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凌慧
(吉首大学政管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略探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问题
孙凌慧
(吉首大学政管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幸福观塑造着人们的精神健康与精神生活,它既能促进个体人的精神健康,又可以对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幸福观;大学生;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幸福观发生了两个方面的重要转向:一是注重物质生活的幸福,二是注重个人感受的幸福。自然而然,这势必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与祖辈截然不同的环境中,这里没有物质的匮乏,没有战争血与泪的经历,有的只是物质丰裕的享受与自我价值定位的追求。他们不断在现实生活中探寻,他们对幸福生活怀着强烈的渴望,但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在追求幸福时,探求的脚步总是犹豫的、模糊的或停滞不前。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幸福观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的时代课题。
众所周知,关于幸福的概述很多,但当下时代的幸福观应以何为依呢?我国现代性的幸福观,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为主体,吸收非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这是我国现代性幸福观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主张:幸福是物质的实现与精神的实现的统一、自我实现与无私奉献的统一、享受和创造的统一。首先,幸福存在于劳动中,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最终脱离动物的主要杠杆,只有在劳动中人才能结成社会联系,才能创造出语言,才能成为社会人,因此劳动不仅创造了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时也创造了领略幸福的主体。只有伟大的劳动成果才能把人提升为天使,所以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其次,幸福存在于斗争中。最后,幸福存在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它把幸福和物质生活、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等结合起来,是科学的幸福观。而非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即所指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精华,是对马克思主义观的有力补充,强调精神上的执着追求,对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同样有其影响。由此,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非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教育,这样才能很好抵御当下唯物质幸福观的有力冲击。
当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现代大学生们关于幸福是什么的问题,存在莫大的差异,自然而然,其幸福观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那么如何让其有所取舍呢?这就离不开教育,潜移默化让其对科学的幸福观有所共识。因为个体对幸福的理解是可以改变、培养与提升的,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是一种有待于发掘和发展的主体能力,而教育在其中应扮演不容忽视的角色,显现它的魅力。幸福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幸福的获取需两方面,即感知幸福的能力与创造幸福的能力。而感知幸福和获得幸福都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教育。就今天的大学生而盲,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具有鲜明的现代性问题域特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当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因此,加强幸福观教育对大学生精神信仰、心理、道德等各方面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样才能让其看清真正的人生幸福道路。
1.加强科学幸福观的理论学习与个体现实体验的结合
马克·凡多伦曾经说过,教育给了人们追求幸福的最好机会。最佳的教育,应该是教会学生在物质和精神领域同时成长。现代性的幸福观教育就是这样的教育,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为主体,吸收非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的合理思想,形成中国特色幸福观。这一幸福观需要引进大学课堂当中,需专门开展课堂幸福观专题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离的引导,而且有助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和崇高的人生信仰。这样专题的幸福观教育,能让他们在学习中与生活中更生动、更准确贴切地把握幸福感,了解幸福的内涵。在瞬息万变的滚滚红尘中,继续追寻幸福的真谛,把握人生的幸福,创造幸福的人生。当然,在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与个体现实的结合。要真正内化幸福观,更需要大学生自身的真实体验和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所谓真实体验,既包括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也包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设立的真实体验实践课,即建立在多媒体基础上的虚拟人生体验,选择特定的社会角色、性别、年龄、城市等等。学生用真实情感体验这种生活。在体验中,课堂的幸福观教育部分和与体验同步的心理疏导将起到关键性作用,主要防治不能很好转换现实和虚拟生活的学生。所谓心理疏导就是指运用心理学研究成果,根据大学生个人幸福观特点和具体环境,量体裁衣地疏导,使其内化科学的幸福观,增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健全其人格,更好地适应环境,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和矛盾。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人生更加充实、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深刻地体验人生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
2.营造良好的社会与家庭环境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社会更是学生成长的大环境。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幸福观和感受幸福的能力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幸福的不同感受、不同期望和对获得幸福的不同途径的追求。帮助大学生摆脱病态幸福观的腐蚀和干扰,引导他们内化健康积极、理性的、科学的幸福观不只需要大学教育,更需要课堂外家庭、社会真实生活实践。在家庭教育中,最突出的幸福感的显现就是和谐家庭的形成,尽管文化、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沟通等等不尽相同,但幸福的感觉是相通的。而就社会而言,在于社会制度的优越,是否赋予人之所以为人的自尊。它是个人提高幸福感觉的前提之一。这就需要社会不断优化社会环境,给成员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合理的社会生活体制和适度的发展空间。
3.提高大学生受挫认识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幸福往往与不幸并行,我们要获得幸福,就必须正确认识不幸。幸福作为人的理想完美存在状态,应当通过人的努力以一定的代价才有可能换取;幸福作为对人现实存在的体验,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对痛苦不幸的感受才有可能真正被感受。所以,要正确认识其矛盾的存在,幸福与不幸也总是相伴而行的,在我们享受幸福的同时,其间也有过痛苦的体验,即幸福内在蕴含着痛苦。因此,在培养正确的幸福观的同时,必须对不幸有正确的认识。人生是在痛苦中磨砺,在不幸中求得幸福,在不圆满中获得最大的圆满。我们应正确对待不幸,活在当下,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价值,幸福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是靠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不在外界,而在他自己的内心即内在的价值观。内在的价值观就是一种悦纳的态度、一种勇敢快乐接受的态度。幸福选择的本质是一种价值的选择,幸福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主观和客观条件,需要自身的价值尺度去衡量。只有将崇高的幸福观内化,不断提高自我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1]王健.论人生现的历史类型及其对幸福的理解——兼论马克主义幸福观[.J].道德与文明,1997,(2).
[2]孙英.幸福是什么[J].伦理学研究,2003,(5).
G64
A
1673-0046(2010)4-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