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促进中部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2010-08-15 00:45:06吕军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当代经济 2010年3期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服务业结构

○吕军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一、中部地区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结构优势分析

中部地区注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大型企业与企业集团快速成长,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外贸结构也不断优化。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使中部地区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面前具有了应对的结构优势,增强了抗御金融危机的能力,一些地区和产业甚至出现了逆势上扬的良好局面。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增强抵御金融危机能力

近年来,中部各省按照“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总体定位,突出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增强了抗御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并注重从危机中寻找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进一步促进结构调整。安徽省由于近年来注重结构调整,增强科学发展后劲,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特别是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安徽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大企业、大项目建设为依托,着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能源原材料、汽车、装备制造、家电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涌现出马钢、海螺、铜陵有色、奇瑞、合力等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使安徽省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显著增强。2009年上半年,安徽省生产总值增幅比全国高4.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比全国高9.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五位;财政收入增长8.2%,而全国下降2.4%。

2、新兴产业增长优势明显

加快培育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只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且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疲态中,江西新余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增长优势明显,保持着快速发展,使新余经济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江西新余市由于世界最大的硅料厂在此建设而被比作“世界太阳能之城”。新余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太阳能应用产品这一完整的产业链。2008年,新余14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10项居全省第一,其余4项也位列三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也给在国际金融危机寒流中的江西带来了新的曙光。

3、大企业抵抗危机能力强

大企业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大企业不仅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上远胜于中小企业,而且在自救时,品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也远非小企业可比。近年来,中部六省优化发展环境和资源配置,大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合资合作、上市融资,一大批技术进步、主业集中、主导产品突出、规模较大的企业和企业集团迅速成长,增强了抗御风险的能力。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大型食品企业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使得河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食品工业不仅没有出现衰退,反而出现逆势上扬局面。截至2008年底,全省规模以上食品企业达2638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食品企业26家,其中双汇集团年销售收入达350亿元,综合实力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之首;三全、思念两家企业速冻食品的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40%;中国方便面企业前十强中,河南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4、科技创新铸就新动力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使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发生了根本变化,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企业持续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中部地区一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则显示出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增长模式,是摆脱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创新促使安徽经济在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中依然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安徽省在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基础上,建设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了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启动了44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同时,一批上联研发、下接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点创新平台项目也全面建设。同年,安徽GDP增长速度排在全国第11位,较2007年前移10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全国第3位;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居第3位。

5、外贸结构优化推动出口逆势上扬

近年来,中部地区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江西省民营企业出口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特别是民营企业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积极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产品,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江西外贸仍然逆势增长。据南昌海关统计,2008年江西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37.5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45.1%,高出全国平均增速27.3个百分点。其中,民营企业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值达90.4亿美元,同比增长81.1%,占外贸总值的65.8%,对进出口增长的贡献度达94.8%,成为带动江西省外贸高速发展的火车头。此外,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江西省外贸出口不等不靠,危中寻机,积极开拓南美、东盟、韩国和台湾省出口市场。

二、金融危机凸显了中部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1、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协调

从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看,2008年,中部地区三次产业比重为14.6∶50.9∶34.5。与全国11.3∶48.6∶40.1的产业结构相比,表现出一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偏低的特征。由此可以看出,中部地区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还过分地依赖农业,工业未能对农业提供应有的技术改造和服务,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二产带动的局面尚未改变,三产发展严重滞后。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单一。在第一产业内部,农、林、牧、副、渔五大产业构成仍然偏重于农业,林、牧、副、渔产业发展相对较慢。而农业也偏重于传统种植业,新型高效农业比重较小。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处于资源的初加工阶段,以资源开发型产业为主,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能源、原材料基础产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初级加工业的比重过大,而带动性强、关联度高,对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代表当今国际产业竞争焦点的新型制造产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相对较弱。2008年,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工业实现增加值分别占本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5.6%、72.0%、66.0%、69.3%、71.0%、67.9%。过重的能源原材料结构是其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原因。2009年上半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4%。

第三产业内部仍以传统服务产业为主。传统服务业比重偏大,现代服务业比重较小,新兴服务业拓展不足。如河南省2008年的商贸、住宿、餐饮、仓促、交通运输这五大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总量的比重高达48.5%,远远超过了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而代表现代服务业的金融业的比重只占河南服务业的6.7%,房地产业仅占9.2%。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城乡差距较大

中部是典型的农业区,也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为保障全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目前中部地区农村人口规模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城乡发展不协调。第一,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延续多年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农业经营制度等严重制约着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第二,城乡差距明显。2008年,山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和江西六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5、3.23、2.98、2.87、3.15倍和 2.83倍。第三,城镇化发展滞后。2008年,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为40.9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76个百分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城乡差距较大,也为中部地区实施扩大内需特别是农村内需战略、快速走出金融危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不高

中部地区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大规模企业偏少,小批量企业偏多,产业集中度不高。首先,中部地区大规模企业占全国的比重偏低。2008年,中部地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332家,占全国的15.6%。其次,中部地区小型企业占绝大多数,企业规模结构偏小。如河南省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经营单位分别占工业企业总数的2.3%、10.4%和87.3%。再次,产业集中度低。与规模经济的要求相比,中部地区多数产业的企业平均规模显著偏低,产业组织结构仍处于小而散的状态,产业集中度低。最后,企业空间布局分散,并且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较少,集群实力较弱。中部地区由于中小企业众多,又多处于“散”、“乱”状态,因此更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

4、产品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

一是产品结构层次偏低,供需结构性失衡。中部地区主要工业品大多属于附加值不高的资源类、粗加工产品,产品生产能力和供应过剩。而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高关联度的产品少,主要依赖外部供给。二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产品节能降耗压力大。中部地区的产品生产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资源型导向,多数工业品消耗能源和消耗原材料高,生产工艺距环境保护的要求差距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产品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中部产品以重工业产品为主,而主要的重工业产品大多属于基础性上游生产资料产品,终端产品比重较小,这就使中部产品的名牌较少,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不高。四是产品的同类、同质现象严重。这种同类化和同质化表现在六省各地市产业、产品结构类似,缺乏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产品。由于中部地区初级产品比重大、终端产品比重小、附加值低、金融危机等引起的市场需求萎缩导致价格大幅下降给中部整个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5、工业企业技术层次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过低。如河南省2008年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62.32亿元,仅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6%。二是高科技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近几年中部的高科技产业技术实现了一定的技术升级,技术结构得到优化,但许多高技术企业仍然只具有高技术产品加工功能,缺少核心技术,也限制了利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的能力。三是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制约了中部地区工业技术升级步伐。2008年,中部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383.79亿元,仅占全国的14.3%;获得授权专利32560项,其中发明专利4143件,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9.2%和8.9%,均远低于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21.0%的比重。

三、金融危机下促进中部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

一是推进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坚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振兴装备制造业,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改善工业投资结构,防止重复建设,淘汰落后产能。二是推进区域结构调整。按照工业生产力区域布局功能化的思路,根据各地资源等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三是推进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培育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提升产业集中度。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增强工业发展活力。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结构合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组织体系。四是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重视产品质量和安全,提升产品品牌价值。

2、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

鉴于当前中部地区第三产业过于依赖“生活型”服务业的低质结构,今后应将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咨询、物流等知识型服务业或“生产型”服务业,致力于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作为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一要积极发展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会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行业,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二要加强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打破片面追求短、平、快的政绩观;强化政府部门的规范化治理与服务功能;制定正确的政策体系,通过税收、信贷、审批等优惠政策鼓励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三要鼓励服务企业在市场竞争基础上的兼并与重组,促进服务业的集团化,培植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增强服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四要加快服务业体制改革,推进部分服务领域的产业化和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变当前因事业单位改革滞后,而造成大量服务业“体制内”循环的现状。

3、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要加快科技创新,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一是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自主开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主的科学研究体系,以科技管理服务为主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二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由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向原创型技术创新升级,增强产业的创新能力。三是在国有企业改革、政府购买创新技术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研究开发资助、加速设备折旧等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形成鼓励创新的有效激励。四是进一步采取鼓励性措施,在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更多的外资研发机构进入。

4、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作

中部各省要制定和实施产业集群倡导计划,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并根据产业的经济特性,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相关企业在地域的相对集中,注重培育集群的形成、发展机制、吸引要素集聚的机制,以及促进产业集群不断创新的机制。此外,要加快地区间产业转移,减少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推动区域经济协作。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是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突出地方特色。要根据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使特色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真正增长点。产业转移有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吸收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带来的资金、技术等稀缺要素,输出劳动力等丰裕要素,要推动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和产业的优化组合。

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大力倡导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技术,推进重大工业节能项目,推进重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强产品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资源开发。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推进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社会消费等环节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资源消耗高的落后生产能力。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通过资源节约、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和绿色经营等手段,推动工业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排放型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09河南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后危机时代服务业结构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经济(2022年10期)2022-10-12 05:28:26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哲学评论(2021年2期)2021-08-22 01:53:34
论结构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4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 03:42:43
论《日出》的结构
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及其出路
商(2016年28期)2016-10-27 20:20:13
全球“后危机时代”的中投式应变
后危机时代下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中的战略应对
商(2016年23期)2016-07-23 17:05:47
后危机时代我国贸易摩擦问题浅析
商(2016年4期)2016-03-24 18:59:28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现代企业(2015年9期)2015-02-28 18: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