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外语系,北京 100071)
对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信息等值的探讨
张春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外语系,北京 100071)
商务英语翻译并不仅仅是个语言活动,它更是一种文化活动。任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都需要在交流时克服异国文化的障碍,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译者特别要了解本国与异国的文化差异及其起因,从而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中消失。文章通过翻译理论分析影响等值翻译的文化差异,比较英汉文化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表达上的具体体现,探讨了对翻译等值理论的理解及其在英汉互译中的具体运用。
文化信息;等值;商务英语;翻译
各民族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东西方人有不同的哲学、文化传统,所以,文化差异就必然存在。此外,差异的原因还在于东西方民族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的不同。正是这些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文化翻译的可译性受到限制。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要做到文化等值,就必须对两种语言的文化进行对比,这种对比具体体现在译入语中寻找“对等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必须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对文化上的差异做些了解。
首先是习俗和信仰的文化差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风”像“春天,温暖”,它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给人的感觉是“寒冷,令人不愉快”,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相反“西风”为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英国有一款Zephyr(西风)牌汽车了。我们只有通过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对比,才能克服母语的干扰,将两种语言转换自如。
其次是颜色的文化差异。在东西方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的词非常丰富。如:红色在我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喜庆,而西方文化中常说a red battle(血战)、red alert(空袭报警);白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基本禁忌词,西方人常用a 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a white lie无害的谎言等;绿色在中国文化中除了表示狭义外,还表示野恶,西方文化中的green表示新鲜、没有经验、妒忌。如in the green wood(在青春旺盛的时代)、a green hand(生手)。数字在东西方文化中同样存在着差异。如我国有“666”、“999”、“金六福”、“三枪”、“十三香”等这些数字用作商标的商品,在欧美同样可以看到7-Up、M ild Seven、7-Eleven等商标
中国人介绍自己的爱人时常用lover一词,每每至此外国人都颇为惊讶。因为lover在英语中表示情夫或情妇之意。外国人不理解,怎幺一向在这类问题上保守谨慎的中国人会公开声明自己另有隐情呢?其实,相当于汉语中“爱人”这个词的英语词应该是:husband(丈夫)或w ife(妻子);fiance(未婚夫)或fiancee(未婚妻)。“帆船”牌地毯,是我国的出口产品之一,译成Junk,在英美市场无人问津,后改译成Junco市场才有积极反应。因为Junk除了帆船之意外,还有“垃圾、破烂;假货、旧货、废货”的意思,如junk bond(垃圾债券)、junkie(废旧品商人)、junk market(旧货市场)等。如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商标被译成Goats,销路特别不好,原因就在于goat这个词除了本意外,还有“色鬼”之意。有了这样的商标,无论其产品的质量有多好,有谁会去使用呢?
原语文化在概念上有明确的实体.而译入语文化不加以区分或恰恰相反,汉英民族因所生活的地理位置、环境的不同造成了意识形态的不同。自然条件各异.所接触的客观事物也会在种类、数量、与人类的疏密关系等方面有所不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也必然各异,而此种物质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美国翻译理论家人奈达Eugene A.Nada认为,翻译的预期目的主要是原文与译文在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体、风格、语言、文化、社会因素诸方面达到对等。奈达的翻译标准观对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因为不管原文属于什么文体,关键是信息(语义信息和风格信息)的对等。他在科学分析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翻译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中指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一种文学的再创作,而且还是一门科学。奈达认为,翻译的每一任务,是使读者看了译文就能一目了然,译者所寻求的应当是对等语,而不应是同一语。这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强调再现原语的信息而不强求保持其表达形式奈达还从社会语言学以及语言实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中心。他强调指出任何信息如起不到交际即思想交流的作用,就会变得毫无价值。此后,他又推出现代翻译标准即“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和后来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前者强调的是信息对等,后者指“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奈达的翻译理论可以说对我国的影响最大。
原文与译文的灵活对等的中心是不能拘泥于形式,对等不是词语的同一。在保证原文的信息量最大限度地传递到译文中的前提下,译者可以灵活运用译入语,达到语义信息、风格信息和文体信息的最大程度的对等。
国内各种翻译标准与国外的大同小异,主要围绕着忠实、等值、达意、传神等展开。关于翻译的标准,尽管有多种不同的提法,最根本的还是“忠实”与“通顺”两条标准。其中“忠实”是第一位的,“通顺”是第二位的。诚然,第二位的“通顺”并非不重要。因为译文不通顺,晦涩难懂,同样会影响或者阻碍思想的交流、信息的传达,甚至完全丧失翻译的意义。所以“忠实”与“通顺”可以看成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虽有主次,但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
规范内容与形式统一,恰当地适应语境以及富有创造性的翻译,毫无疑问可以增加商务活动的声色。译者在翻译时,要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表明正确的观点,注意信息的对等。如,不少看到“接待”一词,就立刻想起英语里的receive、receive确可作“接待”解。
(1)对不起,我们总经理不在办公室,他正在接待外宾。Sorry,our manager is not in the office.He is receiving a foreign guest.这句中的“接待”实为“接见”、“会见”之意。在另一种情况下,汉语中,的“接待”指的是整个接待工作,其中包括安排到访客人的访问日程、迎送、业务洽谈、参观游览等事项。在这种情况下,接待译为receive就欠妥了,译为host较好。
(2)你下次什么时候再到中国来访问?再来的话,我们准备接待你。此句如译为:When are you going to visit China again next time? We would be pleased to receive you on your next visit.不如译为: We would be pleased to host you (act as your host).更为贴切。
英国翻译家比特·纽马克根据语言学家布莱尔和雅克布森的语言三大功能,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语义翻译侧重信息内容,交际翻译侧重信息产生的效果。翻译时前者应侧重语义翻译,注重原文语义信息与译文语义信息、原文风格信息与译文风格信息对等;后者应侧重交际翻译,注重效果上的对等,即关注原文读者反应与译文读者反应的对等。
原文的文化信息与译文的文化信息等值是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深层面的对等,若原文承载了文化信息,译者必须无条件地设法将原语中的这种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传递到译入语中去。文学翻译经常遇有夸张、暗喻、换喻等修饰法,用词或概念表达不一定要求十分准确,如:I w ill be back in a couple of days. 译成“我两三天后回来”也行,译成“我几天后回来”也可,译作“我不久就回来”也无妨。然而,商贸汉英翻译是与贸易、合同、保险、投资、货运、金融等领域的文字相联系,所涉及的内容严肃而具体,不容译者在翻译中随便表达。原文的准确变成译文的模糊,或者相反,都是商贸翻译所不允许的。实践证明,英译中容易出现差错的地方,一般来讲,不是大的陈述性条款,而恰恰是一些关键的细目,如金钱,时间,数量等,必须注意所翻的词和原文中的词的含义相对应。例如:A penny’s worth of quality,a penny’s worth of price.(一分价钱一分货。)
原文与译文风格信息的对等,笔者所指的“风格”,实际上是指不同的文体。风格信息是作为信息的传递载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之一。风格信息的传递在翻译中不可忽视。翻译中若忽略了原文的风格信息,不仅会使译文信息大量流失,而且使译文显得不得体。国际商务英语涉及到不同文体的语言形式,如公文、法律、广告等。所以,翻译者必须重视不同风格信息的传递。
商务英语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很广,包括广告英语、法律英语、应用文英语、服装英语、包装英语等。了解国际商务英语的文体特点有利于译者把握原作的风格信息传递。商务英语所要表达的信息是商务理论和商务实践等方面的内容,因此与专业内容密不可分。商务英语在词汇使用上的最大特点是对专业词汇的精确运用,其中包括大量专业词汇,具有商务含义的普通词和复合词,以及缩略词语等。如价格常用术语FOB,CIF有其特定的专业内容,又如C.W.O定货付款;B/L提货单;C.O.D货到付现;W.P.A水渍险;blue chip蓝筹股、绩优股;bad debt呆账,等等。不了解这些专业术语,没有专业知识,就无法做好此类商务英语的翻译。
在外贸业务中,有些英翻汉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有特殊的表达方法。如:letter译为“证”或“状”,Letter of Credit译为“信用证(状)”,不译为“信用信”。又如:policy译为“单”,Insurance Policy译为“保险单”而不译为“保险政策”。commission译为“佣金”,不译为“委托”或“委员会”等。缩写为“C”,C I F C 2%,译为“到岸价含2%佣金”。General Average译为“共同海损”缩写为“G.A.”不可译为“一般海损”;General Trade译为“以国境为界的总贸易”,不可译为“共同贸易”。再如:Free译为“费用”而不译为“自由”。汉语词“费用”译成英语时多用Free,一般不用Fee(费用);而Free Trade却译为“自由贸易”,不可译为“费用贸易”。
翻译的预期目的主要是原文与译文在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体、风格、语言、文化、社会因素诸方面达到对等。由于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原文中的文化信息有时很难翻译到译入语中去。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往往会对共同的事物和现象有一个认识。,因此,译者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等值翻译。如:恕不讲价/one price(fixed price);年终大甩卖/year end sale一条龙服务/door to door service;货物出门,概不退换/all sales are final;6折大减价/40%discount;亲临洽谈业务/face to face discussion.奈达(Nida)说过:“翻译就是交际。”用词简单的英语译文增强了其交际能力,也加快了信息在英语读者群中的传递速度。汉语原文“恕不讲价”中的“恕”字,“年终大甩卖”中的“大甩”,“一条龙服务”中的“一条龙”,“6折大减价”中的“大”等字在译文中都未译出,但信息传递反而更加清楚。商务英语的用词特点决定了在商务汉英翻译选词时要遵循易懂、易读的原则,把译文的交际作用和信息传递功能放到首要位置,而不是对照原文逐词硬译。
[1]Nida.E.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 Leiden: E. J.Brill, 1964.
[2]Nida.E.A. & C.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69.
[3]Waard.J.D. & Nida E.A.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Bible Translation [M]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Publisbers, 1986.
[4]Nida, E.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Huhehaot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5]让·德利尔(孙慧双译).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6]比特·纽马克.翻译探索[M].普卡蒙出版社,1982.
[7]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8]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9]帅建林.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信息等值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
[10]李正中.国际经贸英汉翻译[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11]谭维.浅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不对等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6,(1).
(责任编校:燕廉奚)
A Study on Equivalence of Cultural M essage in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English
ZHANG Chun-ling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 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1,China)
The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English is not only of linguistic activity but also of cultural activity. Any communication between nations w ith different cultures must demand people’s overcom ing cultural barriers. Therefore, business translators must especially learn abou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causes so as to assim ilate such differences during translation. With translation theories, this essay is trying to analyze the culture difference influenced by the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compare the thinking difference of English w ith Chinese culture and how to embody them in the language expressions. It explored the understanding to the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theorie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practice.
Cultural Message; Equivalence;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book=178,ebook=369
H319
A
1673-2219(2010)03-0178-03
2010-01-05
张春玲(1964-),女,北京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