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宗胜 谷冬梅 孙梦伊
(华北科技学院,北京 东燕郊 101601)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与建设的思考①
孙宗胜②谷冬梅 孙梦伊
(华北科技学院,北京 东燕郊 101601)
在大安全文化的背景下,研究了构建高校安全管理的特殊意义,分析了高校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战略的高度,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进一步规划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与建设进行了探讨。
高校;大安全;安全管理;思考
近些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09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一[1]。应该说,我国已完成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开始了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征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从“穷国办大教育”转向“大国办强教育”的阶段,教育事业面临的难点依然很多,人们群众关心的热点也依然很多[2]。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与完善,物质的不断丰富与繁荣,在给人们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将一些危害人类社会的安全问题带给了人们。此外,伴随招生规模的扩大,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也逐步增多。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危害学生、影响教学的各类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相较于中小学而言,高校校园虽减少了类似伤害的可能性,但因其高度的开放性、多元化,发生其他安全事件的可能性相应增加。
世界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校园安全问题的困扰,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据联合国 20世纪 90年代初的统计,中国是全世界灾害种类最全的国家之一。在经过了十几年的时间后,这一结论在今天尤其显得触目惊心。从近几年我国公共安全事故灾害统计看,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人员死亡均在 20万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 6500亿元人民币,约占 G DP总量的 6%[3]。特别是最近几年,事故频发,我们更是感同身受。因此,如何在大安全文化的背景下,从战略的高度,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一步规划校园安全文化,针对学校具体情况,树立校园安全文化理念,增强校园安全意识,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强化校园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消除存在于学校内部及周边的安全隐患,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建立和谐、健康、安全的校园就显得格外重要。
高等教育改革的力度和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无论是办学主体、办学模式、办学规模、教学方式、专业设置,还是后勤社会化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学生数量增长快,在校学生成分复杂多样,素质参差不齐,诉求种类繁多,青年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思想活跃且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易于激动,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易发生治安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做好高校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员工人身财产的安全,才能确保学校教学、科研、改革等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目前,国内对高等学校安全工作的研究相当薄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校园安全立法研究和高校公安机构体制改革、高校保卫部门的法律地位、执法权限与公安机关的关系,以及大学生自杀、心理、宿舍、食堂安全上,实际是高校保卫学理论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若干点上,如维护高校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防范、治安灾害事故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及安全教育、保卫工作规范化建设、保卫干部队伍建设等。其作者绝大部分为保卫干部,他们是管理者而不是理论工作者,其行为很多应该是为顺利通过职称评定而为,其结果是还没有“大安全”(不仅仅是一般保卫)的概念和理论。所以,应该建立“大安全”理论,从长效机制上建立新型管理体系,如校内实施全员“一岗双责”,和校外实行共建共育管理体系;高校发挥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作用,而安全管理是“三育人”的具体体现,等等。
高校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除了主要体现在对高校安全事故的避免和安全事故发生率的控制外,还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关系到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第一,安全管理是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各级各类的有思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良好的安全管理是做好教育工作、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保证。当今社会,“安全第一”的口号已经响遍了各个角落,但是差不多各行各业的人,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都不得不承认这么一个事实:安全并不是也不可能是第一位的。对于企业来说,经济效益,企业的发展,完成生产任务等永远是第一位的;而对于高校来说,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提高办学效益和高校的发展永远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安全之所以放在特殊的位置,由于其与效益的关系,就像水与舟的关系一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良好的安全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才能保证良好的工作效益,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高校安全事故,据对高校安全事故的分析可知,尽管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但 85%的原因都与管理紧密相关,也就是说改进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控制 85%的安全事故。
第四,从控制事故的效果讲,安全管理举足轻重。一般来说,控制事故有两种手段,即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通常情况下,在有限的资金投入和有限的技术水平条件下,通过管理手段控制事故无疑是最有效、最经济的一种方式。不可否认,控制事故的最佳手段是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和运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但经济条件和现有的技术水平使这类方法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企业、单位、学校之间设备、设施安全水平相差无几,而事故发生率的大小,却相差很大,主要问题在于管理是否周密、细致、到位。
第五,安全管理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所谓素质教育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涵:一是应知。学生通过学习应该知道的起码的和必要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基本常识;二是应会。学生应该学习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基本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三是应是。学生必须达到的思想情操、道德水准和法律水平。“应知”、“应会”、“应是”构成了一个学生基本的素质体系。从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安全管理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安全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由此可见,高校安全管理的特殊意义很大,它始终渗透于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之中,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何建立“大安全”理论和管理体系?这在目前还属于深入探讨的范围。总起来说,大安全不仅包含平时所说的治安、消防、交通等原来保卫部门的工作内容,还应有心理健康、食品卫生、疾病防控和理念、行为习惯、管理体系等全生活、全管理、全服务的内容。如何充分整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资源,整合学校内部资源,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全体干部职工必须承担安全责任制度,强调安全工作职责,简称“一岗双责”。如何搞好针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等等,都对做好我校高校安全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罗伯特·希斯认为安全管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对事故情境要防范于未然,并将事故影响最小化;要未雨绸缪,在事故发生前就做出响应和恢复计划,对于员工进行安全管理的培训,并为组织或社区做好准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事故及其冲击;在事故情境出现时,需要及时出击,在尽可能的时限内,遏制事故的苗头;当事故威胁紧迫,需要全面考虑不要小视任何一方,这意味着此时要运用与事故初始期不尽相同的资源、人力和管理方法;事故过后,管理者需要对恢复和重建进行管理[4]。
上述理论,是一种过程论管理思想。他认为,通过寻找事故的根源、本质以及表现形式,并分析事故所造成的冲击,我们就能通过降低风险和缓冲管理来更好的进行安全管理。综合学者们对安全管理含义的界定,可以概括出界定安全管理含义的几个要素:方法或途径要素,即从“如何进行安全管理”入手,进行概念界定;过程或阶段要素,即以划分安全管理阶段的形式来表述安全管理含义;目的要素,即所有安全管理都服务于一个目的,那就是限制事故的爆发,降低因事故而带来的损失;主体要素,即由谁来实施安全管理。
基于以上几点认识,我们认为学校安全管理指的是高校主要领导 (通常是校长)组织相关人员组建安全管理小组、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对学校可能的和现实的事故进行预防、处理和评价的系统化的策略应对过程。它强调三个方面的事故:一是与生命和身体安全直接相关的事件;二是扰乱高校运转秩序、使学校工作无法开展的事件;三是对师生和学校形象有负面影响的事件。
例如,2010年 4月一天的凌晨 1时,某宿舍一号公寓 206宿舍发生火情。接到通知后,指挥中心立即通知校卫队赶赴现场,组织学生疏散,然后冒着浓烟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一个多小时后火被扑灭。经过调查,这次火情的发生系某国留学生阮某某违反公寓管理规定、乱扔烟头所致,据初步估算,经济损失达数万元。这类生命和身体安全直接相关的事件,扰乱高校运转秩序、使学校工作无法开展的事件,同时,对师生和学校形象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高校安全事故是对高校学生、员工、设施、设备及名誉等方面造成损失或潜在影响的事件,这是广义的。狭义的高校安全事故,是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密切相关的生活场面发生师生受伤、疾病、死亡事故,其重点又是涉及大学生的事故。
一般来讲,学生的安全事故可按如下分类:
1)人身安全事故,含运动、治安 (打架等)、性侵害、游泳、燃气中毒、食物中毒、触电、急性病和学校设施设备导致的伤害等;
2)财产安全事故,含贵重物品和现金丢失或被盗、抢夺、抢劫、买赃物、诈骗等;3)消防安全事故,含小型失火;4)旅游交通安全事故;
5)校外活动安全事故,含交友、招聘、租房、酗酒、实习等安全事故;
6)国家安全和保密事故,含反动宣传、邪教、稳定、保密安全等;
7)网络安全事故;
8)心理健康安全事故,等等。
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情况一般比较复杂,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学校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学设施的陈旧、老化、设置不当或使用了伪劣产品;制定不严,管理不善;玩忽职守,工作责任心不强;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责任心不强或工作疏忽;安全保障措施不力;学生招生、收费等问题引发事故。
学生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安全素养不高,特殊体质或疾病,心理不健康等原因。
校外的社会原因:主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爆发,一些针对高校和学生的不安全行为等。
不可抗拒的因素:根据《民法通则》的解释,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素。
学生安全事故规律不但具有一般事故的因果性、随机性、潜伏性三个特征,更具有可重复性和预防性和广泛性、种类多样性,尤其是广泛性和种类多样性。
例如:自 2006年开学以来,某省高校学生自杀8人,治安死亡 1人,溺水死亡 2人 (其中 1人醉酒后跌河溺水),交通死亡 4人 (其中 1人在铁路上玩耍被列车撞死),仅 40余天时间发生有学生死亡事故 13起,每起事故对学校都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牵扯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有的甚至影响到班﹑系或学院的教学。做好高校的安全工作,注重其广泛性和种类多样性,才能确保学校教学、科研、改革等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大学生安全事故的危害性有逐渐放大趋势,特别是独生子女增多,给高校、教育部门和政府带来事故处理的巨大压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高校安全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揽高校安全工作全局,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大安全”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实施“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和“一岗双责”,在采取断然措施、坚决遏制交通等重特大事故的同时,加快实施治本之策,推动安全文化、安全法则、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等要素落实到位,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实现高校安全管理水平的明显提高。
从以上可以看出,高校安全问题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安全事故导发往往是一些我们日常认为的小事,或者是一个不起眼的细小环节,渗透到了学校的方方面面工作,我们只有建立了包含治安、消防、交通、心理健康、食品卫生、疾病防控,和理念、行为习惯、管理等所有的可以导致安全事故全部因素的“大安全”理论,同时建立“大安全”的管理体系,高校安全才会有根本性改观。
贯彻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指导原则,要坚持把实现安全发展、保障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责任,与教学发展、科研发展的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促进安全工作与学校发展相协调。做到安全工作有目标、有项目、有资金、有措施、有支撑体系,体现了高校加强安全工作、实现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反应了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国家、社会、师生员工的迫切愿望。
建立“大安全”的管理体系实质就是健全安全工作机构,加强制度建设,校内实施全员“一岗双责”,校外实行共建共育机制,强化学校安全教育,狠抓隐患整改,狠抓责任追究,确保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长期有效开展。
一要实施安全工作的“一岗双责”责任制度,建立健全高校安全工作齐抓共管机制。高校要把加强学校安全,尤其是学生安全管理,作为推动教育协调发展的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强化学校主体责任,真正落实书记和校长的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各部门和单位要结合实际,坚强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各岗位的职责要求,把安全工作列为其中主要内容,全面落实“一岗双责”的要求。
二要抓安全隐患整治。要在总结近年隐患排查整治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实际效果。对可能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各种隐患,决不能丝毫掉以轻心。要宁可信其有,小题大做的抓好各种隐患排查整治,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结合学校实际,主动出击,重点抓好食品卫生、消防、集体活动、楼道、地质和自然灾害、治安事件、疾病防控等方面隐患的排查整治,切实加强各项管理工作。
三要建立学生安全管理干部体系。把学生安全保卫组织纳入高校整体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治保会是自治性的治安保卫群众组织,是学校保卫部门联系广大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是团结和带动广大学生参加治保活动的骨干力量,是协助保卫部门维护校园秩序的得力助手,同时又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防范的有效组织形式。就高校情况而言,学校设立学生治保会,系设立学生治保分会,其成员从优秀学生治保积极分子中选拔产生,并通过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各级学生治保组织在学校保卫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治安巡逻、安全检查等工作。同时,他们还可针对学生的特点,自发地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同学的安全意识,自觉维护校园安全秩序。
提高高校安全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安全管理可持续健康的发展,这是大家所共同关注的话题。教育体制仍待健全、培养方式相对落后、质量监控机制不完善等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不足的几大主要因素。高校安全管理能力的方向是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教育和管理能力,切实履行学校安全管理的职责;使家长注重子女的安全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中,配合学校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使社会更加关心高校安全,积极支持、帮助学校做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使高校的消防、治安、交通、运动安全、食品安全、疾病、自杀、偷盗和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管理及校外周边的文化与治安环境等等得到有效控制,使高校的安全工作卓有成效。
[1]袁贵仁 .中国教育迈上由大到强的新征程 .新华网,2010-11-10
[2]袁贵仁 .中国教育迈上由大到强的新征程 .新华网,2010-11-10
[3]李斌 .我国每年公共安全问题损失 6500亿 .上海青年报,2006-2-10
[4][美 ]罗伯特·希斯 .危机管理 (第二版).王成等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118-119
Consideration on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Safety Cultural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 iversities Campus
SUN Zongsheng,GU Dongm ei,SUN M engyi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anjiao Beijing-East 101601)
Not only developed country but also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are facing the problem of campus safety.Therefor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great safety culture,it seems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programme and construction of safety cultural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mpus from the height of strategy and the ang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great safety;safetymanagement;consideration
G641
A
1672-7169(2010)04-0113-04
2010-10-11
孙宗胜(1963-),男,硕士,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教授,主要从事安全文化及文艺学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