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需要”、“相对需要”及其“去异化”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诉求的反思

2010-08-15 00:50叶海涛
关键词:马斯洛异化人类

秦 霞,叶海涛

(1东南大学 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2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绝对需要”、“相对需要”及其“去异化”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诉求的反思

秦 霞1,叶海涛2

(1东南大学 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2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价值追求,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永恒话题。欲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先认识人本身,探究人的需要是如何而来的,又是如何运行的。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梳理总结马斯洛等需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绝对需要”和“相对需要”的概念,运用“异化理论”解释了人性何以迷失,需要何以“异化”,并进而指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在于“绝对需要”和“相对需要”的双重“去异化”。

绝对需要;相对需要;去异化

在西方发达国家前行的指针逐渐从现代指向后现代的当下,中国大学生亦褪去了上世纪“天之骄子”的光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市场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市场经济面前,大学生同样看到社会上种种不正之风屡禁不止,各级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等现象。面对这些现实的消极影响,他们得不到令人信服的解释也看不到强有力的解决措施,从而产生种种迷茫甚至错误的看法,有的人感到人生空虚、信仰迷失,厌学、上网成瘾导致留级甚至退学,有的人因为没有处理好同学之间人际关系或者失恋而产生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甚至自杀等等。尤其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使他们很困惑,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改善自己的生活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却因为毕业之后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面临失业。知与行的严重矛盾,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严重冲突,使他们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反差,在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无法达到统一的情形下,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价值追求面临两难的抉择。传统的思政教育内容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有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显得苍白而无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困境……反思上述种种消极现象,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社会压力以及学生心理的脆弱,而应当认真思考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直以来,学界对此多有研究,如南开大学的姜世健[1]认为,重知识传授和规范约束而轻意义引领,以及失范状态社会中所具有的多元价值观使大学生面临选择的困惑。西南交通大学林伯海等[2]认为,应当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等等。本文认为,大学生之所以产生如此困惑,主要是因为对自身的基本需求认识不清,当代大学生首先应该反省自身,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也是关于人性、人本身深层次的反思。

古希腊最著名的德尔菲神庙殿柱上镌刻着:“认识你自己。”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恩斯特·卡西尔在其名篇《人论》中开宗明义:“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的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即使连最极端的怀疑论思想家也从不否认认识自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3]3认识自我不仅是哲学的最高目标,也是世人如何看问题的基点。从根本上讲,这是一个有关人性的问题,当代大学生需要反思的便是人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产生矛盾并“异化”的问题。

一、“绝对需要”和“相对需要”——问题的前身

可以说,任何社会科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点都是人本身,而任何想要给人性定性的企图都将是十分艰难的。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明以及不同的流派之间关于人性的争论从未停歇。性恶还是性善,天使抑或魔鬼,都无盖棺定论式的结论。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个哲学中最深层问题所起的巨大作用。单就20世纪的社会契约论而言,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对人性问题都不乏真知灼见,他们在人性观基础上所构建的国家(政府)理论甚至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政治图景。某种意义上,了解自我也就是了解世界。

在马斯洛看来,从古到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尽管具体需要各不相同,但这些具体需要中却包含着一些共同的永恒的基质:“基本需要”。他认为,这些基本需要对人来说好像盐、钙和维生素,人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匮乏感,出现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疾病;而得到满足以后,人则有惬意感,健康而幸福。因而这些基本需要是驱使人类活动的动机基础[4]28。马斯洛由此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这五种基本需要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依次上升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有相对优势关系的等级体系。”只要低一级的需要得不到起码的满足,它就是激发人的行为的动机因素;而一旦得到满足,它就让位于高一级的需要。需要的层次越高,在个体发展中出现得就越晚,与生存的联系也越间接,越属于精神世界范畴。人的动机越是来源于较高级的需要,人就越少兽性而越多人性,人的本质也就越得到充分的显现[5]39。此之谓马斯洛“五层宝塔”式的需要理论。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进一步将需要划分为“绝对需要”和“相对需要”。“绝对需要”指的是人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生理需要,比如人饿了就需要食物,渴了就需要水。马斯洛直言不讳地指出:“毋庸置疑,这些生理需要在所有需要中占绝对优势。具体说,假如一个人在生活中所有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那么是生理需要而不是其他需要最有可能成为他的主要动机。一个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的人,对于食物的渴望可能最为强烈。”[6]19在这一点上,人与动物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也有相似的看法,“动物只要满足了生理需要——饥饿、干渴与性的需要,它就满意了。人既然也是动物,也必然有这些需要,也同样必须得到满足。”[7]22马克思更是站在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将之称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8]67,78

早期马克思甚至将人的需要看作“人的本质特点的确证”,随着其唯物史观的形成,马克思不再把需要看作人的本质,而是强调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历史性和实践性,但他仍然把人的需要称为“人的本性”,把人的自然需要叫做“人的一般本性”,把人的社会(性)需要叫做“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本性。”[9]669弗洛姆也接着话锋一转:“但是,他既然是人,只满足本能需要并不能使他完全快乐;这些满足甚至不足以使他健全。”[7]22这不仅对应了马斯洛需要层次中除生理需要以外的其他四个层次的需要,也揭示了上文提出的“相对需求”观。在笔者看来,“相对需要”是在“绝对需要”得到满足基础上的各类参照性需要。由此,理解“相对需要”的关键在于“参照性”这三个字上。与马斯洛的需要动力层次不同,笔者所指“相对需要”解决的是除生理需要等“绝对需要”以外,其他的需要如何产生以及如何解决的问题。按照马斯洛的理解,在较低的需要满足之后,新的更高级的需要就会出现。于是问题就出来了:什么程度才算满足呢?新的需要又如何产生呢?诚然,每个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即使是“绝对需要”也因为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在这无数个个体标准之内却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参照性”。在此我们可以借用物理学上的概念:“参照系”。那么,需要即是需要,为何还要参照呢?参照物又是什么?又该如何确定参照物?解答上述问题,我们又不得不借助于一个更为关键的名词:异化。

二、“异化”的需要——问题的根源

无论在哪一派哲学家的著作里,异化的基本含义都是指:主体活动结果创造出的客体离开主体而独立成为一种异己性力量,并日益和主体构成现实的对抗性关系。在本文中,笔者更多的是指精神(心理)异化。弗洛姆对此具有独到的认识:“所谓异化,就是一种经验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人体验到自己是一个陌生人。我们可以说,他同自己离异了。他不觉得自己是他那个小天地的中心,是他本身行为的创造者——他的行为及其后果则成了他的主人,他服从这些主人,也许还会对主人顶礼膜拜。异化了的人同自己失去了联系,就像他同他人失去了联系一样。他感到自己同他人都像物一样,他有感觉,也有常识,可是他同自己以及外界并不存在创造性关系。”[7]111弗洛姆在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把“异化”标注为一种心理体验。学者张一兵等把弗洛姆关于现代人之心理异化的表现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人对自己的不关心。”[10]154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也指出,“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它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个人由此迷失了他作为“类存在物”的本性,丧失了关于自己的“类意识”。这种对自己的不关心,更大的带着一种无意识成分。换言之,人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失控状态。也正是这种失控导致了在相对需求的“参照物”的选择及满足上产生了极大的困扰。

需要的满足,无外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但无论哪一方面,人似乎从未真正得到满足。有人认为这是不证自明的,赋予了这种永不满足的欲望以先天的性质;“异化”概念却为我们揭露了这种永不满足感背后的实质乃是人精神的失控。这种失控在现实中具体表现为不断改变外界“参照物”,或者将自身置于不同的“参照系”中。换言之,人的满足取决于参照的相对标准。从大的方面讲,参照物可以分为个体的和社会的两种。社会性的参照对象往往是一种普遍的趋势,比如当上大学成为中学生获得未来美好生活的不二选择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景早已见怪不怪,而高考失败群体极易出现产生极大的不满足心理状态;个体性的参照对象则往往选择身边的某一特殊对象,比如一个拿本科学历的人,当他面对拥有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的人时也许会产生自卑感,而如果这个参照对象只有高中学历时,就完全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满足感。不过在绝大多数时候,人总是可以有多个参照对象,使用多重标准,而且从时间上来看,各种参照标准也是不断变化的。

因此,参照物的复杂程度以及主体的差异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满足的精神状态和水平。正因为如此,当一个人在衡量是否满足的过程中,他总是难以获得持久的满足感。“异化”又使绝大多数人在选择参照物的时候会选择那些处于优势地位的对象。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人生活的另类尴尬: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普遍不如农村居民,大都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普遍不如中小城市居民。据此透视看出当代大学校园里的种种“怪现象”:比出身,比成绩,比奖学金、甚至比穿着打扮,等等。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产生矛盾,归根到底是心理“异化”在作祟,虽然相互比较是人类的天性和本能,但一旦相互比较变成了相互攀比,异化心理就使人长期处于焦虑、失衡状态,从而有可能产生对自己人生价值追求的矛盾和困惑而导致的种种校园悲剧和消极现象。

从另一方面讲,作为人的本性和“内心的意向”的需要,构成了人们活动的原动力和原目的。虽然需要本身还不等于活动的动力和目的,但它构成二者的最初基础。人的具体需要决定了人的各种具体活动和日常行为的具体目的,人生的根本需要则决定了人生的根本目的,而人生价值又从根本上依赖于人生的目的。在此意义上,需要构成了人生价值的最终基础。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现代社会满足需要的参照物已是如此复杂,主体的差异程度又是如此之大,心理的异化现象又是如此的普遍,以至于“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需要我们尝试运用新的思维和方法认真应对。虽说人类所取得的进步正在于永不满足的动力,但人类的历史又何尝不是一部异化史。就人类的精神满足程度来讲,当代人并不见得比古代人生活得更幸福。“相对需要”并非不正当,相反,正是在“正当”的名义下不断地“开疆拓土”,从而造成了人类目前的诸多困境。霍布斯对此一语中的:“一个人欲求的东西可以使他愉悦,而一个人嫌恶的东西则可以使他不愉悦。因此我们的行为所追求的并不是愉悦,而是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的东西”;“人类的生活就是不断追求欲望的满足。”[11]58追求欲望的满足没有错,但是何以能持续地满足不断增长的“绝对需求”和“相对需要”呢?

三、需要的“去异化”——问题的解决

顺着霍布斯的指引,我们豁然发现,需要——特别是“相对需要”——的满足是一望无底的深渊。为了满足人类的“绝对需要”,我们对自然界可以“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为了满足自我的欲望——不受限制的“相对需要”,人类可以互相攀比、永不满足。

异化并不必然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其中有部分的原因要归咎于“绝对需要”与“相对需要”的满足方式——占有。只有当占有原先没有的某物时,人的心理才得到极大的满足。当每个人都企图去占有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就常常产生冲突与争夺。这是否是人的一种天性,还有待于考究。但是弗洛伊德在其成名作——《释梦》中就给出了他的见解。在弗氏看来,小孩在很早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利己主义倾向:“儿童是完全利己主义的,他们强烈地感到自己的需要,不顾一切地去寻求满足——特别是针对着他的对手、其他儿童,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12]249对公共资源的争夺是我们最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在中国的几乎每个大学都会遇到“图书馆难题”:即在每年的夏天和冬天临近学期末时的图书馆“占座行为”。谁都想在图书馆里享受中央空调带来的舒适以及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僧多粥少,于是很多学生就会想尽各种方法占座,甚至无论去不去图书馆都期望继续占有该位子,也无论校方制定什么样的措施都无法完全遏制住这一行为。现在整个世界面也临着同样的难题,各自占有的结局便是将人类置于越来越危险的境地。

要想避免这些状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人类需要的“去异化”。但是“异化”并非一种(精神)疾病,我们也无法简单祈求一副根治疾病的灵丹妙药,只能从思想上提供一种“乌托邦”似的“去异化”建议,回首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隽语:“认识你自己”,即我们不断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只有当我们认识到我们并不需要通过不断地满足“相对需要”来获得满足感从而达到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的相对统一时,自然、人类社会的诸多病症才能得到治愈。当然这并非意味着要我们回到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也并非让我们退回到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自然资源本来就足够支撑整个人类的生存,至少现在是这样;这个世界本来可以更加和平、和谐,至少在理论上如此。之所以造成目前的严重状况,是由于人类思维中需要的“异化”及在此思维方式指导下不计后果的行动方式。因此,“相对需要”的满足不能以自然和他人的利益为代价。当代大学生的当务之急是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的素养,尤其是净化自己的心灵。法国学者高兹提出的“更少地生产,更好地生活”对于目前的人类应有振聋发聩之效。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各种思想和行为根源于人的各种需要。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关键时期。如何树立一个健康积极的人生追求,不仅直接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也间接地影响着整个社会。每个人都希冀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上名牌大学,读“好”专业,由此以后能找到好工作,获得好报酬,但往往忽略了应该建立怎样的价值追求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在今天,尤其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修养,净化心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更好的“去异化”,以帮助大学生全面而健康地成长。

[1] 姜世健.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

[2] 林伯海,李 堂.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微思[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

[3]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4] 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7.

[5] 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6]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7] E·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0] 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1] 迈克尔·莱斯诺夫.社会契约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2] 弗洛伊德.释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G641

A

1671-511X(2010)06-0130-04

2010-06-01

秦霞(1963—),女,江苏盐城人,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副教授,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马斯洛异化人类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人类第一杀手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