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文化的一点认识

2010-08-15 00:42南文渊卢守亭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文明民族人类

南文渊,卢守亭

(1.大连民族学院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辽宁大连 116605; 2.洛阳高等工业专科学校社科部,河南洛阳 471003)

对生态文化的一点认识

南文渊1,卢守亭2

(1.大连民族学院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辽宁大连 116605; 2.洛阳高等工业专科学校社科部,河南洛阳 471003)

生态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它包含了这个民族围绕环境与人的生存而形成的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等整体文化系统。生态文化的创新在于能够按照生态规律的要求,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地反映生态系统运行的特性,引导自然-社会-文化复合系统向和谐稳定和繁荣的方向发展。

生态文化;生态环境;民族地区;概念构建

一、关于生态文化的讨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匮乏与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党中央及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战略;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又把“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列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与“生态文明”相对应,“生态文化”这个概念也得到广泛引用①一般认为“生态文化”在学科归属上应该属于生态人类学的研究范畴。生态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是20世纪50年代首先在美国及西方其他国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关于生态文化的定义和概念体系依然有许多不甚清楚的地方。这里列举学界对生态文化的不同解释,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1)认为生态文化是生态学基础上的文化。“既然生态文化突出了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价值取向,那么它必定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生态文化是以寻求人与自然之间长期稳定的关系为目标,它的信条是生态规律,即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1]。

这种所谓“生态学基础上的文化”的概念,是一种学科意义上构建的理念系统,实际上是指“生态学的文化”。生态学本身是一门学科,而学科与文化不是同一概念。我们所称的生态文化是一种人类文明形态,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生态文化不是当代生态学产生以后才出现的新的文化,而是在早期传统的民族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就已经产生并且早已深深地扎根于不同民族的生计、生产、社会和精神活动之中。可以说,是一种各民族历史进程中早已存在的事实上的文化;而生态学的文化则是当代人们的构建。所谓“生态学基础上的文化”的概念,实际上是将作为一种客观历史形态的人类文明的生态文化和作为一门主观构建的学科生态学混为一谈。

(2)认为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兴文化”,或者是替代工业文明的一种先进的文化。“所谓生态文化是指从人统治与征服自然的文化转变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文化。”有代表性的一种看法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已经经历了前文明时代;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现在将进入新的第三个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人类的新文明[2]。

这种观点将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相等同,认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这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观点强调它是新的文明。尽管这种看法目前在社会科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不能不看到,“新的生态文明”也好,或者是“生态学基础上的文明”也好,目前依然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构建,只是存在于一些人的设想、口号、著作之中。而目前我们的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生计方式、生产活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依然固守着传统工业文明,还远远没有形成一种新的生态文明形态。

(3)认为生态文化主要指科学文化范畴或者是观念文化,生态文化的对象是与人类的生态系统有关的内容在人的观念上的反映。但是这种将生态文化看成仅仅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看法,显然也是片面的,不符合各民族文化的历史过程。还有一种看法,是将生态文化看成一种环境保护文化:“生态文化包括环境意识、生态价值、绿色形象、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生态工艺、生态技术、生态环境发展战略、生态环境保护设备与设施、绿色管理制度,以及人们的生态观念及其思想道德修养等。”[3]如此看来,生态文化完全是现代环境保护观念、技术、产品、制度规范的另一种称呼。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人类学上讲的文化的概念与社会科学或者历史学上的文明概念还是有所区别的。生态文化不仅仅是观念形态的或者是技术、产品、制度的东西,生态文化是一个民族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整个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

(4)认为生态文化是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地方性知识:生态文化实质上就是一个民族在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及其被环境所改造的过程中,在文化与自然互动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就蕴含和表现在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等之中。全球各地少数民族和土著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中,迄今仍然存活着许多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相适应、与当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吻合的生态智慧和生态知识,这些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地方性知识,便构成各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4]。这种观点可能与本文所说的生态文化的含义最为接近。

生态文化应该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界限。本文所讲的生态文化的内涵包括“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两个方面。

首先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不是一般的地理与生物环境的组合,现代生态学认为,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健康的生态系统具有弹性,保持着内稳定性:“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系统发展的一种状态。表现为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依赖性、系统整体的平衡性、有机性和整体性[5]。

稳态、健康的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特征是:(1)整体性: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统一性、和谐、相互联系、多样性和稳定性的自然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旨在表明,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生态系统层次结构的等级性、组织性、有序性和动态性,都是整体性特征的外在表现。整体性构成了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特征[6]。(2)动态性:生态系统总是随着时间而变化,并与周围环境及生态过程相联系。生态系统在自然条件下总是自动向物种多样性、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演替。(3)创造性:创造性的源泉是系统的多种功能流,从而保证生态系统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系统服务。(4)有限性:生态系统中的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对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必须维持其资源再生和恢复的功能。(5)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复杂性和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适应环境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稳定和功能优化的基础[5]。(6)人类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几乎没有纯粹的自然生态环境,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特殊地位,有统治其他生物物种的能力,而且自觉地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形成了自然-社会-文化复合生态环境。但是人类依旧受制于生态系统物质和资源流通所确立的规律,依存于其他生物物种,估计食物能源状况,调整自己的数量和活动方式。因此人类应该在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按照生态规律的要求,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其次是民族文化的概念。在人类学中,关于文化的定义已有数百种;但是基本的含义是指人们对自然事物进行加工,制作,成为人工产品①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是耕作、培育、教育等意思。,例如将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将石块磨制成石刀、石斧,将树枝制成木制工具,这种对自然的利用、加工、改造的过程及其成果,便是人类文化。所以文化的诞生与演化常常与人类的生存方式有紧密的联系,而人类生存方式的多样性乃是适应环境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文化也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衍生物,如丹尼尔·贝尔所说:“文化本身是为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7]

生态环境与人类文化之间存在着相关的关系。一些研究者认为地理生态环境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普列汉诺夫说:不同类型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在地理生态环境的影响后形成的[8]。而孟德斯鸠认为,不同的土壤和地貌环境会直接影响到不同国家的政体和法律形式。他把山地、平原、近海三种生态环境与社会政体联系起来,认为生态环境不同,造成居民在追求自由的精神和捍卫自由的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9]。历史上的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不仅把人类文化看成是生态环境的产物,而且将人的身体和心理活动都看成是环境的产物。希波克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经提出过环境决定论的思想。

当代“人类-环境模式”论在某些程度上对环境决定论进行了修正,限制了环境的作用,认为环境起着非创造性的作用,认识到人与环境间的复杂的互动关系,但对人类生物多样性的解释仍有一种强烈的决定论倾向[10]3。例如,文化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所有的文化特征,包括技术、居住模式、宗教信仰与仪式,都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11]。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Toynbee)对历史上各个文明的兴衰作了比较,认为决定一种文明如何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它如何回应外在的自然环境与人为的挑战。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斯图尔德创立的文化生态学解释了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互动论和生态学观点,认为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生态学的意义是对环境的适应,动物是以它们的身体特征来实现的,而人类的适应主要靠文化的方式[10]8-19。人类是靠文化来与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人类学家是用一种生态系统的概念来描述人类群体是如何影响环境又被环境所影响”[12]“人类学家将文化称为人类的‘体外器官’”[13],是因为从生态人类学角度看,人类文化就是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手段、方式或“利器”。人类文化中的生态文化集中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包含了人类与自然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所有文化内容。

国际上生态人类学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参照体系,而我国各民族在东西南北各个不同的生存区域和生态环境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我国历史时期江南地区森林生态环境与汉族采集-农耕文化、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其民族传统文化、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及其藏民族的生态文化、蒙古高原的生态环境及其蒙古族的传统生态文化,东北森林、草原生态环境及其民族传统文化等等,是各民族在适应不同生态环境过程中创造的生存方式和智慧。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为生态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

从我国各民族生态环境及其传统民族文化出发,参考国内外生态人类学研究,对生态文化可以作一个界定:文化是一个民族对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体系,而生态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体系。这个适应性体系包含了这个民族围绕环境与人的生存而形成的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等等整体文化系统。生态文化突出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但是它不是对一般生存环境的消极反映,而是对以复杂有序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稳态、健康的生态环境的积极反映。稳态的、健康的生态系统对人类思维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使人们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去思考观察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之间稳定、协调的关系。从而形成了适应并且反映特定生态环境的生态文化。

由此形成生态文化的基本特征:生态文化是在稳态、健康的生态环境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整体和谐的文化系统,其基本特征是生态系统与人类文化系统的统一性、和谐性、相互依存和稳定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1)生态文化把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作为文化建构的前提,力图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反映人对自然的依赖和适应状态。(2)生态文化强调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是所有事物的常态。在“自然-社会-文化”复合生态系统中,各种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这里没有中心,是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的过程。自然与人类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在人之中,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3)人的利益和自然系统的利益都得到平等的考虑,自然生物及其存在的价值被充分肯定和尊重,人在自然中的权益和对自然的责任被清晰地确定。

所以生态文化特征中包含两个显著的属性:一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适应性,二是生态文化能够按照生态规律的要求,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地反映生态系统运行的特性,创造出适应并且引导生态系统向和谐稳定繁荣的方向发展,即具有文化的创造性。历史上出现的不同区域的民族,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只要具备这两个特征,并且具有文化的系统性,那么便可以把这个民族的文化称之为生态文化。

二、区域界定与历史变迁:生态文化的外延把握

文化人类学中所谓文化区域、文化模式、文化类型的概念,对研究生态文化具有参考价值,但是我们知道,一个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文化发展都有不同的变迁阶段。在这里从生态文化特定的区域界定与历史变迁角度谈谈生态文化的外延。

1.原生态文化

本文所提到“生态文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而是指“与特定生态环境最相适应的文化”。它具体体现在一个民族适应生态环境的生计方式及其相适应的习俗与观念上。这种文化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原生态文化”:指某一民族对特定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处于最佳适应状态而形成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生态文化体系,它具有文化的原初状态。地球生态环境及其生态系统演进过程中,生态系统构成最复杂、结构最完美、生物生产力最高、生态效应最强的是森林生态系统;与之相适应,人类为适应森林生态环境而建立的森林生态文化或者疏林-草原生态文化应该是人类与环境处于最佳适应状态的“原生态文化”。

但是如同生态环境永远处于变化演进状态一样,一个民族的生态文化也在发生变迁,今天想寻找一个民族纯粹的原生态文化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存在的。现在人们使用“原生态文化”概念,是指“在现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下,较少被现代文明冲击或保持着较多原始生活习俗或民风的文化形态”[14]。

2.生态文化的区域划分

区域划分对地理和生态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地理学和生态学上的生态区划是对生态区域和生态单元的划分或合并研究。它根据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程度对地域进行逐级的划分或合并。而考古学家与人类学家依据生态环境与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曾将新石器时期中华民族文化起源地域划分为多元民族文化区域,例如李学勤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八种类型的文化区域[15];苏秉琦认为可以分为六个大文化区[16];考古人类学家的划分对生态文化区域划分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文化区域是在生态区域和生态单元基础上产生的区域民族文化。它根据不同区域民族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程度对地域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进行划分。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时,中国的大地上概括为“华夏、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众多族体的民族集团地区地理位置不同,生态环境不同,各民族从而创造了适应区域生态环境的民族文化,培育形成了不同生态文化区域。各民族生态文化区域在历史时期长期延续,各地区培育了各具特色的民族生态文化。

1996年,宋蜀华提出近代以来我国多民族文化中就形成了八大生态文化区①宋蜀华:《人类学与研究中国民族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关系》,见《社会人类学讲演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八大生态文化区是:(1)北方和西北游牧兼事渔猎文化区。(2)黄河中下游旱地农业文化区。(3)长江下游水田农业文化区。(4)南方山地耕猎文化区。(5)康藏高原农作与畜牧文化区。(6)西北自河西走廊至准噶尔和塔里木两大盆地边缘的绿洲人工灌溉农业文化区。(7)西南山地火耕旱地农作兼事狩猎的文化区。(8)海南岛黎族和台湾岛高山族的岛屿文化区。:尽管这种划分依然比较概略并且含糊,比如将北方和西北不同方位不同生态环境的游牧兼渔猎文化区划分在一个区域,忽略了不同民族生态文化的环境区别。但是毕竟开始注意研究区域生态文化。应该注意到:不同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中形成的界限,与不同地理区域与生态区域的界限划分是一致的。因此不同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形成变迁,是地理和生态环境决定的。

3.生态文化的变迁过程

根据考古学的分析,现代人产生于10万年以前的非洲。经过漫长的演化分化,距今3万年以前人类已经分散居住于世界各地。但是直到8 000年以前,人类可能一直采取采集和狩猎的方式以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这一漫长时期持续几十万年到一百多万年。

距今6 000~10 000年“新石器革命时代”,人口增长、气候变迁和生态环境的改变促使人类不断调整生计方式,以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和生态环境变迁的现实[17]。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计方式,人类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方式丰富多元化了,从而为不同人群适应并且反映特定生态环境的生态文化的产生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所以人类生态文化产生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多元化适应和人类文化的初步形成时期,它是对稳态、健康的生态环境的积极反映。表现为不同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不同文化适应模式,如森林采集方式,森林水域渔猎方式,森林-草原采集狩猎与游牧混合方式,草原游牧方式,森林-草原边缘种植、畜牧、采集混合方式,平原耕作方式等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种生态文化,如森林采集民族生态文化、森林水域渔猎民族生态文化、草原游牧民族生态文化、平原农业民族生态文化等等。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类的干预性逐渐增强,工业文明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和破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自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性影响逐渐减弱。应该看到,森林-草原民族生态文化作为适应森林-草原生态文化的文化,在工业文明兴起之后,依然顽强地存在。它与工业文明不是落后与先进、低级与高级之分,而是并列的区域文化之分。但是由于人们片面追求工业文明而将森林-草原文化作为落后的方式而加以排斥,所以工业文明在各地占据主导地位之时,也是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处于变异、流失的时期。只是到20世纪后期以来,许多人又重新主张在恢复和继承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基础上建设新的生态文化或者称之为生态文明。

三、研究各民族生态文化的意义

生态问题、环境保护这类概念进入主流社会的视野是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国家生态运动密切相关的,在此之前的政界和学界都没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以及生态文化的研究。历史上各民族中在各自的生态环境培育了适应环境的原生态文化,这应该是指各民族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一种客观现实,这种文化多存在于森林及草原生态环境之中。但对它的文字记载却是零散的,而且许多文字记载主要来自主流民族的文人,他们中的多数人站在外来人的立场上,对森林-草原民族生态文化的理解是片面的,甚至有点歧视。许多人仅仅把各民族的原生态文化看成是“原始的环保意识”“地方生态知识”,而对原生态文化的整体信仰、价值、生计方式和风俗习惯一无所知。

即使是历史上的各生态区域内的土著成员,对自己民族生态文化的解释、描述也往往带有“主观选择”的倾向。青藏高原西部被许多来自东部的僧人认定是荒凉而严酷的自然环境,但在西部草原牧民眼里却是美妙而吉祥的地方。所以民族志生态学认为环境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人类感知与解释外部世界的产物,即对环境待解释是文化建构的产物,不同的人群对自然环境有不同的解释,进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生态文化又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化形式,要求对客观现实进行理性的审视,并且对有史以来的人类文化遗产进行理智的继承和发扬。因此今天研究各民族的生态文化首先是一个重新构建的工作,既是一种学术构建,也是一种学科构建。民族志生态学就是要通过参与观察来呈现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生态文化特征,通过对特定文化传统和环境的感知,从而得到当地人所具有的世界观[18]。

研究历史上各民族的生态文化,同时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列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它要求国家发展方向上要改变传统发展战略,实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既包括各民族人民族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宗教、观念、法律、制度、政策,又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方式、生产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因此,研究各民族生态文化,促进各民族传统的生态文化在建设现代生态文明中发挥作用,推动各民族地方性区域性生态智慧同现代生态学知识有效兼容,从中找到最佳的生态恢复方案和生态保护办法,形成维护人类生态安全的社会文化支持体系,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1]雷毅.生态文化的深层建构[J].深圳大学学报,2007, 24(3):123-126.

[2]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长白学刊, 2007(2):138-140.

[3]方真.生态文化及中国古今生态文化之比较[J].学术研究,2007(5):13-16.

[4]郭家骥.生态文化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5(6):86 -90.

[5]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306-308.

[6]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5-37.

[7]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24.

[8]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M].北京:三联书店,1973:179.

[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79-283.

[10]唐纳德·L·哈迪斯蒂.生态人类学[M].郭凡,邹和,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11]马文·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M].张海洋,王曼萍,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7.

[12]普罗格.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M].吴爱民,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127.

[13]李亦园.李亦园自选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6.

[14]石奕龙.浅谈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若干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9-104.

[15]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起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69.

[16]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北京:三联书店, 1999:35-37.

[17]可莱夫·庞延.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M].王毅,张学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42.

[18]蒋俊.生态人类学概论[J].青海社会科学,2007(4): 126-130.

On Ecological Culture

NANW en-yuan1,LU Shou-ting2
(1.Research Center ofNortheastMinorities,Dalian Nationalities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605,China; 2.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LuoyangAdvanced Industrial College,Luoyang Henan 471003,China)

Eco-culture refers to the system established by a nationality in the process of adapting,utilizing and transfor ming the environment.It covers the religious beliefs,modes of production,lifestyles,social organization and customs of this nationality when it interacts with the environment.Eco-culture can adju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ecological rules,actively reflect the features of eco-system working,and lead the eco-system towards harmony,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eco-culture;eco-environment;minority areas;concept building

C95

A

1009-315X(2010)06-0513-06

2010-07-1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DC10010201)。

南文渊(1952-),男,青海湟源人,教授,学校优秀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学研究。

(责任编辑 王莉)

猜你喜欢
文明民族人类
我们的民族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多元民族
对不文明说“不”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