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聪沛(河南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河南 开封 475001)
作为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重要的文本批评概念,互文性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尽管其发展历史不过半个世纪,但互文性已成为后现代主义及后结构主义的标志性术语,也是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
互文性通常被用来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性关系。法国当代文艺理论家克里斯蒂娃曾经指出:“任何文本都是引语的镶嵌品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改编。”(克里斯蒂娃,1986:36)也就是说,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文本和文本之间具有某种可以通过引用、拼贴、模仿等语言痕迹予以确认或通过阅读活动的记忆重新予以确立的关系。T·S.艾略特曾以调侃的口吻说过:“稚嫩的诗人依样画葫芦,成熟的诗人偷梁换柱。”如今,互文性已成为一种批评方法。所谓的互文性批评,就是摒弃那种只关注作者与作品关系的传统批评方法,而转向一种宽泛语境下的跨文本文化研究,从而把文学文本从心理、社会或历史决定论中解放出来,使其投入到一种与不同文本自由对话的批评语境中。
现如今,发展迅速的互文性已经涉及当代西方一些主要文化理论,如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并涵盖了不少文艺理论的重点问题。因此,互文性不能被简单地视为一种一般意义上的文本理论,而应该从更为宏阔的文化研究的视野来把握和审视。
与现代文学文化理论相同,互文性理论肇始于二十世纪的语言学,尤其是深受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理论的影响。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索绪尔把符号分为能指和所指两部分,认为语言符号不仅具有任意性,而且有相异性,符号的意义是能指和所指的任意结合。因此,符号自身并不具备意义,而是借助与其它符号的相似或相异性在整个符号系统中占据一个位置,从而获得一定的意义。索绪尔在他的书中将其创造的“在社会中研究符号”的方法称为“符号学”(索绪尔,1974:16),这场思想上的革命可被视作互文性理论的起源。
除此之外,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也可被看作互文性的创始者,互文性概念的基本内涵即是在其书中初现端倪。在里斯蒂娃1967年发表的论文《巴赫金:词语、对话和小说》中,巴赫金的名字首次被向西方批评界提起。在文章中,克里斯蒂娃明确指出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对互文性理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她曾提到互文性概念虽不由巴赫金直接提出,却可在他的著作中推导出来。此外,英美学术界第一步综合介绍互文性理论的专著《互文性》的作者艾伦赞扬道:“在我看来,与其说互文性概念源自于巴赫金的作品,毋宁说巴赫金本人即是一位重要的互文性理论家。”(Allen,2000:16)
对于巴赫金来说,互文性指的是文本间或话语间的联系,任何文本或话语意义都具有其前者的印记,也有对后来者的预期。巴赫金提出的最著名的概念是“对话性”,该概念对互文性理论的提出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巴赫金看来,对话就是在语言、涵义和文化层面上进行着的一种贯穿不同时代,涉及人类生活各个领域,范围大小不一,层次高低不同的思想行为交往理论。巴赫金还将对话理论引入他的长篇小说研究,提出了复调理论,认为长篇小说具有“多语体、杂语类和多声部的现象”(蒂费纳·萨莫瓦约,2003:39-40),可以容纳多种话语类型。对话思想打破了形式批评的封闭性,使文本之间的关系问题进入了文学研究的视域,而复调理论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互文性关于文本构成方式的观点。在分析陀氏文本的复调现象和对话性形式建构原则基础上,巴赫金进一步提出了“文学的狂欢化”这一概念。狂欢节代表着反权威、反逻辑、反和谐、去中心,由此,文化话语与非文化话语交织在一起互相指涉,呈现出一种新的关系和意识形态。可见,“文学的狂欢化”这一概念已具备互文性的基本内涵。
互文性这一术语最早是由克里斯蒂娃在融合索绪尔的符号语言学和巴赫金的对话性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提出这一术语后,克里斯蒂娃对文本理论和互文性的生产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对她而言,互文性是大大增强语言和主体地位的一个扬弃的复杂过程,一个为了创造新文本而摧毁旧文本的“否定的”过程,这是因为克里斯蒂娃所关注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意义,即主体在语言中的位置。克里斯蒂娃还把文本分为现象文本和生殖文本两类,互文性就产生于现象文本与生殖文本之间交流的“零度时刻”,而处于互文性中心的则是主体的欲望,文字或书写正是一种把对能指的欲望陈述转化为历史性客观法则的自发运动。由此,互文性理论冲出了文本自身的限制,进入了更为广阔的深层空间。
互文性理论的深入发展无疑要归功于罗兰·巴特,他继承并丰富了克里斯蒂娃的理论,为互文性的宣传和阐释作出了重要贡献。借用互文性理论,巴特颠覆了长期以来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的权威地位。他认为,在当今社会中作者已经开始步入死亡,作者或写作主体在写作中被中性化、复合化,趋向销声匿迹。作者只是具有某种书写功能的人,而不再是作品的源泉和中心。只有当具有中心地位的作者退出了作品,只有当作者彻底消失和死亡时,写作才真正开始。
巴特的《S/Z》是他对于互文性理论的一次精彩展示。在《S/Z》一书中,他将文本分为愉悦和极乐两类,对应于可读性文本和可写性文本。巴特认为:“极乐的文本是把一种失落感强加于人的文本,它使读者感到不舒服(可能达到某种厌烦的程度),扰乱读者历史的、文化的、心理的各种假定。破坏他的趣味、价值观、记忆等的一贯性,给读者和语言的关系造成危机。”(巴特,1975:14)巴特的极乐文本,就是充满互文性的文本。这种“互文性”始终与读者阅读相联系,因此,读者个人的阅读经验和在文化构成中的地位同样形成了互文。
除了巴特之外,还有很多学者致力于互文性理论的研究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如耶鲁大学教授布鲁姆以互文性确立自己的文本观,并展开了对文本史观的思考,此外,他还通过对互文性理论的心理阐释而提出一种新的诗歌理论,与法国文论家一起创造并发展了二十世纪的互文性理论。德里达主要是从解构的角度来研究互文性的。他对互文性的贡献在于他提出的“延异”说。德里达的解构正是要把文本从整一、自足、中心化的书本话语中解放出来,从而增加其与外界联系的可能性,也即由延异产生的差异和播散。文本的意义正是在被差异的推延过程中,与各种各样的前文本产生联系,从而带上前文本的踪迹,这种踪迹实际上就是一种互文性。法国文艺理论家热奈特发展了对互文性诗学方向的研究,在他的理论中,互文性被视为一种描述工具。
由于互文性独有的特点,其经常被与后现代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泼费斯特曾提出:“互文性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标志,如今,后现代主义和互文性是一对同义词。”(王瑾,2005:128)由此,通过互文性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后现代主义的诸多现象。
对于克里斯蒂娃来说,语言(文本)不再是传统一元的,而是变成了多元,即强调主体非中心化的多元论调。巴特也有类似的想法。此外,互文性乃是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对话主义和狂欢化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这些理论同样也强调多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后现代主义和互文性在非中心化这一点上是相通的。然而,两者的关联远非如此。
以热奈特为例,他提出了跨文本性的概念,并细分为互文性、超文性等五种类型。他把文本间的共生关系与派生关系作为互文性与超文性的区别,而把戏拟和仿作作为互文性理论最重要的手段。极其类似的是,后现代主义的许多作品都采用戏拟和仿作的方式来对严肃主题进行消解和构解,从而表现出后现代主义的表面化、游戏性、无序性、不确定性和反讽等特点。后现代主义和超文性对戏拟和仿作的共同指向也就使二者有了紧密的联系,超文性因而成为解读后现代主义的有力理论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具有超文性特征的。
联系互文性与后现代主义的另一学说是布鲁姆开创的误读理论。在其著名的《影响的焦虑》一书中,布鲁姆将德里达的延异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特别是俄狄浦斯情结结合起来提出了误读理论。他认为一部诗的历史就是诗人互相误读对方的诗的历史,这种有意的误读否定了一元解读,从而让每一个读者都有属于自己的解读。而后现代主义的许多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同样强调读者对作品的独特解读,这正是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化和非中心化的另一体现,也再次证明了互文性与后现代主义的紧密联系。
综上所述,互文性理论不仅与后现代主义拥有相似的哲学内核即非中心化,而且为解读和分析后现代主义作品提供了极好的方法。了解两者的相似性,对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它们的内涵具有极大的帮助。
不可否认,互文性理论将文本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极大地解放了文学研究的视野,为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提供了新的视角,开拓了新的思路。“互文性是我们懂得并分析文学的一个重要特性,即文学织就的、永久的、与它自身的对话关系,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而是文学发展的主题”(蒂费纳,2003:1)。它在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并注定会在今后的文学艺术的研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Allen.Graham.Intertextuality [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
[2]Eagleton.Terry.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M].M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3.
[3]Petkova.Sonya.Mikhail Bakhtin:A Justification of Literature[J].Stanford’s Student Journal of Russian,East European,and Eurasian Studies.Spring,2005,Vol.1.
[4]蒂费纳·萨莫瓦约著.邵炜怿译.互文性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5]乔国强.西方文论选读[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王瑾.互文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朱立元,李钧.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陈永国.互文性[J].外国文学,2003,(1):75-80.
[10]付伟忠.互文性与后现代主义[J].安徽文学,2008,(10):60-61.
[11]黄念然.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J].外国文学研究,1999,(83):15-21.
[12]彭秋实,干凌烽.互文性理论评述[J].今日南国,2008,(85):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