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丽青
(山西省襄垣县第三中学,山西 长治 046200)
走出中考作文的误区
石丽青
(山西省襄垣县第三中学,山西 长治 046200)
中考作文的误区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把从教学中得到的感悟付诸实践,并不断地探索、创新。
中考;作文;误区
2009年笔者有幸参加了中考作文阅卷,有机会阅读大量中考作文,见证剖析之后,对于如何辅导学生作文的一些设想逐渐浮出水面。
1.叙议杂糅的文体错乱
新课标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所以中考作文在“文体要求”中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说明。但是“文体不限”并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让学生在记叙、说明、议论三种文体中任选一种。
事实上的中考作文,文体不明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要么是前半篇记叙,后半篇议论,要么是一段记叙夹一段议论……这就暴露出教师的“不作为”,课堂教学直指中考,忽视学生的知识需求。
2.缺乏真情的无病呻吟
在中考作文中,有多数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行文干瘪,只有一副空空的骨架,没有丰满的血肉,读来味同嚼蜡,或者是胡编乱造,与现实生活脱节。比如,在写有关母爱方面的文章时,常常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雨中母亲送伞、病中母亲看护,甚至为了把母亲的形象表述的更加高大,不惜借父亲去世来衬托母亲……这样的文章看一篇两篇尚能博取阅卷老师的一点同情,但看得多了就不禁哑然失笑,难道这些孩子竟然有着相同的生活际遇?其实,文中所叙故事多来自作文书,很少有学生在写自己母亲时眼前能浮现母亲的影像,用心去体会母亲的爱意种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仿”出来的文章又怎能唤起别人的情感共鸣呢?背离了“我”自己的“生活圈”“情感场”,哪会有真情实感,哪有叙事的真实呢?也就只剩下无病呻吟了。
3.平淡无奇的苍白表达
作文选材,往往简单复制生活,对事情的来龙去脉的叙述无主次、无详略,不善于把握主要的生活片段来展示人物、表达感情;不善于抓住生活细节,展示人物之间、情感前后的矛盾冲突。这样,往往打开作文就“一眼望到底”,没有气氛的烘托与渲染,没有悬念的吸引,没有事件的起伏跌宕,没有情感的波澜……这样的文章注定是平淡无奇、苍白无力的。
在结构形式上,虽然中考作文中不乏日记体、小标题、题记式等时髦格式,但总体来看,学生的作文结构单一、陈旧,看上去没什么毛病却也没什么特色。即使选材不错,也很难从数以万计的作文中脱颖而出,得到评卷老师的青睐。
1.要把文体知识教给学生
新课改倡导淡化文体,我们的老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笼统地“告诉”学生课文的文体,并不涉及具体知识的讲解,以至于学生对于文体的概念很模糊,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能正确把握。
笔者认为,淡化文体并非全盘否定文体、抛弃文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是应该对文体知识做一些交代、比较,讲读不同文体的课文之后,要做各种针对性的训练。比如,按照人教版的课程编排、初一年级主要学习记叙文,教师就要着重强调记叙文的常识、写法,以及议论、抒情在文中的分量和作用;初二、初三年级分别侧重说明文、议论文,教师除了对文体知识交代清楚外,还要引导学生和记叙文进行比较,明白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不同文体中的作用。必要时,还可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尝试用不同文体写同一个话题,既增强了写作兴趣,又丰富了课堂内容,还提高了阅读水平,教师何乐而不为?在中考作文中又怎么能出现“四不像”的文章呢?
2.要把生活还给学生
作文在语文的整体架构中是和生活直接谋面的,它和作为第一现实的生活直接发生关系。作文处理的是生活、是生命、是人生,不是书本,不是材料和别人的文字。可是,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巨大,是大家无法回避的现实,教师、家长、学生都把目光定格在课堂,谈论的、关心的只有分数。即使是可怜的假日,也被各样的辅导充斥,学生只能看见“高墙内四角的天空”。
把多姿的生活还给学生,再给他们擦亮观察生活的眼睛,敲醒体会生活的心灵,点燃思考生活的热情。我们语文教师要率先解放思想,打破现有牢笼,引领学生去生活中发现美和真情。一个学生的写作首先要有一种生命渴望,也就是“表达冲动”,我们要把学生的这种冲动找到或激发出来。一尾嫩红,一湾碧溪,一声鸟鸣,一抹微笑……都是赏心悦目的风景,教师要用智慧去引领学生捕捉、回味自己的那一瞬间“砰然心动的感觉”,在这一过程中,他内心一定有最迫切想要表达的想法,那就是最具有首要价值的。教师要对学生这种真切的感受给予尊重,并帮助他们在整理中获得情感的升华、意趣的提升,作文自然会有真情。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依靠学生长期、大量阅读文章,从优秀范文中感悟其妙处,慢慢积累起分析文章的优劣标准;再通过大量而零碎的作文习作,来积累写作经验。这种以模仿和习得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长期学习,固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却是以大量的时间、精力成本为代价的。遣词造句的常见技巧、谋篇布局的基本章法、传情达意的基本技能以及常见应用文体的基本格式,还是应该交给学生的。
首先,筛选出对中学生的作文可能有实际影响的一些关键点(如记叙文的要素、主题的确定、行文的顺序等),构成作文教学的基本要素;然后,将这些关键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构成相对系统的课程知识框架;最后,围绕这些关键点,设计步骤明晰、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教师让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训练,掌握写作文的“规定动作”、“分解动作”,渐渐逼近作文方法,写好作文。教师还要将作文的方法指导隐含在阅读教学中,从经典的课文中汲取养料,如《阿长与山海经》中两条线索的齐头并进;《我的叔叔于勒》中人物情感的起伏跌宕,前后对比鲜明;《羚羊木雕》的层层铺垫;《杨修之死》的插叙写法……从课文中寻求源头活水,能使“读”与“写”有机结合,促使阅读和写作的双效提升。
G632
A
1673-0046(2010)5-01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