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晨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444)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墙上的斑点》的现代主义美学蕴涵
杨 晨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444)
作为英美意识流小说的一位杰出代表,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生致力于小说的改革和艺术的创新,追求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并且成功地将意识流技巧运用于现代小说。《墙上的斑点》就是她最早发表的意识流短篇小说,正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它其中所展现的现代主义时空观念、现代主义叙事技巧和现代主义阐释空间使我们对现代主义美学特征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也更加感受到了现代主义小说世界的魅力。
弗吉尼亚·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现代主义美学
黑格尔曾在《美学》中谈到小说,认为“关于现代民族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史诗领域有最广阔天地的要算长短程度不同的各种小说。”[1]他肯定了现实主义小说给我们带来了美感,面对其中展现的社会现实和生活原貌,我们或似曾相识,或感同身受,或沉浸其中,仿佛与作品共相守、共依存、共命运。然则,西方二三十年代流行的“意识流小说”则在“一战”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由此拉开文学由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向的大幕。
与詹姆斯·乔伊斯和威廉·福克纳并称为“意识流小说三杰”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终生致力于小说形式和技巧的探索上。《墙上的斑点》是她于1917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短小精悍,正如鲁迅所言,优秀的短篇小说“只顷刻间,仍可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2],短短三千言的《墙上的斑点》就能让我们一窥现代主义小说的全貌,把握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特点——现代主义时空观念,现代主义叙事技巧,现代主义阐释空间——可谓是一叶落而知秋,微尘中见大千,刹那间而显始终。
作为一种先在,时间和空间一直都是人类冥思苦想的问题。追溯英国文学发展的源流,早在《创世纪》中,时间和空间就已经作为上帝心中的一种本原存在,成为他七日创造的开始。古典主义文学、中世纪文学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中的时空观仍然比较含混,认为“时间是物理的、一维的,共时性不可能存在”[3]。及至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他们注重表现理性的时空观,认为“钟表时间和地域空间始终是主宰作品框架、支配故事情节的统治力量”[4]。虽然现实主义文学不乏皇皇巨著,但随着时代进步,其传统僵硬的时空观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遂成了现代主义小说发展的桎梏。
历史行进到20世纪初,直觉主义者柏格森就认为,由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条直线表示的钟表时间是一种刻板、机械和人为的时间观念,只有心理时间才是真实和自然的,它与意识融为一体。一直富有革新思想的弗吉尼亚·伍尔夫深受这种思潮的影响,积极响应,不懈实验,抛弃物理时空,拥抱心理时空。《墙上的斑点》则开意识流小说心理时空描写之滥觞,为现代主义作家所瞩目。
作者在《墙上的斑点》一文中似乎有意打破时空关系,使读者或徜徉在过去,或品味在当下,或憧憬在未来,回忆、真实和想象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辉映,难分难解,但却围绕着统一的结构以至“形散而神不散”,即“心理时间”结构。这种以一个支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的结构为伍尔夫所独创,对许多现代主义作家影响颇大。
在《墙上的斑点》一文中,外部静止的斑点和人物的不动状态更加与内心的意识流动形成了鲜明对比。文章开头点明主人公看到斑点的具体时间和自己所处的具体方位,“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来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5]273,“对啦,一定是冬天,我们刚喝完茶,因为我记得当时我正在吸烟,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那个斑点”[5]273。文章结尾的时候,主人公被同伴打断思绪,拉回到现实之中,其间主人公一直没有改变位置,中间则是主人公的意识活动描写。从时间上看,整篇文章持续的物理时间也就只有一二十分钟,可谓是一瞬间思想的凝聚,在此物理时间和空间就如同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本身无甚贵处,却能够泛起层层涟漪,使人流连忘返。作者以墙上的斑点为出发点,产生无限联想,而每段联想又以此斑点为支点回到现实,从支点出发,弹出思绪,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绪……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一个以斑点为中心的“花朵般的放射型结构”[6]。“心理时空”的应用无疑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和广度,就如刘勰所言,“寂然凝率,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意识活动的广阔天地可见一斑。
文学即“人学”,是以写人为主的。早在希腊时期,哲学家普洛道格拉斯就说过“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莎士比亚也曾在《哈姆雷特》中说过,“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的地位不断提高,而他们作品中的人物无外乎是些王公贵胄、英雄骑士,关乎芸芸众生的少之又少,而涉及他们内心世界的作品则更少。及至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时期,普通大众的情感和社会环境才得到关注。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说,“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笛福、理查逊和菲尔丁的作品对逼真的追求始创了那种“把人完全置于具体背景之中”的能力[7];狄更斯的小说则被恩格斯誉为“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沿英国文学史一路纵览,行至20世纪,风景突变,文学中的人物不再是以前的VIP(贵宾),IP(要员),而变成P(凡人)了,其内心世界及其潜意识得以集体释放,平凡人也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关注。
《墙上的斑点》中所展示出来的现代主义叙事技巧就极为精巧。在《墙上的斑点》一文中,伍尔夫摒弃了传统小说中作家采用的洞悉人物一切的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而是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尽显主人公意识的无限流动,构建人物“内在的真实”,以飨读者。最为明显的就是第一段:
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是一块圆形的小迹印,在雪白的墙壁上呈暗黑色,在壁炉上
方大约六七英寸的地方。[5]273
本段中,作者似乎完全从小说中“隐退”,我们对主人公的各种信息一无所知,实现了从“具体的人”到“抽想的人”的转变,然而读者却可以在叙述者的带领下在他的意识活动中自由翱翔。此处,“第一人称内视角”的应用更有利于表现作家的主观情绪、感觉和气质。
自由联想这一叙事技巧在《墙上的斑点》中也得到了大量运用。主人公为弄清楚斑点是什么,六次陷入沉思中。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的,主人公想起了冬天炉子里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着的鲜红旗帜,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跃马奔驰的场景,接着猜测斑点是钉子留下的痕迹,是残留的玫瑰花瓣,是黑色的圆形物体,是漂浮在海中的木板……就这样,读者的思绪被主人公牵引着时而回到特洛伊、希腊和莎士比亚的时代凭吊古人,时而享受现世在伦敦的星期日的散步和午餐,时而又憧憬未来,慨叹生命的神秘和人类的无知。一番自由联想,包罗万象,穿梭时空,古今多少事,都付此文中。
《墙上的斑点》一文中也不乏诗化语言。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言以文远。”大意是说,文章因有风采,才能流传千古,成为经典。试看下面一段:
这个世界安宁而广阔,旷野里盛开着鲜红的和湛蓝的花朵。这个世界里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在这里人们可以像鱼儿用鳍翅划开水面一般,用自己的思想划开世界,轻轻地掠过荷花的梗条,在装满白色海鸟卵的鸟窠上空盘旋……[5]280
这段文字似乎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安详平静的美丽图景,人们不受权威的束缚,像天空中的鸟儿一样自由飞翔,又如水中的鱼儿尽情遨游,在绚烂的花丛中尽情幻想,在天地间自由呼吸。这些诗化语言与主人公内心的意识活动一起律动,二者相互配合,更显美的意蕴。
小说的主题同样蕴含着美学问题。就如布鲁克斯·沃伦在《小说鉴赏》一书中指出的那样,“主题是某种观念,某种意义,某种对人物和事件的诠释,是体现在整个作品中对生活的深刻而又融贯统一的观点”。一般来说,传统小说的主题容易把握,每当读到那些缠绵悱恻、委婉隽永的佳作时,我们不免对爱情趋之若鹜;每当读到那些催人泪下、逼人奋进的巨著时,我们不免对人生感叹唏嘘;每当读到那些文笔优雅、清新迤逦的美文时,我们不免对生活幻想憧憬。传统小说的主题往往通过说教、道德和启示的方式得以展现,而现代主义小说则不然,它一般为开放式结局,对世界和人生进行深刻思考,理解全靠读者自身,阐释空间更为宽泛。
作为现代主义的代表性名篇,《墙上的斑点》主题就极为丰富,文章中恣意流淌着那些意识、感觉和思绪,似蒙上一层面纱难以窥视其真貌,只能细细品读,用心撩拨那层层迷障,方能品味其中精妙,感受其散发的现代主义美学气息。具体而言,有以下三层主题:
一是激发读者关注社会现实。乔治·爱略特曾说过,“我们从艺术家身上,不管他是画家、诗人或者小说家,得到的最大好处就是同情心的极大增长。”[8]《墙上的斑点》就是如此,读者不自觉地就会感触到字里行间溢出的对社会的强烈关怀。文中仍依稀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子,主人公眼前浮现着“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和“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5]273,战争阴影笼罩下的伦敦在读者心中同时闪现;主人公还把斑点猜测成坟墓或者宿营地,联想到坟墓下的白骨也许就是哪位上校的,战争对人与家庭的打击让人感同身受;最后,主人公直接说出“这该死的战争,让这次战争见鬼去吧!”[5]283主人公在此直抒胸臆,对战争的愤恨之情溢于言表,而读者亦增加对社会的同情之感。
二是探讨人生的本质和生活的意义。正如《墙上的斑点》所描写的那样,“唉!天哪,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和我们的文明相比,人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5]274主人公质疑理性的社会,奋力直呼生活的本质是理性的秩序抑或是偶然性;“每一个人都必须排在某人的后面,这是惠特克的哲学。最要紧的是知道谁该排在谁的后面。”[5]281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亦步亦趋,追求权力和位置吗?读者闻之感之,难免掩卷长思。
三是关注现代小说的创作思想。主人公在文章开头就借房客之口指出艺术品背后应该包含着思想,之后又设想着今后的小说家们会“探索深处、追逐幻影、越来越把现实的描绘排除在他们的故事之外,认为这类知识是天生具有的,希腊人就是这样想的,也许莎士比亚也是这样想的”[5]277,这番话意味着内心世界才是最真实的,而小说家的任务就在于展现世界的本真。
时至当下,意识流小说已被评论家和读者广泛接受,而意识流技巧在众多名家的作品中也屡见不鲜。作为伍尔夫最早的一篇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在她的创作生涯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也为现代主义文学的革新提供了早期样本。俗语有云:“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读罢此文,重新领略那穿梭时空的律动,重新感受那虚无缥缈的意识流动,重新唤起那久已尘封的记忆,我们得以再次感受现代主义小说世界的魅力。
[1] 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87.
[2] 鲁迅.鲁迅文集全编[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659.
[3] Blackburn Simon.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378.
[4] 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47.
[5] 王军.英国短篇小说赏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6] 瞿世镜.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63.
[7] 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M].高原,董红钧,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2.
[8] Roe Sue,Sellers Susan.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Virginia Woolf[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91.
A fallen leaf predicts the coming of autumn——The thought of modernist aesthetics hidden in The Mark on the Wall
YANG Ch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China)
A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of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novel writers,Virginia Woolf devotes her whole life to reforming the fiction and creating the art.By means of pursu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haracter's spiritual world,she successfully applies the technique of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modern fictions.The Mark on the Wall is regarded as her earliest published short fiction of stream of consciousness.Just as the old saying goes,“A fallen leaf predicts the coming of autumn”.The modernist conception of time and space,the modernist narrative skills and the modernist hermeneutic scope exhibited in the short fiction enables us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eatures of modernist aesthetics and enjoy the charming of the world of modern fictions.
Virginia Woolf;The Mark on the Wall;modernist aesthetics
I561.074
A
1009-3907(2010)07-0073-03
2010-04-08
杨晨(1987-),男,山东定陶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美生态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柳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