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杰
(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
教书育人有着特定的内涵,即教师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智育之中[1]。作为一名普通高校的专业课教师,笔者认为专业课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一门专业科课知识外,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理解教书育人,应该为以下两点:
1.1.1 必须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
教书和育人不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两个过程,而是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如果把育人看成是教学工作之外的一项工作,或把育人看成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割断了教书育人之间有机的内在联系。不同学科的教学只是分工不同,因为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都与特定的社会、时代、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者本身相联系,都可以反映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此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影响。
1.1.2 教书育人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教书本身的确包含着育人的意义,教好书是育人的基础,但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书就是自然而然的做育人工作,单纯地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教学工作者,把育人看成是份外之事;也不应该局限于“教了书就是育了人”的自发状态,因为这种“育人”多是无意识的、被动的,所以“育人”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应该由自发变为自觉。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各个教学环节,对学生德、智、体、美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培养,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地提高。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不同的教学岗位和教学环节,都要明确自己对学生的全面责任,要使教书育人成为高校教师的自觉的行为、活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的教育过程,这既是教师工作的历史传统,又是新时期赋予教师的光荣职责。要把育人工作融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的始终,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例如笔者讲解的《高电压技术》课程关于电气设备绝缘试验的课堂教学,因为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已成为保证现代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2],而产生和形成设备绝缘缺陷的原因较多且复杂,缺陷的种类也很多,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各异,仅电流互感器这一常用的设备要对其进行的绝缘预防性试验项目就有测量绝缘电阻、测量介质损耗角正切、油的介质损耗角正切、油中含水量分析、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油的电气强度以及交流耐压试验等,有些设备在要求严格的情况下还要进行具有破坏性试验性质的绝缘高电压试验,所以笔者在分析试验现象得出试验结论时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真、全面地分析,切忌浮躁、草率地得出结论;在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高压试验所用到的试验设备,了解到实际的操作方法,这时笔者提醒学生回忆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利用实物结合课程内容,强调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因为在实际工作中,试验结果的准确与否对于设备投入运行后能否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1.2.1 教书育人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宋代诗人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所谓培养人,不是对人某一方面的培养,而是对人的全面培养,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1.2.2 教书育人有助于提高教育效益和效果。例如,在笔者讲解的《高电压技术》课程中,关于雷电放电和防雷保护装置的内容,“从电力工程的角度来看,雷电放电在电力系统中会引起很高的雷电过电压,它是造成电力系统绝缘故障和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雷电放电所产生的巨大电流,有可能使被击物体炸毁、燃烧、使导体熔断或通过电动力引起机械损坏。”[2]所以笔者在课堂教学时结合实际介绍一些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防雷电常识,讲一些相关的真实案例,并让学生参与讨论,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而强调在电力系统中关于架空输电线路、发电厂、变电所以及重要设备等不同情况下所采用的不同的防雷保护装置和方法,这样既能让学生有意识的增强电力安全意识,增长知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为《架空线路设计》等后续课程做好铺垫,使课堂教学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1.2.3 教书育人有助于师生共同进步。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教师自身的知识也得到了丰富和深化;同时,对一些道德标准、行为规范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努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书育人有助于师生综合素质的共同提高[1]。
大学中的专业课相对比较为直观、生动,更接近于生活或工作实际,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力工业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因此,专业课教师既要让学生了解以往的专业知识、技术等相关信息,又要不断与时俱进,将书本理论联系当前发展状况,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些都要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来实现。
专业课教师不仅能向学生传授最新的专业知识,充分开发学生的智能,而且在教学过程中用正确的观点组织教学,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影响学生,只有这样才会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之,就会把学生引向反面。在教学设计时,首先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分析不同学科能起到的独特作用,拓展学科的育人价值,进而把学科的书本知识按其内在的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
在学习《发电厂电气部分》这门课程,笔者讲到电气主接线及设计这一章节时,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电气主接线对于电力系统、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设计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实例重点介绍各种主接线的基本接线形式、特点、适用条件、正常工作状态、运行方式以及操作过程等,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在脑海里对本节知识有一个清晰、系统的条理,便于学生对之后接触的主变压器的选择和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等内容的学习,在细致分析发电厂和变电站典型的主接线形式后进行电气主接线设计举例,让学生参与进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设计,使其对这一理论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和深刻的理解,在后续安排的到发电厂和变电站进行专业认知实习时,再让学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该厂(所)的主接线设计及当时的运行方式和可能会进行的各种操作,在这其中有一个简单而又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关于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顺序问题,这个知识点没有太大难度,也是工作时经常要进行的一个简单操作,但电力系统中很多严重的事故,例如区域电网瘫痪、人身伤亡、设备损毁等就是因为操作时操作员工作责任心不够,一时疏忽、麻痹大意而弄错操作顺序引起的。所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课理论时要反复强调这一知识点,在实习时更要通过事故实例在学生心中敲响警钟,使其充分认识到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对于自身安全和企业安全的重要性。
教育区别于其它劳动的一个特殊性就是它的示范性。学生在“听其言,观其行”。教师职业的特点就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这说明教师的言行具有很强的典范性。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学生[3],以身立教,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学为人师,行为师范。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教师本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身的道德品质、综合素质、言行举止等无不对学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正如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利用学生具有天然“向师性”的特点[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言教、身教相结合,给学生做出榜样,让学生在思想上真正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才能够转化为自身自觉的行为,从而转化为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给学生的印象和影响是知识和人格的统一。青年学生具有很大的模仿力和求知欲。在求知欲的支配下,专业教师很自然地成为模仿的对象。因此,专业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在学生成长和学校整个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并利用这一优势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5]。例如笔者要求学生努力学习、认真做事,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在电力实习基地,要求学生听从安排,遵守安全规程,同时自己也要自觉规范着装、穿戴,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在禁止使用手机的场所带头关闭手机等等,让自己的行为成为无言的教具,促使学生养成自觉的良好的习惯。
教师应该关心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青年学生思想活跃,个性较强,个体差异较大,对于教书育人不能一概而论。专业课教师在把握整体教学内容和方向的同时,要进行个别教育、因材施教,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分别予以正确的引导和点拨。一般来说,大学生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那么他对专业课的兴趣相对也要浓厚一些,所谓“知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对于那些“乐学”的学生,教师应注意发现、培养,根据不同的兴趣方向,给予指导性的意见和辅导,鼓励他们在本专业领域适当的深钻、细钻,为今后继续深造打下基础;对于“好学”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准努力的方向,并找到适合、高效的学习方法,让自己的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并能够乐在其中;对于“知学”的学生,往往就是成绩中等的学生,这类学生不是很努力,但不至于放弃学习,要多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发现并培养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对于少数学习不努力的学生来说,既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又要用到“情感激励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利用课间和业余时间多沟通、交流,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积极的兴趣,鼓励他们奋发向上。做到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努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了在教学中开展育人这一普遍形式外,还可以开展多种教书育人的途径。努力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充分尊重大学生成长规律,通过理论教学,渗透德育内涵,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传授知识与技术的同时,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对事业的责任心和进取心,使其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能成为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1] 林靖.试论教书育人的意义与实施[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3):37-38.
[2] 赵智大.高电压技术[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8).71-148.
[3] 朱兆财.教师如何把教书育人的责任落到实处[J] .广东教育,2007(3):15-16.
[4] 赵岩波.教学与教书育人[J] .林区教学,2007.(1):81-82.
[5] 万秀香.马晓锋.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途径和方法研究[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