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立群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 沈阳 110161 )
《电气控制与 PLC》课程是我校自动控制系电类相关专业主干课程。推行“双证制度”是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一个重要措施,为实施“双证书”制度工作,推进我院省级示范校建设。
教学大纲的制定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来制定,《电气控制与PLC》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低压电器控制部分,第二部分是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部分。以往的教学大纲中第一部分的重点放在传统的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设计上,但是对低压电器组成典型电路的应用部分很少,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第二部分重点放在了各种指令的学习与程序的编写,但是对于PLC与生产设备的综合运用以及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通信方面的知识很少。现在我们已经把大纲进行了修改,第一部分的重点放在了低压电器的选择、应用,典型控制环节电路的识图、安装配线、电路调试以及典型机床电路故障检测和维修。第二部分则以实际项目出发,把PLC应用在典型的生产设备上,通过实际项目完成对PLC的学习。
对应改革的教学大纲,我们也调整并修改了原有的教材,新的教材精选了基于装备制造业生产工作过程的七个典型项目。并且将“工厂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重新组织,充分体现以工程实践为主线,在各项目的编写中注意结合实际,除了配有应用举例外,在项目中专门编排了工程应用内容供教学选用。每个项目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衔接,整套教材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同时将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都嵌入到教材中,使学生在获得学历文凭的同时获得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为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我们把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改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的模式,授课地点由课堂搬到了实训室,同时加大了实训课时,由技能的实际训练代替了验证性的实验。教师边讲理论边指导学生实践操作,既在实践中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深受学生们的好评。
以往的教学多采用板书和多媒体教学,板书式的教学优点是板书在黑板上保留时间较长,便于学生总结归纳、复习巩固。板书书写提纲挈领,重点难点一目了然。板书书写灵活互动,有利于捕捉课堂闪现的灵感,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综合应用材料、图片、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使一些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知识直观而形象。实训室里每台电脑上都安装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软件,这种互动的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可以每一个学生单独对话,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最新购置了自动化生产线拆装实训设备,学生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的拆装训练掌握了气动控制回路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和PLC程序编写、PLC工业通讯网络的安装及调试、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等方面的技能,并在第三届三菱杯机电技能大赛中取得了团体二等奖的成绩。同时学校还购置了电梯模型、立体车库模型、水位控制等设备,用来增强学生自我开发项目的能力。
由于职业教育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身特点,这就要求职业老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既能担任教师,也能担任相近的专业技术指导。因此,职教教师应是既具有理论教学,又具有指导技术操作“双能力”,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教育学知识“双知识”,这就是要求职业教师具有“双师型”的教师素质。
通过一学期的课程改革,《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已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通过项目教学的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实训室已经成为学生的“课堂”,成为学生的“自习室”,实训设备成为学生的“练习题”,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项目教学的改革学生掌握多种实践技能,也增强了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电气控制与 PLC》课程改革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些地方存在一些问题,如考试应该怎样进行,试卷应该怎样与实际联系起来,成绩怎样与给等。我们力求通过改革解决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合格的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的大学毕业生。
[1]刘洪涛,黄海.PLC 应用开发从基础到实践,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靳哲.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2002.
[4]亚龙科技集团.YL-WXD-II实验指导手册.亚龙科技集团,2007.
[5]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第 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6]吕景泉.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