因为异化劳动使得人类常常无节制的利用自然界这个感性的物质世界来换取自己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失去自然界这一“无机身体”而最终危及人类自身,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发展,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基于目前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对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马克思在分析劳动和资本的关系时指出劳动异化是指在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化的存在物,作为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者相对立。”[1]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所创造到出来的对象反而奴役着劳动者,劳动者创造的越多,异化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本身以及他的内心世界就越贫乏,他就被剥夺的越多,生活就越与创造出来的物成反比。
劳动的异化不仅表现在人与人自身的关系,而且也表现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而自然界是人生活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2]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生产资料的同时也提供者生活资料。人只有依靠自然界才能生活,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的。“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3]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界,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已。而异化劳动在创造对象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然界,把自然界作为劳动的表现形式。
异化劳动不仅在意识中复现自己,而且也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打上自己的烙印,同时他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界。“把人对劳动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因为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4]这样一来,人的劳动把人的本身所需要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割裂开来,把人的自我的、自由的活动贬低为手段,把劳动变为仅仅维持人的物质需要的手段。因而异化劳动造成的后果就是“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的能力——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5]同时,人类世界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界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任何一个人的变化或自然界的破坏都会引起整个人类的变化。因而“人同自身和自然界的任何自我异化,都表现在他使自身的和自然界跟当一个与他不同的人所发生的关系上。”[6]这样,人类世界被普遍劳动异化,不仅人自身生活在受奴役,不自由的状态下,而且劳动异化同时也危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界。
“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7]但假如此时财富仍是一种凌驾于人之上的完全异己的力量,那么人还仍然处于劳动异化之中,因而克服劳动异化必须不使财富仍在奴役着人,人与人之间财富的多寡及质量的高低不处于完全相反的状况,因而克服异化就必须在保留以前创造的财富的同时继续劳动创造社会财富,促进人的本质的实现。
近年来,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垃圾处理、土地荒漠化和沙灾、水土流失、旱灾和水灾、生物多样性破坏、三峡库区环境破坏、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噪音污染、辐射污染、光污染等问题所产生的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事件,直到这些鲜活的事实摆在人们面前来不及应对的时候,人们仍还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人类有能力征服自然的一切。
人们普遍的追求财富,使全人类的物质财富有了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可是物质生活也和整个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密切联系着,相互制约着。但在不断的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盲目的向自然索取大量的财富,过度的陶醉于眼前的物质利益,割裂了物质世界和精神领域的链条,使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忽视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界。异化的力量让人们常常忘记,自然是 “人的无机的身体”,劳动异化产生的这种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是劳动异化思想本身的作用,他使异化的结果反作用于人类的意识,而这种被异化所深深影响的意识又直接作用于人类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种种行为。由于异化,今天的全人类大都变成了自己创造出来的“物”的奴隶,人们忽略了人情、淡漠了亲情、呈现了一系列社会学中研究的 “社会病”,可是我们却永远不能忽视自然,忽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我们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界的真正和解,就必须首先摆正人类驾驭自然之上的姿态,在思想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代际间的公平发展。生态的危机往往首先是源于人类心灵的危机,猪流感这样可以引发全球人类健康危机的事件是劳动异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可能导致人类自身健康毁灭的预兆。人类该是认真的认识到 “人自身和自然界一体性”的时候了。那些通过逐渐的积累才能呈现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已经容不得人们视而不见。生态环境的不可逆性是不能再容许我们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护自然其实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的自身,把握人类共同的命运。
在对于什么是自然的问题认识上 ,马克思提出了崭新的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他认为,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自然化过程,也是自然的人化过程。人的自然化就是人对自然的适应,也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自身进化的过程;自然的人化则是人类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的改造,使之适应人的过程。既肯定人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中的积极性与主导作用,同时又承认人是自然的 “存在物”,人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自觉承担起保护自然的重任;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时,理性的自觉胜于感性的狂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共存共荣,关键在于全面发展的人,即能够控制“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能力”的人。
生态环境保护不单纯是自然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因为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本来就是相连相通的。自然问题的根源是社会问题。而作为引发社会问题的社会人,在处理自然人与社会人关系的过程中,却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马克思总是把自然问题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的社会2经济2自然,认为人对自然的一般性 “支配”不是生态问题的缘由,生态问题是人们对待自然的 “特殊”方式所引发的,又必然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相关联。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进一步提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结果。解决生态问题的出路在于,打破这一逻辑,代之以社会主义制度。社会性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
人类来源于自然界,依靠自然界生活,在自然界中表现和实现自我,因而人类必须善待自然,使自然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提供的各种资源相适应。环境问题由于人们之间追逐利益的异化劳动而更加严重,人们害怕的不再是自己不富有,而是别人比自己更富有。这样,人们的异化劳动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异化,使人成了奴隶,也使人破坏了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人们为了追求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不顾及自然发展的规律、别人的幸福。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对于通过劳动而占有自然界的工人说来,占有就变现为异化,自我活动表现为替他人活动和他人的活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对立起来。因而人应实现自身本质,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复归。把原本属于人的由于异化劳动而被夺走的一切都还给人类,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的真正统一。
马克思在考察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坚持社会视角和自然视角的统一,他既深刻地分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又高度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深刻分析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对当今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他能从根源上揭示人类异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首先,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一场伟大的思想革命。“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论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时达成一致的共识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不是技术资金等问题,核心是人的价值观问题,是当今生态文明是否能建成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创造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价值体系。
第一、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有利于更好地认识自然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使人们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对自然规律不尊重的消极后果,从而自觉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克服人思想深处自身的异化。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是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端,异化劳动不是永恒的社会现象,它是工业社会史上一个必经的阶段。人与自然的异化,人对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的基础的自然的破坏,首先从人与人自身的异化开始。人正是在创造对象世界的同时改造着自然界。
第二、树立保护资源和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竞争力的理念。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揭示出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我们要善待自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从人和自然的关系上看,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分离,也导致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
正如恩格斯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牢记: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似的,——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8]马克思所说的“对自然的人道的占有”就是要求人们“把自然界改造成符合人的本质的环境世界。”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自由自觉的劳动本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和确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但在异化劳动中,劳动对人来说变成了动物性活动,是异己的活动,表现为物的活动,是为了物而进行的活动,而不是人的和为了人而进行的活动。劳动活动异化的结果,是把人的活动变成了动物的活动,把人降低为动物。
第三、保护生态同时也是在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人类再也不能只顾及科技生产力给人类带来的积极影响,人类对改造自然的每次胜利都该是有节制的,最优的利用,最优的分配,使边际效益达到最高。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然更是在保护处在自然之中的我们。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只有在自然界中并通过自然界才能实现自己的生命活动。因为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如胡锦涛同志所说: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正视劳动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更能创造有利于人民和整个自然的社会价值。而在异化劳动中,人越是通过占有自然界的劳动,自然界就越不属于人,劳动创造的对象就越奴役着人,自然和人的关系就越紧张。
其次,从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的冲突视角分析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深入认识实践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可以有力地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解。马克思承认了异化劳动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承认了异化劳动存在的合理性和永恒性。相反,马克思批判了异化劳动的不合理性 ,并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10]
马克思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劳动,指出了异化劳动及其所导致的后果:“对于通过劳动而占有自然界的工人说来,占有就表现为异化,自主活动表现为替他人活动和他人的活动,生命的活跃变现为生命的牺牲,对象的生产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即归异己力量、异己的人所有。”[11]
最后,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身优势,建设生态文明。站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这个时点,透视中国,可以发现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解决这一被国际公认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需要进行战略思维、策略设计和战役部署,中国的最高决策者在改革开放 30年的今天,不失时机地发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声音。生态文明,是人类依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化伦理形态。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
资源和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而日前我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已构成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 “瓶颈”。所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人类长时间的占有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资源,人们把它作为前进的推动力,却也常常忽略了物理学上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人类作用给自然的力,不是越多越好,而是人和自然之间形成的合力反作用到社会中既和谐又稳定才刚好。
[1] 马克思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A]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 2版 [C]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
[2] 马克思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A]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 2版 [C]1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
[3] 马克思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AC]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 2版 [C]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
[4] 马克思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A]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 2版 [C]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
[5] 马克思 11844年经济学哲学 [A]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 2版 [C]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
[6] 马克思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A]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 2版 [C]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
[7] 马克思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A]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 2版 [C]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
[8] 恩格斯 1自然辩证法 [A]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 2版 [C]1北京:人民出版社第 2版 1
[9] 马克思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A]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2版 [C]1北京:人民出版社第 2版,561
[10] 马克思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A]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 2版 [C]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
[11] 马克思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A]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C]1第 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
Marxist View of Labor Alienatio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NG Zhao2mei,ZHOU Hang2qing
(Humanities College,Zhejiang ForestUniversity,Linan Zhejiang 311300,China)
labor alienat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protection
Marx’s labor theory is the beginning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 m,it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of alienation between mankind and nature,aswell as among people1Because the alienation of human labor made people often make use of nature unrestrainedly in order to exchange for the improvment of living standard ofmaterialworld1As a result,people loss the“inorganic body”of naturalworld,and ultimately endangermankind itself,resulting in the dis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development,undermining the balance of natural ecosys2 tems1Based on the current seriesof eco2environmentalproblems,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ofMarx’s labor theoryof alienation on the current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1
A 8111
A
167322804(2010)0320005203
200920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