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典,李 猛
(1.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2.南方航空公司 河南分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试析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
张 典1,李 猛2
(1.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2.南方航空公司 河南分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民航飞行员的职业安全意识对于保障民用航空安全运输有重要意义,职业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尝试着分析影响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群体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影响因素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安全意识与之相伴而生、不断发展.从心理学的角度审视,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败,把职业安全意识与安全业绩或安全事故联结起来是必然的.
安全对于民用航空运输的重要意义是众所周知的.现代民用航空的远距离飞行,需要面对复杂的气象、时差、地理、人文环境以及机场和航路设施,要求多人、多工种协同工作,还以运送旅客或货物为任务,因此飞行员要面对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承担着保障飞行安全和保障服务对象在旅途中舒适、满意的职责,责任重大.然而,据我国民航总局调查统计,62%左右的民航飞行事故是由飞行员原因导致;从世界范围来看,飞行员原因在民航飞行事故的诸多原因中所占比例达70%左右.从对这些民航飞行事故的分析来看,飞行员原因引发的事故中的飞行员大都在职业安全意识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安全规律的认知不深、对自己所实施行为及其后果的认知不足、安全道德感和安全理智感的欠缺、对危险的警觉和戒备不够等.
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是指民航飞行员对民用航空飞行活动中的人、物或环境免受危害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心理过程的总和[1].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问题,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文兴忠的研究指出:文化程度、工作地区、培养途径、单位性质、工作岗位以及年龄、飞行时间与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个人身份、单位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状况等因素与飞行员的职业安全意识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2].笔者认为影响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群体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每个人都有相对独立的活动范围和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人成为独立的安全主体,有其自己特有的安全意识.个体安全意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将影响到人的行为和活动的结果,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出现,致使事故的发生.因此,笔者把民航飞行员的个体因素作为影响其职业安全意识的第一因素,它主要包括:
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3].飞行中飞行员有时视觉上易产生错误判断,如飞过矮树丛时会错误判断高度;听觉上,容易受到背景里类似语音的干扰;工作记忆容量有限,容易因为被打断而刹那间忘了自己刚才在做的步骤.这些种种认知历程均易使民航飞行员在强大的压力下注意力无法有效地运用资源,而忽略了重要的讯息,决策也容易出现混淆不清的思考判断.
在安全活动中,安全主体掌握了关于活动对象、手段及自身的有关安全知识和技能,才能根据安全主体的需要、客体的本性及活动手段所提供的可能性恰当地提出实践目的,并设计实现这一目的的具体途径、方法和步骤.因此飞行员作为安全主体,对飞行活动和其有关的安全知识掌握得越深刻越全面,其从事飞行以达到安全的自觉性也就越高.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人的情绪和情感是安全意识中的非理性部分,对人的安全认识能力的发挥和运用起到导向、选择、激发和调节等作用.人的情感因素会影响人们对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的主动性.
良好的心境下,飞行员感知敏锐、判断准确、操作得当;而在不良的心境下,就可能情绪低落,容易产生违章行为.在特殊情况下,由于情绪过度紧张使大脑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注意突然中断,表现出知觉的狭窄和行为的死板倾向,造成正常的动作程序发生“短路”错误,造成决策或操纵行为失误,最终导致飞行事故.
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4].人们所从事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越是困难的任务越需要更多的意志努力,意志活动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飞行的复杂性和危险性,要求飞行员必须有坚强的意志.比如,当飞行中发生特殊情况时,人们都有一些共同的避难行为.惊慌的人们为了自身的安全,会争先恐后地谋求少数的逃生机会.这是就要求飞行员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坚定意志,面对异常的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安全意志努力克服人的逃生本能欲望和种种消极情绪与困难,保持头脑冷静,理智地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矢志不移地执行正确的决定.
个性是指在现实环境中对各种事物表现出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个人对应激评价及应付等心理调控能力的重要基础.
民航飞行员的个性特征与飞行事故征候之间关系密切.有关研究显示:在1556利操作不当而致飞行事故征候中60%发生于个性和情绪过度紧张或不稳定者,并认为个性缺陷越多,事故征候率越高.个性心理特征对飞行员行为失误有明显的影响,乐群性、情绪稳定性、独立性、有恒性、自律性低分者及幻想、忧虑、紧张性高分者会对安全驾驶产生负面影响[5].
根据国际民航飞行事故统计数据,由于机组行为失误造成的飞机失事占总数的70%~77%.中国民航总局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上世纪90年代机组直接责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52.2%.航空飞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来自150多个工种的信息流源源不断地流向驾驶舱,只有发挥机组的总体力量,明确分工、密切合作,才能全面地处理纷繁复杂的信息并转化为合理的行动.这就使群体心理学的作用十分突出.机组群体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群体意志影响成员的行为.个体在群体中,往往不知不觉地受到无形的影响,表现出与群体内多数人的感知、判断和行为相一致的现象,即社会从众行为.在一个遵纪守法的机组中,个别倾向冒险的人会在群体的压力下注重飞行安全;如果在一个漠视安全的机组里,少数平时循规蹈矩的人也会顺从群体的违章行为.机组成员在彼此相互作用下,会发生一种认同效应或同化现象,个体差异会明显缩小.群体规范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群体意识的强弱.在安全意识较强的机组里,成员大多数能保持安全的操作行为;相反,在安全意识单薄的机组里,成员们为了抢时省力或自我表现,往往倾向于不安全行为而导致失误.群体可以满足个体心理需要、增加勇气和信心,有助于消除单调和疲劳,激发工作动机,提高工作效率,产生社会助长作用;反之,则产生社会抑制作用[6].
正是认识到群体心理对安全意识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相继开展程度不同的机组资源管理(CRM)训练,一般包括以下的课程:沟通、团队的同步、任务分析与工作负荷的分配、压力的管理、错误环节的确认与状况警觉、讯息的搜集、正确的飞行安全心态互动等.此外,基于目前许多航空公司聘用不同国籍的飞行员、跨文化的团体互动也成为被讨论的议题.
环境是一个复杂广义的概念,我们认为与民航飞行员关系密切的环境主要是飞行空间环境和外部条件环境.
飞行空间环境与地面环境有很大差别.虽然现代飞机具有密封座舱和性能良好的供氧装备,但在实际飞行过程中,缺氧现象仍时有发生.轻度缺氧对警觉、记忆、计算和注意等都有影响,对周围事物易感兴趣,可有轻度欣快感;中等程度缺氧,可丧失紧急判断力,思维缓慢,精细协调动作力降低,性格变得固执,工作能力下降;急剧的严重缺氧可导致人的意识迅速丧失.另外噪声和振动可使飞行人员的注意力不稳定、感受器的敏感性下降、精细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变差、复杂反应的准确性降低、时间延长、工作效率降低、容易疲劳.除此之外,民航客机大多都是国外飞机制造商的,国外飞机的设计理念、标准程序的制定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国民航飞行员的安全飞行.国外飞机制造商不可能很了解我国飞行员的思考模式或决策过程,他们基于对自己飞行员的认知所制定的程序、规则,并不一定适合我国的飞行员.在紧急情况下,东方人会怎么反应,西方人不见得了解,所以由他们设计出来的飞机,以及制定的所谓标准程序,会产生文化的冲突是必然的.
外部条件环境也会给民航飞行员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外部条件环境包括:外部气象条件、机场建设及其四周环境、乘客、航管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工作等等.飞行员常会遇到不良的气象条件、飞行计划安排过紧、飞机故障、空域繁忙、等待旅客或货物等问题,它们都会使飞行员的认知、情绪等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从而间接的对飞行员的安全意识造成影响.另外航管人员与飞行员的互动也非常重要,有些事故就缘于航管人员与飞行员的沟通不良,如航管人员的指示错误,而飞行员并不知情,听从错误指示;如飞行员念错高度,而航管人员并没有加以纠正,使得飞行员以错误的高度进场.一个常见的现象是飞行员不了解航管人员在管制时所思考的因素与逻辑,而导致对航管人员的安排有所不满或对被要求等候,而产生急躁的心情.这些都会给飞行员的安全意识带来影响.
企业的管理对飞行员的安全意识也会产生影响,我们认为其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同时企业管理者也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有效的提高并增强飞行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不是天生的,它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或途径树立或强化.对飞行员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心理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民航飞行员充分认识事故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掌握安全工作所需要的理论和安全生产知识,加深其对安全方针、政策、法规、伦理道德、社会公共安全行为准则的理解,牢固树立事故可以预防的观念,提高安全素质,增强安全意识.还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安全生产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教育飞行人员,因为向安全方面的先进人物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善于利用安全事故案例对飞行员进行警醒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可以让飞行员从事故中痛定思痛、吸取教训,提高对安全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7].
同飞行人员的心理选拔一样,飞行人员的心理训练也是在维护航空安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根据国际航空界权威人士的估计,良好的选拔只是完成了培养一名合格飞行员50%的工作,而更重要的工作则必须在训练中加以解决.近年来,由于人因失误所导致的大量飞行事故的发生,使人们更加意识到飞行人员心理训练的重要性.一方面,飞行员心理训练在强调个体技能训练的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人际交流和团体协作方面的训练,以确保飞行安全和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飞行员心理训练的重点应从强调个体的心理运动技能训练转向对复杂情景的认知监控和管理技能训练.因此,建立适应现代航空工业发展需要的飞行员心理训练模式,对于进一步完善现有飞行员的心理素质,促进航空安全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7年中国民航大学民航安全科学研究所、第四军医大学航天航空医学系对两大航空公司的飞行员进行了心理需求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91%的飞行员认为企业应做好准备对将来可能突发的灾难进行心理危机干预;98%的飞行员认为企业应为出现心理问题的员工和家庭成员进行个别心理咨询.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飞行员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和关注程度.这反映出飞行员对心理服务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飞行事故后渴望得到心理的援助,希望得到企业更多人性化的关心.因此有必要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心理援助,主要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属亲人提供的专业指导和咨询,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以改善组织气氛,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提升组织的公众形象,进一步确保民航安全.
〔1〕文兴忠.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调查问卷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6):693.
〔2〕文兴忠.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的初步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1):31-32.
〔3〕彭冉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于和青,焦志安.民航飞行员个性心理特征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6(2):114.
〔6〕罗帆,等.民航机组行为失误的心理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2):191.
〔7〕李正权,等.民航飞行员安全意识的理论探讨[J].航空安全.
B84
A
1673-260X(2010)01-01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