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探讨

2010-08-15 00:45:37王文波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科学群众工作

王文波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党建教研部, 吉林 长春 130022)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探讨

王文波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党建教研部, 吉林 长春 130022)

科学发展观在新世纪、新阶段为巩固和发展党的统一战线提供着坚强理论指导,成为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的行动纲领。党的统一战线同样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具有特殊作用。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关系到能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成败和中华民族兴衰。

科学发展观;统一战线;党的领导

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根本指针和行动纲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统一战线,是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有必要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对加强和改进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科学发展观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对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样,它也在新世纪、新阶段为巩固和发展党的统一战线提供着坚强理论指导,成为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的行动纲领。

(一)科学发展观赋予新时期统一战线新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精辟概括。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践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统一战线的发展,是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必然,它赋予了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新的内涵。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要求新时期统一战线要服务于中国的发展,服务于社会的进步,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握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要坚持把包括统一战线成员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要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统一战线的特点和优势。把握统筹兼顾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要统筹推进统一战线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工作。这样,科学发展观就赋予了统一战线新内涵:新时期统一战线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服务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服务于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统一战线工作实践的根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运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指明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中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价值追求和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利益,同时,也要动员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来推动和实现发展。科学发展观就其核心内容和价值追求来说,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统一战线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统一战线工作的核心理念。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最基本的作用和功能就是最广泛地动员和整合各种社会力量,为我国的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广泛而强大的力量支持。在这个意义上,统一战线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做各方面群众的工作,这就更要求统战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多做团结人、凝聚人、关心人的工作,促进统战事业向人本化方向发展,这是统一战线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更充分地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为促进新阶段的科学发展提供广泛而强大的力量支持。

(三)科学发展观指明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方向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当前社会问题的唯一途径。发展是硬道理,这就要求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围绕着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进行。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放在党和国家的整体战略中进行规划和统一部署,即围绕国家建设这个中心来定位,服务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也就是说,统一战线既要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选定发挥特殊作用的位置,又要为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履行职责、提供服务,努力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统一战线只有着眼于时代的进步和形势的变化,不断明确未来的前进方向和努力目标,才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计划性和预见性,取得更大的成绩,实现更大的发展。所以,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根本任务和主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自觉服从国家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四)科学发展观提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新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规律,也是在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基本准则。

全面性原则要求统一战线的工作必须多方动员、多层整合、多元互助,为实现社会的团结和联合打下坚实基础。统一战线的本质就是实现大团结、大联合,其工作不仅要在党所活动的空间来展开,而且还要在国家活动的空间和社会活动的空间来展开,即要在政党、国家和社会三维活动空间同时展开,在发挥党的领导机制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国家管理机制和社会服务机制的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诸领域的统一战线新格局,使统一战线的法宝效应不仅体现在党的执政上,而且体现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和谐上。

协调性原则要求统一战线工作要协调好国内国际两个领域的统一战线。毛泽东在总结我国革命经验时曾经说过,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两件事:一是结成国内统一战线,二是结成国际统一战线。其实,这两条统一战线是内在统一的。也就是说,国内统一战线不是孤立的对内工作,国际统一战线也不是孤立的对外工作,二者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如果看不到它们之间的有机统一,统一战线这一法宝的长处和优势也就很难发挥。为此,统一战线领域的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当务之急就是要立足当前,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进一步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和能力,努力开创统筹协调国内国际两条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局面。

可持续性原则要求统一战线工作要建立起面向未来、体制合理、机制灵活和制度健全的统一战线工作体系。提高统一战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是统一战线工作可持续性的根本保证。众所周知,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所以,统一战线领域党的各级组织,必须把建立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统一战线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的任务提到工作日程上来,这是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一项最为艰巨的任务,也是统一战线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

(五)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新方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新的矛盾、新的关系也应运而生,统一战线工作不但要不断地社会化、多元化,增强包容性和广泛性,还要考虑到统一战线工作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统战工作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就是要更好地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让积极因素最大化,消极因素最小化,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推动中国社会更加和谐发展。按照这一方法论原则,做好统一战线的各项工作,就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关系,树立全局意识和世界眼光,统筹规划、总揽全局,加强战略思维,在不断实现大局利益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实现统一战线中的各个力量、各个因素、各个阶层的利益,从而调动起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积极力量,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二、统一战线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特殊作用

(一)统一战线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重要组织制度保证

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制度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基本点是: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各民主党派是同共产党一起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合作共事关系。人民政协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中国共产党就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通过人民政协进行协商,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集思广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环节。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形式的人民政协,在政治体制和政治运行中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制度保证。

(二)统一战线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内在动力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必须依靠全党、全国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实现这样的大团结、大联合,不能采用党内的办法,也不能采用一般的群众工作办法,只能采用结成统一战线的办法。统一战线是我党的特殊的群众工作,本质就是大团结、大联合。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职能,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统一战线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能够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献计出力。同时,统一战线工作充分运用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广泛联系,积极开展联谊活动,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工作,能够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力量支持。

(三)统一战线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样,就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差异。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统一战线汇集了各方面党外代表人士,他们在各自所联系的群众中往往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统一战线工作,协调关系,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可以有效地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团结和凝聚一切积极因素,对实现我国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统一战线在处理民族关系、宗教关系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作用。事实说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对调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边疆经济的发展,建立和谐的民族宗教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职能,促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进入新时期,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繁重的国内建设与改革任务,积极主动地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关系到能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成败和中华民族兴衰。

(一)切实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和引导

统一战线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极为重要的方面,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是统一战线事业快速发展和有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也不同于过去,但重视统一战线工作这个优良传统不仅不能丢,而且还要长期坚持并发扬下去。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统战工作,牢固树立统战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统一战线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着力研究解决关系统一战线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将统一战线工作纳入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考核的内容,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积极协调不同阶层利益集团的关系

我国通过长期的政治改革和经济转型,引起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社会阶层分化,产生了许多新的利益群体和社会组织团体,社会多元利益格局已基本形成。利益的分化必然引起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而社会个体性、自主性的增强进一步提高了矛盾产生的可能性,加深了协调不同利益的难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效协调国家、社会、个人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利益整合,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的重要课题。对此,统一战线往往具有独特优势。同样的语言,由他们向所代表的群众说出来,容易被接受;同样的工作,由他们到所代表的群众中去组织和开展,效果更显著。通过统一战线的工作,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兼顾各方利益,达到整合社会利益的目的,动员各阶层群众支持和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和执行,从而保证国家政令上下互动,运行畅通,监督到位,执行有力,形成各阶层相互认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和谐局面。

(三)努力构建反映社情民意的沟通平台

统一战线中各党派、各团体、各界党外人士联系各自不同的群众,代表各自群众的利益,反映各自群众的要求。通过统一战线,可以使我们党及时体察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真正顺乎民意、切实赢得民心,从而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为此,统战部门要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统战工作要加强与各界群众经常性、情感性、平等性、互动性的联系,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努力做到觉他人所未觉,料他人所未料,想他人所未想,及时准确地反映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中带倾向性、普遍性、苗头性的意见和诉求。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在反映社情民意中的重要作用,因为他们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了解人民群众的心声,对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感受比较深刻,对社情民意的反应比较灵敏,可以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大量滞留于基层、散佚于民间的鲜活情况、意见和建议。

(四)建立健全统一战线的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机制。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它的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为此,必须不断完善政协工作的协商机制、监督机制和参与机制。在协商机制方面,要充分实行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同社会各界的社会协商、同特定对象或相关方面的专题协商,并形成规范化的制度。在监督机制方面,要提升民主监督层次、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增强民主监督实效,把政协的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人民团体的监督、政协委员的监督、以及各界群众的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在当前,我们应注意选择党和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重点监督。在参与机制方面,各级统一战线组织要围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一步拓宽参政议政渠道,采取有力措施调动方方面面参与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统一战线内部协调机制。协调好统一战线内部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以及各方面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巩固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促进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民主协商是实现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主要方式,是处理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统一战线开展工作和活动的主要方法。要建立健全统一战线内部不同社会力量之间的协调机制,通过有效的协调机制,整合统一战线的内部关系,使之形成合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统战工作的整体作用。

建立健全统战部门与人大和政府的联系机制。统一战线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我国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和机构设置,决定了党是领导核心,人大、政府、政协等的工作是围绕党的总目标,在党的领导、协调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在党的领导下,人大、政府、人民政协共同发挥作用并协调配合。就统一战线工作的外部机制而言,就是要建立健全人民政协和统战部门与人大、政府以及其他国家机关的联系机制。一是要加强人民政协和统战部门的工作机构与人大、政府的相关工作部门之间的对口联系,就需要共同配合解决的问题,进行工作协调或合作办理。二是要做好定期或不定期的信息互通,做到互通有无,信息共享。

(五)不断完善和创新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

科学的方式方法,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跨江之桥”和“渡河之舟”。统战工作的政治性很强、人情味很浓、艺术性很高,需要根据工作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掌握扎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平等相待、民主协商、求同存异、广交朋友、真诚服务和照顾同盟者利益等许多重要原则和方式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有力地推动了各个时期统战工作的开展。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统战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这对我们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做好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努力把统战工作做得具体实在、入情入理,富有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要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研究历来是我们党的重要工作方法,统一战线工作尤其要重视和开展调查研究。不仅要重视对重大问题的调研,而且要经常开展各种专题性调研。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准确了解和把握统一战线不同群体的生存状况和思想动态,发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践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要增强服务意识。统战工作就是服务,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拓展服务领域,构筑服务平台,提高服务素质,做好服务工作,促进科学发展。

D613

A

1008-8466(2010)01-0068-04

2009-12-17

王文波(1963— ),男,吉林公主岭人,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党建、领导科学等方面研究。

张忠义]

猜你喜欢
科学群众工作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不工作,爽飞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科学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儿童绘本(2015年6期)2015-05-25 17:55:54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