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时节,黄志玉,祝亚辉,周俐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矛盾分析
蒋时节,黄志玉,祝亚辉,周俐
剖析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完善培养体系的相应措施。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主要矛盾;改进措施
1998年教育部增设管理学科,把工程管理专业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至今,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学校已近300所[1],其中,本科层次的院校有143所[2]。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本建设投入的持续加大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与建设有关的各类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长。但由于工程管理专业开设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培养体系不健全、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
(一)宽口径与专业化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具备基本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中高级人才。按照国家关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宽口径、厚基础”的基本思路,工程管理专业虽然突出了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4个平台的教学,但由于要兼顾学校特色和行业背景,同时受到总学时的限制,无法突出各个专业方向,致使培养方案“宽而不专”。最终导致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宽口径与市场人才需求的专业化之间的矛盾[1]。
(二)专业方向与市场需求
工程管理专业是介于工程技术和管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其应用型本科更强调工程实践中的技术应用。由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方向划分并不基于工程类型,但企业希望招聘人员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即将从事的工作(或工程)有一定的对应性,因此其本科毕业生往往难以“对号”用人单位的需求。此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学校和学生之间联系较少,处于信息的完全不对称状态,因而用人单位或市场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计划(或方案)及其实施过程中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体现和调整。
(三)知识体系与课程设置
工程管理专业包含的基础平台课程多达四大类,包括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如果再加上其他相关知识如语言、计算机、政治思想、专业方向等则至少有8大方面的课程。一方面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较广,如果每个方面都要深入学习的话,则需要安排较多的课程。但由于课时分配有限,有些需要详细深入掌握的课程因为课时不够,学生学得也不扎实。另一方面由于学制和课程设置的原因,难以充分考虑先前所学知识(前导课程)作支撑,课程之间也没有很好地衔接,缺乏后续的课程或实践作检验,因此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效果也不好。这样的课程开得越多,就越让学生产生懈怠的心理[3]。
(四)技术类课程与非技术类课程
虽然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被授予管理学学位,但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应更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尽管大部分工程管理专业下设在具有技术背景的高校,但许多教师缺乏技术背景和实践经验,导致对技术类课程的要求降低。技术类课程的课时量占课程总课时量的比例仅为40%左右,比英国低10个百分点左右[4]。如果增加技术类课程的比重必将挤占经济、管理、法律等类课程的课时,弱化工程管理专业所特有的综合性。另外,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和学时限制,许多教师不得不降低技术类课程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授的只是一些比较宽泛的技术基础知识,无法满足工程实践应用的要求。
(五)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
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较为突出。一方面,当前工程管理专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指导思想和课程体系仍停留在学科成立之初,未能与时俱进。有些课程诸如系统工程、运筹学等,如果不做理论研究几乎毫无意义。在项目管理软件已十分普及的今天,许多教师仍乐于徒手推演网络图的计算,对相关软件的介绍较少。另一方面,大部分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是为了从事具体工作,不仅看其是否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更看重实践技能和学习能力。而当前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实践,是导致用人单位对其毕业生认可程度降低的原因之一[3]。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化、培养模式僵化及培养方案固化是上述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以院校而非市场为主导的培养模式、“规格化”而非“订单式”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惯性思维,以及压缩总学时、公共基础课比例过大、专业方向课和实习实训比例过小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矛盾重重。要彻底化解矛盾不能囿于现有的人才培养窠臼,其改进建议措施为:
(一)积极推进模块化教学
刘武成等(2008)提出了主—子模块课程设置的层次关系,主模块即为专业方向模块,供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选择;子模块是个性化发展模块,学生可根据不同志趣要求选择部分课程学习,以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相对完整性[5]。课程体系采用“主-子”模块形式设置以保持课程体系弹性,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当职业实践需要专业方向或课程体系做出调整时,一般只需对相应的模块做调整即可。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现阶段所采用的课程体系设置,基本上停留在“主模快”层面,较少涉及“子模块”层面的内容,故培养出来的人才既不“一专”也不“多能”,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5]。
推进“子模块”化教学即将一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按相关知识体系进一步进行模块整合。例如,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框架以工程服务过程为主线,以工程项目管理模块为内容构成的,包括“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为主的多个工程项目管理模块[6]。以其中的模块而不是整个课程为单位开展教学,使教师对不同专业方向授课时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在强化知识重点上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则可以结合市场需求和兴趣有更多的选择,同时也避免了一些课程或教学内容之间的重复和交叉。因此,合理设置课程的主、子模块,积极推进模块化教学,既能突出各院校专业方向和办学特色,也能使教学双方提高效率、及时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二)缩短模块化课程学时
目前,一些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的课程学时通常以40-60学时为主,每周4学时计,一般每门课历时10-15周,加之课程间的前后衔接问题,许多教师因此每学期只排有1-2门课;而四年制应用型本科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的时间通常也只有两年左右(4-5个学期),每学期3-4门,共计约12-20门,甚至达不到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更谈不上深入学习专业方向课程[7]。从而一方面是课程安排不合理、师资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是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学以致用。
鉴于总学时和公共基础课往往是院校的 “高压线”,因此,要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之间、技术类和非技术类课程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找到一个供需平衡点,只能在模块教学的前提下,通过缩短模块化课程学时、增加其供给量,进而调整不同类型课程的比重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例如,将工程项目管理这门课分解成进度管理、投资管理、质量管理、资源管理、现场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管理等模块后,短的只需要2个学时、长的6个学时就可以完成[6]。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方向进行选择或侧重(例如造价管理方向的学生可以重点学习投资管理和合同管理等),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学有所专,院校和教师也能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专长做出及时的调整。由于模块化课程学时短,既容易前后衔接,又可以按需调整,使培养计划紧凑而不失弹性,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为实习实训留出了一定的空间。
(三)增加实习实训的比例
具有突出的综合实践能力是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一个基本特征,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教学环节来实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论文、科研、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5]。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实践课程还相当薄弱,一般只占总课时的10%-20%,而国外一般达到了35%左右[8]。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更应率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重。如果能坚持推行模块化教学、缩短模块化课程时间,那么培养计划和方案的灵活性和执行效率提高就是必然的,而实践环节的课时比例增加也就有了坚实基础。另外,还应精心设计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任务指导书,以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针对性,并对实践过程进行有效指导和控制,从而再次提升实践效果。同时,加强与行业的联系和企业的合作,拓宽办学之路。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形成以相关实验室、研究所、咨询机构为依托的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的多功能实习、实训基地,为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硬件基础。
[1]祝亚辉,等.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2]乐云.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工程管理学科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
[3]杨建伟等.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持续改进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5).
[4]刘贵文.中英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比较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6(12).
[5]刘武成,等.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8(2).
[6]蒋时节.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在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
[7]秦力,等.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5).
[8]杨莉琼.工程管理本科教育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5).
G640
A
1673-1999(2010)04-0145-02
蒋时节(1973-),男,云南昆明人,博士,重庆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及房地产学系博士后,从事房地产投资、工程项目管理、城乡统筹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2009-09-26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083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