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与《般若心经》的智慧

2010-08-15 00:43朱俊璇何尊沛
关键词:波罗蜜众生师徒

朱俊璇 何尊沛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西游记》与《般若心经》的智慧

朱俊璇 何尊沛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它的旨意是教人修心养性,以消解人生中的一切苦厄。在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西天取经之旅既是一个跋山涉水、降妖除魔的外在历练的过程,也是一个灵魂解脱、精神救赎的内心修持的过程。特别是在修持内心的过程中,《心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帮助唐僧师徒度过了许多苦难,指明了前进方向,已然成为师徒四人特别是师父唐僧的重要精神依恃。《心经》同时还是人生的大智慧,它为唐僧师徒也为世人开启了一扇解放心灵的大门。

西游记,心经,修心养性,消除苦厄,人生大智慧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曰: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名亦无无名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1](P161)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佛教典籍中的一部言约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的经典。《心经》全文共260字,是所有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篇,但却是大乘佛教经典中的精华。《心经》的汉译本有十几种,其中以唐代玄奘法师的译本最为通行。由于篇幅短小,语言上口,易于记诵,所以千百年来流传于世,经久不衰,成为流传最广的佛经之一。

佛教的宗旨是教人修心向善。无论是小乘佛教的度化自己,还是大乘佛教的普度众生,都是从最初的修炼自己的心性开始的。而《般若心经》的旨意便是教人摒弃一切杂念、断绝各种欲望、脱离人生苦厄,最终达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的内心安然境界。

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一直以来被定位为神话魔幻小说。人们读《西游记》也多为其中光怪陆离的神仙妖魔、变化打斗情节所吸引,而忽略了它深刻的内在意蕴。《西游记》以佛教思想作为其思想基础,以妖魔鬼怪来影射现实社会的黑暗,以佛家的慈悲情怀来感化众生,进而达到劝人向善的目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双线发展的过程,一条线是外在的降妖除魔的过程,另一条线则是师徒四人扫除内心繁杂,修炼心性的过程。内心的修持是一个与外在除魔同等重要却更加困难的过程。在西行路上也发生过几次险些使取经事业功亏一篑的情况,其原因并不是斗不过妖魔,而是由于师徒之间相互的不信任,关系的不和谐造成的,简单说来即是人心的不定。自私、嫉妒、猜忌等心理是人心中最大的恶魔,只有先战胜了这些心魔,才能够战胜外在的困难。

《西游记》中提到了不少佛教经典的名称,而《心经》则是唯一一部被作者全文引出的佛经。它在小说的前二十回取经事业刚刚开始的时候就被提出,并且贯穿于整个取经过程中。每当遇到困难时,唐僧就会念起《心经》,来消除内心的恐惧。可以说,《心经》是唐僧在取经路上重要的精神依恃。《心经》主张一切皆空,抛除内心繁杂,以获得内心最大的安定,而这也正是《西游记》这部小说的内在主旨,也是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所要完成的心路历程。

《心经》第一次被提到是在小说的第十九回,唐僧与悟空路过高老庄收服了八戒后,师徒三人来到浮屠山,遇到了乌巢禅师。唐僧向乌巢禅师询问到西天还有多少路程,禅师说:“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障难消。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加上题目)。若遇魔障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2](P153)乌巢禅师这里所说的魔障,既指外在的妖魔,也指内在的心魔,在这里更多的是指心魔。《西游记》中唐僧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胆小懦弱,一遇到困难就会心生恐惧,泪如雨落。而《心经》的作用就是帮助他消除内心的恐惧。而且对于唐僧来说,降妖除魔基本用不着他操心,他不仅身边有一个本领高强的徒弟孙悟空,而且还有各路神仙、诸位菩萨的帮助,每次遇险都可以化险为夷,况且在扫除妖怪的时候,他也确实帮不上什么忙。他需要做的就是抵住各方诱惑,安定自己的心神,等待救援。所以对于唐僧来说,克服心魔远比战胜妖魔更为重要。

唐僧从乌巢禅师那里习得《心经》之后,紧接着在第二十回一开头,作者就写到了一个偈子:

法本从心生,还是从心灭。生灭尽由谁,请君自辨别。

既然皆己心,何用别人说?只须下苦功,扭出铁中血。

绒绳着鼻穿,挽定虚空洁。拴在无为树,不使他颠劣。

莫认贼为子,心法都忘绝。休教他瞒我,一拳先打彻。

现心亦无心,现法法也辍。人牛不见时,碧天光皎洁。

秋月一般圆,彼此难分别。[2](P155)

作者认为这个偈子是“玄奘法师悟彻了《多心经》,打开了门户。那长老常念常存,一点灵光自透”。[2](P155)但是从唐僧之后的表现来看,他此时并没有彻底领悟《心经》的真谛,顶多只能算得上透了“一点灵光”而已。毕竟内心的修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经历了多重磨难之后还能保持内心安定,心无挂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大彻大悟。

举一个唐僧此时还没有彻悟《心经》的例子吧。第二十回,即在作者认为“玄奘法师悟彻了《多心经》”的当回,师徒三人路经黄风岭,一阵旋风吹来,唐僧便心生警觉,认为此风甚恶,疑有妖怪出没,而事实证明他的感觉是对的。悟空用“抓风”之法抓过风尾闻了闻后断定果然不是好风,就在这时,“说不了,只见那山坡下,剪尾跑蹄,跳出一只斑斓猛虎,慌得那三藏坐不稳雕鞍,翻跟头跌下了马,真个是魂飞魄散”。[2](P159)其实唐僧在西行路上已经不是第一次遇虎了,但这次却是表现得最不淡定的一次。他第一次遇虎是在双叉岭,“前面有两只猛虎咆哮,后便有几条长蛇盘绕。左有毒虫,右有怪兽。三藏孤身无策,只得放下身心,听天所命”。[2](P98)情况如此危急,唐僧只身一人,却十分得镇定。第二次是过了两界山收了悟空之后,“忽然见一只猛虎,咆哮剪尾而来”,[2](P105)他也仅仅是“在马上惊心”而已。而这一次他的身边已经有了两个徒弟的保护,情况也不比前两次危急多少,却吓得滚下马来,魂飞魄散,确实表现得太不镇定。这时,唐僧想起了刚跟乌巢禅师习得的《心经》,于是慌忙“坐将起来,战兢兢的,口念《多心经》不提”。[2](P159)那么念了“《多心经》”后是否奏效了呢?且看他被妖怪抓去后的表现吧。他是在念着“《多心经》”的时候被妖怪掳走的,被抓到妖怪的洞府,他没有宁死不屈,也没有处之泰然,而是苦哈哈地念叨着:“徒弟啊!不知你在哪山擒怪何处降妖,我却被魔头拿来,遭此毒害,几时再得相见!好苦啊!你们若早些儿来,还救得我命,若十分迟了,断然不能保矣”,并且“一边嗟叹,一边泪如雨落”。[2](P160)通览《西游记》,唐僧的眼泪真可谓流过了整个取经之路,用孙悟空的话说就是“脓包”得很。有在这里嗟叹、落泪的时间,还不如多念几遍《心经》,说不定还能静静心,减少几分恐怖。

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就是作者在此时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为《多心经》,这种称法是不妥当的。据弘一法师在他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中所说:“般若,梵语也,译为智慧;波罗蜜多,译为到彼岸。”[3](P37)“般若波罗蜜多”的意思是大智慧像船一样,把众生从充满苦厄的此岸度到无忧无苦的彼岸。所以“多”是梵语音译,应该与前面“般若波罗蜜”相连,而不是与“心经”相连。那么是不是作者不明白它的意思而搞错了呢?我想不是的,作者不仅明白它的意思,而且领悟得很深刻,只不过在这里跟唐僧开了个玩笑,略含讽喻之意。因为在《西游记》里,《心经》被多次提到过,除在这里写作《多心经》外,在后面基本都写作《心经》的,可见作者知道它应该被简称为《心经》才对。在这里之所以多加一个“多”字,也是在暗示唐僧在此时确实还没有“悟彻”《心经》的真谛,还没有修炼到一切皆空的境界,他还是很“多心”的。

唐僧自从习得《心经》之后,便经常在心中、口中记诵,以消解旅途中的困顿和苦痛。但他毕竟是个凡僧,在遇到艰难险阻时,往往还是会表现出种种的不淡定,《心经》也被妖怪吓到九霄云外去了。在对《心经》真谛的领悟上,他有时候还不如孙悟空领悟得透彻,运用得自如。唐僧心中有太多的挂碍,所以总有许多顾虑。他总是担心高山难过,妖魔难除,前路漫长,离乡日远,所以总是静不下心来。悟空便经常在他心有所虑的时候提醒他不要忘了《心经》的教导,帮他消除心中的恐惧和不安。可以说,比起唐僧整天口诵《心经》来说,悟空更是在心里彻悟了《心经》。

第三十二回,师徒四人行经平顶山,一看到高山拦路,唐僧心头就被妖怪的阴影所笼罩,于是就提醒徒弟们仔细有虎狼阻挡。行者便安慰他道:“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你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言?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你莫生忧虑,但有老孙,就是塌下天来,可保无事。怕甚么虎狼!”[2](P257)行者的这番话意在劝谏唐僧莫要心生忧虑,只要心无所惧便无需惧怕虎狼。可这一席话并没有点醒唐僧,他还在絮叨一路上经历了多少坎坷,遭受了多少苦难,不知“几时能彀此身闲”。行者闻说,笑呵呵道:“师要身闲,有何难事?若功成之后,万缘都罢,诸法皆空。那时节,自然而然,却不是身闲也?”[2](P257)行者这一句话,说得唐僧无言以对,“只得乐以忘忧”。[2](P257)“只得”一词用来颇妙,一刹那间,徒弟成了师父,师父成了徒弟。悟空确实是一个灵性颇高的猴子,虽说取经一行唐僧是师父,但是我认为,悟空才是真正的精神领袖。

《心经》是用以修心的经文,它要人做到内心空灵,去除一切杂念,消除一切欲望,使得心无挂碍,进而达到一种“空”的境界。《心经》全文中,“空”字共出现了七次,即“照见五蕴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法空相”,“空中无色”等。人活在世上,总会被一些外在事物所牵绊,很难做到内心宁静。佛家认为,若要求得心静,就需要修行,即修持自己的心,抛除困扰在心头的杂念,克制内心的种种欲望。要达到什么样的境地呢?就是经文中所说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名亦无无名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心无旁骛,一切皆空,这就是真正的宁静世界。我们说孙行者有超高的悟性,对《心经》有着透彻的领悟,这应该不仅仅是作者的随意之笔,而是有意为之。这一点,我们从作者给行者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悟空”,说明他对“空”本身就具有超于常人的领悟能力。在师徒四人中,悟空是心灵最纯净,最少私寡欲的一个。就连唐僧也经常感慨旅途漫长,妖魔难敌,更经常因此而嗟叹哭泣。悟空不仅自己心无所惧,还经常劝诫、开导师父。在师父慨叹西天路远,不知何时能到时,悟空就对他说:“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2](P189)“但要一片诚心,雷音只在眼下”。[2](P719)连唐僧也对悟空的悟性深感佩服,他也从悟空的话中认识到“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2](P718)这一道理。”

随着取经过程的不断发展,在经历了千难险阻,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师徒四人的心灵也在经历了层层历练后变得更加平和与坚定。师徒兄弟之间,多了几分宽容与理解,少了一些嫉妒与猜忌,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坚定了求取真经的信念。每个人也在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修缮自己的心灵。唐僧更加明辨是非也更加坚强;悟空不再那么浮躁也增加了几分惜生之心;悟能也在努力克服自己的欲望并更懂得顾全大局;悟净也更加勤恳,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可以说,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既是在为众生求福,也是在为自己积德。在经历千难万险到达灵山后,他们自己也得到了救赎,灵魂得到了升华,师徒都修成了正果。这对他们来说,可谓此行最大的收获。

佛教认为,众生皆苦。人生活在这个尘世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着各种痛苦。济群法师说:“佛陀出现于世的根本目的正是帮助众生解脱痛苦,超越生死。”[4](P18)人之所以有痛苦,就是因为心中有太多欲望,求而不得心焦灼,求而可得不满足,人的心就在欲望的得失中痛苦煎熬,所以说欲望是人生苦痛的根源。唐僧也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2](P189)《心经》就是针对这个苦痛的根源来教人修持自己的内心,破除对欲望的错误执着,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务必要达到“五蕴皆空”,才能度脱尘世间一切苦厄。佛法的精髓实际上也是人生的大智慧,佛认为众生皆有慧根,参透这些智慧,便可获得圆满的人生。佛与众生本无太大区别,关键在那一刻的觉悟。灵光一闪,众生皆佛。《西游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之旅,正充分体现了佛教的这一精深义理。

[1]释心田.图解大藏经[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

[2]〔明〕吴承恩.西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弘一法师等.大师读心经[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4]济群.心经的人生智慧[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

朱俊璇(1987-),女,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何尊沛(1947-),男,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波罗蜜众生师徒
唐僧师徒再就业
波罗蜜叶片突变体叶绿素含量测定和超微结构观察
波罗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嫩茎转录组分析
写在六合金光寺
可爱的师徒
儿时与空姐合影 15年后两人成师徒
宿悦书法作品欣赏
油服回暖下的众生象
慈怀众生
藏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咒之咒义及其内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