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适应能力的研究

2010-08-15 00:42李录平
文教资料 2010年16期
关键词:新生心理健康心理

李录平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关于加强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适应能力的研究

李录平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生的比例不断增大,高职生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中重要的群体。而高职生中的大一新生作为这一群体中特殊的一部分,会面对许多新环境的冲击,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适应问题,能否顺利地渡过“转变期”,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大一新生的现状,通过调查分析,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他们的学习适应能力。

高职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学习适应能力

根据研究,大学生的健全人格的标准是: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刚刚步入大学的大一新生正在“变形”,这种“变形”会诞生一个“真我”,但变形的过程却带来极度的焦虑和抑制。这段时期很关键,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引导学生安全地渡过“过渡期”,增强他们的适应性和承受能力。在经历了结束期和过渡期的通过和挣扎后,“新开始”才会到来,这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就是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自己努力发展的方向。

一、研究对象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技术系,共有39个教育班,在校生有1270人,2009年新生为460人。

二、研究方法

(一)实验时间

2009年9月—2009年12月。

(二)实验对象

全体2009级新生。

(三)实验方法

以自然实验法为主,辅之以测量法、个案法。

(四)实验因子

1.开设心理辅导课

针对大一新生我们开设了每周一次的心理辅导课,以谈话法、目标教学法的形式进行讲解。课堂结构是“激兴、自学、研讨、明理、导行”。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进行愉快的学习。通过讨论,学生将心里话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这样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心理知识,认识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懂得应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道理。在心理辅导课中,教师引导督促学生按每课的自我训练要求去做,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

2.设立“海内寸知己”QQ平台

我们设立了“海内寸知己”QQ平台让学生随时把心中的苦闷写出来,将请心理咨询教师每周二、四午后进行心理咨询,咨询前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然后逐个填表登记,确定谈话内容、时间和形式。谈话后还要进行跟踪调查,检查结果。

3.建立“个案卡”对学生进行“个案追踪研究”

根据军训期间对大一新生所进行的SCL-90测量的结果,确定班级中心理素质较好的和有心理障碍的同学,建立“个案卡”,进行个案研究。我们通过“个案卡”对学生家庭情况、家长的基本素质、家庭教育等情况进行初步了解。重点对学生的个性、爱好、心理障碍原因进行追踪、记载、分析。对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进行心理素质个案研究的专门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4.利用校内的宣传栏开办心理健康专栏

利用这个实验过程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的心理健康、心理自助方面的书籍、电影和图片等,以丰富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自助能力。

5.开展一系列的心理拓展训练

进行如“天使在行动”等赞美式训练;“人生五样”的人生价值的探讨,使学生一步一步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抽椅子”、“心有千千结”的团体合作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更快地融入到这个新的集体中来。

(五)实验工具

本实验采用代表心理健康正向因子的“自我和谐”、“总体幸福感”量表和代表心理健康负向因子的“抑郁”、“焦虑”的自评量表作为测量高职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测量工具。根据王登峰、黄希庭的研究得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就是自我和谐。自我和谐量表所揭示的问题尤其是其中不和谐因子揭示的问题正是反映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基础,可以解释问题的原因,可以作为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因而自我和谐量表可以作为大学生心理问题普查的工具之一,也可以用作心理健康辅导与心理咨询的效果评定的工具之一。总体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的核心,根据以往的研究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抑郁与焦虑一直作为心理健康的衡量指标。

三、结果分析

(一)高职大一新生自我和谐和总体幸福感的实验前后对比分析

实验前测量和实验后测量的大一新生自我和谐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后的大一新生自我和谐高于实验前的大一新生。其中,在刻板性上,实验后的大一新生显著低于实验前的大一新生,但结果不显著;灵活性因子得分是分数越低越灵活,在灵活性上,实验后大一新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实验前大一新生的得分,但结果不显著。实验前测量和实验后测量的大一新生的总体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后大一新生显著高于实验前大一新生,但差异不显著。

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大一新生从高中进入高职院校,是成长道路的新起点,是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点。由于生活环境、学习内容、理想目标、情趣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全新的环境使他们易出现不安定的心理隐患。他们甚至对自己能力产生怀疑,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越来越大,使得他们自我产生不和谐状态,幸福感下降,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大学的一年级学生,从生理角度看,青春期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尚不平衡,往往兴奋占有优势;性生理已经成熟,而性心理尚未成熟,性心理成熟落后于性生理成熟的现实,导致他们产生许多与性有关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出现自我不和谐的心理状态,幸福感下降。二是,随着实验成果的体现和时间的推移,大一新生的适应能力有所增长,思维上更成熟,认知上更易变通,同时应对方式上更积极,根据李昊等人的研究“积极应对对自我灵活性有较大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灵活性增强,这都使他们对自己生理、心理变化发展过程的理解、控制和调节增强,更能理解生理上的变化,具有更合理的性观念、更健康的性意识;能够对新环境尽快地适应,具有更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学习活动更有兴趣,能根据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任务等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式,包括学习的动力性、计划性和方法等,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趋于缓和,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自我和谐程度较高,总体幸福感较高。

(二)高职大一新生焦虑和抑郁的实验前后对比分析

实验前测量和实验后测量的大一新生的焦虑和抑郁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后的大一新生焦虑和抑郁低于实验前的大一新生。

高职大一新生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年级学生刚步入大学校门要经历人生最重要的一个过渡期,面临全新的环境,如由熟悉的校园环境过渡到生疏的校园环境,由家庭照顾依赖父母过渡到相对独立的集体生活,由相对封闭的高中生活过渡到相对开放的大学生活,其自身生理和心理活动变化较大,常有较多的负性情绪体验,这些变化会使大部分新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新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心理对父母依赖程度较深,在人际交往方面一时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人际关系紧张,造成人际冲突与焦虑。如果青少年在家庭尤其是在学校集体中找不到这种一体感,或如马斯洛所称的归属感,他们就会向校外寻找这种归属感,结果很容易选择消极同一性,同时大一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因此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较易引起心理的矛盾与冲突,造成心理发展中的失调和不平衡,这些问题都容易产生自我否定而陷入精神苦闷、焦虑和抑郁。经过实验成果的体现和时间的推移,实验后的大一新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逐步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焦虑抑郁情况较少,心理健康程度较高。

四、教育建议

(一)高职院校应加强大学生入学教育

高职院校应针对学生综合素质低的特点,在新生入学开始,就加强大学生入学教育,通过给新生讲解学校的历史、优势学科、建设历程,让学生尽快熟悉教学环境,了解学校,提高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避免陷入网络中无法自拔。

(二)高职院校应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大力支持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具体咨询、指导、心理知识讲座等工作。二是投入专款,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物质条件。三是建立一支以专职为骨干,以兼职为主体的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四是建立三级防护,主动干预机制。通过建立学生心理问题防预机制,防止学生因心理问题而造成非正常事故的发生,保证每个高职生健康成长。

(三)努力营造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园环境(包括校园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制度环境等)的建设,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首先,做好校园内物质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创造一个赏心悦目、轻松愉快的直观感觉。其次,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和娱乐活动,使学生在健康、活泼、向上的氛围中,思想得到提高,意志得到磨练,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危机感,加强校风、学风和班风建设。

(四)建立全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一是加强任课教师的责任心。大一的新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仍摆脱不了中学的模式,依赖性、被动性较强,对教师寄予的期望很高,常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为其解决一些入校所遇到的问题,告诉他们一些人生真谛。但是,一部分教师往往忽视新生的心理特点,只教书而不考虑育人的职责。表现是上课匆匆来,下课匆匆去,与学生缺乏沟通。因此,学生对教师所抱期望不大,上课只是听讲。高职院校必须配备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擅长循循善诱的教师,帮助新生顺利渡过大一。二是配备负责任的辅导员或班导师。高职院校班导师和辅导员与中学班主任有所不同,其责任较中学班主任更重。他们不仅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而有要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这要求给新生所配备的辅导员或班导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广博的爱心和工作的热情。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的数据得出:大一新生进行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他们学习适应的能力,可以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1]威廉,布里奇斯.转变.机械工业出版社:12-15.

[2]毛灿月等主编.心理健康教育.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45-56.

[3]黄希庭徐凤姝主编.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26-145.

[4]张春兴.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05-214.

[5]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1999:314-317.

[6]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1994:83-86.

[7]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1999:235-236.

[8]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1999:194-195.

[9]许燕.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北京社会科学,2006增刊.

[10]陈继红.高职新生入学心理适应初探.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12.

[11]李昊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8).

[12]宋芳,张丽华,白学军.辽宁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4).

猜你喜欢
新生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