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华 陈圣婴
近代留美生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
陈新华 陈圣婴
从知识传播的角度来看,社会学在中国属于舶来,其传入是伴随着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初期传播者多为传教士,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学成归国极大地充实了社会学的专业队伍,其中,留美生以其从数量到素质的绝对优势成为传播并发展社会学的主体。以留学时期形成的知识架构、专业素养服务于国内社会学界,留美生多表现出美国社会学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实证的经验研究的特点,他们以此种方式关注本土社会,形成了“实证的、功能的和经验的”中国社会学特色。这一特色在其学科化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胡绳提起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时曾说该系“在一个长时期内被认为是中国各大学中最强的一个社会学系”。①作为1949年前中国社会学的重镇,燕大社会学系无论从系风还是学术理念、学术成就,对于当时的社会学界,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引导意义。对这一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无疑有助于对当时中国学院派社会学的整体特质的把握。
清末至民初的社会学学科化过程中,随境外商业、教会而来的外国学者,起着关键的作用。一些教会大学早在20世纪初已纷纷开设社会学课。1908年圣约翰大学开设社会学课,由美国人孟教授(Arthur.Monn)任教。1913年,葛学博(Daniel.H. KulpⅡ)在沪江大学建社会学系,由白克令(H.S. Bucklin)、狄莱(J.Q.Dealey)等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教授任教。②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成立于1922年,创始人是普林斯顿大学驻华同学会的步济时(John.Stward.Burgess)、甘博(S.D.Gamble)、甘霖格(L.Sweet)以及爱德华(D.W.Edward)。教会大学早期的社会学教学特点在于直接引入西方社会学前沿知识,比之前二手乃至三手的西学传播又自不同,但问题也十分明显,外籍学者一般采用西化的教学方式:英语授课,使用原版外文教科书,绝少以中国情况做相应调整,并且其学程一般都经过教义的洗礼,“社会改革等学程不外宣传宗教伟人的事迹,至于社会救济等学程大底也脱离不了基督教社会主义的立场”③,离严格意义的学科化发展尚有距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也不例外。步济时创建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目的是为了给美国在华教会、社会福利机构培养工作人员,教师6人均为美国人,讲授英文版美国教材,并以基督教男女青年会、盲童学校、慈善救济机构等作为学生实习场所,宗教色彩、美国色彩相当浓厚。
上述现象到了1920年代伴随着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学成归国而渐有改观。1924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开始聘请中国教员,当时专任教师为许仕廉,兼任教师有朱友渔、陶孟和、朱积权、李景汉等,留美生一半之多。1925年社会学系改名为“社会学与社会服务学系”。1926年以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成立研究院,成为国内大学中最早培养社会学研究生的机构。1926年,许仕廉出任系主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开始由国人主持系务。自此后直至1949年,教师阵容基本以留美生为主。
燕大社会学系自许仕廉出任系主任以来,除1942至1945年成都复校时期,教师阵容里始终以留美生占绝对多数。这种从管理到教学的留美生优势格局,加上建系初期与美国的深厚渊源以及作为教会学校本身就具有的美国化倾向,使得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成为贯彻留美生学术理念最彻底的制度化场所。美国社会学注重经验研究、偏于实用的特点在其办学实践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这首先反映在留美生接管系务以后制定的办系宗旨上。1930年,由第一任留美生系主任许仕廉制定的社会学系宗旨中明确提出,“一切课程计划,求应付中国现时社会及政治改革需要为目的”。④同初期相比,这一教师阵容中国化以后制定的办系宗旨及工作原则最大的特色首先在于倡导社会学结合本国实际,表现出明显的学科中国化意愿。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由此摆脱了服务于美国教会的局面,逐渐走向中国本土的研究。在当时而言,对推动其他高校社会学系办系思路及模式的转变不无示范意义。
但另一方面,在以留学生为载体的异质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内容常因传播者吸收异质文化的国别不同而各异——归国留学生往往在深入把握留学国学术理论后,将其引进回国并延伸于中国现实社会问题的解释中。因此,1920年代晚期以降,中国社会学受西方社会学的影响,实际上已从“有形的人力、财力的依赖,开始转变为无形的学术范型的影响”⑤。由此导致的现象是,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关注本土社会这一理念的落实,依循的却是美国社会学的理念与方法。从旨在培养“社会服务及社会调查专门人才”的办系宗旨到“注重社会调查,使学生明了现代社会情况及搜集科学资料的方法”的工作原则,无不透露出注重实证的美国经验社会学风格,1925年改系名为“社会学及社会服务学系”更在名义上强调了其偏于实用的系风。在这一办系宗旨下,燕大社会学系在理论上引进功能论,方法上强调经验调查法,从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与英国功能主义引申出颇具代表性的社会学的中国化模式。
留美出身的许仕廉注重社会学的经验研究,认为中国社会学应采取科学的观念,“科学是社会建设的最大工具。空泛的主义不能救国,无事实根据的哲学不能救国,听天由命的态度不能救国,独断独行的武力不能救国,整个的破坏工作不能救国,无目的的政治活动不能救国,无知识基础的小团体结合不能救国”,何谓科学,许仕廉以为,“科学是有系统的事实记述。科学的成立分三步,第一是搜集事实;第二是从事实之分析寻求法则;第三是根据法则预测现象的变迁,而求统制方法”。⑥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他极力倡导讲授中国的社会学,强调社会学教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中国社会的服务和调查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学系课程被分为若干类别,并随教学实践不断调整,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是理论与应用结合,并且应用社会学的比重随历次调整不断增加。其中,社会服务、社会行政类几经调整而始终在列,体现了“培养社会服务及社会调查专门人才”的办系宗旨的一贯性。至于具体课程设置,1931年燕大社会学系有42门,其中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类12门,社会问题类14门,社会服务类12门,调查研究类4门,⑦在数量上也呈现出以社会服务与社会问题为重的特征。许仕廉之后,杨开道、吴文藻、赵承信、李安宅、林耀华等历任系主任基本都承继了这一传统。1941年燕京大学被迫关闭,于翌年在成都复校。在此期间为了配合抗战时期的社会工作,社会学系开设了如善后救济、战地服务、个案工作、集团工作、精神健康工作、儿童福利等,⑧再次体现了燕大社会学系“一切课程计划,求应付中国现时社会及政治改革需要为目的”的本土化实用主义取向。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将培养社会服务人才、关注现实社会的教育目标落在实处,燕大社会学系格外重视实习及实地考察。学系在北京与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精神病院、香山慈幼院、华洋义赈会等机关合作,开辟一系列社会实践场所。农村方面与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定县平教试验所合作,又在京郊清河镇开辟了社会试验所。进驻试验区的师生组建了信用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给农民提供小本贷款,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开办了小工厂、医院,培训农民使之参加儿童福利、妇幼保健工作,帮助农民开展文化教育、公共卫生、文娱体育活动等。⑨类似的社会服务,即使在抗战期间,也未间断。
除了社会服务,社会调查也是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学的重要内容。燕大社会学系自成立以来,几乎所有重要的社会调查都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既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了解真实的中国社会,同时在实习过程中亦为民间提供了社会服务。
大学系科作为知识训练以及再生产的制度化场所,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培养未来的学者。在燕大社会学系,留美生把注重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关注本土的学术理念贯穿到具体的教学流程中,从课堂讲授到社会实践,形成了一整套完善而连贯的知识训练计划。作为知识训练的对象,学生在燕大社会学系这样风格鲜明的制度化场所中完成课业取得学位,其知识兴趣、知识结构甚至于将来的研究方向,自然有所侧重。这一点,在该系毕业生学位论文的写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据统计,燕大社会学系1931至1934年间学位论文共53篇,除4篇取材于国外,余皆以本土就地取材,表现出对本土社会与文化的强烈关注。⑩毕业生在论文选题中体现出的这种本土化倾向,固有个人兴趣、学术良知以及资料搜集便利等因素的作用,更与燕大社会学系熏陶密切相关,应该说,始终如一的中国化教学宗旨在毕业学生身上收到最初的成效。
学位论文体现出的另一大特点是注重社会调查。上述论文绝大多数属于以社会调查为基础的经验研究。49篇以本土社会、文化为题材的论文中,社会调查类、社会问题类论文就占有35篇。其中,又以北京及京郊社会调查类为多,燕大地处北京,以北京为研究对象固然出于调查的便利,也反映出尽可能利用调查资料,不流于空论的实证主义倾向。
对于燕大社会学系的学生而言,不乏人于求学期间形成了以后的学术兴趣。以瞿同祖为例,1934年由燕大毕业时的论文题为《春秋封建社会的解剖》,日后继续这一方向的研究,并以一部《中国封建社会》闻名学界。费孝通“到了燕京大学才知道有社会学这门学科,听了系主任给我介绍了这门学科后,我当场填了表,进了这个系”(11),学士论文《亲迎研究》成为其本人社会学研究的起步之作。林耀华入学时对社会学一窍不通,求学燕大期间对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方面都很感兴趣,回首往事,“社会学知识主要是在燕大读社会学系时打下的基础”。1932年完成学士论文《严复社会思想》,获论文评阅人许仕廉的高度评价,坚定了林耀华一生读书做学问的信心,“从社会学入门,从严复入手”,展开了以后的学术生涯。(12)
燕大社会学系这一制度化场所以自己的知识训练模式,培养了几代社会学的中国学者,其中李安宅、黄迪、张世文、瞿同祖、严景耀、赵承信、关瑞梧、费孝通、林耀华、李有义、陈永龄、张绪生、沈家驹、宋蜀华、王辅仁、黄淑娉、王晓义等都成为社会学界的知名学者,影响着中国社会学的建设进程。
除学科知识训练的制度化外,大学系科也是学术研究的制度化场所。燕大社会学系的办系宗旨在这一方面当然也有所反映。以留美生为主的教师阵容“从头开始就注重本国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实地研究,而不像外国(欧洲)社会学者专门从事建立庞大的理论体系,或是从事学理的方法论的长期辩论”。(13)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和经常性的地区研究,才能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社会问题之所在,其学术研究也以大量的社会调查为基础展开。
20年代晚期李景汉率领学生对北京郊区的黑山扈、挂甲屯、海淀和成府的146户农民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并于1929年写成《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成为中国最早的有关农民家庭情况的调查报告。
1930年,在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下,由杨开道主持,设立了清河社会试验所,以七年为期,“希望七年后清河镇人民可以自动的担任一切社会事业,作为华北一个模范市镇。”(14)1932年在试验区开设社会调查研究、农村经济、农村卫生、农村社会教育4组,并开办手工工厂,全系师生以此为基地,在实习的基础上,写出多篇论文,1930年许仕廉的《TsingHoA Sociological Analysis》(《清河,一个社会学分析》),1931年杨开道、许仕廉、步济时、余协中、万树庸、张鸿钧的《Tsing Ho A Sociological Analysis》,1936年王贺宸的《燕大在清河的乡建试验工作》以及黄迪《清河村镇社区》等,都是其中代表。
30年代,燕大社会学系的社会调查在全国范围进一步推广。1933至1934年,李景汉指导学生参加河北省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的工作,对当地社会、经济、教育等进行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其本人的经典著作《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得以问世。1935年,张鸿钧率学生赴山东汶上县进行农村社会调查,张鸿钧兼任汶上县县长,其助手分任政府各职。他们从学术角度选择专题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查报告,廖泰初的《动荡中的中国乡村教育》、田兴智《汶上县田赋征收制度研究》等皆为其中代表。(15)
上述城乡社会调查与社会问题类学术成果一起构成燕大社会学系学术研究成果的重头戏。据统计,1934年以前燕大社会学系教员及毕业生学术著作共59部,(16)社会调查类21部,社会问题类24部,社会思想类14部,体现出一贯的实用主义倾向。而20年代晚期至40年代,这种美国色彩颇浓的实用主义倾向,在留美生占多数的中国社会学界,具有一定普遍性。留美学者龙冠海总结1949年以前中国社会学特点,认为由于教会大学社会学系注重社会服务的训练以及后来国民政府设立社会部,“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发生密切的联系”,“从民国十年之后……渐渐地注重本国社会的实地调查与社会问题的研究,关于这方面的著作也特别多,约占了三百多本主要社会文献的三分之一”。(17)留法社会学者杨堃也指出,中国社会学界“近数年来又颇受美国学派之影响。而美国社会学特征之一,即是着重于实用。……因此,往往在欧洲叫作社会政策、社会教育或社会技术的,在美国亦全叫作社会学。此种风气流传到中国,其最著者譬如北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即叫做‘社会学及社会服务学系’。该系师生对于社会服务,特别致力。其成绩之表现,则有清河镇之试验区,与北平,协和医院之社会研究部等组织”。(18)
就中国社会学的发展而言,燕大社会学系为代表的这种具有实用取向的经验研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引进初期,大量的社会服务与社会调查使原本陌生的社会学理论变得具体而生动,易于引起大众的关注与兴趣,从而有利于社会学在中国的生根发芽。本土题材的社会调查累积了大量第一手中国社会的资料,不仅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还具有更深一层的“本土化”意义,与西化色彩相当重的引进初期相比,无疑是难得的进步。
但在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燕大社会学系开展的一系列城乡社会调查在研究领域内大多只是初步的工作,理论层次相当低,也缺乏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欧美社会学家所应用的参与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统计法中的选样法与相关法、实验法、人文区位学方法,及社会测量法等……就很少有人运用过”。(19)费孝通等就读燕大社会学系时就感觉清河定县这类社会调查太肤浅,解决不了出路。(20)此外,过于注重实地研究、社会调查的学术倾向必然带来对社会学理论的相对忽略,而就社会学学科自身来说,“社会服务对于社会改良极为有用,社会调查为社会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另一方面,站在科学的社会学之立场,却仍须认清社会服务或社会调查不能代替社会学”。(21)随着社会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健全的理论体系与科学的方法论已是日程之议。对此,燕大社会学系也有所意识,对此一主题的探索成为其三、四十年代的主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燕大社会学系由芝加哥学派社会学与英国功能主义引申出了颇具影响的中国社会学研究模式。
四、芝加哥学派与功能主义的引进
在留美生主持下,燕大社会学系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学界一直存有密切联系,频频邀请美国社会学家来系讲学。其中,三、四十年代作为美国社会学重镇的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向燕大社会学系输送了包括帕克、雷德菲尔德(Robert Rerfield)等在内的许多优秀的访问学者。对于燕大社会学系来说,与美国社会学界的交流,带来了新理论、新观念的碰撞与启发,其偏于实用的教学方针与研究风格在这样的交流中从初期的简单模仿渐趋于成熟,形成了具备一定理论框架与方法论特色的研究模式。
外来学者中对燕大社会学系影响较大的首先是美国人文区位学创始人之一——芝加哥大学的帕克。1931至1932年,帕克来燕大讲学。据费孝通回忆,帕克带领燕大社会学系学生现场参观贫民窟、天桥、监狱甚至八大胡同,介绍了研究者深入到生活中去观察和体验的实地调查法。费孝通个人认为帕克讲学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多多少少在灵魂上震动了一下,而且这一震动,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其后几十年里的学术生活,说不定多少也影响了中国社会学前进的道路”(22),此语并不夸张。帕克不仅激励了许多燕大青年学生去探求与芝加哥学派相类似的领域,其不在意社会考察数量,而热衷于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还启发了燕大社会学系以吴文藻为首的留美生学者——他们从帕克处得知芝加哥大学这种方法是从社会人类学中吸收来的,并敏锐地发现这正是改进当时过于肤浅的社会调查并使其科学化的方法。可以说,30年代中期以后,正是芝加哥社会学派的研究手法为燕大社会学系提供了社会人类学的新思路,增强了该系社会学与人类学贯通的研究特色,这也是1949年以前燕大社会学系的最大特点。
循着人类学的研究思路,1935年,吴文藻邀请英国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Radcliffe Brown)来系任访问教授。功能主义学派重视理论的应用,主张实地观察法,然后再以不同地区的材料进行比较研究,其研究成果和方法往往用于帮助解决社会和文化问题。布朗将这种理论和方法介绍到燕大社会学系——他的到访对与他接触过的师生产生了巨大影响。吴文藻本人于1935年撰文,称功能主义是人类学领域最先进的理论,代表着当时学术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类学流派,(23)并指导出版了几种介绍功能主义的专刊、著作。西方人类学功能主义学派自此被系统地引进中国。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系刊《社会学界》成为30年代引入功能主义的主要出版物。帕克所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从社会学走进社会人类学,布朗则从人类学靠拢社会学,通过二者间的一推一拉,燕大师生多年来的探索明确了方向,他们在理论上引进功能论,方法上强调经验调查法,从美国芝加哥学派与英国功能主义引申出实证的、功能的和经验的中国社会学特色,其研究方式亦由大型的社会调查转变为小型社区的功能分析。以燕京大学为根据地的这种以功能主义为依据,具有本土性格的社区研究在三、四十年代成为中国社会学研究最重要的一大派系。
值得注意的是,功能主义进入中国也使英国成为美国之外对中国社会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另一股力量。然而,该学派之所以流行中国,始作俑者却是留美生。以吴文藻为首的燕大社会学系教师为功能主义的引介做了大量工作,吴文藻身体力行,还从学生中挑选一部分学习人类学。其中,费孝通由吴文藻介绍往英国跟随功能学派另一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继续深造。费孝通归国后将功能学派的观点运用到中国的社区研究中,40年代由他主持的田野调查引起了学术界普遍关注。而在社会学界,吴文藻与费孝通一对师生作为宣扬功能主义、推进社区研究的代表,恰恰道明了中国社会学界留美生与留英生之间的深厚渊源。
注释:
①胡绳:《枣下论丛》,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49页。
②③杨毓骢:《中国社会学的四个时期》,《社会学刊》第2卷第3期。
④于恩德:《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概况》,《社会学界》第4卷,1931年6月。
⑤萧新煌:《三十年来台湾的社会学:历史与结构的探讨》,见赖泽涵主编:《三十年来我国人文及社会科学之回顾与展望》,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331页。
⑥许仕廉:《中国社会学运动的目标经过和范围》,《社会学刊》,第2卷第2期,1931年3月。
⑦傅素冬:《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三十年》,《社会学通讯》1982年第4、5期合刊。
⑧张玮英、王百强、钱辛波主编:《燕京大学史稿》,人民中国出版社2000年版,第341页。
⑨《燕大社会学系1933至1934年度报告》,《社会学界》第8卷,1934年。
⑩具体情况参见燕京大学社会学及社会服务学系年度报告,《社会学界》第6卷(1932年),第7卷(1933年)、第8卷(1934年)。
(11)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五十年——答〈中国青年报〉问》,费孝通著《从事社会学五十年》,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2)《林耀华学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29页。
(13)龙冠海:《社会学在中国的地位与职务》,《台大社会学刊》第1期,1963年。转引自赖泽涵主编《三十年来我国人文及社会科学之回顾与展望》,第340页。
(14)于恩德:《燕大社会学系概况》,《社会学界》第4卷(1931年)。
(15)《燕京大学史稿》,人民中国出版社,2000年版,第343页。
(16)《社会学界》第7卷(1933年)。
(17)(19)龙冠海:《中国社会学之回顾与前瞻》,见龙冠海著《社会学与社会问题论丛》,(台)正中书局1980年版,第90~92页;第92页。
(18)杨堃:《国立北京大学法学院讲义——社会学大纲》,国立北京大学1941年油印本,第12~13页。
(20)费孝通:《留英记》,见钟书河主编:《过去的学校》,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569页。
(21)杨堃:《国立北京大学法学院讲义——社会学大纲》,第14页。
(22)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4~215页。
(23)吴文藻:《功能派社会人类学的由来与现状》,《民族学研究集刊》1936年第11期。
(作者:陈新华,深圳市委党校副教授;陈圣婴,深圳市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