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马克思两大部类模型揭示了部类经济均衡增长的重要意义。从数学上看,两部类平衡增长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两部类增长速度g应该相等(g1=g)2。此处,g表示某一部类资本的增长速度,它等于该部类积累率与利润率之积,表示如下:g=θr=θ·。式中,θ为部类积累率,r为利润率,m'为剩余价值率,λ为资本有机构成(可变资本/不变资本的比率)。
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一个例子中,第一年年末总产品如下:
假设第Ⅰ部类(生产资料部类)有机构成λ1=4,第Ⅱ部类(生活资料部类)有机构成λ2=2,两大部类剩余价值率m'=100%,第Ⅰ部类积累率θ1=50%,第Ⅱ部类的积累率是20%。此时,第I部类的增长率为50%*1/5=10%,第Ⅱ部类的增长率为20%*1/3=1/15,约为6.67%;因此,第I部类增长速度超过了第Ⅱ部类,并不满足两大部类均衡条件;均衡条件下第Ⅱ部类积累率应当是30%。
在第一年年末(或第二年年初),上述年总产品分配情况如下。在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剩余价值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追加投资(这又分为追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还有一部分用于资本家的消费,因此年末总产品分配如下:
其中,第Ⅰ部类6000总产品中有4400是内部交换,而另外1600需要通过与第Ⅱ部类的商品进行交换;第Ⅱ部类3000产品中1400是在部类内部进行交换,而1600需要与第Ⅰ部类商品交换。
例如,e12表示第Ⅰ部类对第Ⅱ部类商品的需求,第Ⅱ部类对第Ⅰ部类商品的需求为e21。e11和e22分别表示了两大部类内部的商品需求。
再生产的均衡条件是部类间交换均衡:e12=e21。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Ⅰ部类对第Ⅱ部类商品的需求为e12=(v+m)Ⅰ。第Ⅱ部类对第Ⅰ部类商品的需求为e21=cⅡ,因此均衡条件为:Ⅰ(V+M)=ⅡC。
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可以得到如下各元素:
e11=(c+Δc)Ⅰ=(1+g1)·cⅠ,其中 g1表示第 I部类增长率。
把各个具体数字代入,计算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需求如下:在第一年末。所以在第一年末两大部类进行交换的时候,市场是均衡的。
在第一年末对年总产品进行分配,用于下一年生产的某一部类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均比年初有所增长(增长率为g):c'=(1+g)c,v'=(1+g)v。
按照上述分配进行生产到第二年末,年总产品为:
Ⅰ 4400C+1100V+1100M=6600
Ⅱ 1600C+800V+800M=3200
在第二年末,按照原有积累率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对上述年总产品进行分配如下:这时,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的商品在价值上不相等,市场不能实现供需均衡。
在商品市场上,由于第I部类增长快,供给相对过多,而第Ⅱ部类的增长慢,商品供给相对过少,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其价格相应地下跌和上涨,价格波动很难预测。本文建立一个指标来近似地表示价格波动的程度。
两大部类价值不相等,因此只能是不等价交换。假设第Ⅱ部类商品价格逐渐上涨,最终价值1707的第Ⅱ部类商品与价值1760的第Ⅰ部类商品完成交换。
第Ⅱ部类商品价格由1707相应地上涨到1760。因此它的相对涨价幅度为,更准确地。其中,g为部类增长率,m'为剩余价值率(假设两部类相同),θ为积累率。.
下面对上式进行简化。先考虑p=0,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我们已知道此时两大部类均衡增长,即g'2=g112。因此有:v1(1+g1+(1-θ1)m')=cⅡ(1+g'2)=cⅡ(1+g1)。
本文中,g1=10%,g2=6.67%,因此p≈3.3%。相比于上面计算的3.1%,是个近似估计。
当然,在现实中,价格的波动可能会比较剧烈,因此大大超过上述的幅度。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EXCEL软件,对两大部类增长的情况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得到在各种情况下两大部类的增长与波动。
表1 模拟的部分结果(积累率、增长率、存货和价格涨幅均为百分比)
在模拟中,本文假定两大部类根据上一期商品存货的情况来调整生产安排,当存货为正时,下调积累率从而降低了增长率;反之,当存货为负不够市场需求时,则增加积累率从而提高了增长率,用回归方程表示如下:
上式中,系数β为积累率的调整幅度。在本文中,第I和第Ⅱ部类积累率调整幅度分别为5%和2%。根据上述假定,我们可以知道部类增长率g=θr也呈现出自回归的特性:gt=gt-1-rβ。此式中r表示利润率,β为积累率的调整幅度,假设都是不变的。
通过模拟,发现经济增长存在着周期性的波动;存货率的波动与价格变化几乎是同步的(但是波动幅度相对要小),而滞后于两大部类增长率差异的变化(见图1、图2)。
图1存货率
图2价格上涨指数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2]张薰华、洪远朋:《资本论》提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3]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刘坤: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数学解释[J].当代经济,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