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 军
(泰山学院学报编辑部 山东 泰安 271021)
2009年 11月 7日,在周汝昌先生、叶嘉莹女士倡议下,由王功权创立的中华诗词 (BV I)研究院主办的顾随诗词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 100多人,有顾随先生的弟子、90多岁高龄的中国书画鉴定专家杨敏如女士、南开大学古典文学研究院外聘教授、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女士、张恩芑先生、董馥箴女士、台湾海峡两岸交流会会长、台湾文联主席陆炳文先生、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曹长河先生以及邓绍平、张清华、黄正襄、隗芾、胡阿祥、叶文范、刘玉凯、李国明等专家学者,顾随先生的女儿顾之京、顾之燕也参加了会议。著名红学专家、诗词专家周汝昌先生因身体不适专门派他女儿代表他参加了会议并宣读了论文。会议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唐代文学研究会韩愈研究会会长张清华教授主持,陆炳文先生代表国民党名誉主席吴伯雄向大会赠送了“随缘和谐”的题词。会期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在北京社科院傅秋爽编审的悉心操持下,大会开得热烈、紧凑、圆满。收到研究论文 33篇,11人作了大会发言。大家就顾随先生的生平事迹、诗词创作成就、杂剧创作成就、诗学思想、词学思想以及与儒学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广泛地交流了自己的观点,下面分别作简单介绍。
关于顾随生平事迹的梳理,文学作品、理论著作的整理,一直以来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在叶嘉莹、顾之京等人的努力下,已经出版了《顾随文集》、《顾随全集》、《驼庵诗话》、《顾随:论学精要》、《大家国学:顾随卷》、《诗书生活 顾随随笔》、《顾随笺释毛主席诗词》、《顾随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顾随年谱》、《女儿眼中的父亲大师顾随》、《顾随和他的世界》等一系列书籍,为顾随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这次会议上,非常高兴地看到了由赵林涛博士、顾之京老师整理、2009年11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顾随研究新著《顾随与叶嘉莹》。[1]此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昔我往矣》,收集了“顾随致叶嘉莹书十二通”、“顾随批改叶嘉莹诗词曲习作五十七首”、“师生唱和二十四首”、“顾羡季先生五旬晋一寿辰祝寿筹备会通启”;下编为《今我来思》,收集了 1984年以来叶嘉莹整理出版顾随遗著所作的序、跋和研讨文章,其中《谈羡季先生对古典诗歌之教学与创作》是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 1月出版的《顾随文集》的代跋,原题作《纪念我的老师清河顾随羡季先生——谈羡季师对古典诗歌之教学与创作》,这篇长达 3万字的文章,经过叶嘉莹的再三增补和修改,直到今天,仍然是研究顾随诗词与杂剧创作最全面、最深刻、最有新意的文章。叶嘉莹是顾随先生的传法弟子,早在上世纪40年代,叶嘉莹在辅仁大学求学期间,就跟随顾随先生开始学习诗词曲的创作,师生两人也开始了诗词唱和,半个多世纪以来,叶嘉莹曾经有过一段“无家可归,没有工作,没有职业,没有薪水,没有住房,什么也没有”艰难困苦的生活,但叶嘉莹一直随身珍藏着当年的听课笔记和顾随为她批改的诗词习作。并且为顾随遗著的收集、整理、出版呕心沥血,奔走呼告,终于使顾随,这位隐藏的国学大师逐渐为人们所知并受到人们的尊敬。在此之前,顾随与叶嘉莹的往来书信、唱和诗词以及叶嘉莹对老师的回忆、研究文章,都散见于各种纪念文集和报刊中,此书将这些材料按时间顺序编辑在一起,既免去了研究者的翻检之苦,又将顾随与叶嘉莹半个多世纪的师生情缘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河北大学赵林涛博士的《顾随与沈兼士》①,是林涛博士在翻检《大公报》时,发现顾随先生发表于 1947年的一篇悼念沈兼士的文章《诗三首——沈兼士先生安葬纪念》(这篇文章《顾随全集》失收),根据这篇文章并结合其他的文献资料写成的,第一次全面梳理了顾随与沈兼士从 1935年、1936年间相识一直到1947年沈兼士逝世这十多年的交往事迹和师生般的情谊。沈兼士是著名的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文献档案专家。也是顾随的老师沈尹默的弟弟。曾任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代理校长、文科研究所主任等职,而顾随也曾任辅仁大学文学院教授。他们的相识和密切交往应该在辅仁大学时期。在顾随眼中,沈兼士是一个学者,而且是具有办事的热心与毅力的学者,他有着他的彻头彻尾的执着性。而在沈兼士眼中的顾随则是一个萧然物外、诗含道气,“白眼看时士,赤心接古人”的诗人。顾之京老师的《诗心与师心的交映——六十余年前父亲顾随为弟子叶嘉莹批改诗词曲习作》引述了叶嘉莹对当年老师为自己批改诗词曲习作的回忆,对顾随先生的评改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既让读者领略了叶嘉莹青年时出色的学力与才华,也体验了顾随先生对弟子的指教、护持与期许,对现在的大学教学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扬州大学的顾农教授的论文《顾随与鲁迅》认为,无论在创作还是在研究方面,顾随与鲁迅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顾随先生与鲁迅未尝有过直接的交往,但在精神上是属于鲁迅谱系的。他指出:“顾随的小说创作虽然数量不多,但已发表的几篇水平很可观,其中《失踪》一篇被鲁迅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佟二》等篇则继承并发展了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翻译俄国作家安特列夫的小说《大笑》,也同鲁迅大有关系……1947年在中法大学文史学会发表的题为《小说家之鲁迅》的长篇讲演尤为深刻精彩。”顾农特别指出,顾随在这次讲演中指出但没有展开论述的“文体家的鲁迅和古典派作者鲁迅”这两个方面,能给人们很多启发,并认为这两方面的研究至今仍然比较薄弱。
承蒙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刘相美老师相告,由赵林涛、顾之京整理的《顾随与周汝昌》和《驼庵往事——顾随师友琐记》两本书即将分别由河北教育出版社与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其中,顾随致周汝昌的十多万言的书信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这些材料的面世,一定会给顾随研究展现一个新的更加宽广的领域。
闵军在《近几年顾随研究综述》中指出:近几年,虽然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顾随的文学作品的成就,但许多论述仍然没有超越叶嘉莹先生在《谈羡季先生对古典诗歌之教学与创作》一文中的观点。顾随文学作品的研究应该拓宽研究视野,更加深入细致,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在这次大会上,情况有所改观。香港学者郑绍平先生的《说到人生剑已鸣,血花染得战袍腥——略述顾随先生在词体文学上的现代尝试》一文视野宽阔,论述角度独特,观点新颖。文章认为:顾随在词体文学上的尝试,为现代人填词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也就是在现代词的创作中强调诗化与赋化的运用,强调多种风格的结合,强调文字旋律的特色,调和“观与感”两个矛盾的对立面,将浪漫和现实紧密联系,使词情深而意切,达到完美的境界。全文共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小令的诗化与长调的赋化”问题,作者采用文本细读和比较的方法,把顾随词放在整个词史中来观察,通过与晏殊、晁补之、苏轼词作的比较,认为顾随令词的诗化是在苏轼诗词“自是一家”基础上自觉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逐步脱离“排他性”,“容他性”、“自反性”诗化的漫长过程,词也具有了和诗一样的历史使命,扩大了词体文学的内涵和外延。文章在将诗擅用象征性思维即兴的手法,词擅用具象性思维即比的手法,而赋的特点是“荀结隐语,宋发巧谈”对双重语境铺陈描写作了区分之后,作者指出,顾随令词不仅将诗词融为一体,不拘泥于诗词之别,在整体上运用象征性思维,在细节处理上运用具象性思维,在深化主旨、拓宽意境上融入了赋笔,形成了形象思维的立体空间。同时,作者还对辛弃疾和顾随运用赋法写长调词的尝试作了详尽的比较分析,认为辛词的赋化是借助辞藻的铺陈将主题向纵深递进。而顾词是不断地运用双重语境,增加语境的歧义感,给人以扑朔迷离而又朦胧的美感。顾词赋化是借助隐语与巧谈横向展开多维视角,在空间上呈现出多个黄金分割点连成一线来体物言志,在“观”(即思考)“感”(即情绪)形成的分割线上表现主题。文章第二部分讨论顾词将“婉约词风与豪放词风结合为一体”的尝试,作者详细剖析了顾随《贺新郎·多少萧闲意》,总结了顾随将婉约凄美词风与豪宕疏朗词风结合在一起的方法:首先是将热烈的情绪先经过冷静的处理,经过“典型化地提炼与升华”沉下去再出来,使豪爽与凄美、委婉与疏放两种风格产生互动,在互动中再现生活的本质,使冷静观察后变形的客观物象得到艺术的升华。其次是将诗情与哲理融为一体。而一首词中,结构上的开合转递的关键处,往往是两种词风的交接点,这个点往往又是词的主旨突显处。文章第三部分讨论了顾词创作讲究双声叠韵的运用讲究字词的飞沉调节来形成诗词的旋律这一问题,作者认为,一首词的旋律高潮处正是“观”与“感”最好的结合点。顾词不仅重视四声阴阳搭配组成的文字旋律,还重视声音长短缓促的配合使用,有意识分层次运用双声叠韵响亮的特点,来加强词的听觉效果。来自深圳大学的邱海洲教授的《灞陵未短英雄气——顾随长调词创作实践管窥》,也是一篇文理清晰,畅达耐读的文章。文章结合顾随在诗词创作理论方面的精辟见解来解读顾随的长调词,认为顾随不但在评价古代诗词名篇时常常闪显文学批评方面的独见卓识,更是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向世人展示了其作为一代大家的风范。在顾随词作丰富的内容和完美的结构形式中,可以处处感觉到作者填词时的从容淡定和逼人的才气。在对顾随长调词的内容和形式作了分析之后,文章认为,顾随长调词抒情性强,格调高雅,感情真挚;语言自然凝练,用词准确;结构跌宕起伏,注重意境气韵。作者指出,长调与小令在表意方法上有较大差别。小令结构简单,其技巧主要以含蓄婉约、辞约义丰为上,而长调则内容较丰富,讲求章法结构,讲求语气、立意的贯串,以整体优势见长。顾随长调词正是在抒情性、意境韵味、气脉格调这三方面下足了苦功,为长调词的创作树立了榜样。中华诗词(BV I)研究院学者安宁狂生(网名)提交大会的《鲁迅到顾随——杂文笔法填词杂谈概要》,是一篇非常独特的论文。文章共 4部分,第一是“顾随先生与鲁迅先生”,认为顾随十分推崇鲁迅先生和鲁迅的白话文,顾随的有些词受到鲁迅杂文笔法的影响,就是用杂文笔法来填词。这一类词,如果不从读杂文的角度去读,读不出感受。第二是“填词之杂文笔法由来已久”,认为以杂文笔法填词,早在北宋词人就开始了,著名的有王观、王齐叟等人,南宋辛弃疾和刘辰翁等词人也都有用杂文笔法创作的词作。到了清代,杂文笔法填词更加普遍,在《湖海楼词》、《竹眠词》、《板桥词钞》等词集中都有此类词。第三是“我用杂文笔法填词之实践”,介绍了作者自己用杂文笔法填词的感受。第四是“杂文笔法填词不需要温柔敦厚”,认为杂文笔法填词的效果是一剑穿喉,不留余地。要在具体中读出抽象,要关照现实中的普遍现象。因为文章只是概要,许多问题只是提出,并没有展开论述,但由于作者是结合自己用杂文笔法填词的切身体会,指出了顾随词中乃至词史上有这样一类用杂文笔法填写的词作,并初步指出这类词不同于传统词的特点,是很有意义的。过去只有“以文入词”说,现在更进一步,不只是“文”,而且是“文”中的另类,以“杂文”入词。希望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不久就能看到更多的文章。河北大学教授、顾随女儿顾之京老师的《用字隽朗蕴意遥深——试解父亲顾随八种词集之命名》是在《女儿眼中的父亲大师顾随》相关文字的基础上,对顾随八种词集的命名作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讨论,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好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文学系的李云老师的《雄奇健婉——论顾随词之艺术风格》,是目前研究顾随词艺术风格的最为全面的一篇文章。文章认为,无论从词的类型来论,还是从词的写作年代来论,顾随词都呈现出多种艺术风格,概括说有三种:雄壮,新奇和健婉。其雄壮词风可归属于辛弃疾、陆游一派,他的雄壮之词既有渴望建功立业的悲慨之作,也有歌颂抗日杀敌的爱国之作。同辛弃疾、陆游等爱国词人相似,顾随也有英雄的胸怀和抱负,渴望为国家做一番事业和贡献,这种思想奠定了其词的雄壮基调。文章在比较了顾随英雄词与苏轼、辛弃疾和陆游英雄词之后,认为顾词中所表现的爱国情操比苏、辛、陆三词更加乐观和坚定,完全抛弃了小我的利益,没有了落寞和绝望,具有勇于担荷的意志,这一点在顾随的雄壮之词中表现得非常显著,形成昂扬向上的主旋律。并且指出,顾随的雄壮之词完全可以奠定他在词坛上的重要地位,堪称为 20世纪一位以旧词写新声的爱国词人。文章认为顾随词在句法、景象和意境等方面都有着创新的尝试,表现出新奇的艺术风格,这种新奇风格具体表现在“同异格”句法的运用,景象之奇以及意境之奇。而顾随最具代表性的词当属其健婉之作,健婉是一种兼有阳刚与阴柔之美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的词具有“寄劲于婉”的艺术特点,在柔婉的外形下隐藏着劲健的意志和笔锋,“柔”只是其词之貌,“健”乃是其词之筋骨。在会上,叶嘉莹作了题为《苦水作剧在中国戏曲史上空前绝后的成就》的发言,给予顾随杂剧很高的评价。叶嘉莹认为,在对顾随文学创作的研究中,较多的是研究顾随的诗词成就,而研究顾随杂剧作品的比较少。但顾随的杂剧成就在中国戏曲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叶嘉莹从顾随的词作来看,从顾随翻译的小说来看,从顾随所引用的王国维的话来看,从顾随引用的鲁迅翻译的小说的话来看,认为顾随杂剧具有象喻的意味。有的时候不但是剧曲本身的故事有象征的意思,而且把象征的理念、理想、意念放在戏剧的剧词、歌唱的曲词之中表达出来。文章认为,把顾随杂剧放在整个中国杂剧发展史上来看,元杂剧、明清人的杂剧,一直到南社的许多杂剧或传奇,大半是写实的,都不是如顾随的杂剧那样,有一种人生的理念在其中。叶嘉莹进一步指出,顾随杂剧成就的空前绝后,还不只是说他把这种象征、预示的理念放进去了,这是过去传统杂剧、传奇里面从来没有的。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元杂剧中,语言可能很生动、很活泼,但是不够文雅,比较粗俗,而顾随杂剧的语言则本色当行,完全有曲子的美妙,同时又有诗词的精致。这样一种精彩的境界,精美的文辞,也是后人难以企及的。同时,叶嘉莹还为我们解读了顾随杂剧的具体象喻,为我们作了精彩详尽的分析。可以说,叶嘉莹对顾随杂剧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是最为全面深刻的。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高献红博士的《顾随杂剧创作漫议》,详细具体地分析了顾随杂剧的本事、情节安排、曲词以及审美意蕴,认为顾随杂剧在情节建设、曲词安排以及审美意蕴诸方面均有不俗的展现,而以其审美意蕴最为突出,显示出不同于传统剧曲的崭新突破。
闵军在《近几年顾随研究综述》中曾评述过2007年第 2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的广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大兴题为《王国维的“境界说”与顾随的“高致说”》,认为这篇文章第一次深刻讨论了顾随的词学思想的核心概念“高致说”,揭示其内涵,界定其在词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一篇有理论创新有理论深度的顾随词学思想研究的力作。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陆有富向大会提交的《顾随先生“高致说”论略》,也同样注意到了顾随词学思想中的“高致说”这一核心概念。比较两篇论文,有所见略同之处,也有不同侧重点的论述。曾文是从比较的角度,把顾随“高致说”与王国维的“境界说”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彰显“高致说”的内涵、地位以及不足,而陆文则是在梳理以“高致”论词的历史演变中来确立“高致说”的内涵,并进而总结出“高致说”的意义。陆文认为“高致说”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诗人人格之高尚,另一方面指诗、词、文高雅之格调。在顾随之前,严羽的“兴趣说”、王士祯的“神韵说”和王国维的“境界说”都只是涉及文学作品的审美,而忽视了作者的心行、性情。顾随的“高致说”则进一步作了补充,它是由作者宏阔之气度、高尚之人格到作品高雅之情致,由心行之诚、性情之真到辞章之美,更加接近生活,更具有实际的可感性。陆文还对“高致说”的意义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高致说”除了对王国维的“境界说”作有益的补充外,还意在倡导诗词之作的自然质朴,强调性情之真,这样才能使作品有率真清健的风格,同时也在药救当时词坛创作、评赏的弊病。“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两篇文章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讨论重点,使我们对顾随“高致说”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认识。香港学者李国明的《顾随所倡词之一祖三宗论试析》,首次关注顾随有关词之宗尚的问题。文章认为虽然词论史上讨论词之宗尚者不多,但顾随关于词之一祖为李后主,词之三宗乃冯正中、晏同叔、欧阳修的主张也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渊源有自的。李文在比较了顾随的观点与黄升、朱彝尊、周济特别是王国维的论述之后指出,顾随的主张是继承了王国维的观点,两人词论之文字虽有异,然其意则一也。同时,李文还认为,顾随所倡词之“一祖三宗论”是效仿元方回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的方法来论词,并且进一步指出,江西诗派所涉及之诗人与作品乃某一时期、某一诗派之作,所涉及作者及作品较少,较易作结论,亦易为人接受。顾随先生所倡词之“一祖三宗论”则涉及唐五代以及两宋词人,作者和作品繁多,非有真知灼见,不敢贸然论定。从一个侧面,给予顾随词论较高的评价。顾随弟子张清华教授在会上满含深情回忆了跟随顾师学习时的情景,并在《以剑笔写文章——羡季师论稼轩词之风格》中说:“我喜稼轩词当受老师影响,特别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到文如其人时,说:稼轩是‘以剑笔写文章’,时我心为之震荡。后来读稼轩词多了,愈发为稼轩憨直不渝的爱国忧民之心,身入敌穴取奸诈敌酋之头的勇敢精神,虽受压抑任地方官亦一心力图仗剑杀敌,恢复中原的思想,虽被黜闲居而志不少改的行为所感发:敬稼轩人,爱稼轩词。”文章选取了顾随先生所说的稼轩词鏗鍧镗鞳和蕴藉恬淡两种风格的词作,分别作了详细的分析评论,来解读顾随评说的稼轩“以剑笔写文章”的观点。认为顾随所说的稼轩“以剑笔写文章”,表现为稼轩词不论写什么,怎么写,或以锋芒四射者为主,而内含一腔悲愤;或以悲愤为主,而内含锋芒,都浑圆一体,总带着刺向敌人和邪恶的锋芒剑气。在顾随研究中,有关顾随诗学思想的论述并不多见,在会议之前,李云和张芳分别在自己的学位论文中有所论及。特别是对顾随诗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诗心说”,两人都作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阐释。在这次会上,河北大学文学院的刘坤、姜剑云的论文《顾随先生诗学思想述要》,共三部分,分别从“为人生而艺术”、“诗心说”、“情感论”来讨论顾随先生的诗学思想。其中有关“诗心说”的论述与李云和张芳的文章大同小异,而对“为人生而艺术”、“情感论”的评述则颇多新意。文章认为,顾随讲“为人生而艺术”是指作品要表现作者的生命色彩,成功的作品必有作者的生命精神蕴含其中。并且诗人要超越小我,表现大我,超越小我的途径有二,一是对广大人世的关怀,以杜甫为代表;一是融入大自然,以陶渊明为代表。同时,“为人生而艺术”还要求作品要全面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真实面对人生,不遮蔽恶俗丑陋,表现生活中最不平凡、最具光彩的本质。文章认为,顾随的“情感论”是对我国古典文论的继承。提倡在诗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忠于内心,用“情”催动感觉、思想成其为诗。“情”要有所节制,呈现中和之美。
周汝昌先生专门让他女儿周伦玲老师在会上宣读了他口述的发言稿,周先生的发言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顾随先生诗词研讨会感赋》两首五言诗;第二部分是对顾随先生的整体评价:二句话八个字,就是:“大道无名,大师无界。”第三部分指出顾随讲论诗词的特点:一是对汉字的一切特色、优点考虑得非常深透,对音调格律非常讲究;二是不论理、意、境、事、人……要传达起来,都必须是要活生生的。作品和人一样是一个宝贵、可喜、可爱、可敬、可佩的生命,而不止是一堆文字符号。三是既然作品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它就要表现出一种活气、朝气、英气、爽气、灵气、逸气;总之,是骨肉俱全、脉络贯通、品格高尚。四是要向上,要自创,切忌人云亦云、鹦鹉学舌、陈言套语,所谓“向上一路”,似禅家的用语,禅家的精气神讲究走自己的路,不要缀人脚跟。周先生认为我们的大会主题尽管是顾先生诗词作品的研讨,而实质上应该说是他的人格、道德、文章的学习研讨。周汝昌先生的发言高屋建瓴,非常敬佩地评价了顾随先生的人格魅力,非常准确地把握了顾随先生讲论诗词的特点,发言虽短,却令人回味无穷。
北京社科院季剑青博士的《顾随与新文学的离合》,是一篇洋洋洒洒万余言的长文,文章共 5个部分,从旧体诗词创作、古典文学研究两方面分析顾随与新文学的分分合合,并把这一问题放在文学史和学术史语境中加以考察。作者在收集整理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条分缕析,观点鲜明新颖,令人信服。文章认为,从态度上说,顾随作词毫无依傍,完全用词来表达和构建自我的精神世界,作为自己生活的记录和见证,全然是现代的文学立场。顾随“只要以词的形式,写内心的话,不管艺术化与否”的作词宣言也非常接近早期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姿态。从顾随早期词的内容来分析,表面上看无非是词人的愁思伤感,但内底却还是新文学的精神,是五四一代新青年所共同具有的牢骚郁闷、侘傺不平之气。文章指出,顾随对词的表达限度和词在现代的前途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这或许是他与当时一般词人的最大不同,也是最能体现他的新文学底色的地方。他不愿把作词作为一生的志业,心中别有更高远的抱负——做作家。文章指出,顾随的新文学创作数量虽少,但质量却很高。但顾随毕竟没有成为新文学作家,而是把创作重心转移到诗词创作上。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他的创作重心转移的缘由,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顾随对待新文学的严肃态度和高远眼光。文章还将顾随放在现代学术史中来考察,并指出他在学术史上的独特意义,对于新的学术规范,他能运用又不为其所束缚。就注重体悟鉴赏乃至习作而言,顾随与旧式文人颇为接近,然而后者往往只知道说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顾随却有着他独到的见解和评判,而且这些见解和评判如同他的词作一样,也是深深浸透着新文学精神的。文章还论述了顾随的“近代人生观”的眼光,文学本于内心之诚,以“动的姿态”、“力的表现”拥抱人生,表现人生。这里也最能表现顾随骨子里受新文学熏染淘洗之深。文章总结道:顾随与新文学的关系可谓貌离神合,即使将其视为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的传人,恐怕亦不为过。在现代学术史上,顾随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似旧实新、旧中有新的大师,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真正做到了新旧的相互融合和生发。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博士后朱翔非的《顾随与儒学》,也是一篇观点新颇有价值的文章。文章认为,顾先生虽然是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是新文化运动的亲历者,但是,他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待儒家的态度,和那个时代的新派学者却又有很大的不同。他早年就根据《论语》有关章节敷演而成《孔子的自白》、《浮海》等短篇小说,到 20世纪 40年代又撰写了《孔门诗案》,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根据叶嘉莹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的《<论语 >六讲》。文章主要以《<论语 >六讲》为例,回顾了顾先生精彩的解析,指出顾先生是从文学的审美角度,从现实价值观的缺失方面,对儒家人物和主张产生了喜爱和共鸣,进而发现并肯定了儒家经典的价值。目前,对顾随学术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先生诗学思想和词学思想的研究上,而先生与儒学、佛学的关系则很少有人涉及,特别是佛学,先生不但有专门的著作,并且在诗文中、在日常书信中,都有很多的文字涉及佛学的方方面面,这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等待着我们去挖掘收获,也是顾随研究下一步的一个工作重点。我想,季剑青博士的《顾随与新文学的离合》和朱翔非先生的《顾随与儒学》,在这一点上,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还要特别提到的是,周汝昌先生撰写了“创立顾随先生学术研讨会倡议书”,并提交给了大会。在倡议书中,周汝昌认为:“顾随先生身为中国韵文散文领域的大作家,理论批评家,美学鉴赏家,讲授艺术家,禅学家,书法家,文化学术研著专家,贯通古今,融会中外。这多方面,他都是一位出色罕觏的大师,超群轶伦的巨匠。邦归命新,朝华夕秀。同时并世,来哲前修,绵延承接的中华文化命脉中,有先生的一席重要地位。顾随先生也是一位哲人,其识照,其思想,其学力,其性情,其胸襟,博大精深,弥沦万有。其治学精神,以诚示人,以真论道。忧国爱民,为人忘己。精进无有息时,树人唯恐或倦。凡此诸端,皆我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魂,于先生之立身志学而体现分明。而吾人所以永怀无匮,端在于斯。然而先生辞世已久,桃李自蹊,门墙愈远,遗文间出,研习未周。此诚吾辈之深惭,岂独高山之难仰。值此昌期,讵宜泯默。谨以兹启,为先生学术思想研究会之创立,作一倡议。”周汝昌是把顾随先生放在整个中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肯定其为中华民族文化精魂的体现者,以此来确定其“大师”、“巨匠”地位的,其视野之广、眼界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叶嘉莹也将顾随先生誉为能够启迪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格的“人师”。“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两位弟子对其老师的理解评价同样准确精辟。专程从台湾赶来的陆炳文先生以《随缘和谐》为题在大会上作的热情洋溢的讲演,也同周汝昌、叶嘉莹一样,是从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的角度来评价顾随的。他认为,顾随活用“随缘”、“和谐”二词,分别奉为圭臬,再合成一个概念“随缘和谐”,“亲身应验在他的起起伏伏人生中,身体力行于他的略略大方的创作里,同时以身作则来教导他的芸芸众生学子们”。陆先生将顾随的观点与当代诗人、书画家进行比较分析,风趣幽默地阐释了“随缘和谐”的境界以及“包容”、“融合”等概念。并认为今天我们最缺乏的就是这种“真正的、稳定的、持久的和谐,是顾随先生毕生信奉的‘随缘和谐’。”而要让社会和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们真正能够自然自在和自由,则必须像顾随那样,真正做到“随缘和谐”。陆先生的观点是深刻的,从某种程度上也揭示了顾随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喜爱、尊敬、研究的原因。一直以来,顾随先生对学生无私奉献和教书育人的成就,都是顾随弟子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顾随弟子、93岁高龄的杨敏如老师在会上生动的充满激情的讲话,又把大家带到当年她听顾随课的情境中。杨老师的发言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那就是顾随先生教会了自己如何做教师,如何把自己的全部教给学生。杨老师的发言引发了与会者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一顾随现象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并且值得当前的中国教育界认真思考。
泰山学院闵军的《近几年顾随研究综述》总结了 2006年以来顾随研究的部分成果,文章认为,2006年第 3期《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的闵军的《顾随研究述评》一文,对 2005年以前的顾随研究情况作了梳理和评价,2006年以来,许多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文章分“关于生平与著述”、“关于文学作品”、“关于文艺理论”、“关于《木兰花慢》”四个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关于生平研究,文章介绍了 2006年 9月中华书局出版的闵军的《顾随年谱》,这是顾随的第一部年谱,为顾随研究填补了空白。但正因为是第一部,还存在许多不足,最主要的就是许多地方显得粗疏,还可以补充许多资料,可以使顾随的生平经历更加丰富,更加清晰。评述了 2007年 7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顾之京的《女儿眼中的父亲大师顾随》,指出此书最主要的特点是对顾随的文学创作所作的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对重要的小说、对所有的诗词集、所有的杂剧作品都从标题 (诗词集名)到内容、艺术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评论,深入浅出,细致入微。还介绍了 2007年 11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孙绳武主编的《顾随和他的世界》,这是一本由顾随晚辈所编辑的顾随诞辰 110周年的纪念文集,并指出书中吴华英教授回忆与顾随师在天津的日子里的文字以及顾之惠等人的回忆文章都是第一次面世,为读者进一步了解顾随的家庭生活和晚年在天津的工作生活情况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非常珍贵。同时还简要评述了这一段发表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的相关文章。关于著述整理,主要介绍了 2007年 9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顾随:论学精要》和 2008年 1月出版的《大家国学:顾随卷》以及 2009年 5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顾随笺注毛主席诗词》。《顾随:论学精要》选取了顾随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论述,按所论对象的时间先后纵向编排;而《大家国学:顾随卷》则是选取顾随有关国学方面的文字,按谈诗、谈文、谈戏曲、谈小说、谈佛教与文学这样体裁的不同横向编排的。两本书,一横说,一纵论,相得益彰。作者指出,顾随许多文学作品以及论述文字,还散存于各种报刊上或者在给朋友、弟子们的书信中,未被整理出版,所以,在顾随作品辑佚整理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关于文学作品的研究,作者指出顾之京《女儿眼中的父亲大师顾随》一书中对顾随诗词集名称含义的解说分析准确生动,可以引导读者更深入更好地解读顾随词。书中有对具体的诗词作品所作的从写作背景、缘由,到词句的阐释,抒情线索的梳理,美学风格的理解,都是书中的亮点。作者介绍了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高献红博士发表在 2008年第 1期《岱宗学刊》的《心血频浇溉春花始盛开——顾随杂剧 <游春记 >浅论》,认为这篇文章从“《游春记》之情节安排”、“《游春记》之曲辞设计”和“《游春记》之审美意蕴”三方面对顾随杂剧的压卷之作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细致的评论。作者还介绍了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文学系的李云在2009年第 3期《保定学院学报》发表的《论顾随词的创新》和青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方丽萍博士在2009年第 3期《名作欣赏》发表的《旧瓶中的醇酒:顾随词中的“新”与“旧”》,李云从语言、句法、意境三方面来讨论顾随词的创新之处,顾随一生在词创作中,一直强调超越古人,强调创新,李云的文章是较为全面深刻将顾随词创新之处揭示出来的一次成功尝试。而方丽萍的文章则既论述顾随词的创新之处,也论述顾随词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之处。顾随词很好地融合了新旧文化中的多种优秀元素,所谓“新”与“旧”,古典与现代,在顾随词中经常是完美结合的。关于文艺理论,作者介绍了2007年第2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的广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大兴的《王国维的“境界说”与顾随的“高致说”》,认为这篇文章第一次深刻讨论了顾随的词学思想的核心概念“高致说”,揭示其内涵,界定其在词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一篇有理论创新有理论深度的顾随词学思想研究的力作。文章还重点评述了连续两年出现在我们高校的以顾随文艺思想作为研究方向的硕士毕业论文。其一是 2008年天津师范大学李云的《顾随先生之诗学与词学思想研究》,其二是 2009年山东师范大学张芳的《顾随文艺思想研究》。作者认为如果说李云的论文是顾随研究的第一部硕士论文,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顾随的文艺思想,具开创之功,但在论文结构、具体论述上还略显粗略的话,张芳的论文在整体结构、在具体论述上就显得更加精细,先论顾随对创作客体的讨论,再论顾随对创作主体的讨论,最后论述顾随讨论的方法,自成系统,论述更加深入。关于近期逐渐升温的对顾随的《木兰花慢》词的争论,作者只是把引起争论的沈治钧教授文章的主要观点作了摘引,并希望看到正常的学术争论、善意的提醒与推论,而不愿看到恶意的诽谤和人身攻击。
在这次大会上,来自汕头大学的隗芾作了《诗词的读诵吟唱》的演说,并吟唱了顾随的《行香子》词,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总之,这次大会开得非常成功,各位代表的发言,叶嘉莹、杨敏如、张恩芑等弟子对老师、顾之京对父亲深情的回忆和怀念,使这次大会既有严肃的学术讨论的氛围,又洋溢着浓郁的师生情谊甚至是家庭亲情的温暖和亲切的气氛。我想,通过这次大会,必将促进顾随研究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注 释]
①文中所有引用的会议论文均摘引自由中华诗词(BV I)研究院主办、编辑的《顾随诗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送审稿)。
[1]赵林涛,顾之京.顾随与叶嘉莹 [M].保定: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