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修行观与周敦颐修养论比较研究

2010-08-15 00:4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坛经慧能自性

郑 艳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公共教学部,重庆 合川401520)

慧能修行观与周敦颐修养论比较研究

郑 艳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公共教学部,重庆 合川401520)

周敦颐思想中或多或少地渗透进了佛教禅宗和道家思想。通过对周敦颐和慧能 “识心见性”与 “思”、“顿悟成佛”与 “诚即圣”、“出没即离两边”与 “允执厥中”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元化的,而是儒、佛、道融汇的多元文化。

慧能;周敦颐;修行观;修养论

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大多都有出入佛老的经历,他们在振兴儒家文化的同时,又要为儒家创立一套更为严谨的哲学体系以排佛老。但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佛、道两家思想的痕迹所在,足以证明中国文化是三教融汇的文化。慧能在中国禅宗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对传统佛教进行革新并吸收传统思想文化,使禅宗思想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直接导致后来宋明理学的产生。钱穆曾在《六祖坛经大义》中说:“唐代之有禅宗,从上是佛学之革新,向后则成为宋代理学之开先,而慧能则为此一大转捩中之关键人物。”(《六祖坛经研究论集》)由此可见慧能六祖对宋明理学的影响。而周敦颐作为理学的开山鼻祖,思想中无不呈现出禅的影子。

一、“识心见性”与 “思”

慧能对传统佛教进行革新,不再从烦琐的戒修及形式化的坐禅上下工夫,提倡单刀直入、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道。他认为自心便是佛,佛就在自性、自心之中。人自迷而不知佛在自性中,由此提出要“识心见性”。识得本心、本性即可成佛,“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坛经》)。“识心”乃是识得本心,佛自在本心中,本心即是佛。成佛就可得到解脱,超脱世俗。他又讲:“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内外明徹,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眛。悟般若三眛,即是无念。”(《坛经》)由此可知,识心的更深层的涵义,即做到无念使心自净,念念无著,还原本心。本心本原清净无杂念,需要做到无所念才能使心自明、自净。“见性”是自见、自知、自心真如之性,自见本性般若之知。然而“见性”是建立在“识心”的基础上的,要先通过“识心”、“明心”才能使自心本性得以彰显。他说:“故知一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坛经》) 然而“识心”与“见性”并非一般的“知”与“见”,而是佛教中常讲的一种自心自性的自我观照,自我显现的圆融法。这足以说明慧能是以“识心见性”作为成佛的重要修行工夫之一。慧能的“识心见性”要求内外无著及念念无著以达到自净本心的状态,从而得到解脱成佛。他在《坛经》第二十七节中讲:“为世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般若常在,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莫起诳妄,即自是真如性。用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说明其“心”、其“性”是当下现实中的“心”与“性”,注重当下的解脱超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广大信徒的修行,所以被信众所接纳而广为流传。

周敦颐的“思”与慧能禅师“识心见性”有异曲同工之处。“思”乃圣功之本。思通则能通几微,也就是使人达到无思而无不通达的圣人境界,即不被善几、恶几所蒙蔽。“不思,则不能通微;不睿,则不能无不通。是则无不通生于通微,通微生于思。”(《通书·思》) 可见,“思”在为圣工夫中的重要性。思是圣功之本,思之至,则没有不通的。前面谈过无思不等于不思,无思是本,思通是用。无思若从人道层面上讲则是“诚”,若从天道层面上讲则是“静”;思通在人道层面上讲则是“神”,在天道层面上讲则是“动”。这样,他就把天道与人道联系起来了。从“无思”与“思通”,从“静”与“动”来看就是一种体用关系。但如何将“本”与“用”贯通呢?周敦颐就此说:“无思,本也;思通,用也。几动于彼,诚动于此。无思而无不通,为圣人。”(《通书·思》)表明他是用“几”来贯通体用关系的,然而“几”又是微妙不可测的,是动静之微,能在“几”上作出敏锐而正确抉择的恰好是“诚”。也就是他在《通书·圣》中所说的:“诚、神、几,曰圣人。”由此可说明,他的观点、立场是人得立足于“思”,思后方能诚、能神、能几。

二、“顿悟成佛”与 “诚即圣”

修道成佛是佛教修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佛”是佛教觉悟圆满的理想人格神,追求成佛是中国佛教徒的终极目标。不管这个佛境到底是真实还是虚幻,是此岸还是彼岸,信徒们还是想通过修行、觉悟而寻求精神解脱而忘却现实中的痛苦和苦恼。然而芸芸众生得通过何种修行方法才能成佛呢?这就是慧能教外别传提出的“顿悟”说。此“顿悟”说是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汇的结晶学说,他开创了一种顿悟之禅风。“顿悟”乃是直指人心,当下了悟即可成佛之道。可与“顿悟”相对的还有神秀的“渐悟”。慧能说:“善知识!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悟即元无差别,本悟即长劫轮回。”(《坛经》)他又说:“人有两种,法无不一。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心。”“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若学顿教法,愚人不可悉。”“自性顿修,立有渐次,契亦不立。”(《坛经》)从慧能禅师的这些话语中可知,佛法是没有顿、渐之分的,只是人的根器有利、钝之别,是为了悟成佛而假立了“顿悟”和“渐悟”之名。只要人不自迷,而得悟即可当下直指真心,使佛性自我彰显。可“悟”需自悟,如不能自悟则可觅大师示道开启。慧能说:“善知识!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善知识!遇悟即成智。”(《坛经》) 他又讲:“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教法流行后代,今学道者顿悟披剃,令自本性顿悟。若不能自悟者,须觅大善知识示道见性。”(《坛经》)从中可知,慧能也是在弘忍五祖示道开启下见得真如本性,从而顿悟成佛。于是他也将此法流传并作为开启迷悟弟子之道,让众徒们都见得真如本性而成佛。“悟”与“迷”则作为成佛与否的一个必要条件,迷人不见自性则不得成佛,而悟者自悟或得到大师示道见性即可成佛。

与慧能“顿悟成佛”说有异曲同工之处的乃是周敦颐的“诚即圣”思想。“诚”是“人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且又是为圣的日用之功,需要不断地日积月累。“诚”是至纯至善的,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而“几”是产生善恶的源头,因此,需要日念心中之“诚”而弃恶从善。只有达到了“诚”的境域,人才能做到众理万事自然不待思勉而从容中道矣。只有通过不断地培养人的善性成为圣人而进入“诚”的境界则能通微知几,知吉凶祸福之机,才能做到至纯至善。而人也并非只要做到了“诚”就可以成为圣人,周敦颐讲:“诚、神、几,曰圣人。”(《通书·圣》)

三、“出没即离两边”与 “允执厥中”

慧能反对一切形式化的修行,他认为口念佛教并不能自悟成佛,关键还在于心中是否自观真如本性。于是慧能禅师提出以帮助众生破除一切执著,让众生慧眼识得真心、真性的“出没即离两边”修行之法。他将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等人叫到跟前对他们说:“汝等拾弟子近前,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汝各为一方头,吾教汝说法,不失本宗,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于性相。若有人问法,出语尽双,皆取法对,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坛经》)这“三科法门”是佛教为教化众生而立的科目,通过科目对修行来达到破“我执”的目的。慧能又在“三科法门”的基础上提出“三十六对”。“三十六对”概括众生对世界万法的分类,用相对二立法使众生看到任何事都有相联相对的两面,不能执著于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应做到“出入即离两边”以达到“究竟二法尽除”直入佛性的境界。慧能“出没即离两边”修行方法的提出是想超越对立两边而能体悟自性便是佛性的道理,这样无非是简化了原来佛教修行的烦琐戒律和形式化的修行法。提出众生修行即可当下成佛,这增加了众生信佛的信心,也就成为世俗流行的方便法门,在客观上拉近了世俗间与出世间的距离。慧能说:“一念吾若平,即众生自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坛经》)作这种修行成佛之道的提出是使众生更注重自身价值体验,佛性、佛就在当下现实的人的心中,只要不被万法、万相所迷惑,或不要过分执著于外在的“相”与内在的“空”,就可成佛,而不需要向外另寻佛性、佛。那么,就可通过自我开悟、无念、无执著而使自身佛性得以显现。众生即佛,佛即众生。这样的修行法利于人们精神的解脱而忘却现世生活的悲痛和烦恼。

慧能“出没即离两边”的修行法与周敦颐“允执厥中”的成圣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处。要不偏不倚地坚持正道,一切做到中和、中节。人性的善恶是由“几”产生的,“几”乃动静之微,由此分化出“善几”和“恶几”。其实“几”是一种“度”,人之善恶是看人是否能掌握好这个“度”,而这个“几”是微妙不可测的,并且这个“善几”和“恶几”是很难把握的“度”。恶固然为非正,而善也未必全善,只有真正做到允执厥中,即是要真诚地坚持那不偏不倚的正道,做到中和、中节以合乎圣人之道、天之道。故君子要慎动,动必正,用必和,一切都要合乎善,将恶念及恶排除在外。

慧能与周敦颐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两人的思想却有相似之处,这与当时佛、儒、道三教思想合流有关。慧能所处的唐代正处于三教融汇阶段,周敦颐所处的北宋时期,出于排佛、老的需要,而出入佛、老,其思想脉络中难免不融汇进佛、道思想。宋明理学也是在三教合流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儒学新形态,不同先秦儒学。本文研究是想说明任何一种思想文化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不断地与其他异质文化的冲撞下得以融会发展的。所以,我们应该科学地对待各种思想文化,而不能一味地排他。

[1](唐)慧能.坛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9.

[2](宋)周敦颐.周敦颐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2.12.

[3]梁绍辉.周敦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

[4]洪修平,孙亦平.慧能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

[5]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编辑委员会.六祖坛经研究论集[C].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国65.

[责任编辑:贺春健]

B244

A

1671-6531(2010)04-0033-02

2010-05-09

郑艳,女,四川乐山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公共教学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猜你喜欢
坛经慧能自性
重思慧能的“自性”
——从体、相、用出发
如何读《坛经》
明清大藏经版《坛经》源流略释
《敦煌坛经读本》出版
慧能哲学思想探微
以荣格原型理论分析《天之骄女》中马琳的悲剧
禅争
慧能,不识字的禅宗六祖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Dust in His Dark Materials and Tan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