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慧娟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充637009)
读《乌托邦》
——析托马斯·莫尔设想的公有制
米慧娟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充637009)
指出《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创始者托马斯·莫尔的思想精髓所在,其中财产的公有制是乌托邦的最大特点,也是莫尔社会主义思想中最可贵的要素。通过关注《乌托邦》这个完美的共产主义国家图景,分析和讨论托马斯·莫尔的公有制思想。
乌托邦;托马斯·莫尔;空想社会主义;公有制
托马斯·莫尔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文主义者,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者,他的《乌托邦》正是这一理论的体现。这位写出一部宣传财产共有原则社会制度的精彩对话集的作者,是在情况复杂的16世纪最引人注意的代表人物之一。[1]
在这部《乌托邦》中,托马斯为当时的英国广大劳苦百姓所承受的痛苦慷慨陈词、大声疾呼,并且指出了造成这种痛苦的根源,提出了具体的办法和措施。托马斯·莫尔断定私制是万恶的根源,只要私有制存在就不可能根除贪婪、争讼、掠夺、战争及一切社会不安的因素。[2]财产的公有制是乌托邦的最大特点,也是莫尔社会主义思想中最可贵的要素。
在《乌托邦》这本书中,托马斯描绘了这样的一个社会:
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在没有私有制的条件下,根据平等原则来组织生产。乌托邦社会在经济上是一个统一体。国家的最高机关——元老院统一对各个地区生产的一切产品进行统计,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产品的再分配。乌托邦的全部土地是共有的财产。国家可以把劳动力从甲地转移到乙地。
乌托邦的基本经济单位是家庭,每个家庭从事一定的手工业生产。家庭的生产受国家官员的监督;家庭所生产的全部交给国家。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家庭并不一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大多都是经济上的联合体。一个人如果不愿意从事这个家庭所担任的那种手工业工作,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职业转到别的家庭。这样,同一家的人可能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中,因为每一个家庭都只能从事一种手工业工作。
手工业和农业所生产的一切产品都是整个社会的财产,公民从公共仓库或公共市场领取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在后来的乌托邦中,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给公民分配产品的形式:有的采用算术平均的原则,有的采用按功付酬的原则,还有的采用按需分配的原则。[3]但是就莫尔的乌托邦来言,它采用的是第三种形式,也是最彻底的形式。
在乌托邦里,实行的是六小时工作日,因为莫尔相信六小时就可以保证全体公民生活富裕。之所以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能过这样富裕的生活是由于乌托邦彻底消灭了寄生现象。而在莫尔的思想里,把士绅、上层贵族、牧师、仆役、乞丐看作是寄生者,把一切生产奢侈产品的人和妇女列为这一类;在乌托邦,只有从事社会所需要的其他活动的人,而且只有在他们真正担任着公认为有益的工作期间,才能得以免除体力活动。比如说国家的官员、那些为科学工作的青年都可以免除体力,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这些青年有负众望就会被调回体力工作的岗位。反之,如果在从事体力劳动的公民中有人表现出智力活动的才能,就会解除他的体力劳动,进入智力劳动当中。
设置奴隶制方面:似乎它本身的含义就是与托马斯·莫尔的理想和乌托邦所体现的完美制度是违背的。但是这一制度确是乌托邦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奴隶的两个来源——俘虏或法庭判决。在乌托邦的奴隶实质上是被判处终身强迫劳动的人,他们在乌托邦担任一些成年人所厌恶的工作。他们出于宗教的动机担任起不愉快的工作,作为对社会的特殊形式的服务。据莫尔的说法,凡是在乌托邦受这种惩罚的人在别国都是会被判处死刑的,但是在乌托邦不会对公民实行死刑,他们甚至把在邻国被判处死刑的人赎买回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乌托邦奴隶制是一件好事。
政治制度方面:乌托邦的全体官员都由公民选举产生,下级官员(摄护格朗特)由家长选举产生,高级官员(特朗尼菩尔及总督)由摄护格朗特选举产生。这种民主的管理制度和莫尔时代的政治实况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莫尔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专制制度发展和巩固的时代,当时的官员任免也完全听从上面委托。而托马斯描绘的这种政治制度体现了一定的民主。
教育制度方面:那里所有的儿童,不分男女,都受到社会教育,既包括书本学习,也包括实际工作——手工业和农业的学习。高等教育的组织形式是社会训练班,凡是预定从事科学活动的青年必须在这里学习,同时,体力劳动者也可以参加。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不难理解,托马斯·莫尔写作的《乌托邦》中展现的理想的社会经济制度是基于中世纪时期的社会状况,是以中世纪的手工业为蓝本。乌托邦生产的直接组织者不是整个国家,而是城市。显然莫尔所说的国家好像是中世纪的城市联盟一样,只是按照作者的意图理想化了。
莫尔的前辈大多数把共有首先了解为消费品的共有,然而在莫尔的观念里,中心思想却是生产的共有,虽然他也不反对消费品共有并大加支持。显然他在当时的社会里就已经懂得,社会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组织而不是消费组织。另一方面,莫尔在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方面的设想体现出的民主主义特点,就当时的思想水平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乌托邦》的作者托马斯·莫尔生活的时代,正好是在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正在诞生,原有生产关系即将打破。刚进行完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不仅扩大了殖民者的殖民地,还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这为他写作《乌托邦》提供了条件。他的作品采用文学形式的写法就是受了这一时期以描写新发现国家为内容的书刊影响,如1507年出版的《宇宙志引论》或1511年出版的《新世界》。
而发达的英国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表现突出的首推呢绒业,英国的呢绒业不仅供本国需要,而且在欧洲有广阔的市场,是英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出口最多的1565年,达134 055匹,占全国出口总值的81.6%。[4]而几乎与此同时,英国农村开始了一个以“圈地”为外形的大变革。随着羊毛的需求量增大,这种圈地运动越加的明显,就形成了一个“圈地运动”。急于发财的地主利用手中特权侵占荒地和公地,用栅栏和沟渠圈围起来,建立大牧羊场;有的大地主将自领地直接改为牧场,赶走大部分农民;有的则当出租地租约期满后,用提高地租的办法迫使农民放弃续租,甚至强迫农民退佃,然后将土地大片出租给牧场主经营。由于圈地制度牧场增加了,可耕地的减少,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低价出卖家庭手工制品,而找不到别的工作可做,从事盗窃的人数增多,结果不是因偷窃被绞死,便是以四处乞讨为生。[5]
莫尔在乌托邦中写到,这些人“把可以居住的可以耕种的每个角落都弄成荒地,仿佛他们的鸟囿和兽园占地还不够大”。[6]希斯拉德说:“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7]
对社会经济制度的批判:在面对地主为了侵占荒地和公地,不惜动用自己手中的特权,还有“圈地运动”导致失地农民增加,社会问题严重的情况下,政府不但不采取任何措施来消灭祸害的根源,反而用各种严酷的法律手段来对付那些失去土地、没有生存保障的而不得不去偷窃或者去流浪的穷人。
对私有制的批判:莫尔认为,在私有制度下,既谈不到正义,也谈不到社会太平。[8]在私有制度下,每个人都尽可能的把一切攫为己有。无论社会财富有多少,它们都只能进少数人的钱包里,其余人的命运就只能是贫穷。而前一种却往往是凶狠狡诈的人,后一种是谦虚淳朴的人。要建立公正的秩序,必须彻底废除私有制。莫尔坚决不承认他所处的社会是公正合理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劳动者“年轻力壮”时遭到剥削,而后,“当他们老病交加,造致病痛的时候,国家却是忘恩负义地对待他们,让他们落得一场悲惨的死,作为对他们的报酬。”[9]
对政治制度的批判:莫尔在《乌托邦》中尖锐地批判了都铎王朝专制国家的对内和对外政策。他对外反对封建性的侵略扩张,这个时期的英国几乎一直试图夺回自己在百年战争中失去的土地。但是侵略战争会使全国人民的福利受到极大的影响。莫尔指出,“国王们遵循的决不是和平的目的,而是完全为了王朝的利益,他们会不惜损害自己国家的福利的。”[10]他以此来反对侵略战争。他对内反对都铎王朝的税收政策,他认为都铎王朝为填满王室金库而采取的对国家来说是“可耻的”和“致命的”方法(比爱德华四世、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更厉害地毁坏货币并人为地过分提高其价值)时,还对全国人们征收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莫尔在《乌托邦》中就引述了他的所作所为,即当国王戴上了“一副公正的假面具”,得到了“某些古老的老掉牙的法典”后,他就以这些法律为依据追逐私利,从臣民身上勒索罚金。[11]
托马斯·莫尔及其《乌托邦》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他的公有制理想和反对私有制的奋斗目标,这些内容反映了他作为一名实质上的共产主义者的本色,也是他赢得人们认可的关键。
莫尔所处的时代,英国充满了尖锐的矛盾,需要彻底地解决。批判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英国的社会经济趋向、反对强行剥夺农民、揭露都铎王朝国家政治的阶级实质、同情劳动人民——这一切都说明莫尔是一位克服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局限性的真正思想家。[12]正因为是对当时英国社会现实的不满,莫尔在写作《乌托邦》的过程中,表露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同时最重要的是提出了自己构想,在这个范本城市乌托邦里,一切制度都将是完美的。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一个平等公正的社会,城市里的人们生活幸福!
在这本书里,尽管作者惯用幽默的语调掩饰的写法,但托马斯·莫尔丝毫没有忘记他的既定目的——对他认为能表现较好而又较公正的秩序的时代寄予热切的期望,并在此书中绘制了一张完美社会的蓝图。
乔·奥·赫茨勒认为《乌托邦》这部杰作充满了微妙的讽刺、尖锐的批判、一触即发的幽默、明智的建议和智慧的闪光,以引人入胜的叙述形式充分表达了莫尔所属的少数学者集团的最深刻的洞察力。他摆脱了这些学者在当时非常明智地指出的种种不足之处,提出在贸易、政治、社会生活和宗教事务等领域中建立新秩序的愿望。[13]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展示了一个完美的共产主义国家图景,这本著作远远超过了他的同时代和后来的同类作品。作为一个思想家来说,莫尔在社会思想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给后人留下了第一个经过全面考虑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方案,也留下了论证社会主义原则时所采用的方法。在《乌托邦》中,私有制的废除,是莫尔在乌托邦社会里建立了一个新的原则——社会公民不受剥削并在合作、互助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这就是莫尔最伟大的功绩。
《乌托邦》体现出了共产主义观念性,莫尔深刻地同情被压迫和被剥削者,反对资本主义产生时代所特有的原始积累的统治形式的不合理性,因此。从这层意义上看,莫尔本人不仅仅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同时也是当时的无产阶级前身的情绪和愿望的体现者。莫尔用广大群众的眼光来看待英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这就赋予《乌托邦》特殊的意义。对劳动者利益的维护和对统治者的坚决谴责构成了《乌托邦》的共产主义观念的实质。[14]
从圈地史方面来看,《乌托邦》的史料价值,在《乌托邦》中对圈地运动及其后果的描述如此之鲜明,乃至于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同时代人能够达到这样高度的水平。[15]而这一文献资料在后来的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中撰写著名的专论资本主义起源的第二十四章时将其作为史料之一而加以采用。
而伟大的共产主义导师马克思对托马斯·莫尔的评价也颇为复杂,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因为早期乌托邦社会主义者确曾相信那些用真理武装起来并受正当愿望鼓舞的人能够“随心所欲地”创造一个完满的秩序而谴责他们。就像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概括的那样,“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弊病;消除这些弊病是思维着的理性的任务。于是,就需要发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并且通过宣传,可能时通过典型示范,从外面强加于社会。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16]
跟他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著述也是称赞备至。认为“莫尔代表了文艺复兴人物中所表现的最完美的形象。他是那个时代真正的产儿,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新的启示,吸收了它的最高的文化,欢呼这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生活,他的整个生命为真理所渗透;这些真理不限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各个时代的。”[17]
[1]-[3][8]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134,140,142.
[4] 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65.
[5]-[7][13][17] 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63,125-128,138.
[9]-[12][14][15] N·H·奥西诺夫斯基.托马斯·莫尔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13,120,125-128,176.
[16]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40.
Through reading Utopian——To analyze the public ownership envisaged by Thomas More
MI Hui-juan
(School of History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9,China)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Utopia is the essence of the mind of Thomas More,who is the founder of the Utopian socialism.And the main character of U-topia is the public ownership of the property;meanwhile it is also the most precious element of More's socialist thoughts.It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omas More's public ownership by concentrating on the perfect communist blueprint of Utopia.
Utopia;Thomas More;Utopian socialism; public ownership
book=7,ebook=8
B503.9
A
1009-8976(2010)02-0023-04
2010-02-05
米慧娟(1985—),女(汉),河南焦作,硕士主要研究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