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亚利
(湖南省烟草公司常德市公司 湖南 常德 415000)
对烟草商业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探讨
○ 席亚利
(湖南省烟草公司常德市公司 湖南 常德 415000)
在一个烟草企业,内部控制是很重要的,而内部审计则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对烟草商业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同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为烟草商业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一些帮助与借鉴。
公司管理 内部审计 烟草行业 对策
烟草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我国对烟草行业的生产和经营,实行的是专卖管理的机制。近年来,由于中国加入WTO、全国各地控烟运动的此起彼伏,烟草行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为了应付这种竞争,烟草商业企业必须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这也是烟草商业企业改革的发展方向。当前,随着烟草商业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改进,烟草行业的决策层充分地认识到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仅从烟草商业企业角度对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如何加强内部审计做一些探讨。
目前,实现烟草企业的内部控制,最有效的手段便是内部审计,这根源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2001年对内部审计作了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其实就是目前对内部审计最为权威的定义。根据一些国内外专家的观点,他们认为一项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在四个条件上,一是董事会,二是管理层,三是内部审计,四是外部审计。从这可以看出,内部控制的发展是离不开企业管理的推动,同样,企业管理与优化也不可能离开内部控制的保障。细看内部审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部审计的基本治理活动是风险的监控和控制的确认;二是内部审计在企业的作用体现在服务于其他的管理主体;三是内部审计既服务于治理的主体,也服务于治理的对象,它充分地发挥出协调的作用。此外,良好的企业管理能够为内部控制提供环境的支撑,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转的必要基础。而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则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企业管理的影响,而且它的模式也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模式。这是因为,在很多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模式决定着会计主体的内容、工作程序和地位以及最终内部审计监督的效果等。
1、忽略内部审计与企业管理结合
目前,各种烟草商业企业已经有了自己的内部审计工作,但是很多的企业,其实并没有把内部审计有效地整合到企业管理的框架中来。而内部审计本身,也并没有发挥在企业管理中应该具备的作用。内部审计的职能包括对企业的经验活动以及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评价,它的职能按理来讲,其实应该独立在经理层之外,这样才能独立地完成审计任务。可当前烟草企业的内部审计,其实是受制于经理层的,因而,它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然,有效的监督也就无从谈起。遗憾的是,一旦这种情况长此以往,那么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当然也就很难赢得威信。因为内部审计和其他职能部门处于一个平衡的位置,就使得其在进行业务审计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制于这些外部环境,弱化了内部审计的各种独立性和权威性。
再就是内部审计的职能比较单一。因为当前许多的企业内部审计,都停留在事后审计上,很少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深入到事前和事中去,这样的话,就无法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整个过程的管理,也无法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自然也就不能够及时地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各个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增加了企业的风险系数。
2、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审计能力有待提高
因为内部审计的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以财务收支的审计为主,所以,烟草商业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需求就显得比较单一。一般情况下,只要稍微懂点财务和审计的知识就可以做这个行业企业的内部审计了,这样的话,肯定就缺少一些工程技术、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内部审计人员即使在工作中出现问题,也会因为他们自身素质的限制,很难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和建设性的措施,这就很可能影响到内部审计在整个公司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内部审计技术手段相对滞后
就当下而言,多数的烟草商业企业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是,多数的内部审计的技术手段还是相对落后的,内部审计人员虽然有了一定的网络技术,但他们仍然习惯于手工操作和审计。这样的审计方式,效率是不可能得到提高的,而且有时候还可能无法取得充分的审计证据,甚至会提出错误的审计意见。这样的问题,肯定会严重影响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制约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在公司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就很难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4、内部审计独立性比较软弱
事实上,独立性是内部会计的灵魂与前提,它同时是内部审计人员自主开展工作的保证,是提高内部审计效果的基础。不过,对于内部审计的归属问题,目前意见都不统一,说明内部审计到底代表谁、监督谁等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清晰地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目前的内部审计都是在企业管理层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其人员的配置、职务的升迁与工作地位、经济待遇等都是由企业直接决定的,其独立性不可避免地受到管理层的制约。
当前烟草商业企业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内部控制制约机制不完善
在信息产业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不断完善烟草商业企业内部控制,对于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而当前由于烟草商业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缺失、重大经济业务决策的缺失和执行程序的不健全等内部审计的机制不完善问题,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
2、认识和能力的因素
目前有些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为他们自身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导致内部审计的地位没有完全树立,内部审计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这样的话,烟草商业企业在聘用审计人员的时候,也就不会特别重视,自然就可能会出现审计人员能力低下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烟草商业企业的发展。
3、素质和水平的因素
可以说,一个烟草商业企业的经济灵活运用水平,其实是跟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有着极大的关联。因为企业的管理层缺少对审计足够的重视,那选出来的财会人员素质与水平低下则显而易见。审计人员素质不高、水平低下成为一个烟草商业企业发展的瓶颈。
4、激励机制的因素
当然,审计人员素质不高,一方面是领导层不重视导致,另一方面则是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没有激励机制,就让本来素质就不是很高的审计人员更缺少必要的进取心,失去学习的动力,每天就从事流水线上的工作。因而,激励机制的缺少,也是烟草商业企业发展的一大痼疾。
1、确立内审独立地位,明确内审工作职责职能
独立性原则是审计部门区别于其他职能部门的重要标志,企业内部审计是现代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规定,应该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和层次,使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同时明确内审工作的职责职能。一是建立由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体系,使内审具备独立的地位;二是要借鉴财务委派制的相关经验。通过确立内审的独立地位,明确内审人员的职责,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内审的监督、控制和评价、服务的职能。
2、拓展审计的职能和工作范围
内部审计,其实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内审的“内向性”,立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这样就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拓展内部审计另需,通过开展多种内容的审计项目,发挥审计的服务和监督作用,提高管理的水平。
(1)开展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企业内部单位领导人的监督。现代烟草商业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讲求经济效益,而内审需要对这一活动进行分析评价,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帮助被审计单位制定相关的措施和提出一定的建议,同时加强对烟草企业内部单位领导人的监督,从而达到改善改善经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增强预算的刚性。开展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是审计法、国资委颁布的办法赋予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我们应当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制度,通过不定期的内部审计,及时地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当然,重点检查预算调整是否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在对其判断是否适当,要控制减少预算的随意性,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增强预算的刚性。
(3)创新内审技术手段,提高内审工作效率。内部审计控制系统主要是存在烟草企业经营中的控制活动,因而,在市场经济活动下,开展内部控制系统审计。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在开展节源的同时,要创新内审技术手段,提高内审的工作效率。
(4)开展资本性投资跟踪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对烟草企业投资的全过程要进行跟踪审计,在前提准备阶段检查立项、审批、征地等是否符合要求与规定,是否按着合同的进程在继续,并分析原因,继而发现问题,以提高烟草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
3、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推动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
一个烟草企业如果要想有长期的发展,就必须要拥有“以人为本”的思想,因为人才是企业发展最根本的需求,所以要针对审计队伍素质上存在的问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只有审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得到提升了,才能不断地推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而制度的创新,显然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涵,也是企业保持生命力的源泉。
内部审计是一个烟草商业企业良性发展的必要内涵,但是它需要良好的企业管理来作为外部环境的支撑。同时,内部审计也不能沉湎于当前的状态,而应该不断地保持更新,相关的审计人员,应该要充实自己,让烟草商业企业的内部审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服务,提高企业的效率,让企业资金有效地运转起来。
[1]李维安:中国公司治理原则与国际比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中国内部审计学会编译:内部审计实务标准(2001年修)[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3]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J].审计研究,2006(2).
[4]陈艳利、刘英明: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4(5).
[5]雷光勇:审计制度安排与企业契约机制运行[J].审计研究,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