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人心目中的鲁迅

2010-08-15 00:42孙麟淑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鲁迅研究鲁迅韩国

孙麟淑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东亚人心目中的鲁迅

孙麟淑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从中、韩、日三国受中国伟大的作家鲁迅的影响及现当代的韩、日两国的研究热点展开研究,分析并概括出韩、日两国不同政治及文化背景下鲁迅研究的不同特点。认为韩国从“殖民地斗士的思想与精神”和“反封建的领袖”两方面来研究鲁迅,表现出人类的情怀,东亚意识和人类意识,研究主题由“革命家鲁迅”转移到“文学家鲁迅”,发展了研究纯粹文学的趋势;日本通过丰富的考证和资料奠定了研究鲁迅的理论基础,并形成了新颖的研究方法。

鲁迅;韩国;日本

中、韩、日三国属于儒家文化圈里的国家,在以儒教为基础形成的传统伦理、思维方式、文化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多共性,特别是中、韩都有为了保卫国家而展开的反帝国主义斗争,为了建设现代化国家而进行的启蒙反封建斗争,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东亚文化。当然很多方面保持着各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一、鲁迅研究在韩国

在有着相近的文化传统、相似的近代历史命运的中韩两国革命历史里,中国的文化革命家鲁迅出现并奠定了历史性的文化地位。鲁迅是一位为了唤醒并拯救深陷于封建传统压迫的中国人民而进行启蒙斗争,宣扬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以及彻底的抗日斗争精神的领袖。这就是韩国人了解鲁迅、接受鲁迅的最根本的社会文化心理。

李政文在《鲁迅在朝鲜人民的心中》[1]里说过“在我们摆脱封建恶习和传统方面,鲁迅的启蒙影响是巨大的。”

在韩国人的心中,鲁迅的意义不仅仅是在反封建的思想上,更重要的是在时代国民性批判的层面上。其实在中国国内提到鲁迅的改革国民性思想时,就常常意味着攻击民族传统文化,揭露和批判国民的“奴隶根性”“看客心态”、自欺欺人的劣根性等。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评价鲁迅。

1925年著名的《〈呐喊〉自序》就追述了鲁迅近20年间由科学向文学的转变,有一段话常常被评论者认为是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集中表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所以我们的第一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事,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郜元宝指出:“鲁迅在这里提到‘国民’,却未提‘国民性’;他强调要‘改变’的始终不是什么国民性,而是‘精神’。”[2]

韩国的柳树人在1925年提到鲁迅允许将《狂人日记》翻译成韩文,从那时起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了。鲁迅的许多作品被翻译成韩文,并出版了10多本专著和400多篇鲁迅研究论文,形成了“鲁迅热”,可以说在韩国鲁迅研究几乎成为韩国学界的显学之一。

在韩国鲁迅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是研究鲁迅对韩国的影响。朴宰雨的《韩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把韩国鲁迅作品的翻译及研究分为黎明、黑暗、一时露面、潜迹、开拓、急速成长、成熟发展七个阶段,评价了在韩国研究鲁迅的80余年历程。

金允植的《韩中现代文学相互关系——以鲁迅为中心》讲述了韩中两国现代文学的关系,认为韩国接受鲁迅是基于殖民地人民的反日斗争精神上的。他在文章中说:“鲁迅的伟大就是中国的伟大,而且他的伟大又跟中国反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紧密相连。正因为这点鲁迅才备受我们关注。”

金时俊的《流亡中国的韩国知识分子和鲁迅》,追溯了在20世纪20-30年代李又观、柳树人、金九经等韩国作家、诗人在流亡中国时与鲁迅的接触。

金良守的《殖民地知识分子与鲁迅》里记述了关于鲁迅在东亚各国受到同样关注的理由“这是因为鲁迅仍被殖民地的百姓接受为希望之所在,他把社会弱者的生活形象化了的作品,合作为‘抵抗文人’的本来形象,与殖民地独立的欲望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鲁迅的形象。”

金河林在《鲁迅与他的文学在韩国的影响》中分析了韩国作家李光洙、韩雪夜、李冰注、柳阳善、朴景利等在创作中集体受到了鲁迅作品的影响。

朴宰雨在《韩国七八十年代的变革运动与鲁迅》中围绕韩国七八十年代变革运动家所受到的鲁迅的影响展开了论述,还提到韩国革命运动家李泳禧将其誉归于鲁迅,鲁迅是李泳禧的人生坐标和思想归属。

以上的论文可以归纳出鲁迅革命精神的影响。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从艺术研究的视角出发研究鲁迅创作的)。例如金炯俊的《鲁迅-实战战略与真实之间》里提出“鲁迅的创作是与战略的实践行为有关的,所谓‘真是’是在恩格斯、卢卡斯概念中的小说里的真实。”金龙云的《鲁迅创作意识研究》里,通过创作意识考察鲁迅对现实的认识与理想是怎样在作品中体现的。

由此可知,韩国对于鲁迅的研究是有限的。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思想与对比研究方面。

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在研究鲁迅成果方面进入了新的阶段。“在不偏向政治意识形态的、自由的学术研究风气中,更客观地、总体地把握鲁迅及他的文学。强调艺术性的“纯粹文学家鲁迅”和强调思想性与政治性的“革命家鲁迅”的两种不同的研究系统。进入90年代以后,显示了这种合并的趋势。”[3]

虽然在当代韩国,鲁迅作为思想家和革命家的作用不及过去,但鲁迅作为文学家本身的价值却得到更多认同,而且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出现多样化。注重文学本身的语言风格、叙事特征及人物描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明显增加。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毫无疑问地说,研究鲁迅的价值是勿庸质疑的。

二、鲁迅研究在日本

日本是除中国之外对鲁迅研究最早的国家,也是研究领域最广泛的国家,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的研究超过了中国。日本跟韩国、中国是近邻,也是具有汉文化传统的国家,同处东方文化圈,在文化上具备共性。有史以来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并在世纪之初以迅速、果断地接受世界优秀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而闻名。日本对中国的文化、政治、思想的兴趣一直没有减少,而且在接受鲁迅与传播他的文学方面格外积极。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间长达8年,他在日本期间深深地受到日本的先进科学文化及世界文学的滋养,鲁迅把日本作为走向世界的“入口”并以此来体会世界文学。

日本研究鲁迅是中日两国文学文化交流史的重要环节,而且日本研究中国文化在价值上是有很大意义的。在广大日本民众的心中,鲁迅是救国救民的伟大战士,是令人崇拜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一吉幸次曾经讲述“对于日本人来说,孔子和鲁迅先生是中国文明与文化的代表。一个日本人,他可能不了解中国的文学、历史和哲学,可是他却知道孔子和鲁迅的名字,他们常常饶着有趣味地阅读孔子和鲁迅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他们懂得了中国文明与文化的意义。”[4]

鲁迅作品首次在国外被翻译就是日文版本,即1922年周作人把《孔乙己》译成日文发表。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家青木正儿于1920年9月至11月,在《支那学》一卷一一三号发表《以胡适为中心的潮涌浪旋着的文学革命》一文中说,“鲁迅是位有远大前程的作家”,对于《狂人日记》评价为“描写一位迫害狂的恐怖的幻觉,达到了迄今为止中国作家尚未达到的境地”。以后对鲁迅作品的译介便源源不断,对鲁迅的解读和研究更是声声不绝,到目前为止日本发表的关于鲁迅的论著达到几千篇,可以说有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中国的研究水平。

竹内好在1943年12月写了《鲁迅》,40年后这本书已成为日本开始研究鲁迅的指导性书籍。事实上很多研究鲁迅的日本学者也承认他们开始研究鲁迅是基于竹内好的鲁迅论,即“从思想方法开始惊醒变革”的鲁迅论。其中记叙到中国只在旧有模式中进行反复解释是没有意义的。只有通过自己独到的理解鲁迅的新的概念和思维方式来发现、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他还提出了“抗拒为奴”的问题。

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的《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一书,用西方近代的“个”的思想作为科学的命题,概括和阐释了鲁迅的文化思想和精神发展。

在日本研究鲁迅的成果中,可以看出的考证和资料很多,但对作品的鉴赏、解析、审美却比较少。比如松冈俊裕在《鲁迅〈狂人日记〉小考——一起隐含的创作意图为中心》一文里指出,鲁迅自己所说的“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分析了自己与周建人、羽太芳子的双重关系。还有秋吉收所写的《徐玉诺与鲁迅》认为《野草》与徐玉诺的散文诗集《将来之花园》中的某些章节有承袭关系。

日本鲁迅研究突出的是新颖的解读。藤井省三著、董炳月译的《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中,运用传播美学和接受美学批评方法,获得了崭新的文学史品格,为鲁迅研究学术史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丸尾常喜的《鲁迅:“人”与“鬼”的纠葛》认为“鬼”有国民性之鬼与民俗之鬼的分别,以理想的“人”为标准尺度,分析鲁迅作品中的人物,阐述了改造国民性的本质。

通过以上研究鲁迅的文章,可以深刻感受到日本学者对鲁迅研究的热情。鲁迅研究不仅研究其本身,更扩展到中日交流的问题上。

李志的《日本的鲁迅研究在日中文化交流中的意义》[5]中说道:日本研究鲁迅的内在的动力为:第一,对于日本而言,是否需要引进和研究鲁迅。对于20世纪以来的日本文化观念而言,是否需要引进鲁迅作为构建文化体统的一种重要的外来文化思想参考系,并作为继孔子及儒教文化之后的中国文明与文化的营养而加以汲取或借鉴。第二,鲁迅由于其自身的特殊经历和历史价值,是否特别适合日本引进,即日本学术所公认的鲁迅对于日本民主所具有的特有的“亲近感”与“吸引力”。

1972年以来,日本教科书均采用了《故乡》,延续至今。而且据1998年8月号的《文艺春秋》统计,在20世纪图书馆政、官、财、文化人大型民意调查”中,中国的鲁迅选票居第一位。

对日本而言,研究鲁迅起到了了解近现代化的中国人民、文学、文化、思想的一个桥梁的作用。

三、结 论

以上阐释了韩国和日本对鲁迅的研究趋势,明确阐述了两国鲁迅研究的特点,现在来总结一下。

1.韩国研究鲁迅的特点

第一,韩国研究鲁迅与韩国的形成和历史的发展传统有关,从“殖民地斗士的思想与精神”和“反封建的领首”两方面来研究。

第二,从韩国思想文化意义上发展起来,并表现出人类的情怀,东亚意识和人类意识。

第三,从以前研究的主题为“革命家鲁迅”转移到“文学家鲁迅”,发展了研究纯粹文学的趋势。

2.日本研究鲁迅的特点

第一,通过丰富的考证和资料,奠定了研究鲁迅的理论基础。

第二,对鲁迅作品做出别开生面的解读,而形成了新颖的研究方法。

第三,在竹内好的《鲁迅论》的基础上,对误读及委曲鲁迅的部分加以修改和纠正。

韩国的朴宰雨先生曾经在《论文集》的序言中指出:“我们看来,鲁迅是20世纪东亚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思想的、文化的、人物资源。他虽然首先是属于中国的知识分子,但又是属于东亚的知识分子。他是在现代东亚知识界里一直受瞩目的文学家兼思想家,是一位很难再有的历史文化向导。从鲁迅的文学与思想里发现觉醒封建意识的资源、反封建斗争的精神武器,进而发现和帝国主义压迫者或者法西斯权利斗争的锋利的思想武器。”我们将在全世界的事业和世界文化源流的角度来重新认识鲁迅和他的思想和精神,并在以后的日益商业化的社会里,追随鲁迅“精神界之战士”的伟大精神,坚持独立的人格。

[1]李政文.鲁迅在朝鲜人民的心中[J].延边大学学报, 1981(1):50.

[2]郜元宝.鲁迅六讲[M].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12.

[3]严英旭.韩国地区鲁迅研究新动向[J].鲁迅研究月刊,1994(1):41-47.

[4]字严昭.日本中国学史:第一卷[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5]李志.日本的鲁迅研究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意义[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4):139.

Lu Xun,a GreatMan in the Eyes of the East Asians

Son I n Sook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029,China)

The paper dwells on the influence of Lu xun,the great Chinese writer,on China, South Korea and Japan aswell as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modern South Korea and Japan.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research on Lu Xun which is conducted under different polit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are explored and summarized.It is argued that South Korea centers its study on Lu Xun from“the thought and the spirit of a fighter in a colonized country”and“a leaderof antifeudalis m”,exhibiting man’s feeling,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East Asians and humankind. Their research subject shifts from“Lu Xun as a revolutionist to a man of letters”,which has propelled the trend of pure literature study.Based on abundant investigation and data,Japan has lai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search ofLu Xun and formed new research methods.

Lu Xun;South Korea;Japan

I210.96

A

1009-315X(2010)06-0541-04

2010-07-07

孙麟淑(1971-),女,韩国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韩汉现代文学比较研究。

(责任编辑 王莉)

猜你喜欢
鲁迅研究鲁迅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鲁迅研究中的“大问题”与“小问题”
鲁迅,好可爱一爹
《鲁迅研究文集》
在韩国走马观花
《鲁迅研究年刊》的传播与影响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