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以佛教成功传入中国为例

2010-08-15 00:43
关键词:佛教跨文化汉语

丛 众 高 宁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以佛教成功传入中国为例

丛 众 高 宁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在跨文化传播现象的研究中,人们常常忽视语言的作用,而从佛教成功进入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可以看出语言其实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要理解语言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就要了解跨文化传播的相关概念以及由解码和编码的过程得出的语言是跨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佛教传播者采用具有中国语言特色的构词法、符合中国文化的语言使用方式、通俗化的传播方式以及适应当时中国社会和政治需要的各种语言手段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目的,达到其理想的传播效果。由此可见,如果能恰当准确的运用语言就能在跨文化传播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加大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难度,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跨文化传播;语言;佛教;启示

一、跨文化传播的相关概念

文化,从广义上讲可以包括人为的一切东西;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文化可以被看成是某一个特定范围的大多数个体所共享的符号及意义体系,它表现为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相互交往和相处的方式。文化创造并保存了共同的符号体系,从而使其文化成员能解释个人经验并相互交换意义。[1]

所以如果没有这一共同的符号体系,人们就不能实现意义的共享,世界也会因此变得很荒谬甚至混乱,甚至不能得到发展。跨文化传播也就因此成了各文化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必然途径。而也正是人类各种传播活动使得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传播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形式,文化则是传播的内容。

跨文化传播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二、从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解码与编码看语言的重要作用

其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文化是社会化的基本内容,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个人以感知的方式,对外来刺激进行选择、评价和组织,对外在事物进行归义,并内化为个人经验,形成一个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但是每个人所感知的意义都不会完全相同,因此要借助于文化中的符码通过传播来实现意义的沟通。传播活动中,如果讯息的发出者根据情境所决定的互动规则和一定的语法规则择定语言和非语言行动来表达内心的状态,讯息行为者所依据的行为规则,所采用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是由文化所决定的。解码与编码类似,也是人的内在活动,是将所观察到的讯息行为进行意义的确定,即归义过程。[2]

但是当讯息在一种文化中被编码,而在另一种文化中被解码,各种各样的误差都必然会出现。所以,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背景的不同会导致对讯息的不同理解,并导致意想不到的行为反应,从而使讯息行为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讯息行为者的预想期待得不到实现。

然而,讯息行为总在不同的情景中表现是不一样的。同样的内容,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理解方式。因此对讯息行为者来说,为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怎么说”要比“说什么”更重要。这就是说,语言的准确程度和使用语体的适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文化的传播,由此可见语言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

三、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佛教在中国得以成功传播的原因

印度佛教在公元一世纪两汉交替时逐渐传入我国内地,经历了东汉、三国时期的佛、道融合时期,到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玄融合时期进入了隋唐时佛教的鼎盛和成熟期,最后,则为中国文化所吸收,融入我国文化之中。

然而,在传播手段匮乏,传播技术十分落后的古代社会,佛教能跨越地理和心理上的障碍,成功的实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这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更重要的是因为佛教传播行为者采用了正确的传播态度和传播方法,使佛教深入人心,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提到传播方法,人们往往会忽略语言的作用,其实语言的使用技巧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以下就是笔者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佛教传播者的传播技巧。

(一)在造词法上多使用音译结合的梵汉合成词,使得中国人容易接受。

汉语中大部分的语素是单音节的,它们有时可以作为词单独出现。而语素与语素结合形成新的复合词相对随意和自由。所以,佛教传播者就可以利用这一手段将读音和释义结合,形成具有汉语构词特点的新梵汉合成词

梵汉合成词是如何适应我国造词方式的,具体说来有以下3种方式:

1)梵语音译与汉语语素结合。譬如:佛缘、佛法、佛门。

2)汉语语素与梵语音译结合。

a.汉语中修饰和附加的构词方法,形成偏正结构的词语,如:坐佛、立佛、禅语等。

b.汉语中支配与被支配的构词方法,形成动宾结构的词语,又如:悟禅、拜佛。

传播者在翻译佛经时经常会将佛、禅等音译语素同汉语语素结合组成复合词,这与我国汉语构词方式是相契合的。

佛教译词与借词的汉化。

佛教文化在传入中国的同时,也被中国的汉文化所不断吸收和改造,汉语中开始容纳、改造并使用佛教的音译词和借词。梵汉合成词越来越多的被接受及应用,进而成为汉语词汇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如佛是个略称,最早传入中国的时候音译为“佛屠”但是因为汉语中“屠”常与“屠杀”等与佛教教义相悖的词语相关,所以逐渐被改“佛陀”,这是佛教词语汉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此外,塔这个词也是梵文塔婆(stūpa)之节译,词义是宝塔、庙、坟,在魏晋后专造新字,并被广泛使用。

(二)使用语言方式符合中国文化特点

佛教传播者还将佛教教义的内容及意义直接翻译成汉语词语,忽略梵语本来的语音,采用汉语已有的语素或词语及构词方法创造新的词语。我们现在常见的法宝、轮回、天堂、世界等等词语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原本这些词的意义比较狭隘,但是经过了不断地引申和使用,演变成了汉语通用并常用的词汇。而这些词语之所以能被我国文化迅速接受并传播与它们按照汉语的构词手段和方法被创造是分不开的。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在语句中作为一个整体,用固定的形式和表达方式诠释一定的意义,因其音节整齐、言简意赅、发人深省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佛教传播者也同样不会错过这种方式。他们将佛经故事,佛经寓意浓缩于成语之中。例如,一尘不染:“尘”为梵语Guna之意译,有不清洁之义,即“尘境”。包括眼之色、耳之声、鼻之香、舌之味等。“六根”即与“六尘”相对应,是因“六尘”而生的烦忧与困惑。“一尘不染”,是佛家不为欲念所困惑,不为俗世所玷污。而类似的佛家成语还有很多,一丝不挂、不离不即以及天花乱坠等等。

(三)传播方式通俗化,多采用故事形式,并重视口语传播

佛教传播这些佛经并不是简单的讲经说法,而包含了许多富于哲理的故事,企图让诵经者或者信徒们不仅是通过枯燥的教义来侍奉佛主,而是从这些深入浅出的故事中悟出教义之道理所在,从而坚定信仰的决心与勇气。这些故事大都有通俗明白,富于启迪,引人入胜的特点。而佛经故事内容丰富,大致可分为几个方面,一则本生类、一则佛传类、一则教理类、一则寓言类。本生类即是反映佛陀过去世的故事,讲述佛陀的善行,宣传佛陀的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理论,教导人们避恶向善,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有大善大德的菩萨才能转世成佛。佛传类反映佛陀现世的生平事迹,故事包括佛陀降诞、出家、成道、弘法、普度众生及最后的涅盘。教理类则明确宣传佛教的教义和思想,如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其中寓言类最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妙趣横生。以下就是几个本生类故事的例子:

【舍身饲虎】讲的是菩萨舍己为人不惜牺牲一切的故事。

【舍身求法/半偈/雪山半偈】相传释迦牟尼过去世曾在雪山修苦行,称“雪山大士”。天地释见大士苦修,化作罗刹,试探其心,读了过去诸佛所说的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大士闻半偈而心喜,为求后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毅然舍身投崖。

【群魔乱舞】说的是当悉达多乔答摩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索的时候,波旬率领众魔来到这里,千方百计地捣乱、骚扰他。释迦牟尼不为所动,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这一传说说明:要想达到觉悟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告诫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各种魔事,所以要时刻保持警觉才能修行成功。

【现身说法】根据大众部“超人间佛陀”的理论,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化为亲身经历。

民众是任何宗教赖以存在的基础,以上的几个例子说明为吸引更多的老百姓,佛教徒竭力使佛经通俗化,说书、讲故事等民间传播方式被广泛运用。而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唐变文也应运而生,变文是寺院僧侣向民众做通俗宣传的一种文体,一般是通过讲一段唱一段的形式来宣传佛经中的神变故事。

(四)适应社会需求,使用多种语言形式进行坚持不懈的传播活动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文化思想在异国传播开来,必须善于适应,他国的意识形态或文化传统。佛教的适应性不仅是因为他提出的“普渡众生”的宗旨抚慰了苦闷中的中国人让人们不再如此惧怕生老病死,也因为它还主动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如佛经传入中国初期,由于地理上的接近性,被直接翻译成藏文。后来逐步向中原地区发展,汉文佛经大量涌现。当然,蒙文、满文佛经也随着社会的需求而出现。佛教实施的妥协、换位思考的传播策略终于使其得以在全社会中广泛的传播开来。在西藏布达拉宫殊盛三地殿的清康熙长生牌位上,至今还留有藏、汉、满、蒙四种文字的“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佛教能成为西藏一种几乎全民信仰的宗教,并留下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与其不适时宜的变通性、适应性是有很大关系的。

语言是一把通向文化核心的钥匙。作为民族身份的重要象征,语言的影响力之大不言而喻。[2](P173)艾伦伯格和尼霍顿认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像语言那样清楚的将各种文化区别开来。”关于这种区别有个有趣的例子,各种文化会以不同的方式来标示一台坏了的自动售货机。在英国会这样写:“这台机器不接收10分的硬币,请谅解。”在美国可能会是:“不接收10分硬币。”日本的版本则可能会使对机器不能接受10分硬币表示难过,并向消费者致歉。虽然,外语的规则对非本语种的人来说常常显得有些随意和不合理,但对本国人来说,这种规则却更能表达出要表达的意义,更富有逻辑性。

正如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重视这种规则,恰当的选择语言的使用方法,才在中国的文化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特殊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宗教语言体系和表现形式。

四、佛教在中国的成功传播带来的启示

不同的国家、民族通过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双向的交流、传递与吸收,最终达到互惠互利、共同进步。文化并没有优劣之分,自古以来,只有在互相尊重、互为平等的前提下,跨文化传播才可能达到真正的共同发展与繁荣。[3](P412)

跨文化传播的实质在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不管是谁在对谁行为,也不管谁先采取主动向另一种文化进行传递,只要态度端正,通过彼此间的磨合与渗透,最终都能够互相影响,达到交融与和谐,从而为人类文化的传播交流做出巨大的贡献。

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前提是建立在尊重和理解之上的。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传播者的行为方式也会受到态度的影响。在跨文化传播中,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而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则是第一要务。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需要在充分尊重和理解该种文化所生长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背景、特性及人民性格的前提下,对自身作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但这并不等于屈服和一味退让,更不是要抛弃自身本质特性的东西,而是在跨文化传播中更好地融入其他文化,从而使自身得到革新和发展。

跨文化传播须遵循彼此适应,共同发展的原则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两种或多种文化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所以双方就要互相适应,求同存异,从对方文化中汲取精华,为己所用,才能使两种文化共同发展。一种外来文化的输入和传播,必须适合传入国家的具体国情,必须要排除该国固有传统文化的抗拒,必须迎合、依附于该民族固有的文化,进而与之合流,而后才有可能存在、发展,产生作用。

如果要想让世界各国更加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相融相通,共同发展,我们就要了解他国文化和语言习惯,将中国文化精华以最恰当的方式传达给其他国家,同时引进他国的文化经典内容,以此达到世界文化共同繁荣的目的。

[1]许静.跨文化传播效力的要素分析[J].国际政治研究,1997,(4).

[2]〔美〕拉里·A·萨默瓦等.跨文化传播[M].闵惠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李敬一,朱丰俊,王倩,许岭.跨文化传播史上的成功范例——佛教在华传播的现代解读[A].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丛众(1987-),女,吉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高宁(1984-),女,吉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佛教跨文化汉语
学汉语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