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东超
(徐州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历程研究
巩东超
(徐州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阐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演进和发展历程以及每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理清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轨迹,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和适应我国国情,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健康第一,身心发展相协调,终身体育为方向并逐步完善的学校体育思想理论体系.
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历程
学校体育思想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和时代的学校体育实践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学校体育的认识或看法,是指导学校体育实践的理论依据,它来源于教育理论和学校体育实践,并在学校体育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1]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时代特点,同时又受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纵观近现代100余年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演变,无不折射、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对学校体育的影响.本文从社会学角度探寻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轨迹,揭示其发展规律,为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提供参考.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殖民主义用巨舰、鸦片和商品打破清帝国紧闭的大门,古老的中国一向赖以维系社会人生的“圣经贤传”连同硬弓长矛,一齐败下阵去.创巨痛深的打击,使一些中国人从“子曰诗云”的迷梦里惊醒过来,转而学习西方,引入许多新的技术艺能、思维范畴、学说体系和社会理想,同时西方教育思想逐渐渗入中国社会文化并逐渐被接受,伴随这些教育思想的传入,创办了西方式的新式学堂.以被誉为“近代玄奘”的严复为代表的进步人士,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引进中国兴办的西式学堂中,这也为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如严复通过译著《劝学论》(译自斯宾塞《德育、智育、体育》一书),成为我国第一个传播西方国家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思想学者.他强调国民个体的“德”、“智”、“体”三方面的素质,着重强调个体素质的提高是必备的前提条件,这样民族才能兴旺,国家才能富强.在此基础上把西方体育引进到学堂,把体操规定为学堂的学习课程,内容主要是瑞典式、德国式、日本式的普通体操、兵式体操和游戏等,并开展了以西方近代体育为主的各种体育活动.这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1902年,清政府正式提出军国民教育思想,留日学生奋翮生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军国民篇”,倡导国民应具备“军人之智识、军人之精神、军人之本领”.这一时期的军国民教育思想成为当时学校体育思想的主流思想,学校体育多带有一些军国民教育色彩.1903年颁布了《奏定各级学堂章程》,在仿照日本建立新教育制度的时,也全盘吸收了日本军国民体育,并颁布军国民教育主义案及实施办法,内容为小学及之同等以上之学堂,一律注重兵式体操;中等及同等以上学校,一律学习打靶,并讲授武学;各种学堂以体操为主课;各学堂应注意体操方法,均应厉行关于军国民教育主义训练;各学堂应设运动部,以教员之长于体育者为部长,监督学生之运动;实施办法注重体操、兵式体操、打靶并讲授武学等.[2]辛亥革命后,时任民国首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也把体育作为学校教育内容之一,指出:“兵式体操,军国民主义也,普通体操,则兼有美育与军国民主义两者”,认为它具有增体质,培养意志和美育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尽管军国民教育不是理想社会的教育,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了拯救民族危机,必须实行军国民教育,这种思得到了当时知识界、教育界的认同.1914年,第一次世界战爆发,激发了社会各界强烈的爱国热情,在这个时期,军民体育思想在我国学校体育中达到了鼎盛时期.[3]
一方面,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国际提倡和平运动和国内反帝救亡运动的影响,欧美自然体育思想和实践的传入,以及以兵士体操为主的体操课不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等原因,学校体育主导思想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多依靠美帝国主义的援助,在教育上也受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极大影响. 1922年颁布壬戍学制,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军国民体育被指责为不合民本主义,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我国学校体育界也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推广,军国民体育思想走向衰落.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五四”前后传入我国.当时正处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东西方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和交流.1919年5月,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鼻祖杜威受国民党邀请来华讲学,为国人详细介绍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由于受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我国学校体育界也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推广.特别是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直接受教于威廉斯者.如吴蕴瑞、袁敦礼等人,他们回国后,大多担任体育理论的教学和培养学校体育师资的工作,编写学校体育教材,著书立说,对我国近代学佼体育的理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还有的在国民党教育部任要职,如郝更生等也通过行政力量加以传播和贯彻,从而使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我国近代学校体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主张体育即教育,认为:“体育是教育的一种形式”“体育是以身体大肌肉活动和适当的环境为工具,而谋求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我们不是锻炼肌肉以增强他们的力量,而是通过身体的运动来教育人,附带地增强他们肌肉的力量,其目的是在社会中的一个人,而不是他的肌肉.”可见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强调体育即教育,体育的目的是教育人,身体发展和健康则是体育的副产品;主张体育即生活,根据威廉士观点“体育是生命和生活”体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形态,是一种生活方式”,“体育应该发展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娱乐活动的技巧和对娱乐活动的态度”认为体育即生活,体育既是人类生活的经验和习惯,又是生活和生命的需要;主张自然体育取代非自然体育,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推祟自然性体育活功,如符合儿童本性的游戏、舞蹈、户外竞技运动,野外活动和各种基本技巧,而认为“形式化的体操和体育,乃是教育中的畸形现象”,是违反人的本性和非自然的,“虽对改正姿势有贡献,在教育上无大价值也”;主张体育要适应人的生理及心理,自然体育思想认为应从儿童的“个性自由”、“个性发展”出发,尊重儿童的意愿和兴趣,给儿童提供自由发展的机会,让儿童在学习中自己去体会感受和得到满足.[4]由于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把体育作为教育、生活方式来对待,强调本能的冲动,追求自然的活动,符合当时新教育和民主教育的要求,所以很快就在中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盛行.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当时的特殊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全面学习原苏联体育教育理论,引进原苏联学校体育思想,翻译原苏联体育教材,聘请原苏联专家讲学.全盘否定美国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及其体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体系,自然主义体育思想退出我国体育指导思想的主导地位.
新中国刚成立之初,党和政府确立了提高国民体质的指导思想.出于政治上的目的和需要,当时奉行的是与苏联结盟的外交政策,向苏联老大哥学习成为全国上下一致的思想和行为.对国民党时期的教育以及自然体育思想进行了全盘否定,照搬了前苏联的教育思想、内容、手段和方法,所以建国初期至文化大革命时期,把前苏联行之有效的“劳卫制”形式拿过来是很自然的事.这个时期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思想的核心目标,建国初期,受长年战乱和贫困生活的影响,国民体质和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十分恶劣.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体育工作,十分关心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在1950年和1951年毛泽东曾两次作出健康第一”的指示.特别是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1952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十二字方针以后,指增强体质在学校体育中确定了自己的应有的位置.1953年毛泽东同志又将“身体好”作为三好学生的第一条,更强调了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性,对纠正轻视学校体育,忽视学生健康的状况起了重要作用.“增强体质”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一直很大.
“劳卫制”是为了实现增强体质这个目标而采取的具体实施方式.1951年,北京、上海先后试行了与“劳卫制”相仿的《体育锻炼标准》.1954年国家体委颁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和标准》.同时,国家体委、高教部、教育部、卫生部、全国学联等单位联合发出了《关于在中等以上学校中开展群众体育运动的联合指示》,从而在全国大、中学校中掀起了体育活动热潮.“锻炼身体,建设国家;锻炼身体,保卫国家”成为深入人心的群众性口号.“劳卫制”的测试项目很多,包括田径、体操、举重等,这些项目贯穿着速耐力等,是对人体素质的全面锻炼.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苏在意识形态方面发生分歧,加上接踵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与副食品严重短缺.国家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学校体育运动不得不大幅减少或停止.“劳卫制”难以维持,不了了之.1964年,中央正式废除“劳卫制”名称.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尤其在“文革”时期,学校体育也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压抑了人们对学校体育理论研究探讨的积极性.劳动代替体育、军事代替体育充塞于学校体育思想与实践中,体育完全成为政治的附庸,学校体育受到严重摧残,学校体育思想被极端扭曲,我国学校体育思想领域出现大混乱和大断带.
“文革”后期的“乒乓外交”以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五连冠,对于世界政治格局以及中国的发展而言,意义非比寻常.这个时期国家运用竞技运动手段来提高民族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反映到学校教育思想上就是以增强体质为目标,以提高运动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思想占主导地位.1979年教育部等4部委联合召开的扬州会议为主要标志,提出了一整套改革学校体育的重大措施,使学校体育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了良好发展的开端.1982年教育部颁发新的体育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1983年“西安会议”提出学校体育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普及为主,以经常锻炼为主的指导思想后,学校体育以体质教育为指导的思想更为明确.这一时期对体质教育思想的强化,反映了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对中国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实践中由于过分强调形式上的身体锻炼,导致体育课成了锻炼课,体育教学因素与过程被简化,实质是提高运动竞技水平.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共中央1985年5月27日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我国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大量国外教育理念涌入中国,学校体育思想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种学术观点并存并趋向多元化的全新时期.[5]
5.1 快乐体育思想
快乐体育思想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日本引进的,他们认为“快乐体育教学是重视每一个不同运动所具有的独特乐趣,并可以愉快地从事学习的一种体育,是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的一种体育”,强调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教学过程,以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发展个性,形成积极乐观与向上态度的多重目的.快乐体育既是一个口号,也是一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还是一个包括较完整的教材理论和教学方法论的教学实践体系.快乐体育在学校体育和体育学科的目标上明确地提出应与终身体育相结合.在不否定运动的手段意义的基础上,提倡让学生在从事运动的过程中体验各种运动的不同乐趣,使学生认识这项运动,并热爱这项运动,把运动学习本身作为重要的目的.最终实现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运动中的乐趣,理解运动的意义,为他们终身参加体育锻炼打下基础.[6]
5.2 终身体育思想
终身体育是90年代以来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终身体育的主要范围包括:第一,长期不懈地坚持体育锻炼.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有1小时的锻炼时间;学生毕业后,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次,每次30分钟.锻炼者能积极地、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第二,体育兴趣浓厚并稳固持久.在校期间,学生表现出对体育有极大的热情和毅力;走上工作岗位,表现出对一个以上体育项目感兴趣,并长期坚持锻炼.第三,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在学校通过体育教学懂得体育锻炼的价值、身体锻炼的原则和方法;走向社会,通过多种途径接受闲暇体育教育、竞技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第四,参加体育活动时总体感觉好,并伴随快乐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教学产生快乐体育的情感体验;进入社会,在身体活动中消除忧郁、烦闷等不良心境,产生愉悦、爽快的情绪感受.第五,把体育活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校内外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离开学校能够继续经常从事有益的体育活动,将体育看成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5.3 “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思想
1999年10月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杨贵仁司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的精神,在“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发言中指出“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组织力量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课题的应用性研究”.2001年3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出台,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建立了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递进关系的层次目标体系和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学习领域.2006年教育部、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接着教育部、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还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因此,健康第一思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会起主导作用.
6.1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阶级性.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受社会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并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纵观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历程上经历了比较明显的5个阶段,即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以增强体质、为目标以“劳卫制”为形式的学校体育思想,以增强体质为目标、以提高运动技术为方式的学校体育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种学术观点并存阶段.
6.2 在目前情况下,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由单一的体质教育向多维度发展,学校体育价值由单纯的生物体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转变,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思想体系.
6.3 随着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学校体育在21世纪以“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将在很长一段时间起主导地位.
〔1〕黄力生.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演进与发展历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5):87—90.
〔2〕潘志琛.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演变的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1(2):47—55.
〔3〕刘欣,刘新民.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探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2):90—92.
〔4〕潘志琛.论我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发展演变及其特点[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0(1):61—69.
〔5〕张慧春,范国梁.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50年[J].体育学刊,2003(2):68—70.
〔6〕毛振明.快乐体育的理论及产生背景[J].中国学校体育,1996(6):61—63.
G807.4
A
1673-260X(2010)07-01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