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能理论视阈下高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路径分析

2010-08-15 00:50颜宪源
大庆社会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高校教师职业

东 波,颜宪源

(1.大庆石油学院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2.大庆职业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255)

增能理论视阈下高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路径分析

东 波1,颜宪源2

(1.大庆石油学院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2.大庆职业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255)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困扰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一个热点社会问题。社会工作中的增能理论关注外在环境压力及隐性社会评价对高校教师的负面影响,相信教师自身的能力与价值,强调尊重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张赋予教师以教学政策制订及决策的权力。借助“教师赋权增能理论”增强高校教师个人权能,克服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及低个人成就感,建构高校教师社会支持网络,是高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有效路径。

社会工作;增能理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困扰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一个热点社会问题。社会工作中的增能理论关注外在环境压力及隐性社会评价对高校教师的负面影响,相信教师自身的能力与价值,强调尊重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张赋予教师以教学政策制订及决策的权力。借助“教师赋权增能理论”增强高校教师个人权能,克服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及低个人成就感,建构高校教师社会支持网络,是高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有效路径。

一、社会工作和增能理论基本假设

(一)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朝阳专业——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 work翻译过来的。Social一词的基本含义是“社会的”或“社会性”的,它与营利的、经济的、利己的含义相对应。这样,社会工作就基本上是指非营利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活动。它既是一门科学和一种专业方法,又是一项有效的社会制度安排。社会工作作为世界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产物首先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自英美国家踏上现代化进程以来,随着这些国家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贫困、失业、犯罪和人际关系疏离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为回应这些问题,自19世纪初起,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渐出现了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群体,解决其基本生存问题的职业活动,这就是社会工作。今天,社会工作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学校、医院、企业、社区、司法部门以及各种社会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和问题人群。其本质功能在于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和维护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升个人、家庭和社区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的急剧变革,使得社会问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涌现,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利益的同时,希望专业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能使社会问题产生的社会震荡降低到最低限度。思想禁锢的解除,人的价值的提升,使人们意识到从社会获得高质量的福利服务是自己的基本权利。所有这些变化,使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产生和发展成为必然,并显示出其朝阳专业的势头。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社会工作专业所面对的群体常常是社会中能力最弱的人群,他们所拥有的资源与调动资源的能力也是最低的。但是,他们的这种状态并非他们自身的缺陷,他们能力的缺乏是由于社会中的强势群体的疏离与排斥使他们形成了无力感、无助感、疏离感和失去自控感。这样,社会工作者设法增强他们的能力就十分重要。增能理论在这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二)增能理论的基本假设

“增能”一词是社会福利界用语,从Empowerment翻译过来的,又可译作“充权”或“赋权”,意思是让人有更大、更多的责任感,有能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增能”一词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者巴巴拉·索罗门(Barbara Solomon)在其1976年出版的《黑人的增能:被压迫社区的社会工作》中首先提出了增能的概念,指出对被歧视的美国非洲裔黑人增能的工作,从而把增能注入了社会工作,甚至社区工作的议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能已成为社会工作领域提倡的重要价值观念和工作模式之一。

对于增能(也称增强权能),学者们有不同的分析视角。总括说来,增能就是个人在与他人等环境的积极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对生活空间的掌控能力和自信心,以及促进环境资源和机会的运用,以进一步帮助个人获得更多能力的过程。[1]增能理论的基本假设是:

(1)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而产生的。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之所以会处于弱势地位,并非他们自身有缺陷,而是由于他们长期缺乏参与机会所导致。造成无力感的根源有三个:一是弱势群体的自我负向评价;二是弱势群体与外在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三是宏观环境的障碍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在社会中行动。

(2)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障碍,使个人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

(3)每个人都不缺少能力,个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的。

(4)服务对象是有能力、有价值的。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在于通过共同的活动帮助服务对象去除环境的障碍和他们的无力感,使他们获得能力,并能正常发挥他们的社会功能。

上述社会工作的本质内涵及其增能理论的基本假设,可以帮助我们不断通过寻求自身及环境资源优势,提升个人能力,在与环境良性互动过程中克服心理疲劳及情绪倦怠,战胜“职业耗竭”走出“职业倦怠”的阴霾。

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一)教师职业倦怠

“倦怠”(burnout)是美国大众常用的一个语汇,用以描述一种歪曲的人职关系。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首次将它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2]费鲁顿伯格进而把“职业倦怠”定义为: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3]“职业倦怠”(job burnout)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视为现代社会的一种职业疾病,普遍发生在各种助人职业的人群中,教师就是这一现象的高发群体之一。

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指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较大压力的情境下,由于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与他人相处的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的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包括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三个方面。教师职业倦怠导致教师负面情绪及行为频发,严重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及专业成长,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危害,使教育教学质量下降,最终会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有学者开始关注这一现象,至今已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1980年,首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召开,将职业倦怠的研究领域扩展到包括教师职业在内的众多助人行业中,形成一股研究热潮,而教师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更成为研究的热点。

总之,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日益突显,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环境下,从事助人职业的高校教师极易产生精神紧张、身心疲惫、情绪低落、无助感等职业倦怠现象,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必须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社会问题,从社会工作视角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助人工作方法及增能理论有效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是有一定诱因的,这些诱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

第一,显性社会环境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影响。当今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多样化,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有流行的趋势,社会竞争剧烈,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分配不公扩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的压力和焦虑也随之升高,心理负担加重,紧张焦虑、社会适应困难和情绪低落成为当前严重困扰人们心理的社会问题,对高校教师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

与此同时,高校教师还要应对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进程带来的各种冲击和挑战。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完整的网络化知识、熟练运用外语和多媒体新技术的能力等。这些较高的要求给高校教师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此外,我国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进程推进很快,尤其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均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层面,使当今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并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乃至内容,转变着人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同时,也对教师的角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高校教师既要更新观念补充新知,还要与时俱进学习掌握新技能、新方法,凡此种种,无形中都给高校教师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这种情况下他们极易对工作产生紧张、焦虑感,进而萌生职业厌倦心理。

第二,隐性社会评价是诱发职业倦怠的环境因素。职业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它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同时也决定了该职业的吸引力。在我国,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事实上这还只是一种精神安慰。因为一旦涉及到实际,绝大多数人对教师职业的不屑一顾,以及社会其他行业的福利待遇都使教育行业大打折扣。社会上羡慕高校教师的不过是非坐班制及带薪长假,很少有人能真正感受到教师工作的枯燥单调。由于环境、能力和接触面的限制,教师的办事能力也非常有限。这些看法和经历一旦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便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一定的职业压力。增能理论提到的在人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自我负向评价及教师群体与外在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都使他们对助人职业产生怀疑进而产生厌倦情绪。

第三,高校内部组织环境造成的教师职业倦怠。组织环境主要包括管理风格的民主与否、制度环境的宽松与否、教师工作场所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态度和热情。过于呆板、强度高、不注重和谐的组织环境是导致教师倦怠重要原因之一。

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殿堂。近年来,为了最大限度调动教师工作的潜力和积极性,许多高校都实行了工作量制度,以量化指标规定了教师学术、教学、科研等任务,并直接与教师的奖金、职称评定等切身利益相挂钩。因此,高校教师为了应对这样的机制,几乎每天都要疲于科研课题的申请和研究,忙于学术论文构思写作和发表,同时还要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而且现在的大学生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这些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情感和精力乃至财力。这种过于量化、功利性的手段,会导致教师负荷过重,精力不济,顾此失彼,疲于应付,工作绩效不高。学生对此也会产生意见,反过来影响教师的情绪,导致其对工作的兴趣减弱,产生职业倦怠感。

第四,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封闭了教师释放压力的安全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它是保证教师顺利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条件。学校中的人际关系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外,最主要的就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当然,大多数教师都能在心理互换、心理相容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但不可否认,由于高校教师知识、能力、水平相对较高,其独立自主性也相对较强,工作思维方式也存在较为强烈的差异性,如果缺乏积极健康的竞争氛围以及灵活有效的引导,极易使教师之间互相嫉妒,关系紧张。这样,教师释放消极情绪的安全阀便被关闭了。在这样不和谐的环境下工作、生活,人们易情绪低落,缺乏归宿感、安全感,进而给教师造成心理负担,使他们产生压力感、耗竭感及倦怠感。

第五,个别教师欠缺人格特征是倦怠产生的内在诱因。研究表明,同样的压力源,在不同个体身上产生的压力反应是有差异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竞争激励机制的引进,大众群体对高等教育需求质量和数量的日益增进,不免会给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师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压力,然而,这种作用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程度。个体人格健全、心理承受能力强的教师就会不断提高自己,跟上形势发展;相反就难以适应发展的要求,形成心理压力,若长久得不到释放,日积月累,会引起负面的生理、情绪反应,如焦虑、愤怒、暴躁、抑郁、枯竭,还会引起不良行为,导致教育行为的失衡。

总之,教师职业倦怠是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元的,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出现不仅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而且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缓解教师所面临的职业压力,让其走出职业倦怠的泥潭,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因为,教师职业是一种助人职业,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寻求有效的克服职业倦怠的对策与措施。

三、增能理论视阈下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路径

根据增能理论,增强权能就是个人在与他人等环境的积极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对生活空间的掌控能力和自信心,以及促进环境资源和机会的运用,以进一步帮助个人获得更多能力的过程。基于此,借助增能理论克服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如下:

(一)构建高校教师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系统不顺畅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的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学校,接触的人除了学生还是学生,因此,教师的社会人际关系网络较小,其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度相对来说也较小。因此,根据增能理论克服教师职业倦怠,首先应该在改变社会环境的同时,为教师构建起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

1.宏观层面: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社会支持氛围

增能理论的首要观点认为: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而产生的。因此,克服教师职业倦怠首先要改变对教师不利的社会大环境。由于社会中某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高校教师的自我负向评价和负面经验的形成。虽然,近些年教师的社会地位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与社会其他职业相比,高校教师的薪金收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而且他们要付出的不仅仅是体力还有智力、精力和心力。这种付出如果能够换来社会的尊重及他人的高度评价,就易形成教师的荣耀感、归属感及正向心理体验。因此,重视教育、重视教师的社会风气需要进一步加强。正向的社会评价会使高校教师充分体验在高校执教的神圣与伟大,进而产生幸福、快乐的职业体验与职业追求。从微观上,应建立有效服务于教师学习、工作、生活的社会支持系统,并使教师职业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在与社会各个系统的互助互长中健康发展,以避免教师要么枯竭,要么趋向功利的不良倾向。

2.中观层面:发挥学校工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强化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工会等群团组织是联系学校与教师的桥梁,具有独特的沟通功能。工会等群团组织应动态了解教师的需求,及时反映心声;积极营造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良好氛围;不断完善教代会、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让教师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从而进一步激发工作的热情。

从学校层面看,高校本身要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积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生活环境。一是要加大硬件投入,尽力完善教学和文体生活设施,满足教师教学、科研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二是要着力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精神环境。学校要实行民主化的行政管理,给教师较大的学术和专业自主权,为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决策提供机会,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增强其责任和归属感。三是高校还应为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性化的人文环境,要注意引导教师把个人的工作目标与整个院校的发展方向相结合,既满足其个体成就需要,又能促使学校的预期目标转化为教师积极工作的动力。

3.微观层面:相信教师自身的能力与价值,提升高校教师职业价值感“教师赋权增能”理论强调尊重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张赋予教师以教学政策制订及决策的权力,从而有效地从教师个体和外部工作环境两个方面对教师发展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有效、合理地运用教师赋权增能理论必然会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得以改观。基于增能理论的基本假设:即相信服务对象是有能力、有价值的。在制定相关政策方面要充分考虑教师能力的承受力;同时,要充分相信教师的潜能并为教师能力的释放搭建各种平台,为教师创造施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空间和机会。如此,才能使教师的工作激情经久不衰,才能避免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提升教师的职业价值感是关键。将职业价值提升到与个体对生命价值追求相一致的高度,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个体对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使个体投身于工作。而做“科研型”的教师是提升教师职业价值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引导教师搞科研,其根本目的是改变教师的生存状态,克服职业倦怠,创造幸福的教育生活。其价值取向是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成长,焕发工作热情,体验自我生命意义和价值,找到安身立命之根,享受职业创造的快乐。

(二)增强个人权能达至教师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

高校教师应树立远大的人生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主动适应转型期社会的新变化,迎接知识经济和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挑战。教师要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高校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事业为重,以促进学校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级人才为己任,不断学习,开拓进取。只有以这种积极的心态投身于学校的工作和社会的发展中去,教师才能从根源上消除职业倦怠的困扰,做到心态平稳、荣辱不惊。同时,高校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缓减压力、抵抗挫折、忙里偷闲的方法,不断增强自身的耐压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自己乐观、自信、坚强、幽默的个性,正确对待遇到的各种压力和困难,把压力看作是一种挑战,在不断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最后,要加强身体锻炼,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经受住较繁重工作的压力,一旦身体垮了,倦怠就容易滋生,也就无力应对日常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了。

虽然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困扰着教育界、心理学界,影响着高校的专业发展及教师的身心发展,但只要社会、学校以及教师自身做出积极努力,挖掘环境资源,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完全可以创造出高校教师的幸福职业生活。

[1]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20.

[2]蒋奖,许燕.心理健康工作者枯竭的研究进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87-88.

[3]李永鑫,张阔,赵国祥.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34-237.

本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干预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15E-074];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项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干预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535001]

〔责任编辑:王乐群〕

G451.4

A

1002-2341(2010)05-0138-05

2010-08-23

东波(1965-),女,黑龙江桦川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社会学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高校教师职业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