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析论

2010-08-15 00:48吉晓华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理论课

吉晓华

(滁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安徽滁州2390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析论

吉晓华

(滁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安徽滁州2390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作用。要想加强该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课程性质,明确教学目的;注重寓论于史,凸显课程特性;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拓宽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及其实施方案,全国各高等院校从2006级本科生起统一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其作为一门新增设的以历史知识为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广大教学工作者高度关注和努力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把握课程性质,明确教学目的

“纲要”课程虽然讲授的主要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但在被归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之后,在课程性质的定位上无疑就成为了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其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历史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在了解国情、国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如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如何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在新的一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中,中宣部、教育部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而“纲要”课程的开设正是完善的重要举措,因为要想学习和掌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必须要求学生对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有相当的知识积累和知识铺垫。从调整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结构看,“纲要”课程处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两门课程之间,是承上启下的过渡环节,其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上比以前更为合理缜密。前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后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衔接两者的是近现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只有既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又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基本国情和历史发展脉络,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所以,“纲要”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是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地位极其重要,其开设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相互支撑、良性循环的有机统一整体。

由“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所决定,其与中学历史课以及高校历史专业课在课程属性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普通历史课程侧重于从学科本身或学术角度进行教学和研究,而“纲要”课程虽然以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内容,但它所承担的不是单纯的历史教育功能,而是更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它是所有大学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个组成部分之一。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是“纲要”课与中学历史课和高校历史专业课最显著的区别,它不是从专业的角度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方方面面,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探讨,而是围绕近现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这一主题展开,帮助学生做到“两个了解”和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与正确性。其政治导向性非常强,对基本历史问题的论述应严格遵循党的历史问题的决议,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基本理论的介绍,要有权威依据,不能主观臆测,道听途说;对错误的学术观点,要旗帜鲜明地予以批判,不能听之任之,随波逐流。

基于“纲要”课程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始终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要求,切忌将其等同于一般历史课程,过多介绍和研究历史的方方面面,导致教学内容宽泛化,变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历史专业课。否则,“纲要”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会大大削弱,其教学的实效性也无从谈起。

二、注重寓论于史,凸显课程特性

“纲要”课程虽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毕竟是以历史知识的传授为途径的,所以,历史属性仍然是它最基本与原始的属性。这一点也就决定了“纲要”课程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同的特性,它不是展开地论述课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而是用历史事实去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问题与理论观点,做到寓论断于史实之中。

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之所以要增加“纲要”课程,正是要利用和发挥史学的育人功能。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单纯讲理论,脱离历史,就会失去生命力,难以使学生真正信服。离开了史学的方法与逻辑,“纲要”课程就会失去学术依托,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价值也就会不复存在。因此,“纲要”课程又不等同于传统的一般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白“纲要”课程与其它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与“概论”课程的不同要求。在讲授方式上,“纲要”课程是讲“史”,以历史讲逻辑。而“概论”课程是讲“论”,以理论讲逻辑;在授课目的上,“纲要”课程主要是阐述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历史及其内在的规律性,帮助学生做到“两个了解”和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与正确性,侧重于史实剖析。而“概论”课程主要是从理论上科学回答为什么中国只能选择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深刻内涵,侧重于理论分析。只有明白两门课程之间的不同要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错位,更好地提高“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求真是史学的本质特征。要想凸显“纲要”课程的特性,就一定要尊重史实,实事求是,依据历史事实得出基本结论。只有在讲清近现代中国基本国情和历史发展主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问题做深入的剖析,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历史和人民作出“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因此,在“纲要”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借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长期形成的“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四性”(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严密性)的经验,注重历史总结与理论分析,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中去伪存真,把握本质,又要吸收历史课教学中解读史料、铺陈史实、再现情境、洞察真谛的教学技巧,真正以原生态的信史作为理性思考的空间和检验政治理论的依据,以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从“纲要”课程的特性看,只有处理好历史知识讲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在历史阐述的基础上,切实加强这门课程的理论思辨性和政治导向性,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才能真正发挥其课程价值。

三、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虽然“纲要”课程是一门以历史知识为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打破了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纯理论灌输的课程体系,但是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这门课程在学生中尚未得到普遍认同。归究原因,一方面,学生虽然在中学阶段学习过历史课,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他们往往偏重于死记硬背,没有养成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方法;另一方面,在进入大学以后,学生受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学习功利性很强,普遍存在“学史无用论”的心理,从而对“纲要”课程的开设往往产生一种排斥的态度。因此,如何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对“纲要”课程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纲要”课程教师必须破解的难题,也是“纲要”课程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从“纲要”课程的实际出发,要想提高受学生欢迎的程度,以下几个方面至关重要。

1.课堂教学轻松有趣。在大学校园中,虽然学生对历史课程兴趣不大,但历史通俗读物、历史小说、历史影视剧、历史纪录片、《百家讲坛》却大受学生欢迎,其原因是喜欢听故事乃为每一个人的天性。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拥有众多栩栩如生、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更有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在讲授“纲要”课程时,要抓住其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精彩纷呈的中国近现代史以活生生的故事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情节冲突中体会历史的魅力,改变以往历史课程授课枯燥乏味的状况,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纲要”课程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2.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出生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成长于市场经济背景之下,其思维活跃,个性张扬,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精挑细捡,避免面面俱到,从学生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出发,组织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真正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学过基本历史知识,如果“纲要”课程是简单重复中学所学过的历史内容,无疑会使学生乏味无趣,感觉是在浪费时间。所以,“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注重吸收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给予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满足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进一步深化学习和理解的需要,以提高“纲要”课程的吸引力。

3.素质培养兼顾其中。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渴望学到知识,更希望锻炼实际能力,培养综合素质,为以后求职择业奠定坚实基础。“纲要”课程教学不能仅仅定位在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方面,同时也要兼顾素质培养的目标,否则学生自然会产生学而无用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创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型学习、探究型学习和合作型学习等学习方式,从中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纲要”课程只有兼顾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两全齐美之效,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考核方式灵活多样。“纲要”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考核方式如果仅局限于传统的考试模式,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考试负担,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且也会导致学生平时消极懈怠、考前死记硬背的现象,影响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为此,“纲要”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去以知识考核为主的考试方式,在期末考核中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查方式,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和理论的理解水平与应用能力。同时加大平时考核力度,次数由少变多,权重由小变大,考核形式可包括作业、笔记、课堂发言、小组讨论、读书报告、实践活动等。通过考核方式的调整,可以帮助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乏味学习方式,强化能力培养目标,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纲要”课程的兴趣。

四、拓宽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

“纲要”课程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依据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拓宽教学思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问题式教学。在当今信息多元化的背景下,学生在学习“纲要”课程中,与自己所了解的知识信息有时存在一定的冲突,从而产生不少困惑和疑点。对于这些困惑和疑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一般在每堂课结束前可留给学生们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要求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下堂课授课前,随机安排1-2名同学上台用简短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论点和论据。最后,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得出正确的结论。问题式教学既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相关理论的认识,又能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兴趣。

2.互动式教学。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出现“教师上课疲劳”和“学生听课无趣”的尴尬状况。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安排学生走上讲台,通过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就某一问题或知识点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提高历史思辨能力。互动式教学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改变死气沉沉的局面,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

3.案例式教学。“纲要”课程教学内容非常丰富,重大历史与理论问题偏多,而教学时数极其有限,仅36课时。如果面面俱到,全面介绍,那教学就只能浮光掠影,浅尝辄止,难以达到教学效果。要想解决这一矛盾,案例式教学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教师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案例,搜集相关资料,提供给学生进行阅读分析和评判讨论。最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疏导下得出合理结论。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获得认知类似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而教师对于这些类似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则可以少讲,甚至不讲。案例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相关历史知识和理论问题的认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达到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效果,以节省课程教学时间。

4.多媒体教学。作为以历史知识为载体的“纲要”课程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但这种特点的体现在教学中仅靠口头表述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辅之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因此,多媒体教学对于“纲要”课程极其重要。教师应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配以文字、图片、影像,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特别是要精心选择历史纪录片与影视作品辅助教学,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复兴之路》、《百年中国》、《走近毛泽东》、《邓小平》等历史文献片和《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孙中山》、《开天辟地》、《南京大屠杀》等历史题材影片都是极好的教学视频资料。通过这些珍贵的视频镜头可以再现历史事实,使学生更生动、更形象地了解国史、国情,认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基本走向。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升“纲要”课程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5.实践性教学。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是提高“纲要”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和革命老区资源,结合“纲要”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走向社会,切实感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并撰写调查报告,加深对有关理论问题的思考。如笔者学校所在的皖东地区就有凤阳县的小岗村、来安县的半塔抗日根据地、定远县的藕塘抗日根据地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文化资源,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气息,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启迪他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进一步提升“纲要”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总之,“纲要”课程作为一门新增设的以历史知识为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教师必须正确把握课程定位,充分发挥课程优势,努力贴近学生实际,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才能使其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并终生受益的一门课程。

[1]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修订版).

[2]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9).

[3]朱志敏.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研究,2007(5).

[4]李松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7(7).

G642

:A

:1673-1794(2010)04-0102-03

吉晓华(1965-),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滁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07jy006)

2010-06-05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理论课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