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建设的新视界:由“教之本”到“学之本”——全国民族院校与民族地区高校中文学科及相关专业教材建设研讨综述

2010-08-15 00:42:56陈迎辉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中央民族大学体例新编

陈迎辉

(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辽宁大连 116605)

教材建设的新视界:由“教之本”到“学之本”
——全国民族院校与民族地区高校中文学科及相关专业教材建设研讨综述

陈迎辉

(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辽宁大连 116605)

由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同承办的“全国民族院校与民族地区高校中文学科及相关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第二次会议,于2010年8月22日至25日在大连民族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大连民族学院副校长范圣第教授到会祝贺,教务处长白日霞教授出席会议,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院长李洲良教授主持会议。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白薇阐述了会议的意义和宗旨,指出民族院校及民族地区高校新编一套适合民族学生使用的中文系列教材,符合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她用“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社会需求、学生主体、个性化发展”5个关键词,全面解析了民族院校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希望新编教材能够体现民族特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教科书,能够由“教之本”变成“学之本”。

在为期两天的大会主题发言和分组讨论中,与会的专家、学者针对民族院校中文学科主干课程拟编写教材的编写理念、目标、体例、要求、特色以及组织与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对推动民族高校中文学科的发展及相关专业的教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中国文学史》教材的编写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徐公持先生以三部文学史的编撰体例为例,从文学史写作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文学史写作体例的创新性与规范性等方面,对民族院校即将编写的教材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建议。

中央民族大学的傅承洲教授结合中央民族大学提交的《新编中国古代文学编写理念与体例》,对“中国文学史”的编写理念及体例进行了说明。他指出目前通行的文学史在编写上各有特色,新的教材编写要在博采众长的前提下,打破以往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分离的状况,在选择作品上要精,不能搞成资料汇编。大连民族学院的李洲良教授提出《中国文学史》的教材编写要坚持“人文理念”“艺术视角”“实用体例”三个基本原则。要以人文精神取代以往所谓“科学”理念,以艺术视角解读作品的文学魅力,以简洁实用的行文规范作为编写体例。使新编教材在求真的基础上,要将善与美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宽广的阐释空间。

中央民族大学的陈允锋教授强调,民族院校要编写的文学史教材应不同于已有的学术型和普及型教材,应是以学生为本体的教学型教材,还应在教学实践中增强教学设计环节。他认为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增强文学知识积累和人文精神培养,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加强学生学术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大连民族学院的何长文教授从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及文学史应承担的功能方面,提出应抓住创作主体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魅力,精选具备人格建构和审美特征的作品,从而形成民族院校教材的特色和价值系统。西北民族大学多洛肯教授提出新编教材要展现文学发展的动态特征。提出在文学史教材之后应设置作品,并在篇幅允许的情况下,可增加准确简明的导读,如古代相关资料和现代研究史等,给学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线索。西南民族大学的徐希平教授主要从教材的体例上提出了编写建议;云南民族大学和勇教授着重强调了文学史教材的质量标准问题。此外,不少专家、学者就教材的民族特色如何体现、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编撰、分体文学史的编写等作了精彩发言。

二、关于《现当代文学》教材的编写

现当代文学主要就现行教材的使用情况、拟定中的新编教材的编写体例、文学史观等问题进行探讨。中央民族大学白嶶教授立足于中央民族大学的具体特点,结合该校现当代文学教研团队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的现有资源,直面少数民族文学经典尚需提炼的基本事实,明确提出要以学生为本的教材理念。倾向以“开窗口”教辅形式带入教材的编写方式;大连民族学院的李晓峰教授在教材编写内容和体例方面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应将民族母语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纳入其中,以反映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多语种的客观属性。二是应从基本常识、一般性知识、扩展知识三个层面来完成知识生成及知识的扩展、延伸与生长过渡,以满足学生对不同层面知识的需求。中央民族大学的徐文海教授认为,民族身份和民族符号不明显的作家在文学史的写作中不应进入太多。宁夏大学的朗伟教授以洪子诚本、陈思和本、朱栋霖本、董健本为范例,分别提出他们编写教材的优势和缺失,提出了可资借鉴的建议。与会专家和学者还提出了新的文学史观的探寻与提炼、中心与边缘关系的化约等有价值的理念和议题。

三、关于《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

北京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李建盛通过对相关背景性参考资料的分析,对民族院校新编文学理论教材发表了很有见地的意见。他首先指出现有的文学理论教材存在理论盲点,新编文学理论教材应把“文学作为艺术”与“文学作为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从编写理念、教材定位、基本思路、编写体例、基本框架、工作方式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民族院校新编文学理论教材的思路和设计。广西民族大学李启军教授对新编《文学理论》教材提出了文学活动的“五元素”说(增加了“文学传统”),并提出以此来结构新编文学理论的思路。李启军教授和大连民族学院的张国民教授都强调了理论的本土化问题。青海民族大学贾一心就如何面对民族文学和民族理论资源问题,指出新编教材应兼顾到民族学生的情感。大连民族学院的陈迎辉建议新编文学理论可增加章节介绍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提出了“浅入深出”的编写结构。中央民族大学刘淑欣则从具体的操作层面阐述了如何融入民族性的问题以及如何“浅入深出”。

四、关于语言类教材的编写

北方民族大学的李生信教授对《古代汉语》新编教材提出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三个方面解决自身的创新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具体阐释。专家和学者主要从汉语言教材编写的可行性、存在的困难、编写目的、种类及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中央民族大学的卢小群教授强调编写教材的范围应扩大,可编写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对外汉语与对少数民族汉语等教材;孙建军教授提出要突出教材的民族特色。西南民族大学的钟如雄教授提议,应充分发挥民族学校的整体优势,建立团队,由组织牵头,通过调研找出合适的篇目与训练方法,编写一套适合学生使用的、民族院校的统一教材。

大会形成了由15所院校组成的中文学科及相关专业教材建设组委会。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允锋教授作了大会总结发言。他认为此次会议达成几个基本共识:第一,民族院校新编教材应注重质量标准,要宜高不宜低,以高带低。第二,在教材编写上要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第三,新编教材要充分体现民族特色。第四,要以热情、自信、慎重的态度编写教材,坚守学术精神,情理并重,务实求新。

大连民族学院副校长杜元虎教授致闭幕辞。他从民族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视角,强调了教材建设的重要性。

1009-315X(2010)06-0607-02

2010-09-09

陈迎辉(1967-),女,内蒙古赤峰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

(责任编辑 王莉)

猜你喜欢
中央民族大学体例新编
中央民族大学
龟兔赛跑新编
学与玩(2022年11期)2022-12-12 03:36:40
注释体例
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 09:22:44
注释体例
南大法学(2021年6期)2021-04-19 12:28:04
注释体例
南大法学(2021年5期)2021-04-19 12:26:42
注释体例
南大法学(2021年4期)2021-03-23 07:55:52
서정인 초기 소설에 나타난 ‘주 변부’의재현방식과 작가인식
健康体检数据分析肥胖及相关疾病——以中央民族大学退休教工为例
中央民族大学微分方程团队简介
事半功倍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