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敏
(沈阳音乐学院 舞蹈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9)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
廖 敏*
(沈阳音乐学院 舞蹈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9)
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作为舞蹈教育的一部分,对于推进整体舞蹈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和兼容不同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拓展教学理念,是我们应重点把握的问题。
民族民间舞蹈;学生;课堂教学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就是以民间文化为基础,以本土文化特征为依据,利用不同教学研究的实践模式,强化和完善民族民间舞蹈建设。但由于不同民族及其不同区域之间所形成的风格特点差异,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应兼顾其同一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发展我国多元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这就决定了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不再只是传统认识中的那种单纯的民族民间舞蹈技法上的教与学,而是一个开发艺术创造力,挖掘舞者潜能的系统工程。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境”在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和风格特色的教学活动。从我国舞蹈教育的宏观角度来讲,营造一个独特并充满激情的教学环境是所有学科的教学均应具备的,但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这一层面去考究,它又具有特殊的意义。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
首先,教师应有意识的根据所教内容,创设既不脱离现实又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而不是局限在单一的空洞的肢体模仿上,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的风格,跟着老师的示范动作和语言提示,进入到民族民间舞课堂特有的情境之中。其次,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能够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学习有限的动作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再次,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使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教学要求和重点,老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以便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手段,在活跃而和谐的氛围中默契配合,较好地实现最终目的。这就要求舞蹈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不断深入研究和灵活运用一些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创设我们民族民间舞蹈课堂独具风格且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办法。无论面对任何年龄段,任何基础的学生,培养他们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性情、激活他们的热情都是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搞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前提条件。
因此,教师应该利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丰富的地域文化、繁盛的人文文化这些具体特性来诱发学生对于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民族民间舞蹈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深入思考,不断探索。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对各民族舞蹈的不同风格的要点讲解,特别是对其神韵和动作的示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模仿动作的过程中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再引导他们不断地去发现和探索。这里,我们用朝鲜族舞蹈和藏族舞蹈做一比较:朝鲜族舞蹈的呼吸是从丹田给予运动的力量,进行由意识到体态上延续不断地呼吸动作,这一呼吸特点融入和渗透了朝鲜族舞蹈的含蓄、悠长和刚柔相济的风格特征。但是,并不仅仅是朝鲜族舞蹈运用个性的呼吸,其他很多民族舞蹈也存在着体现本土风格的呼吸,如果我们把朝鲜族舞蹈和藏族舞蹈同时进行训练,就可以让学生发现,朝鲜族舞蹈的呼吸是由点到线,也就是由发力至延伸的过程;而藏族舞蹈的呼吸则是由面到线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柔韧的呼吸来带动身体弧线延伸的摆动。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明确了两个民族风格上的显著差异,给他们一个对比记忆的空间,而且还能进一步阐明彼此间从内到外的区别关键之所在。由此,学生会在不断地对比练习中,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动作的优美程度、民族心态、地域风情的表现程度,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学习模式,即由差异引发兴趣,由兴趣去执着追求。
可是,如果教师只是通过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性来研究和运用教学方法,那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学生,教师还应该注重感情的投入和对学生心理高度的把握。教师在进行准确、细致的示范教学动作的同时,运用语言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信息上的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如在示范某个动作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这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民族习惯等相关背景资料,或者根据某一动作来引述一个有趣而又含义深远的“典故”,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又使学生对所学的动作加深了理解,印象更加深刻、持久。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一般都采用大课堂集体授课形式,即教师面对多个学生同时施教,当堂学习,当堂反馈。这种教学客观上很容易使我们的教育对象由于各种原因产生对于舞蹈学习的不同心理障碍,甚至失去信心、放弃钻研。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也就成为舞蹈教学的又一个重点和难点。
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博大精深、异彩纷呈。这就要求教师在把握学生的舞蹈动作规范性和纯正风格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不要从个人审美观点的角度,去约束学生对所学动作整体性的理解,可以给学生一个较为宽泛的思维空间,帮助他们轻松地提出和解决问题。这一点对于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自信心非常关键。由于每个学生的生长环境、性格特征等不同,相对的专业基础条件和主动参与意识也有差异,因此不是所有学生一开始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这势必给教学带来较大的难度,所以我们课堂教学就要注意采取相应措施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比如,可以利用排列位置的适当调换,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得到的是平等待遇,无论站在什么位置上都会受到老师的关注;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如对学生采取特殊眼神、表情或语言上的委婉暗示,多给学生一些在动作幅度上婉转的提示和心态上积极的带动等,以多种方法激发其他们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其想象力和能动性,尽量排解其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的压力,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放松心情、集中精力,积极大胆地表现出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和心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所学舞蹈动作的“法儿”。
舞蹈专业教师应该从基础上把握,从心态上引导,可以通过舞蹈展示来进行学生之间内部的交流和评比。这样,既创造了一种相互支持,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也加强了师生间的相互沟通,教师不仅可以观察到学生的整体水平,而且还能通过学生的表现,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由此可见,这种交流和互动的教学方法,比起以往墨守成规的教条式教学来讲,不仅不会降低教师的权威性和教学成果的规范性,相反,在树立学生自信和培养学生个性的同时又增加了教学的人性化程度和公开透明度,为创造一个气氛融洽、激情洋溢的理想学习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而言之,独具引导力的教学手法与浑然一体的课堂气氛相融合,就能够营造出一个彰显个性并充满活力的、良好的教学情境,这是我们教师需要继续努力和探索的,也是为了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民族民间舞蹈人才迈出的第一步。
[1]黄济.教育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01-356.
[2]何新.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辨[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1:125-218.
[3]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24-189.
[责任编辑:阅文]
On Classroom Teaching of China’s Ethn ic Folk Dance
L IAO M in
(Dance College,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 usic,Shenyang 110169,China)
A s part of dancing education,ethnic folk dance education p lays an impo rtant role in enhancing dance education.How to master and include features of various ethnic dances and how to expand teaching notions are the p roblem s facing us.
ethnic folk dance;student;classroom teaching
book=2010,ebook=105
G521
A
1008-388X(2010)02-0043-02
2010-03-31
廖敏(1958-),女,广西柳州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