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智凯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陕西西安7100720)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发展路径选择
贠智凯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陕西西安7100720)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新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是西部大开发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历史考察、对比分析和综合分析,深入研究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发展路径选择。认为: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应当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强大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加强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集成发展,推进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打造寻根祭祖和周秦汉唐特色旅游品牌。
经济区;增长极;带动作用;路径选择
西部大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正在向深层次推进。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完成,继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之后,我国西部又一个重要经济区正式确立。[1]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范围,包括陕西省的西安、咸阳、渭南、铜川、杨凌、宝鸡和甘肃省的天水。主要依托西安、咸阳、宝鸡、天水等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资源富集、现有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在城市建设、土地管理、人口及劳动力流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要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现代农业和特色旅游产业。陕西的关中和甘肃的天水,同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一个号称“八百里秦川”,一个号称“陇上小江南”,因为这个宏伟的构想和规划,两个省份的六城一区缔结纽带,携手发展。这是国家在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重大部署,是跨省区联手发展的实质性合作,是西部大开发新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也将成为西北地区率先发展的排头兵。
建立关中—天水经济区,这是我国区域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战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我国区域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调整经济布局。[2]99-101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能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要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成长极。继广东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之后,唯独西北地区没有一个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具有密集的城市、富集的资源和较好的发展基础,最有条件和优势成为西部新的经济区,成为带动和支持西北地区发展的主功能区。
关中和天水位于不同的行政区划,却要连接起来建立跨省份的经济区,这也是基于两地在地域相近、交通相连、文化相同、经济相依的内在联系,具备了捆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关中地区综合实力强,国家级开发区、示范区众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军工企业密集,辐射和带动功能十分强劲。西安不仅是省会城市和关中城市群的中心,也是西北地区的经济兴隆地,作为物流中心、旅游中心、人才中心和信息中心能够发挥引领作用,以大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品位提升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水平。[3]咸阳距西安很近,近些年西咸一体化已经使咸阳和西安深度融合,咸阳是西部重要的能源接续地,得天独厚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将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增光添彩。渭南是国家大地测量基准点和国家授时标准点,化学和电力工业比较强大。铜川作为资源型城市,煤炭、水泥和陶瓷工业基础强大,正在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快速转变,以建材为主导的产业优势十分明显。杨凌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最大的特色就是农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了农牧良种、环保农资、生物产业、旱地农业、水土保持等特色示范产业,可以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乃至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现代农业科技辐射源。宝鸡是连接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120多条公路支线连接周边广大地区,形成了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电子通讯、重型汽车四大优势产业。宝鸡钛材产量全国第一,钢桥梁和铁路道岔产量居全国第二,灯泡产量居全国第三,导航设备、精密机床、石油钢管、钻探设备在国内占有重要位置,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中等城市居于前列,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中可以发挥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天水位于甘肃省的东南部,处在西安和兰州两个省会城市的中间,但是距离西安更近,与渭南、西安、咸阳、铜川、杨陵、宝鸡同处在陇海铁路线上,地理位置优越,气候环境宜人,文化资源丰富。天水经济开发较早,工业发展较快,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设备制造、电子电器、轻工纺织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天水和关中,在“一五”、“三五”、“五五”时期都是国家重点部署的军工企业三线要地,聚集了一大批航空、航天、兵器、电子及核能军工企业。天水和关中同处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天水是中国龙文化的发祥,关中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双方携手打造具有特色的寻根祭祖旅游和周秦汉唐文化旅游品牌优势十分明显。[4]
甘肃陇东的庆阳距铜川160km,距咸阳190km,相距较近,陇东地区的煤炭和石油研究开发机构在西安,陇东地区的果业生产与渭北地区的果业生产早已自发地连成一体。陇东、天水和关中的联系十分密切,连说话口音和风俗习惯都很相似。关中和天水,同处在陇海铁路线上,同处在渭河沿岸,也同处在秦岭北麓,地域相近,交通相连,文化相同,经济相依,是我国西部智力资源最密集、工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完备、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优势前景。[5]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政策限制,产品出口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外国的知识产仅、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挤压,土地、水电、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大幅度上升,使其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成本成倍增加。所以,一些资源消耗大、产业关联度不高、内地市场潜力大的东部地区企业,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纷纷向西部寻求和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6]关中—天水经济区处在我国东西结合部,交通便捷,物流畅达、承东启西,是黄河上游最大的城市密集区和经济增长带。自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基础设施建设面貌一新,铁路网、公路网、电力网、通讯网连成一体。土地、水电、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煤炭、石油、天然气有充足的保障。物流成本日益降低,市场中介日益完善,配套服务越来越多,保税区功能正在增强。所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已经具备了承接东部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基础条件,完全有能力成为东部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大基地和加压站。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陕西和甘肃两省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科技教育蓬勃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兴起,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是,与东部省份相比,陕西与甘肃仍然发展缓慢。[7]甘肃省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基本省情仍未改变,陕西省科技教育的优势和经济发展的弱势仍然并存。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辐射和带动陕南和陕北的发展,使陕南的药材、蚕桑、烤烟、茶叶、柑橘、蔬菜、花卉等优势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使陕北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形成更有强大竞争力的工业体系,从而使关中、陕南、陕北协调发展。而关中的发展可以直接辐射和带动陇东地区的发展,天水的发展可以直接辐射和带动陇南地区的发展,从而提升甘肃的经济总量。
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要支持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比较集中,又地处边远,支持和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对于保持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持边疆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从地理位置来看,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周边有不少少数民族地区:西安距内蒙古自治区包头593km;宝鸡距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180km;天水距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71km、距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244km、距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290km、距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南坪228km。这些地方不但是少数民族地区而且是革命老区,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和离城市较远,这些地方生产条件差、产业结构单一、科技教育程度低、市场经济不发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可以激活农产品、工业品、知识、信息、人才、资金的快速流动,辐射和带动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
东部沿海对外开放和西部陆地对外开放,都是我国整个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的深层次推进,既要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同时也要形成西部陆地对外开放新局面,使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格局。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西部大开发必然要考虑国际市场问题、对外贸易问题、吸引外资问题和对外经济合作问题。目前,全球经济产业链已逐步形成了美欧→亚太→中国东部→中国西部→中亚地区的梯次转移趋势。[8]西部大开发应抓住这一有利机遇,把开发和开放结合起来。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连云港,以陇海铁路和兰新铁路为骨架,西延中亚、欧洲有关国家至荷兰鹿特丹港,在中国境内全长4143km,是知名的“黄金通道”。关中—天水经济区是亚欧大陆桥上智力最密集、工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备、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是中国东部和西部开放乃至进入中亚市场的西大门,也是中亚国家进入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东大门。建设好关中—天水经济区有利于甘肃、内蒙、青海和新疆的发展,有利于中国与中亚及欧洲的经济合作,将我国的“东部开放”扩展为“东西进出”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冷战结束以后,我国西部安全面临着复杂的形势,西方一些国家扩大了与中亚各国的军事合作,南亚地区的军事力量增长和政治势力动荡也直接影响我国西部安全。[9]国外敌对势力与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极端宗教势力加紧勾结,在我国不断挑起事端。同时,随着高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西部的空间安全、网络安全、电力安全、生态安全显得非常重要。我国西北地区面积3.093×107k㎡,占全国土地面积32.2%,同周边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5600km[6],加强我国西部安全必须依靠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综合实力。西安、宝鸡和天水一带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军事大后方,是加强战备、战略储备、应急支援的重要基地。中国古代十三个封建王朝在西安建都是有道理的,国家在三线建设时期在西安、宝鸡和天水一带建立许多重要军工企业也是经过精心选择的。[10]所以,建设好关中—天水经济区,增强综合实力,可以快速应对突发事件,保障西部军事安全和经济社会安全。
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经济区,它将重点建设现代化港口,发展海洋产业、热带农作物产业和东南亚旅游产业,努力建设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贸易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繁荣稳定的沿海沿边民族经济。成都和重庆是我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所以,成渝经济区也叫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它将重点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城乡统一的均等化社会保障体制和城乡统一的优势产业布局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384与北部湾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相比,关中—天水经济区有显著优势和较大发展潜力的是高技术研究开发及其产业。比如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大型发电、超高压输电、特种化工、高级软件等。[11]应该进一步集中力量,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12]增强核心竞争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力争有更多的重点企业在全国占有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占有竞争实力,成为强大的的高技术研究开发基地。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融合信息化是发展的大趋势。关中和天水的工业优势都是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技术,要把打造装备制造业和提升信息化程度作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大举措,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采用先进集成制造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关中地区应在飞机制造、航天运载装备、大型高压输变电设备、数控机床、重型汽车、先进专用设备等领域开发建设一批大项目,加快产品集成和产业聚集。在软件、新材料、光电子、有色金属等领域加快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适用技术研究,提高传统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天水是全国著名的五大电器工业基地之一,目前已经形成了机械、电子、轻纺三大行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天水的仪表、锻压机床及通讯设备产业基础雄厚,与关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应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全力打造长城电器、天光电器、星火机床、风动工具、海林轴承、华天电子等知名品牌。[13]
在以准备打仗和建设后方备战基地为目的的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关中和天水一带重点布置了一批军工企业及配套单位,关中地区航空、航天企业较多,天水地区兵器、电器企业较多。这些军工单位技术先进、设备精良、人才密集,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和生产制造能力。许多军工产品与民用产品结构相似,技术相通,工艺相近,这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宝贵资源和潜在优势。要强化军民两用思维方式,树立军民合作科技创新观念。[14]以国防科工委与信息产业部合并的大部门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强统筹规划,将国防科技工业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总体规划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推进重点军民结合项目的产业化。要把民用飞机、卫星通讯、增雨火箭、重型汽车、特种化工、制冷设备、钛质材料、光电信息、专用软件及核燃料循环这些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要通过政府协调推动、军民双方互动、重大项目带动、创新要素流动、市场机制驱动,推进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
关中和天水一带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农民祖祖辈辈勤苦劳作,但是现在一些地方仍然不富裕。实践证明,传统农业难以适应市场需求,难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解决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的必然途径。现代农业,就是运用现代工业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农业。关中—天水经济区内有农业、牧业、果业、苗木、药材、蔬菜等种植传统和资源优势,特别是关中的小麦、天水的花椒、渭北和陇东的苹果产业驰名国内外。要充分发挥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要加强农村基层农业技术服务,健全畜禽良种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大力加强农业技术咨询和农产品销售网络建设。
工业化、城镇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要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努力实现工农互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15]关中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天水是综合条件好、特色很明显的知名城市,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重点建设的新经济区。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发展和壮大城市群为依托,辐射和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要从历史文化的至高性、科技教育的领先性、地理位置的枢纽性和战略发展的安全性,总体谋划关中和天水城市群的长远建设。要以国土规划为先导,以城乡一体化为模式,以先进制造业、清洁加工业、特色旅游业、规范服务业为主要支撑,加速中等城市崛起,提升小城镇档次,打造乡镇经济实力。要按照把天水建设成具有产业聚集功能大城市的要求和建设陇上最佳宜居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关中—天水经济区内的西安、咸阳、渭南、铜川、杨凌、宝鸡和天水,几乎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区内历史文物遗址密布,品位之高、造型之奇、意境之神,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们其完整性、丰富性和至高性闻名于世,例如: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陵、西安半坡遗址、西安碑林、西安城墙、大雁塔、乾陵、昭陵、茂陵、黄帝陵、司马迁祠、法门寺、炎帝陵、周原遗址、诸葛亮庙、麦积山石窟、仙人崖、伏羲庙、玉泉观、卦台山等,还有华山、骊山、洽川湿地、终南山、太白山、关山牧场、麦积山这些自然景观。东起华山,西到麦积山,延伸到陇南和九寨沟,像一串神奇的明珠星光璀璨。天水既有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之秀丽,如果天水地区开发建设速度加快,我国中东部省份的大部分旅游者将直接走西安、宝鸡、天水路线,从天水进入陇南和九寨沟的旅游者将成倍增加。[16]丰富的旅游资源赋予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所以,要以产业化观念开发旅游资源,以项目化手段培育旅游产业,以一体化战略延伸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文化软实力,构筑旅游竞争新优势。要按照基础在文物、做强在文化、扩张在会展、做大在旅游的思路,努力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寻根祭祖和周秦汉唐特色旅游文化品牌。
关中—天水经济区处在陇海铁路线上,南面是秦岭北麓,北面是渭河流域,是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天然屏障和自然条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描述盛唐时期陕、甘的发展情景时写道:“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17]后来由于战乱的破坏,加上自然灾害、乱砍滥伐以及现代工业污染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应该认真贯彻秦岭生态保护条例,建设秦岭北麓生态功能保护区,打造秦岭北麓百家植物园,加强秦岭北麓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湿地保护。渭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工业污染严重,要加快实施渭河综合治理工程,限制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在渭河流域布局,加强湿地保护,增加渭河生态水量。大力开展以植树造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在秦岭北麓增加绿色植被,在公路铁路沿线建设绿色林带,在渭河沿岸发展绿色农业,按照规划和目标,努力打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关中—天水经济区。
[1]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员会.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N].人民日报,2007-03-01(2).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和分类管理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99-110.
[3]杨忠泰.强化关中高新带驱动作用的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0):50.
[4]王思涌,胡兆量.中国文化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30-333.
[5]任保平.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结构优化及其方略[J].人文地理,2007,22(5):38.
[6]高新才,滕堂伟.西北区域经济发展蓝皮书(甘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8.
[7]拜琦瑞.甘肃省域经济特征及其协调发展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07,25(4):15.
[8]李建平.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6—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010-1042.
[9]巴忠倓.大国兴起中的国家安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45-250.
[10]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军民科技融合创新体制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5-9.
[11]国家统计局,科技部.2007中国科技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6-66.
[12]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3-17.
[13]李廉水,杜占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4-92.
[14]张庆伟.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与发展[J].求是,2008,(3):27-29.
[15]聂华林,李泉.中国城乡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20-2225.
[16]李连璞.区域旅游发展“同步——错位”及其差异分析[J].人文地理,2008,23(2):90.
[1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30.
〔责任编辑 马纲〕
The Radiating Exemp lary Role and the Path Cho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
Yun Zhikai
(College of Humanities,Economics and Laws,Northwest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Xi'an Shaanxi 710072,China)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 is the key developing region newly approved and established by the State Council,which suggestsanew economic growth zone for the socialand economic developmentofwestern regions in China.Based on the historical review,the contrastive analysisand the generalized analysis,thispaper has conducted in-depth study of the radiating exemplary role and the path choice of developing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The paper pointsout that themostadvantage for its construction is to develop high technology energetically and strengthe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o as to strive for constructing a powerfuland famous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It should follow the developing path of enhanc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of equipmentmanufactureand IT industriesso a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developmentbetweenmilitary industry and localeconomies,and acceleration of the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agriculture,aiming at creating a tourism brand productswith souvenirsof characteristic of Zhou,Qin,Han and Tang Dynastiesso thatwe can speed up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this region and keep harmonious developmentbetween urban and ruralareas,setting up particular tourism and establishing thegreen ecology in QinlingMountainsand alongWeiRiver.
economic region;growth pole;exemplary role;path choice
F207
A
1671-1351(2010)06-0036-05
2010-09-30
贠智凯(1953-),男,陕西西安人,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8年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软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08GFZC02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