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冰芝(台州学院 图书馆,浙江 临海 317000)
英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有150多年的历史,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图书馆。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这些图书馆并没有考虑视障人士(visually impairedpeople)的需求,而这些视障用户只能依赖慈善机构。1868年,英国皇家全国盲人协会(theRoyal NationalInstituteoftheBlind,RNIB)成立,开始为盲人提供盲文文本。1882年成立国家盲人图书馆(theNationalLibraryfortheBlind,NLB),设立盲文文本库。但是,在曼彻斯特首个公共图书馆开放和盲人图书馆成立之前的30年内,图书馆长期分离与忽视盲人读者,把他们排除在主流之外,使得他们获取文献资源十分困难。1964年,弗雷德里克·索普(Frederick Thorpe)发明和出版了大字体书籍,大大改变了公共图书馆为弱视群体服务的水平。
1988年,约翰·戈德拜(JohnGodber) ——英国皇家全国盲人协会(RNIB)的一个高级盲人雇员,与一个热心读者访问了美国,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服务于盲人和残障人士所深深震动。他意识到,在英国,相似的、由国家资助的图书馆并没有此类服务。他认为,英国政府资助的图书馆应该为包括视障人士在内的残疾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1989年,他建立了“视力共享联合会”(ShareTheVision,STV),通过英国图书馆和图书馆组织的合作关系,共同努力来提高图书馆为盲人和弱视群体的服务水平。这是英国志愿组织和公共服务部门参加的一种联合组织。资源类型为盲文、大字体印刷本、音频及电子资源,由志愿者和公共部门传递服务。[1]在这样一种没有中央政府介入的服务中,“视力共享联合会”汇集不同的利益,建立了一个图书馆为视障群体提供信息服务的国家基础设施。
“视力共享联合会”的会员(包括志愿机构和公共资助的机构)主要有:
口径磁带图书馆 (the Calibre Cassette Library,CCL)、英国国家盲人图书馆(theNationalLibraryforthe Blind,NLB)、英国皇家全国盲人协会(the Royal National Institute ofthe Blind,RNIB)、英国有声报纸协会(the TalkingNewspaper Association UK,TNAUK)、大英图书馆(theBritishLibrary,BL)及高校、国家和大学图书馆协会(theSocietyofCollege,NationalandUniversity Libraries,SCONUL)等11家机构。同时,“视力共享联合会”还有两个观察员,即英国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委员会(Museums,Libraries and Archives Council(England),MLA);威尔士议会政府部门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协会(MuseumsArchivesand LibrariesWales,adivisionoftheWelshAssemblyGovernment,CyMAL)。[2]
这是国家视障人士资源数据库(the National Database ofAccessible Materials),是由“视力共享联合会”创建的一个重要数据库。各图书馆和视障人士都可以通过网络免费获取这一数据库中的资料。该数据库可以使用户搜索、识别和查找可供视障人士使用的图书资料。其网址为:revealweb.org.uk。网站可利用的资源,包括盲文文本、大字本、音频及数字格式的图书共12万余种。这是视障人士的重要信息源。网站的访问量为平均每个月5000人次。网站的发展得到了“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理事会”(MLA)的赞助以及“劳埃德基金会(Lloyds TSB Foundation)”“乔纳森艾勒曼基金会(Jonathan Ellerman Foundation)”和大英图书馆(BL)的大力资助。2006年3月以后,MLA停止对“Revealweb”数据库的赞助,而将其资助的重点转向《未来框架行动计划,2006-2008》。Triad集团顾问对“Revealweb”数据库的模式进行可行性研究,他们建议“Revealweb”将不再作为一个独立运作的慈善机构数据库,而是纳入主流公共图书馆的国家资源数据库——UnityUK。对视障人士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可以为有阅读障碍的读者提供主流数据库的一部分服务功能,而大字体印刷文本和其他公共及有声读物图书馆拥有的馆藏将以无障碍的方式与“Revealweb”进行数据的合并,从而更容易检查数据格式,甚至提供更多资源。[3]
“gateway”项目是由“视力共享联合会”和“图书馆馆长协会”(STV/SCL)共同发起的为视障人士和那些帮助他们利用图书馆服务的部门(公共部门和自愿部门)的单一联络点。这一项目是英国多个公共图书馆与专为盲人服务的志愿图书馆相互合作的产物。“gateway”项目的一个主要活动是举行一系列的为期一天的国家和区域研讨会,地方当局和当地社会的视障人士代表出席并参与讨论,交流思想与信息以及听取介绍。研讨会在英国的各个地区举办。毫无疑问,该项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当地图书馆员服务视障人士的服务水平。对于那些熟悉公共图书馆的视障人士来说,这一项目为他们利用图书馆服务提供了便利。在“乌尔弗斯克罗夫特基金会(UlverseroftFoundation)”的资助下,该项目可以使英国的公共图书馆为用户提供范围广泛的专门馆藏、信息与咨询、培训、支持和工具。
“ReadingSight”是一个免费网站,是为失明人群提供服务的图书馆各方面工作人员提供实践信息和资源。内容包括阅读材料介绍、阅读辅助工具和辅助技术、读者支持、视力下降情况、开发和推广图书馆服务、员工培训等。还有一个交流思想与实践、以及图书馆服务视障人士最新发展的网上论坛。Reading Sight由英国皇家全国盲人协会(RNIB)直接领导,并得到“视力共享联合会”和“乌尔弗斯克罗夫特基金会(Ulverseroft Foundation)”的支持。
“视力共享联合会”致力于确保失明、弱视人群通过包容性图书馆目录可以无障碍地访问其相对应的内容。例如,“视力共享联合会”要求UnityUK数据库包含无障碍记录内容并且确保能够易于搜索。[2]
东北无障碍图书馆和信息服务(North East Accessibl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NEALIS)的目标是改善图书馆为盲人和弱视群体的服务水平。参与该项目的机构有:口径磁带图书馆(CCL),图书馆馆长学会(SCL),英国皇家全国盲人协会(RNIB),英国有声报纸杂志协会(National Talking Newspapers&Magazines,NTNM),英国图书馆与信息专业人员协会(CILIP),全国当地视障人士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 oflocal Societies for Vision Impaired People,NALSVI)和英国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委员会(MLA)。2008-11试点项目的目的是为查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测试改善服务的方法。东北地区已被选定作为该项目的试点,该地区12个图书馆参与此试点项目。
该项目的目标是:发展为盲人和弱视人群服务的中心馆与咨询中心;高效率提供图书馆与用户、潜在用户和关键中介机构的沟通;确保所有新登记的盲人和弱视人群都了解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服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视力共享联合会”还在德比县、白金汉郡、大英图书馆和西北图书馆等地举办大型活动,并参加了许多为视障人士服务的图书馆员的培训活动。[2]“视力共享联合会”的目标是任何视障人士可以与他们选择的任何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机构联系,并可以要求他们喜欢的任何项目——无论是休闲、教育或其他目的,都有合理的步骤,确保信息资源的可检索性,并发送到他们指定的地方。“视力共享联合会”为它过去的成就而自豪。但迄今为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这是图书馆服务弱势群体能够长久稳定的前提条件。多年来,我国众多学者一直在呼吁政府要加大对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公共图书馆要大力弘扬和继续坚持公益事业,为弱势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免费服务等。[4]实际上,图书馆的经费基本上是靠财政拨款,而且非常有限。如果对一部分读者加大这有限的经费的投入,势必会影响其他读者的利益。同时,图书馆作为公共信息服务机构,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但是,如何协调各地区各系统图书馆之间的关系以及图书馆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如何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以便更好地为弱势群体服务,是在图书馆的职能范围之外的。因此,仅仅依靠图书馆的力量为弱势群体提供所需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真正从组织上明确保障责任。这个专门机构的成立可以由某一部门牵头,一些相关机构出资或加入,如英国“视力共享联合会”,就有图书馆、档案馆、基金会、各种机构的介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并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保障。
弱势群体只是一个整体概念,具体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它可以细分为不同的群体,如失业人员、贫困群体、监狱犯人、文盲、残疾群体、医院病人等,残疾群体又可以分为视障群体、听障群体、肢残群体、诵读困难群体、智障群体等,每个群体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不同,把弱势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往往会忽视其个体需求,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只有分门别类、深入细致地研究,才能把握每个群体的特点及其信息需求的侧重点。[5]比如,下岗失业人员比较关注就业热点与技能培训,盲人可能对推拿按摩感兴趣,医院病人则关注康复与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根据他们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服务策略,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
与外国相比,目前我国相关的政策还远不完善。缺乏制度的保障是制约我国图书馆界弱势群体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弱势群体图书馆服务政策,现有地方图书馆法规中大多是一些描述性规定,而没有详尽的服务条例。我国还有没有一部真正意义的《图书馆法》,因此,在即将制定的《图书馆法》中,应把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原则纳入其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还应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拓展用于弱势群体服务的经费渠道以及提升图书馆员为弱势群体服务的素质三方面制定相关条款。
另外,各地公共图书馆应在国家统一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实情制定相应的各类服务规划,从实际操作层面上规范图书馆为弱势群体的服务。主要内容应涉及用户需求、预算分配、物理设施、技术应用、馆藏建设、工作人员、交流宣传、机构合作等诸多方面。[6]这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一阵风”的特点,建立起长效机制,并形成良性循环。
[1]David Owen.Sharing a vision:working to improve library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the UKfor visuallyimpaired people [J].Health Information and Libraries Journal,2004 (21):58-61.
[2]Sharethevision[EB/OL].[2010-03-02].http://www.share-the-vision.org.uk/.
[3]Annualreport2006/2007:11thannualreportoftheboard[EB/OL].[2010-02-28].http://www.share-the-vi sion.org.uk/docs/stv_annual_report_0607.doc.
[4]严贝妮.扶助信息弱势群体 跨越信息鸿沟——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知识河流”项目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08(12):58-61.
[5]王素芳.关于图书馆服务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与反思 [J].图书馆杂志,2006(5):3-9.
[6]张莹莹,高恩山.美国公共图书馆残疾人服务工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图书馆,2008(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