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静
(沙河市桥西中学,河北 沙河 054100)
在中考中,综合文科实行的是完全开卷考试,这是在教育改革形势下的一种全新尝试。与此相应,完全开卷形势下的文综科目如何有效地复习,也成了大家极为关注的话题。下面,我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备考实践,就如何搞好中考文综复习的问题谈一些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说到开卷考试,不少学生认为,既然考试中允许携带课本,平时还背书干什么?教材也不必经常去温习,知识点更用不着非得理解,考试时照抄课本内容会使一切迎刃而解。对“开卷”做如此理解,正确吗?其实,“不背书”“不看书”“不理解”这几种做法都是不恰当的,都将直接影响考生的中考成绩。因为文综实行完全开卷考试是更加注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的表现。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首先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然后才可能在此基础上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
俗话说得好:万变不离其宗。无论中考的考试形势如何变化,基础知识应该永远是考试内容的本源。文综的能力考查着重检验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考生如果对作为知识能力载体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很难形成,那么中考中何以致胜?所以文综的复习,首先要夯实基础,以不变去应万变,才能达到游刃有余。
文综的复习要从教材出发,把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作为根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寻找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归纳、总结等方法对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最终构建出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网络,这时,“死”的知识才会真正地“活”起来,学生就能更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此举一反三,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便能一步步地提高,这对于提高考试成绩是大有益处的。
以开卷考试和开放性试题为特征的“双开”是中考文综的鲜明主旨。开放性的试题强调学科知识的渗透、交叉和综合,考查的是学生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分析、比较和综合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解题中,面对重多的知识点,如何筛选才能得出最佳的答案呢?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必须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如:可以通过对同类知识的强化练习,对易混知识的对比练习,对不同知识的专项练习,以及一题多问,多角度设问练习等,来培养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逐渐地提高解题的能力。
总之,学生走出中考文综考试“开”即是“抄”的误区,并时刻注意以知识和技能来“武装”头脑,做题中就会减少概念不清、理解不深、以偏概全的失误,出色地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中考文综试题的内容涉及多本书,分散而凌乱。如果我们平时多注意对知识进行一些分化梳理,会更利于解决问题。因而,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复习。
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平时复习中掌握了很多知识,面对文综试题时却仍然不知所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平时所把握的知识过于散、乱,并且过于注重对具体问题的学习,以致造成了对知识宏观把握不足,用时才感到无从下手。有效的办法之一是复习中注意多看教材目录,训练自己依据各章节的标题去回忆内容。这样,知识仿佛被串成了串,从而形成了一个牢固的系统,条理清晰,既便于记忆,又便于回答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考试也变得得心应手。
必要时,我们还可以尝试把原有的目录进行内容重组。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二课,标题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改为“南昌起义、湘赣秋收、建根据地、会师改编”。这样学生就可以从目录中知道本课讲得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蒋介石叛变了革命,周恩来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朱德、陈毅率领军队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一目了然的标题设计大大节约了学生考试中翻书的时间,当然会提高答题效率。
这种方法也可以叫知识重组法。即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训练以问题为中心,打乱知识的先后次序,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这有利于养成在做题中顺着提出问题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知识、方法和技巧的习惯,进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久而久之,答题能力和技巧都会提高。如:复习中可以从一热点问题出发,列出所有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再经过筛选,或拆或组或加工,形成最适合的答案。使用这种方法,表面上把有序的知识打乱了,实质上却使答题思路更清晰了,锻炼了学习能力。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行为的内在动力。因此,要使学生在复习中取得一定的成效,就必须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什么呢?是学习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方法是多样的。如:教师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到成功的满足。可以设置梯度性问题,提高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学习兴趣。另外,还可寓枯躁的知识于生动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
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表明,遗忘是在学习之后立即急速发生的,再后便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慢。鉴于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复习中要注意“趁热打铁”,对于学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回忆,并通过不断的强化记忆巩固所学。艾宾浩斯曲线还启示我们,对于一些机械记忆的内容,分散记忆往往比集中记忆效果要好;对于概念及技能技巧的形成,集中的讲练效果会更好。由此,针对历史学习、时间、事件等基础知识的记忆要采用平时记忆的方法,而对于理论的学习,便要注意归纳总结,多进行专项练习。
政治和历史是永远无法分开的。因为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历史又是昨天的政治。表现在知识上就是,历史的发展会得出政治的结论,而政治的观点又需要历史的事实来说明。所以文综复习必须做到政史结合,那些把二者隔裂开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时事和历史也要相结合。当今世界的许多问题都有其历史根源。学习历史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文综考试的意义也许在于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在复习中要针对时事热点,借鉴历史,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文综复习的设计,必须有案例分析;综合性试题的设计,所选的材料必须承载政治和历史两门学科的相关信息,这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联系不同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还要注意热点、焦点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中考文综考试,时事政治占一定的比例。所以,国内外重大事件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是复习中首先不能放过的。要梳理主要时事热点、焦点问题,思考这些问题与哪些历史事件相联系,并通过多种形式训练用历史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许多学生认为,只要埋头苦学就会取得好成绩。其实不尽然。取得好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中考命题趋势和动向的关注很有必要。近年来文综考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测试的往往不是所谓的“一般智力”或“一般能力”,而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已经得到一定发展的能力,即学科中逐渐发展起来又相对独立于各学科的知识、方法与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素质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时针对考试的特点和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注意培养自己的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而这些认识的获得是密切关注考试动向的结果。
另外,近年来中考涉及的内容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更侧重于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考查。这就需要学生用学科内外的知识做渗透交叉分析。针对中考这一特征,学生在平时就应该有侧重地加强这些方面的练习,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考出好的成绩。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今是开放的时代,任何人闭门读书都是不可取的。既“苦学”又不“死学”,才是取胜的保证。
经过长时间的复习,许多学生对中考已成竹在胸,当面对中考成绩时,却因出乎意料而目瞪口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距呢?原因很多,如“精神紧张”、“时间分配不合理”、“答不到点上”、“逻辑性差”等都会影响到考试成绩。可见,较好的应考素质也是中考复习中应不断培养的。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要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考试。如:在考试前不妨暗示自己,我已准备得相当充分,只要发挥正常,一定能取得理想成绩。
要注意开卷考试中课本的使用原则。做到:审题不翻书,答题不翻书,记不准时才翻书,切忌每道题都翻书。
认真审题。可以是既审文字,又审分值。针对阅卷往往是按点给分,看分值可以为答案有几个要点提个醒。
要善于从试题提供的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弄清了材料的核心意思,才能获得与课本知识相关联的有价值的线索。
注意答题语言的规范,减少随意性。要学会用学术用语答题;综合题要打腹稿;并要注意卷面整洁。
总之,只有提高应考素质,学生才能减少考试中的失误,才能真正做到所学为所用。
科学的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但学无定法,我们相信,只要肯动脑,在中考文综的复习中,相信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把金钥匙。愿每个人的付出,换来累累硕果。