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明
(集美大学 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浅谈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陈建明
(集美大学 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本文主要探讨了电脑网络对大学生健康的负面影响.随着上网时间的延长会导致大学生体育锻炼减少,网络心理问题上升,社会适应能力下降,最终影响学生的健康状况.高校必须加强学校体育改革力度等方面采取以增强大学生自觉体育锻炼的意识,进而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负面影响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计算机网络;大学生健康;负面影响;对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7月24日发布了《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以其独有的特性正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目前中国的网民群体学生所占的比例最大,占到30%,学生网民规模达到7600万人.其中, 30.3%的网民的年龄在18~24岁以下,31.2%以上的网民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大学生成为计算机网络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群体.相关调查显示,在大学期间没有接触过网络的大学生已经不存在了.任何事物都具有利弊双重属性,互联网亦不例外.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能更加广泛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另一方面,网络空间也有相当的负面效应,垃圾邮件、色情传播、暴力恐怖、网上犯罪等等,使得部分学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只有意识到这些负面性的存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1]
健康是一个综合的、历史的概念.目前多数学者同意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即健康包含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健全)、心理健康(心理没有问题与疾病)、社会健康(个体具有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因此探讨网络对学生健康的影响也主要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角度来分析.[2]
2.1 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生命在于运动”.要想维持身体的健康,就要经常地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专家建议:每周3次,每次至少20分钟以上的耐力活动,才会取得健身的效果.较长时间不进行体育锻炼,必然造成体能下降;同时,长时间的静坐和凝视电脑显示器,对健康也极为有害.俗话说:“久坐伤体,久视伤血”.
据调查,很多经常上网的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感或存在某些疾病.使用电脑最常见的身体不适是眼睛出现模糊干涩症状,占接受调查者的62.6%.使用计算机时,视线长时间集中在距离固定且范围狭小的屏幕上,不知不觉中造成用眼过度,这是视力疲劳的主要原因.另外,大学生大多沉迷于网络游戏时,显示屏上的文字、符号或图像不断闪烁发光,眼睛不间断地注视这些发光体,眨眼次数减少,泪液分泌相应减少,容易造成眼睛干涩.[3]由于过度上网,生活不规律,多数大学生感觉上网后头晕眼花,疲惫不堪;原有的近视更加严重了,原本视力好的却近视了;没有食欲,没有运动欲望,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能集中.
随着每天操作时间的增加,其他不适症状也相继出现.在经常上网的学生中,有65%是上网打游戏,由于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游戏操作的高速、单一、重复、幅度变化小,又是强迫体位,这就需要相当大的静态支持力,必然累及腰、颈、肩、肘、腕等部,使部分神经肌肉组织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引起受累部位酸痛、僵硬、麻木、肿胀,甚至引起手、腕、臂及肩部的肌腱发炎.
2.2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迷恋网络聊天或网络游戏本身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应,而过度上网也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大学生处于身心的生长发育阶段,多数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是特别强,所以一部分大学生经常通宵达旦地上网,有的甚至连续多天上网.据国内某高校2005级597名学生上网时间的调查结果为23.79%的学生经常连续2~4h上网;11.22%的学生经常连续上网超过4h不休息;0.5%的学生经常连续8h上网.[4]网络是基十信息共享建立起来的,它开创了信息多元传递和良莠共存的全息景观.网络丰富的信息,为大学生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开拓了大学生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但一些“糟粕信息”、“垃圾信息”,如各种西方网络思想文化、恶意的政治信息、色情的、暴力的信息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毒害,易使一些大学生失去理性思维,迷失方向,价值观念发生冲突.网络的特点,也易使一部分学生过分沉迷网络,天天上网玩网络游戏、聊天或浏览.[5]长期沉迷于网络中,网络的虚拟性就会使人忘记了真实的自我,虽然理想在网络中得以“实现”,但它毕竟是虚拟的,根本无法替代现实,一些大学生由于不敢面对真实的生活,便投身于网络虚拟世界里,越陷越深,最后无法自拔,不得不求助心理医生.严重的甚至出现精神幻觉,人格出现分裂,演变为严重的精神疾病,有的甚至以自杀的方式逃避现实.[6]
2.3 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主要是在聊天或玩互动游戏,尚的网上交友,改变传统交往方式,突破了时空界限.心理学家认为,迷恋上网的人绝大多数都有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在社会活动中不愿或不敢与他人交往,有人自我意识太强,怕别人发现自己的弱点,有人则有挫折感、恐惧感,如考试、恋爱失败就会对类似的人或事产生或多或少的恐惧,甚至逃避与此有关的场合或人.他们在网上可以尽情释放自己,与别人分享内心最深处的感情,提出最强烈的主张,而且比现实生活中更快、更开放地接近别人.一些大学生强烈的交往欲望促使其迷恋于网络虚拟社会的沟通方式,忽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冷冰冰的框架,简单的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现实社会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学生长期迷恋聊天与游戏,会在心理上产生依赖,而使自己更加远离现实,全生活在虚拟世界中.但这种逃避只是暂时的,许多大学生往往是上网时情绪高度兴奋,下网后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有时网上交友的大红人也许会在现实社交中存在极大的困难和障碍,这是遗憾,也是不争的事实.[7]
网络可以说是“双刃剑”,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它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媒介,用好了可以造福人类,用不好遗患无穷.校园体育在与网络文化竞争中处于败势,缺乏吸引力,如果不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必将导致大学生健康水平整体下降,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整体素质.
3.1 倡导学生正确、健康上网
互联网是一项高科技的产物,人类是它的驾驭者和使用者,而不应被它所困.就大学生而言,应该把有限的时间用在通过互联网查找学习资料或阅读有益的文章,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上.当然也可以上网看新闻、听音乐、发电子邮件或与老师、同学、家人远程面对面交流,增进友谊.但淫秽色情的影视和图片、网上闲聊应该彻底杜绝,对网络游戏应有节制,不能时间过长,更不能沉迷其中,荒废了大好时光,在校园中大力提倡不玩网络游戏,不浏览不良网站,做到文明上网,健康上网,上网有节制,对已经有网络成瘾性的学生应该学校、家庭共同给予特别关注,个别严重者应进行心理矫正,使真正摆脱网络综合症的困扰,健康的学习和生活.
3.2 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力度
各高校应努力宣传健康第一的思想,大张旗鼓地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要注意宣传和普及科学健身、科学用眼、科学营养等科普知识,为大学生增加体育锻炼、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科学指导.学校相关部门应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优化体育课的内容的设置,避免陈旧,如可选择轮滑、散打、健美锻炼、瘦身运动、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新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和体育思想,使学生感受到上体育课的愉悦而不是压抑.
3.3 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大学生体育运动会
各高校要定期组织综合性或专项性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进一步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充分发挥其对群众性体育的示范带动作用.完善高等学校学生军训制度,丰富军训内容,发挥学生军训在增强体质、磨炼意志等方面的作用.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3.4 改善大学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
对于场地、器材,学校应通过良好的组织管理和精心的设计编排使之能被充分利用,组织起吸引力更强的课余体育锻炼.同时,学校也应继续加大体育的投入,扩大体育场地和器材规模,充分发挥现有学校体育设施,吸引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有组织地免费开放体育场馆,为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提供方便.
3.5 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传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和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使每个学生至少掌握1~2种体育锻炼的方法,通过长期的锻炼增强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以至于终身受益.[8]
〔1〕郑彦华.大学生上网的负面性分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05):113.
〔2〕贾彦竹.我院大学生上网情况及对健康负面影响的调查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09):54.
〔3〕郁超,李治兵.计算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江苏预防医学,2002,(06):50-51.
〔4〕聂素滨.谈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J].吉林医学, 2006,(08):979.
〔5〕贾彦竹.我院大学生上网情况及对健康负面影响的调查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09):54.
〔6〕聂素滨.谈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J].吉林医学, 2006,(08):979.
〔7〕姚剑文.上网影响大学生健康的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6,(04):119.
〔8〕赵峰.我校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现状与研究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G444
A
1673-260X(2010)09-0172-02
本项目获集美大学科研育苗基金资助(编号:SB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